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讲义含解析选修3_第1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讲义含解析选修3_第2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讲义含解析选修3_第3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讲义含解析选修3_第4页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讲义含解析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背景1.时代背景: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2.根本缘由: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3.重要缘由(1)法德、英德、俄奥三大冲突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2)列强的争夺、民族冲突的日益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冲突冲突的焦点。(3)20世纪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供应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4.干脆缘由: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二)经过阶段时间主要战役(事务)影响爆发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务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其次阶段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斗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对德宣战,苏俄退出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同盟国相继倒戈,一战结束(三)性质1.帝国主义斗争(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冲突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2)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3)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非正义斗争(1)从斗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定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2)斗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斗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斗争的侵略性质。(3)从斗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与掠夺。(四)影响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变更了职能。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斗争的轨道,斗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特地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起先萌芽。2.政治方面:变更了世界格局。(1)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变更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2)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瓦解,英法等国受到重创。(3)美日等国乘机快速崛起。(4)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1)一战前,独创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斗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2)斗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4.思想观念: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斗争心情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五)人类在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缘由1.随着工业革命深化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19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动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4.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冲突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应付英法,从而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的局面。5.其次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供应了技术基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建立背景1.一战变更了帝国主义之间力气的对比。2.战胜国迫切须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冲突。(二)凡尔赛体系1.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2.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3.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长久。4.影响(1)短暂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2)使欧洲和西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更,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3)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复原。(4)体系内部隐含了很多冲突,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冲突、战胜国之间的冲突、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冲突。(三)华盛顿体系1.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筑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影响(1)短暂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殊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2)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3)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4)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受害者。(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1.经济:道威斯支配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2.政治:《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3.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20世纪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五)国际联盟1.背景(1)一战后期,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支配”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2)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样看法,通过国联盟约。2.成立: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3.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4.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平安。5.性质:英法限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6.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7.活动(1)复原战后欧洲经济。(2)1924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3)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4)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8.评价(1)在复原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和平方面发挥了肯定的作用。(2)对法西斯侵略姑息纵容,未给世界带来长久和平。(六)《非战公约》的签订1.时间:1928年8月。2.创始国及签订: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斗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3.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4.评价(1)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2)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斗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有肯定进步意义。(3)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扰原则,供应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七)凡尔赛体系脆弱性、不稳定性的缘由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确定,一旦新的力气对比出现,建立在旧的力气对比基础上的国际格局就必将被打破。2.凡尔赛体系不但没有消退各大国之间的冲突,反而更加激化了固有的冲突,甚至孕育了新的冲突。(1)和约对战败国惩处性的掠夺必定会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法、德之间。(2)对弱小国家的随意宰割,也必定会激化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冲突。(3)巴黎和会策划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成为反苏斗争司令部,导致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与仇视。(4)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之间的冲突也非常突出,将来更大冲突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八)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1.