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 任务二《我是小小面包师》(教案)浙教版三年级劳动上册_第1页
项目四 任务二《我是小小面包师》(教案)浙教版三年级劳动上册_第2页
项目四 任务二《我是小小面包师》(教案)浙教版三年级劳动上册_第3页
项目四 任务二《我是小小面包师》(教案)浙教版三年级劳动上册_第4页
项目四 任务二《我是小小面包师》(教案)浙教版三年级劳动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四任务二《我是小小面包师》(教案)浙教版三年级劳动上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是小小面包师》这个有趣的课题。这节课的内容来自于我们浙教版三年级的劳动课本。在这节课中,我们会一起动手制作面包,感受劳动的乐趣,同时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可是我们课本上的一大亮点哦!😊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劳动技能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面包,学生们将学会基本的烘焙技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们在体验劳动的过程中,能够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提升文化自信。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公民。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三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比如折纸、制作手工艺品等。他们对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这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动手操作的活动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但耐心和细致程度还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操作,有的则更倾向于团队合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搅拌、发酵等环节的困难。尤其是发酵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对时间把握不准确可能会影响最终效果。此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手部协调、材料选择等问题,需要老师及时指导和帮助。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烤箱、面包模具、面粉、酵母、盐、糖、鸡蛋、水、量杯、搅拌勺、面粉筛、手套、围裙

-课程平台:教室内的实物教学环境

-信息化资源:烘焙教学视频、面包制作步骤图解

-教学手段:演示法、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面包吗?有没有自己亲手做过面包呢?”

(学生回答)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小面包师,一起动手制作美味的面包。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烘焙知识。”

回顾旧知:

“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烘焙工具和材料有哪些吗?比如烤箱、面粉、酵母等。”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今天我们要制作的面包是香葱肉松面包。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面粉的用量和酵母的发酵时间。”

举例说明:

“比如,面粉的用量是100克,酵母的用量是2克。发酵时间一般需要1小时左右。”

互动探究:

“同学们,你们觉得酵母在面包制作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

三、实践操作(约30分钟)

学生活动: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的步骤,开始制作香葱肉松面包。我会请几组同学上来展示他们的制作过程。”

教师指导: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请及时举手提问。我会为大家解答。”

四、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接下来,请同学们将刚刚制作的面包放入烤箱进行烘烤。记得要注意烤箱的温度和时间。”

教师指导:

“在烘烤过程中,我会巡视各小组,确保面包烤得恰到好处。”

五、总结反思(约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香葱肉松面包。通过这个活动,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进步呢?”

“同时,我想问问大家,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把今天学到的烘焙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制作美味的面包。”

六、课后作业(约5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大家回家后,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为家人制作一款自己喜欢的面包。记得拍照发给我哦!”

“课后,我会在班级群里分享一些烘焙相关的资料,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随时查阅。”

(教学过程结束)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面包制作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面包文化,如法国的面包节、意大利的面包艺术等,让学生了解面包背后的故事。

-面包种类与制作技巧:介绍不同种类的面包,如法式长棍、意大利面包、日式吐司等,以及它们的制作技巧和特点。

-面包烘焙的科学原理:讲解面粉、酵母、水等原料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以及发酵、烘烤等过程背后的科学原理。

-面包装饰与创意:展示各种面包装饰技巧,如水果切片、巧克力勾勒、彩色糖珠点缀等,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与烘焙相关的书籍,如《面包制作入门》、《烘焙艺术》等,丰富他们的烘焙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面包店或烘焙坊,了解面包制作的实际过程,并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

-建议学生在家尝试制作其他种类的面包,如全麦面包、蔬菜面包等,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烘焙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烘焙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了解不同食材的营养价值,培养他们健康饮食的观念。

-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烘焙心得和作品,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组织学生开展烘焙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同时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学习烘焙技巧。

-建议学生关注国内外烘焙领域的最新动态,如新型烘焙设备、烘焙原料等,拓宽他们的视野。课堂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以下是我对课堂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

