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精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农武装割据、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2.注意专题学问梳理,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由无趣走向成熟的过程、国共关系的演化等。3.抓住两大线索,一是1840年以来列强先后发动多次侵华斗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二是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近代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第10课鸦片斗争[学习目标]学测要求高考要求了解两次鸦片斗争;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相识其影响鸦片斗争与中英《南京条约》;其次次鸦片斗争。一、虎门销烟1.背景(1)西方发展: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主动开拓海外市场。(2)中国衰落: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仍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鸦片走私: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严峻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2.概况: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英国政府确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斗争。推断正误虎门销烟是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本缘由。(×)解析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本缘由是英国为了其资本主义发展而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禁烟只是其干脆缘由即导火线。概念辨析出超、入超、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出超即贸易顺差,是指在确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入超即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确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贸易总额。二、鸦片斗争1.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斗争爆发。(2)扩展: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斗争结束。2.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同等的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3.影响: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误区警示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本缘由不是中国禁烟,而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须要。概念阐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内涵。“半殖民地”是指丢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三、战火再燃1.缘由(1)根本缘由: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2)干脆缘由:英美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2.过程(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其次次鸦片斗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侵华斗争。(2)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条约内容《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增开天津为商埠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其他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4.影响(1)中国丢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峻的侵害。(2)清政府起先被列强限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拒。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图解历史两次鸦片斗争的关系归纳总结1840年,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斗争,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古老的中国在列强洋枪洋炮轰击下,进退失据,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幕布就此揭开,中国人民起先相识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起先了反侵略、求民主的抗争。学问结构主题鸦片斗争探究点1鸦片斗争爆发的缘由史料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外交官马嘎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思索(1)从史料可以看出鸦片斗争前夕,清政府奉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怎样的心态?(2)英国挑起侵华斗争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2)打开中国的国门,把中国变成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探究点2鸦片斗争的影响史料一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斗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斗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史料二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李必樟译《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思索(1)这场斗争是指哪一次?结合史料一及所学学问说明“界碑”的含义。(2)你是否同意史料二中的观点?结合所学学问,简要阐述理由。答案(1)鸦片斗争。中国由主权完整的国家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由封建落后的国家起先走向近代化。(2)①“对英国有利”。同意。鸦片斗争打开中国市场,便利了英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中国有利”。可在以下论点任选其一:不同意:中国丢失国家独立;中西方差距加大等。同意: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两次鸦片斗争对中国的影响要点提纲史实讲解政治方面中国社会性质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由起先到加深,主权被严峻破坏经济方面起先了近代化进程自然经济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新经济因素的生长思想方面起先学习西方一些人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如林则徐等政局统治者与侵略者勾结统治者对西方的看法改变:排斥→反抗→妥协→勾结对外关系国门被打开此时对外开放是被动的,但在客观上有进步意义革命阶段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起先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这正是民主革命的特征1.(2024·睢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876年葛元煦《沪游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斗争之后()A.鸦片斗争 B.其次次鸦片斗争C.甲午中日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不难发觉,鸦片斗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上海也就快速地兴起了,当然上海的兴起也只是英国侵略中国产生的客观的进步作用,所以“上海兴”是在鸦片斗争之后。2.(2024·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模拟)“(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赐予销毁!这是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处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英国在“教训”了这个“国家”后获得的特权是()A.准许设厂 B.协定关税C.驻兵使馆 D.割占香港答案B解析准许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A项错误;与虎门销烟干脆相关的斗争为鸦片斗争,英国发动鸦片斗争主要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获得廉价原料,战后英国获得协定关税权,故B项正确;驻兵使馆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C项错误;割占香港岛与题干主旨无干脆关联,故D项错误。3.(2024·江苏宿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斗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足。”材料中所说的“斗争”指()A.鸦片斗争 B.其次次鸦片斗争C.甲午中日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南京”“英军”“英方”等信息可以看出该斗争是鸦片斗争,故A项正确;其次次鸦片斗争与南京无关,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斗争与英军无关,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与南京无关,故D项错误。4.鸦片斗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运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英国的军事力气远远超过清朝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气参与抗英D.清军将领实行消极反抗的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B项正确。5.(2024·江苏盐城高二其次学期期末)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斗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斗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西方思想文化起先向中国渗透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答案A解析1840年鸦片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材料中“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相符,故A项正确;1840年鸦片斗争自然经济起先解体而非已经解体,故B项错误;思想文化只是一个方面,与材料中“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斗争是一块界碑”不符,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产生于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故D项错误。6.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须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确立。”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A.英法在策划发动其次次鸦片斗争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英法确定用斗争来扩大在华利益答案C解析从时间以及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来看,材料表明的是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一、选择题1.鸦片斗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信任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瞒而走上歧途的,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答案A解析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希望她制止鸦片贸易,说明他不希望斗争发生,故A项正确;B、C与题意不符;D明显错误。2.“鸦片斗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同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与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运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斗争的实质C.