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点文言文背诵篇目名句默写过关检测(二)(附答案)_第1页
高考重点文言文背诵篇目名句默写过关检测(二)(附答案)_第2页
高考重点文言文背诵篇目名句默写过关检测(二)(附答案)_第3页
高考重点文言文背诵篇目名句默写过关检测(二)(附答案)_第4页
高考重点文言文背诵篇目名句默写过关检测(二)(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重点文言文背诵篇目名句默写过关检测(二)(附答案)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文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着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端章甫,愿为小相焉(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报任安书(节选)(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圣贤”历尽磨难,始终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3.过秦论(上)(贾谊)(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陈涉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4.礼运(《礼记》)(1)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陈情表(李密)(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6.归去来兮辞(并序)(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写了作者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拄扙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怨自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5)《归去来兮辞并序》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在园中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乎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园子的乐趣。(7)《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8)《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作者跟乡里故人的交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9)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10)《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5)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6)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0)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7.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2)《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一般种树的人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3)《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概括,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答案(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3)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9.石钟山记(苏轼)(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批评。(2)《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石。答案(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10.登泰山记(姚鼐)(1)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不言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反射的光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2)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