1.提问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讲解面包制作步骤时,我会提问:“同学们,面包制作的第一步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判断他们对基本步骤的熟悉程度。此外,我还可能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们认为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哪个环节最重要?”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观察评价:

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我会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按照步骤进行。例如,在搅拌面团时,我会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均匀地搅拌,是否注意到了面团的湿度。通过观察,我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个别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3.小组合作评价:

在小组合作环节,我会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承担责任,是否能够与组员有效沟通。此外,我还会关注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

4.实践操作评价:

在学生完成面包制作后,我会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面包的外观、口感、制作工艺等方面。例如,我会评价面包的形状是否规整,是否具有光泽,口感是否松软等。同时,我还会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新点,如是否尝试了新的装饰方法或配料搭配。

5.课堂测试评价: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测试内容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面包制作步骤、原料作用、烘焙原理等。通过测试,我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6.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是课堂评价的重要环节。我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的检查,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在学生完成面包制作后,我会要求他们提交一份制作报告,包括制作过程、心得体会等。我会对报告的内容、格式、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7.反馈与鼓励: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会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积极的反馈,我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每一次课后我都会认真思考,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以下是我对《我是小小面包师》这节课的一些反思和改进措施:

1.学生参与度:

在导入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烘焙的兴趣并不高,参与度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下次课中设计一个更吸引人的开场,比如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到面包背后的文化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2.互动环节:

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虽然进行了,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不敢提问或分享。为了改善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愿意表达自己。

3.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环节,我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对一些操作步骤不太熟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课前提供一些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能更快地进入状态。

4.针对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发酵过程的理解比较困难。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我打算在课后组织一个小型的辅导小组,由我或者学习好的学生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发酵的原理。

5.评价方式:

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我发现评价的标准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制定一个更加详细和量化的评价标准,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

6.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我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在介绍面包种类时,我可以准备一些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我也计划在未来的课程中引入一些互动式的教学工具,如平板电脑或投影仪,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7.教学节奏:

在教学节奏上,我发现有时候讲解过于详细,导致学生跟不上进度。为了调整这一点,我打算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步伐。板书设计①面包制作基础知识

-面粉的种类与特性

-酵母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烘焙工具与材料

②面包制作步骤

-面团制作:面粉、酵母、水、盐、糖的混合与揉制

-面团发酵:发酵时间、温度控制

-面团分割与整形

-面包烘焙:烤箱温度、烘烤时间

③面包装饰与创意

-切片装饰:水果、蔬菜

-巧克力勾勒:形状、图案

-糖珠点缀:颜色、大小

-创意组合:口味搭配、造型设计

④面包品尝与评价

-口感评价:松软度、弹性

-香味评价:香气浓郁、持久

-外观评价:形状、色泽

-创意评价:独特性、美观性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假设制作一款法式长棍面包,面粉用量为200克,酵母用量为5克,水用量为100毫升。请问酵母的用量占面粉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案:

酵母的用量占面粉的百分比为2.5%。计算方法为:酵母用量(5克)/面粉用量(200克)=0.025,转换为百分比即为2.5%。

2.例题:

一个面包制作配方中,面粉的用量是500克,酵母的用量是10克,水的用量是200毫升。如果按照这个配方制作两个面包,酵母和水的用量分别是多少?

答案:

酵母的用量为20克(10克×2),水的用量为400毫升(200毫升×2)。

3.例题:

在制作一款全麦面包时,如果需要100克全麦面粉,那么酵母的用量应该是多少?

答案:

酵母的用量取决于酵母的活性。一般来说,活性酵母的用量是面粉用量的1/100至1/200。以1/150为例,那么酵母的用量为100克×1/150=0.67克,约为0.7克。

4.例题:

一个面包制作配方中,面粉的用量是250克,酵母的用量是5克,水的用量是100毫升。如果将面粉的用量增加到300克,其他材料保持不变,酵母的用量应该调整为多少?

答案:

由于水的用量没有变化,酵母的用量与面粉的用量成正比。原来的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