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能避免B.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的误差C.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D.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2.琴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弛,所以需要经常校准。利用声音监测装置测得某根琴弦在校准前后两次发出的声音的部分特性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声音声音强弱等级/dB频率/Hz校准前60310校准后70320

A.校准前发出的声音响度大B.校准前琴弦发声时的振幅大C.校准前发出的声音音调高D.校准前琴弦发声时振动得慢(★★★)3.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用眼睛看见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4.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④B.①和⑥C.③和⑥D.②和⑤(★★★)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B.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C.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D.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6.如图,通过电动车的后视镜只能看见地面而看不到天空,这样骑行特别危险,正确调节后视镜的方法是()

A.将后视镜上的A端向前推B.将后视镜上的B端向前推C.将后视镜上的C端向前推D.将后视镜上的D端向前推二、多选题(★★)7.如图所示是声波的四种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不同B.丙、丁的音色不同C.乙、丁的响度相同D.乙、丙的音调相同(★★)8.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夏天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D.盛夏,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9.“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B.如图乙,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角与入射角是否相等C.如图丙,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靠近法线,折射光将逐步靠近法线D.如图丙,从水槽上方透过水看到的水槽底部比它实际位置要深三、填空题(★★★)10.如图所示为日晷,它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就是利用日晷来测量______的,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盘面的刻度线是______的,整个日晷相对地面是______的(后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11.细心的小聪发现:雷雨时,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在空气中光速___________声速(选填“小于”、“大于”、“等于”)若某次闪电的位置距离小聪1700m,则小聪看到闪电后___________s会听到雷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12.如图,小铭用小药瓶、吸管、橡胶塞和微红色的水完成的自制温度计,若想让温度的变化反映得更明显,应尽量选择较________(选填“粗”或“细”)的吸管。将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的位置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1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和空气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___是界面。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水在_________。(选填“AD的右方”“AD的左方”“BF的下方”“BF的上方”)(★★★)14.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选填“A”或“B”)。此调节过程酒精灯应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实验过程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所示时,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5.已知两物体A、B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2,经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它们的时间之比是______。另一物体C在某次运动过程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已知v1:v2=2:3,则v1:v=______。四、作图题(★★)16.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17.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小明在河边看到池底的鱼很浅而实际却很深,请在图中画出眼睛在B处看到河底A处鱼的像在C处的光路图。五、实验题(★★★)1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_____(选填“A”或“B”)球;(2)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________mm;B球通过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3)用刻度尺测得照片上A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则A球通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____________。(★★★)19.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我们完成了一些小实验。(1)如图甲,在“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中,金属盘底面会出现___________;室温较高时,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在金属盘中放一些___________;(2)如图乙,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而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温度___________;(3)如图丙,将碘锤浸入开水中,黑色的碘颗粒没有熔化,而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紫红色的碘蒸气,说明水的沸点___________碘的熔点。(★★★)2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可沿中缝折叠)、白板。(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它的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2)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①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______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知:______;③用另一束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观察到反射后的光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角①30°30°②45°45°③60°60°(3)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让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入射点O放置白板并调整位置,发现白板只在某一位置能同时呈现入射光和反射光,测得此时白板与镜面成角,说明白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实验表明:______。(★★★)21.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___________(透明玻璃板/平面镜),并将其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___________。此时,蜡烛B所处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___;(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___________(直接/隔着MN)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六、计算题(★★★)22.小红和同学约好周六8:00到体育公园锻炼,但是她出门晚了,到达将军公园北门时,已经是7:40,她用手机导航软件查了下路线,如图,从将军园北门到体育公园正门共1.7公里,如果骑行的话,大概需要8分钟;如果步行的话,按推荐路线最快需要24分钟。因查手机等原因耽误了1分钟,为了能准时赴约,于是她选择了骑自行车前往,终于在7:50到达体育公园正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1)手机导航推荐的步行平均速度为多少;(2)小红从将军公园北门骑行到体育公园正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小红在体育课上测得自己跑步的速度为2.83m/s。如果她到达将军公园北门时,立即跑步前往体育公园正门,能否在相约时间内达到。(★★★)23.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过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在下潜时再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2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多远?(2)“奋斗者”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潜到海底?(3)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有多远?七、科普阅读题(★★★)24.如图甲所示,以某种玻璃为例,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平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平面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入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41.8°,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并非光线在任何界面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时才能发生。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包层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包层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保证光线不会泄露到光纤外,这样光就只能在玻璃中传播,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如图丁所示。(1)图甲中,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角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折射角。(2)图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