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2024·惠州模拟]英国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说:古希腊、罗马的史学所探究的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胜利与失败的历史……”。出现这种观念的根源是()A.个人主义快速成长 B.平民地位不断提高C.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D.海外贸易比较发达答案C解析个人主义快速成长只是探究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胜利与失败的历史……”的表现或干脆缘由,故A项错误;平民地位的提高得益于古希腊、罗马民主、法治的发展完善,其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C项正确;海外贸易比较发达是古希腊、罗马工商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故D项错误。2.[2024·赣州模拟]“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正直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全部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赋人权 B.美德即学问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城邦利益至上答案C解析天赋人权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来给予,源自于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是近代民主思想的体现,与精神实质不符,故A项错误;“美德即学问”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见,苏格拉底在民主政治上,主见精英治国论,与材料不符,断章取义地看到美德两字,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是雅典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影响下的产物,确定全部人的价值和尊严,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的价值,城邦利益至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3.苏格拉底领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索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探讨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答案D解析A项指的是自然哲学家的贡献,B、C两项与智者学派相符。苏格拉底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人的理性精神。故选D项。4.“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C.“美德即学问”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和比较实力。A项突出人的主观感受,B项强调对真理的追求,D项不是“西方名言”,皆可解除。C项体现了学问和美德的重要性,符合题意。5.[2024·烟台高二检测]“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表明亚里士多德()A.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B.把道德和学问合二为一C.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D.崇尚真理,认为真理高于一切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特别敬重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索,上述名言说明他崇尚真理。故选D项。6.柏拉图说:“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柏拉图设计的志向国中的“三种人”不包括()A.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B.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C.负责生产的农夫和手工业者D.保卫国家的武士答案B解析柏拉图在《志向国》中,依据才智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由“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夫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因此B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7.[2024·大庆模拟]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谋而合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化发展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D.公民认知社会实力的提升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均以人及人性为探讨的主题,此为人文精神,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悲喜剧的社会影响,故B项错误;题目中悲喜剧探讨人的优点和缺点,应为辩证看待人,并非自己的文化,故C项错误;悲喜剧探讨的中心是人的情感,与认知社会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8.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敬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敏捷且实事求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归纳实力。从题干中看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对待法律人前人后不一样的看法,从而反映出实质是其道德修养的缺陷。故C项正确。9.苏格拉底相识到政治是一门肃穆、宏大、奇妙的技艺,这种技艺不是全部的人都能驾驭纯熟的,只有兼具卓越的才智和崇高道德水准者才能运用好这门技艺,从而被称为政治家。据此,苏格拉底的观点是()A.政治是艺术 B.专家治国C.美德即学问 D.选贤任能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政治家兼具卓越的才智和崇高道德水准,方能治理好国家,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C项材料未体现。10.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究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学问”,实质上体现了()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B.赞美人的才智与力气C.推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改变D.由强调感性发展到强调理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学问分析问题的实力。“人是万物的尺度”确定人性,但忽视道德,“美德即学问”在确定人性的基础上强调道德的作用,这一改变实质上体现了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的改变。故选D项。11.[2024·湖北荆州期末]“哲学家治国”是柏拉图在《志向国》中社会政治建构的独创,他把志向国家的实现寄予在真正的哲学家能够驾驭国家最高权力上。柏拉图的这一主见旨在强调()A.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B.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C.人的品性是良好政治的基础D.将一切教化给予政治意义答案C解析由材料“他把志向国家的实现寄予在真正的哲学家能够驾驭国家最高权力上”看出,柏拉图认为志向国家的实现靠一个哲学家,这个哲学家必需有高尚的品质,还须要有超群的实力,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未涉及。12.柏拉图曾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须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器重②对亚里士多德应当进行正确引导③柏拉图充分确定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④柏拉图认为应为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供应良好的平台与环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把亚里士多德比方为“小驹”反映了①③正确,“须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意为对其不行采纳扼制,而应实行引导的方法促其成长,因此②④正确,故选A项。13.[2024·山东淄博调研]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智者确定学问有赖于详细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看法。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训诲人,在学问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探讨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美]梯利《西方哲学史》材料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辩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劝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信任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劝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索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前与挚友的谈话)(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学问,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学问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究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答案(1)贡献: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见“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觉了“自我”(或主见“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意义: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确定权威;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人以自己为准则”和材料二中“他想使他的听众……而不是苏格拉底”概括得出。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学问找出两者对学问获得的共同看法。其次小问依据所学回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材料二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曾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作过说明。他认为,普罗泰格拉命题的意思是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材料三柏拉图着手设计他的志向国家时,首先规定公民所具有的四种德性(品质),即才智、勇武、节制和正义。他认为,一个国家应当有三部分人:一是护国者,有才智之德,担当统治者;二是卫国者,有勇武之德,负责保卫;三是供给者,有节制之德,从事生产。前两个等级不得蓄有私产,也不许持有金银,他们的生活所需全由第三等级供给;而第三等级可以保有私产,经营适合他们的那种经济,但亦限制其财宝的膨胀,以防止贫富过度分化。——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有何进步作用?(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局限性。(3)依据材料三,概括柏拉图设计的志向国家的特征,他的志向国家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有何共同点?答案(1)提出:这一命题是针对神学对世界和人类的说明而提出的。进步作用:它强调人作为相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气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2)它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和人们相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便利之门。(3)特征:公民须要具有四种品质,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