不同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背景一战变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气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变更;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美、日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冲突尖锐;美、日、英三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冲突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冲突内容签订《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探讨建立国际联盟问题《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结果形成凡尔赛体系形成华盛顿体系2.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均由少数大国操纵;都侵扰了中国的主权;都短暂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为经济的复原与发展创建了条件。1.1914年,奥匈皇储被刺事务发生后,美国芝加哥一家报纸说:“应当好好感谢哥伦布发觉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也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实行不偏不倚的看法”。这一看法促使美国()A.釆取中立政策借机大发斗争财B.超脱斗争之外而严格恪守中立C.倡议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和平D.实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法西斯解析:选A“从思想到行动都应实行不偏不倚的看法”是中立政策的体现,其目的是发斗争财,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国际联盟”的内容,故C项错误;“1914年”是一战时期,而“德国法西斯”是二战时期,故D项错误。2.法国前总统克拉克曾说:“任何人都不会遗忘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斗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保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据此,下列对中国参与对德作战的评价中,最恰当的是()A.导致大批中国劳工丧生 B.是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是德国失败的确定因素解析:选C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任何人都不会遗忘”可见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德国战败的缘由,故D项错误。3.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写道:“而最糟糕的是……斗争的影子扩散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逝;斗争的影子覆盖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这表明一战()A.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B.导致各国人员财产损失严峻C.造成一战后西欧的相对衰落D.给人们带来严峻的精神创伤解析:选D“斗争的影子扩散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逝;斗争的影子覆盖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强调心灵受到了严峻的影响,故D项正确。4.下面是学生模拟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代表说的话,对这四个国家的推断正确的是()eq\x(\a\al(甲:“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乙:“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丙:“应当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恒久也爬不起来!”,丁:“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A.甲是英国 B.乙是美国C.丙是法国 D.丁是日本解析:选C“巴黎和会上”甲的口气应当是美国,因为其大发斗争财,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故A项错误;乙的口气应当是英国,对于美国想凭借金元外交确立霸主地位剧烈反对,故B项错误;丙的口气应当是法国,他想借此狠狠减弱德国,永除后患,故C项正确;丁的口气应当是德国,一战失败,德国没有仔细反思,而是怀恨在心,力图报仇,故D项错误。5.(2024·浙江11月选考)1930年6月30日,法军比规定的日期提前五年从莱茵区撤出,同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将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寄往欧洲各国。“备忘录”建议在国联内建立一个欧洲平安体系,下设“欧洲议会”“常设政治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建立“共同市场”,以促进各国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备忘录”反映了()①《洛迦诺公约》的精神②欧洲联合的设想由来已久③维护《凡尔赛和约》对德原则④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A.①②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A《洛迦诺公约》主旨在于争取与战败的德国复原正常关系,故①正确;欧洲的联合正式起先于1951年,材料中已经提到“欧洲联邦”“共同市场”等,说明早在1930年欧洲联合的设想已经产生,故②正确;《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对德条约,故③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故④错误。6.材料斗争伊始,法国用满意罗马尼亚领土要求的方法把这个东欧小国拉入协约国集团,仅1915年法国就向俄国和比利时供应了多达2.5亿法郎的资金,还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等国进行贷款。1914年9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和俄、法驻英大使签署了《不单独媾和宣言》。9月14日,俄国外交大臣又就战后重新瓜分势力范围问题提出了非正式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英、法两国的赞同,但在法国将取得部分莱茵地区的问题上,英国却持否定看法,这就为战后两国的关系投下了阴影。1915年3月,俄国公开索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以往英、法都极力反对,但经过一番幕后交易,英、法在俄国同意后,于1916年5月初签订了《赛克斯—皮柯协议》。依据这个协议,叙利亚、大部分库尔德斯坦和一部分安那托利亚都将落入法国手中。——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一战期间法国开展外交活动的表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评一战期间法国的外交活动。答案:(1)表现:通过签订条约以维护与英、俄的同盟关系;通过资金支援和放贷以争取斗争的同盟者;拉拢东欧小国以巩固和扩大协约国集团。(2)简评:法国意在向德国报仇,重建欧洲霸主地位;有利于增加协约国力气,加速同盟国的失败。但是,法国不惜勾结英、俄两国,用牺牲小国利益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法国的外交是从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动身的。7.材料虽然迫于美国的压力,英法不得不同意以“十四点”为和谈的基础。但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几乎每条都被违反,被歪曲或被忽视。他们排斥了俄国,愚弄了美国,苛刻地惩处了德国,构建了一个异样拙劣的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从精神到内容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持续,即使与一个世纪以前拿破仑斗争后的对法和约相比,和当时列强构建的维也纳体系相比,克里孟梭一流的欧洲政治家也显得的确是太退化和堕落了。英国人的错误就在于他们小估了希特勒的胃口。他们想修正以前的错误,但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靠简洁地亡羊补牢来挽回的。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不仅吞并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继而又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二战最终不行避开地爆发了。——摘编自宋晓东《凡尔赛和约与慕尼黑阴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凡尔赛体系隐含的冲突并举例说明。(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答案:(1)战胜国之间的冲突,如英法对美国的愚弄;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冲突,如法国与德国的冲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如英法排斥苏俄;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如英法美等不顾中国反对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任答三点即可)(2)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战后世界国际关系体系。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短暂缓和了列强之间的冲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促进德国民族主义和报仇主义心情扩散,为德国的侵略扩张和二战的爆发埋下种子;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8.材料由于法国出兵鲁尔,德国宣布停止支付斗争赔款,而法国从鲁尔区只掠夺到了5亿法郎。法国骑虎难下,直到1924年道威斯支配的提出。道威斯支配实施后,外国资本不断流入德国。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贷款90%以上落到德国各大公司及企业中,贷款利息达6.5%~10%。赔款方面,道威斯支配削减赔款总额,在1924~1925年度至1928~1929年度5个年度的赔款额由起先年度的10亿马克递增到最终年度的25亿马克,详细可随年度旺盛指数调整。实际状况是,在1928年以前的4年里,德国支付的现金和实物仅相当于他们从国外所借款项的一半,随后赔款基本上停止支付,后来连债务都拒付。——摘编自《道威斯支配》(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一战后英、美、法三国对德国的政策。(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道威斯支配对德国的影响。答案:(1)政策:英国和美国反对过分减弱德国,反对占据德国工业区,主见复原和发展德国经济,稳定欧洲资本主义体系,维护欧洲大陆实力均衡。法国则主见最大限度地减弱德国,从德国获得尽可能多的赔款,防止德国卷土重来。(2)影响:道威斯支配是协约国对德国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由减弱德国的政策转向了扶植德国经济发展再赔款的方针。德国经济由此获得了发展,重新强盛起来。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斗争缘起和斗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斗争演化为全面斗争埋下了祸根。——摘编自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索》材料二一战赐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终的一次打击。在土耳其、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