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历史学科必考117个主干知识梳理(精华版)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构成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2、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制度创新的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3、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一制度下自身无法克服的两对基本矛盾。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4、汉、唐、宋、明、清历代加强皇权的措施(解决皇、相权矛盾的措施)汉—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唐—三省六部制;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设置殿阁大学士,明太祖设内阁。清—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5、汉、宋、唐、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中央地方矛盾的措施)汉—初郡国并行导致威胁中央集权后,汉武帝行推恩令。唐朝—科举制。元—创立行省制、边远民族地区的宣慰司进行。6、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7、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过程梭伦改革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确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使民主政治迎来黄金时代。8、雅典民主政治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议会制度、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人民主权、任期制等。9、罗马法的构成及其内容形式上主要有习惯法和成文法,内容上主要有公民法(包括习惯法、十二铜表法等,但不包括万民法)和万民法、体系上的完善查士丁尼法典即《民法大全》。10、世界古代史上,国家运行模式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出现不同运行模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同运行模式的存在说明了古代政治发展呈现什么样的显著特征?运行模式:专制统治模式、民主政治模式。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的,专制统治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导,民主政治模式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特征: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点。11、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各自确立的民主政体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德国君主立宪政体。12、列举近代历史上英法美德四国颁布的相关法律文献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法国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3、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对华发动的侵华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就条约》中日甲午战争--《马列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4、近代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加深。八国联国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5、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各大阶级和阶层进行的重大抗争和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化、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6、争取民族独立和和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列举近代中国人为了追求民主政治而付出的重大努力。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倡导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实行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共和体制。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列斗争。17、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所作出的贡献。政治—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帝制,创立共和、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政治权利。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生活习俗—促进中国生活习俗的近代化。18、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历程,影响两党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历程:国民革命时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合作。十年对峙时期: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最主要矛盾,持续十年对抗。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再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抗战结束,阶级矛盾再次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两党再次对抗。影响因素:政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形势和发展和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等。19、西方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影响的表现。维新变法倡导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等。20、近代史上日本对华犯下的重大侵略罪行。甲午战争中旅顺大屠杀;抗日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37年12月)、潘家裕惨案(41年)、七三一细菌部队用中国活人试验和细菌战等。21、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的努力。1945年的重庆谈判、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北平谈判等。22、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近代史上各大阶级在探索中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资产阶级革命派—平均地权,触及到了民生问题。无产阶级—土地大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等。23、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从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5、俄国十月革命经历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倒沙皇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26、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7、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法制文明建设的成就: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建国前);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79年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28、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建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①初步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②正式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③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④完善: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①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其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
发展和完善:1984年,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实践: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省级自治区。1947年成立,解放战争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29、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79年实现了两岸的真正停火;②1987年台湾政府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③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④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⑤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30、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中苏建交及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一周年,17个国家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3)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4)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的达成。(5)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召开。3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32、新时期的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积极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行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APE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上合组织)33、不同时期的外交目标(出发点):新中国初期-----冲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避免外交孤立,巩固新中国政权。70年代-------打破外交僵局,开创外交新局面。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4、美苏“冷战”的表现: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1947年)苏联:加强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如成立情报局)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苏联:经互会③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苏联:华约组织1955年35、两极格局的演变历程:雅尔塔体系奠定框架、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形成、苏联解体标志瓦解。36、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37、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的成立、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38、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演变: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耕犁完善。)39、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40、中国制瓷业成就: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元代出现青花瓷——明出现彩瓷——清出现珐琅彩瓷41、古代中国“市”的演变:宋朝以前有时间、地点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宋朝开始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42、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战国时期及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制。43、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4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及其主要途径: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45、海上探险过程中,在西班牙王室和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的探险家及其开辟的航线分别是西班牙王室:1492意大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19-1522葡萄牙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葡萄牙王室:1487葡萄牙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7葡萄牙达.伽马到达印度。46、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第一次)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第二次)出现垄断组织。47、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政治前提;广阔的市场需求是主要原因和直接动力;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还有资本、劳动力、技术条件等。