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1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2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3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4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1.伏尔泰把《赵氏孤儿》中的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这说明(

)A.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普适性C.启蒙思想的源头是孔子的思想 D.借用中国学术成近代西方风潮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方以智认为“泰西质测(自然科学)颇精”,可以为我所用。其与传教士汤若望交往频繁,多次探讨天文学,并提出“质测即藏通几(哲学)”的哲学观。同时期黄宗羲撰写的《授时历故》等多部科学著作,也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科学知识。这反映出明清之际(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 B.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C.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 D.经世致用与西学东渐相互影响3.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求同存异思想,这一思想在建国后被广泛用于政治上的许多领域,成为指导新中国的一个广泛的政治原则。以下选项可以作为论据证明此看法的是(

)A.运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实行三三制政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一国两制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的成功实施 D.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国际领土争端4.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A.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C.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 D.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5.阅读如表“宋与高丽(朝鲜半岛)的官方贸易”。该史料可直接用于说明(

贸易物品宋—高丽贸易物品高丽—宋礼服、金银器、漆器、乐器、祭器、丝织品、茶、酒、药物、佛戏、书籍马匹、盔甲、铜器、御衣、幞头、金银器、绫罗等织物、纸、器仗、弓箭、螺钿器、松子、香油、参A.陆上丝绸之路在宋时仍有优势 B.朝贡贸易的政治色彩浓厚C.高丽热衷于吸收学习中华文化 D.宋与高丽经济的互补性弱6.下列中外文明交流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②儒家经典传入欧洲

③郑和船队出使西洋

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7.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华文明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特征非常鲜明的中华文化圈。下列中国周边国家的文明成果,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印度的种姓制度

②高丽王朝的选官制度③日本的语言文字

④越南李朝的官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后,“枪炮既摧毁了欧洲古城堡的封建割据,也打开了世界每一角落的大门。”“火器的出现促进了人们对弹道学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是近代力学的基础工作。”由此可知,火药武器的使用对欧洲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③加快了欧洲科学技术发展

④导致欧洲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格致”原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近代《清会典》载“凡格致之学有七”,“一曰力学,二曰水学,三曰声学,四曰气学,五曰火学(即热学),六曰光学,七曰电学。”这一变化(

)A.推动了中国传统儒学近代化 B.标志物理学在中国的诞生C.是“西学东渐”的必由之路 D.为引进西方科技创造条件10.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化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观察下图,截至2020年底,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11.法国著名汉学家艾田蒲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有机体。他将18世纪欧洲出现长达百年的“中国热”称作“中国之欧洲”。与“中国热”现象相关的是(

)A.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开始传入欧洲B.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后相继传入了东亚与欧洲C.四大发明等技术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D.儒家经典引起欧洲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响12.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13.在古代朝鲜和日本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朝鲜

崔致远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读汉高帝纪》日本

那波守之汉业乃公三尺剑,昭陵无骨一杯羹。元勋尽供菹醢肉,史册虚传带砺盟。久见中原争逐鹿,谁教四海始休兵。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谑。据此可知(

)A.东亚地区在各个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B.古代朝鲜、日本的社会制度来自唐朝C.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4.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①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②中国式园林成为欧洲的风尚③佛教完成本土化,禅宗成为主流④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16.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条件,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被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国文化圈”。下边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朝鲜许多学者的汉文造诣深厚

②日本曾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③越南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谚文

④首尔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 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 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18.【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C.历史学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19.2015年2月到6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20.中国儒家认为“百行孝为先”,而日本武士道在形成之际就将“忠"凌驾于“孝"之上,还强调“义”“仁”“勇”“克己”等武士品质。这说明日本武士道的出现(

)A.适应了日本政治发展态势 B.否定了中国的儒家文化C.意在阻滞中华文化的传播 D.冲击了神道教信仰体系21.北京故宫是一座保存完整、辉煌壮丽的古建筑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故宫是体现中国古代儒家礼制的最佳样本。在总体布局上最接近《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王城规划思想。天子居中而立,象征四方一统,天下归心。历代帝王“以孝治天下”,尊祖孝亲的观念体现在修建太庙、奉先殿等祭奉先人之堂庙。宫殿的布局礼序,通过建筑群的组合,形成有中心、有拱卫、有主有从、左辅右弼的空间系列,以体现天子至尊。紫禁城中的单体建筑,台基形式、丹陛桥、房顶形式、建筑彩画等,因为用途和使用者的身份不同,也有着不可逾越的等级规制。紫禁城特有的装饰和内部陈设具有展示皇家威仪、气派和区分建筑等级的作用。——摘编自张加勉《解读故宫: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材料二:故宫文化延续近500年,既有对更为久远的中国封建社会皇家文化的传承,又有其新的发展特点,虽然其间有变异,但相对来说有着稳定性,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的主流文化,同时更带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一方面,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国运兴衰、帝王品位以及典章制度的变化,都可从皇家文化的嬗递中探求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另一方面,故宫文化是有生命的活的文化。它承袭着传统文化又接续着现代文明,经历了蜕变的故宫,以博物院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故宫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摘编自郑欣淼:《多维视域中的故宫学——范畴、理念与方法》(1)据材料一,归纳“故宫是体现中国古代儒家礼制的最佳样本”的相关信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维度的视角简析故宫文化价值的体现。22.中华文化的发展及传播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要研究中华文化的起源,首先要找到其多元一体的核心——华夏族,其华夏认同观念对中国后世发展有巨大影响(1)中原各国自称“华夏”,中原民众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是在(________)(单选)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2)将以下思想家与其主张准确对应。①孔子

A.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②老子

B.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③邹衍

C.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④韩非子

D.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⑤墨子

E.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先秦之后,中华文化继续发展。为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到了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黄宗羲等人批判理学,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改编自《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3)阅读以上文字,结合所学,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中华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琉球王国为例:1372年琉球诸国与明朝通过朝贡册封建立宗藩关系,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建立起统一的琉球王国,仍然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从14世纪末起,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出于维护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琉球王国以中国儒家思想的“德治”“家天下”为治国理念,但“家文化”下的宗族观念在琉球社会已经发生变异,如记录家谱时,琉球久米村不严格区分辈分,记录先人事迹时不避讳敢于直言事实,这与怀着对长辈尊敬之情扬善避恶记录先人的中国不同;……琉球墓葬礼仪虽沿用中国习俗使用龟甲墓,但墓地规模略小,男女墓地相同,并不体现男尊女卑之差异,办理丧事程序简单,允许女性参加墓葬祭祀活动。清明节祭祀祖先完毕后,会将祭祀贡品吃掉,表示与祖先共进食,而在中国因重视孝道鲜有吃祖先祭品的现象。——刘晓飞《古代中国文化在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