确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斗争爆发的缘由答案B解析鸦片斗争是英国为了抢占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斗争,参不参与国际大家庭是各国的内政问题,而不应当是侵略斗争爆发的主要缘由,故A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D项与材料不符。3.(2024·南通市如东中学高一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斗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有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斗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爱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斗争B.为英国发动斗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斗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斗争答案C解析题干中“如此不正义”“爱护可耻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赞成英国发动斗争,故解除A、B两项;格雷斯顿在评价中仅从道德角度模糊其词,没有说明英国发动斗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选择C项;D项题干没有体现,解除。4.(2024·江苏扬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以下是某不同等条约中的一项内容:“前其次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与材料中“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相符,故A项正确。5.(2024·睢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近代列强在中国取得的下列特权中,对中国产生影响最大的是()A.关税自主权 B.领事裁判权C.巡查贸易权 D.传教权答案A6.“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斗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斗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C.英国的坚船利炮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表明没有革新才是鸦片斗争失败的根本缘由,结合所学,鸦片斗争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农耕文明的一次成功,经济落后是根本缘由,故D项正确。7.(2024·宿迁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同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列强对华起先大规模资本输出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通过第一次鸦片斗争以及之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英国获得了五口通商、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领事裁判权等特权,这些都标记着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正确;“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指的是其次次鸦片斗争,故B项错误;“列强对华起先大规模资本输出”,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斗争之后的史实,故C项错误;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而非第一次鸦片斗争,故D项错误。8.19世纪50年头,英国人惊异地发觉:“作为东方泱泱大国的中国,其消费实力竟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洪都拉斯,而且从人均消费额来看洪都拉斯竟然是中国的1246倍。”使英国人“惊异”的真正缘由在于()A.中国人民购买力低B.中国政府抵制洋货C.找不到发动新斗争的借口D.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尚未实现答案D解析英国人惊异的是中国市场的“人均消费额”特别低这一现实,这与他们发动鸦片斗争、打开中国市场的初衷相去甚远,因此可知D项正确。人均消费额低不能说明购买力低,A项错误;B、C项说法与设问不符,解除。9.近代侵华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创伤,有人咏叹一场斗争时说:“通川(州)烽火逼,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宫禁满兵戈。”这反映的是()A.鸦片斗争 B.其次次鸦片斗争C.甲午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提到的斗争地点可知在北京旁边,皇帝逃往热河,联系所学学问可知这是指其次次鸦片斗争。10.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A.中国享有与英国同等的外交权利B.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改变C.《天津条约》的不同等性D.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答案B解析题干信息“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了在其次次鸦片斗争的冲击下,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也随之受到冲击,促进了外交近代化。故选B。11.(2024·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一模)鸦片斗争前,少数士大夫针对鸦片泛滥状况提出:“纹银易烟出洋者数不胜数。必先罢例禁,听民间自种莺粟。内产既盛,食者转利值廉,销流自广。夷至者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下列选项最符合“少数士大夫”主见的是()A.严格禁止外商走私鸦片B.激励民间种植与夷争利C.反对政府介入鸦片问题D.利用市场维护经济平安答案D解析“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表明没有严格禁止外商走私鸦片,故A项错误;“听民间自种莺粟。内产既盛,食者转利值廉,销流自广”表明听任民间种植,不是激励民间种植,故B项错误;“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表明不反对政府介入鸦片问题,故C项错误;“夷至者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表明利用市场维护经济平安,故D项正确。12.(2024·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陈旭麓指出:“这场斗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斗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斗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起先解体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答案B解析鸦片斗争后,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关税需与英国商定,中国起先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起先逐步解体,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解除。《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解除。鸦片斗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起先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解除。13.近代某不同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吵事务,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吵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A解析材料“如有不协争吵事务,均归佛兰西官办理”,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符合领事裁判权内容,故A项正确;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开放通商口岸无关,故B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贸易特权无关,故C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居住及租地权无关,故D项错误。14.(2024·江苏扬州高三调研)闻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尊敬,重视相互见面究竟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A.缺乏近代外交阅历B.不了解世界形势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D.不懂得国际公法答案C解析缺乏近代外交阅历只是表象,故A项错误;不了解世界形势也不是本质上的区分,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尊敬,重视相互见面究竟是鞠躬还是下跪”可以看出此时中国与英国在外交的礼仪上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的背后实质上是两国治理秩序的差异,一个是先进的资本主义,一个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故C项正确;不懂得国际公法只是外交学问的欠缺,也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15.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运用次数削减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典型地说明白当时的中国()A.渐渐形成同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影响深远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严峻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对清朝“天朝”的称呼,由“出现5次”演化为“大清国”“中国”;“天朝”是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反映,它是清朝原有朝贡体系下的自称,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为了自强,转而向西方学习,于是,清朝统治者起先抛弃传统的天朝上国的观念,并渐渐形成同等的国家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因此B项错误,A项正确;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并不是对于西方列强崇拜,故C项错误;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D项错误。二、推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6.(2024·江苏省七校联盟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容规定中国割香港给英国,同时开放厦门、福建等通商口岸。()答案B解析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容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同时开放厦门、福州等通商口岸。故错误。17.(2024·江苏泰州学业水平模拟)英法发动其次次鸦片斗争,先后占据中国的天津、北京和东北大片领土,火烧圆明园。()答案B解析俄国在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侵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故题目说法错误。三、材料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斗争的发生当然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积余中学2025年初三年级8月摸底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江津区2025年初三第五次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互联网时代干部培训策略与实施
- 枣强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 目标控制程序培训资料
- 2025租赁合同范本:测量仪器出租合同
- 2025笔记本电脑买卖合同
- 2025财经大学服务合同(教室租赁类)
- 2025年建筑项目基础施工合同范本
- 导线的连接精品课件
- 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开题报告
- 059.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米度盾构导向系统
- [说明]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案_6_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Q∕GDW 11257.3-2020 熔断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跌落式熔断器
- 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外文文献翻译
- 浓缩机的选择与计算
-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单词表
- 红星美凯龙租赁合同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