48、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1588年英西战争夺取海上霸权;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夺权海上商业霸权;18世纪中期英法战争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4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①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产生于东南沿海地区;②十九世纪末(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③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年)短暂春天;④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前期)迅速萧条;⑤国民政府前十年较快发展;⑥抗战期间受沉重打击;⑦抗战后(解放战争期间)陷入绝境;⑧1949-1952年,鼓励工商业发展,出现新的春天1953—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方式的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变为公有。——逐渐消亡50、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外资企业出现5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因素:①推动因素:政局变动、政府政策、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列强入侵的客观推动等;②阻碍因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成功探索与失误:成功:1953-1956年“一五”计划、三大改造、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53、“一五”计划包括: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三大改造(一化三改造)。54、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发展历程(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953-1956年三大改造,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55、社会主义工业化历程1953-1956年“一五”计划奠基、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总任务、1958年大跃进使工业建设遭到重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1984年国企改革展开5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①1992年初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57、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58、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化包括衣、食、住、行和风俗,变化主要发生在城市,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59、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用于军事目的的有线电报、供官商通报的无线电报和电话60、近代前期的代表性报刊外国人最早在华办报,1833年在广州办的《东西洋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上海《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办的报纸。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同盟会机关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61、四大媒介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第四媒介”)。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62、资本主义主义经济政策调整历程:自由放任——国家干预经济。6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涉及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等方面。突破口是财政金融方面;核心问题是工业方面;对以后福利国家有影响的是社会福利方面。64、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大变化)、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65、战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模式)的变化国家干预经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苏俄(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历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列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67、二十世纪三十年主要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表现: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68、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农业集体化;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所有制:单一公有制69、各国政策调整留给人们的启示:经济政策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立足国情、顺应时代要求、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等。70、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和构成过程:1944年,签署《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1947年,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构成: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71、世界贸易组织的演变1947年,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7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以及具体表现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7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74、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对国际贸易造成的主要危害以及二战后调整国际贸易关系措施。危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措施: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75、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1951,《巴黎条约》——1957年《罗马条约》——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诞生76、WTO成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①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②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③努力减少成员国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利于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77、董仲舒改造儒学的措施: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糅合儒家思想。78、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家学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重视地方教育体系;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79、董仲舒新的儒学体系中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君权的措施:“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兴办太学的作用:打破了以往由官僚子弟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80、宋代儒学家改造儒学的措施:融合佛道思想,南宋陆九渊创立心学。81、明清儒学“活跃”的表现: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82、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儒学与时俱进,统治者重视,历代儒学大师的努力,科举考试的影响。83、从春秋到明清,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百家之一—蔚然大宗—正统思想—官方哲学—批判继承。84、儒学总是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儒学试图解决怎样的社会问题:礼崩乐坏;战国兼并战争,人民流离失所;中央集受到挑战;儒家地位受到挑战,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主张:仁、礼;仁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存天理,灭人欲;抨击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85、古希腊智者运动时期是如何肯定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86、智者学派的局限:忽视道德。87、宗教改革体现人文主义情怀的措施:信仰宗教便可得救;每个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诗经的权利;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88、孟德斯鸠与伏尔泰思想的交集:反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法治国家。8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共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思想解放;都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90、启蒙运动时期,人们追求“理性社会”的表现: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法治国家。91、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西方人文主义的高潮——启蒙运动。9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关系: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基础:它使科学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为理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启蒙运动把反封建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大胆揭露封建制度的弊端,而且勾画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93、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②尊重科学信仰自由;③建立“理想王国”;④宣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等。94、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技: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的心理、闭关锁国阻碍中外交流。95、探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所体现的时代特质:汉赋:大一统的时代特质;唐诗:经济繁荣、社会开放、科举考试;宋词: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增加;元曲:商品经济的发展。96、古代文学艺术日趋平民化的的表现:宋词、元曲、风俗画、京剧、明清小说。97、汉字的历史作用: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98、《诗经》《楚辞》的艺术风格: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楚辞》)。99、宋代科技的突出成就: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00、中国绘画在不同时期发展的突出表现:①原始社会:《鹳鱼石斧图》;②夏商周:《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③秦汉:《夫妇宴饮图》;④魏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⑤隋唐: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⑥两宋: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⑦元明清: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101、京剧——形成:道光年间;成熟:同治、光绪年间;走向世界:民国以来。102、近代以来世界物理学主要成就: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外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自由落体定律);经典力学的形成——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量子论——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相对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103、科技革命对人类进程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邻水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射阳实验初中2024-2025学年初三练习题四(全国I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髋关节后入路术后护理
- 销售合规培训
- 公休座谈会骨科护理
- 2025聘请合同范本咨询服务合同书范本参考
- 2025租赁合同中的押金
- 护理阑尾炎查房
- 2025常规产品出口合同范本
- 灼口综合征护理
- 实验室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 【碳足迹报告】山东金拓热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碳足迹报告
- 小孩进入厂区安全免责协议书(2篇)
- 动火作业安全指导手册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基督山伯爵》课件
- 延安精神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延安大学
- JT∕T 779-2010 港口设施保安评估导则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 高考数学复习-经典选择题150道+几何习题+数学复习练习测试题(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