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线索线索一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与文化交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民主与科学到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同时,中华文化也向世界传播,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线索二近现代中国重大理论成果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引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走向胜利线索三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科技文化近代教育改革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共识专题七
中国近现代思想演变一、近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交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出《四洲志》;②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③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思想特点①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②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为主,推动人们重新认识世界,③没有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④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继承了我国学术研究的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以经世致用的思想去了解世界历史和现状,也为经世之学增添了新的内容一、近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交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思想主张
中体西用”。其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主张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但不学习西的政治制度。评价①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②没有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知识拓展正确评价“中体西用1.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洋务派推行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新政,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及外交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中体西用”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中体西用”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西学之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一、近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交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君主立宪”——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主张:①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②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③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康梁等人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特点:①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始,推动新思想的传播;②向西方学习深入社会制度层面,试图通过改良实现社会变革;③将西方思想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将维新思想与救亡图存相结合④从学习对象上看,以德、日为师一、近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交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主张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五权分立”,经济上平均地权,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举评价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从“民主科学”到“以俄为师”’--新文化运动背景(1)政治因素: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共和制。(2)经济因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3)思想文化因素: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先进知识分子反思辛亥革命。(4)直接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过程前期后期领导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内容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范围局限于局部地区和少数知识分子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和范围,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性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带有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评价动摇了封建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一、近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交流2.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阶层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参加的社会阶层比较广泛,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和无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目的明确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救亡图存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反侵略性质层次鲜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阶段清晰经历了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最后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发展曲折各阶级或阶层学习西方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程较为曲折一、近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交流2.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中学西源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学习对象器物制度思想学习范围不断扩大学习国家欧/美/日俄国学习程度不断深入对西学的态度介绍限制、纳入中学求新求变托古改制接受西学全盘西化求实求是知识拓展西学东渐不断深化的因素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③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等;(翻译、出版、报刊)④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人才。(新式学堂、留学)CBACCBBDDABBDBCD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发展阶段时间内容主要著作萌芽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大革命时期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走向成熟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革命必须坚持“两步走”战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中共七大确立为指导思想《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丰富发展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做到两个务必;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特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创立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影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阐明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BCCDD(2022·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
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遗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知识主要考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广泛关注的原因①社会背景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思想激烈碰撞②家庭背景李超之死与家庭矛盾的激化有很大的关系③新文化运动李超之死之所以引起剧烈的社会反应,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新生的出路④反封建胡适将“李超们”的出路总结为废除封建伦理纲常主张社会改良⑤妇女解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微量白蛋白试验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建筑水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和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应用程序现代化工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帕金森病治疗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嵌入式单板计算机(SBC)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小儿高度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家庭影院音响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安全出口指示牌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女士内衣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核电泵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可行性报告
- 硫酸车间焚硫炉烘炉及锅炉煮炉方案资料
- 大班语言《扁担和板凳》
- 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
- 锚索抗滑桩毕业设计(湖南工程学院)
- 各国关于数据与个人隐私的法律规定
-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1-U4)单元专题训练(含答案)
- 维生素K2行业研究、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0-2026)
- 定远县蔡桥水库在建工程实施方案
- 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课件
- GB 13296-201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高清版)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精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