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类热点-海防建设、海权意识-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1页
政治类热点-海防建设、海权意识-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2页
政治类热点-海防建设、海权意识-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3页
政治类热点-海防建设、海权意识-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政治类热点--海防建设、海权意识--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1.学者研究认为,秦朝时期的中国是第一个发现有诸多岛屿的国家:汉武帝时期国家在地图上将南沙的岛、礁、沙、滩一一标明,并划出南海诸多岛屿与异国的疆界。元朝政府设立白沙水军,负责南海海域巡逻。清朝前期,整个南海诸岛海域都在海口、崖州和儋州营的巡逻、防守范围之内。以上材料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B.海南诸岛自古是中国领土C.中国历代重视维护领海主权 D.古代在海南岛实行郡县制2.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朝廷的安排下,江苏、浙江对两省海域边界作了第一次勘定,但双方对划界问题存在严重分歧(如图所示)。划界的分歧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遭到破坏 B.海防建设存在缺陷C.经济意识较为淡薄 D.地方官员勇于任事3.1935年4月,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该地图标出了南海的各个群岛,并首次在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这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这一做法A.有效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体现了政府主权意识增强C.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D.抵御了日本侵略者的南进4.1935年4月,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该地图标出了南海的各个群岛,并首次在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这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这一做法A.有效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体现了政府主权意识加强C.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D.增强了政府对海疆的管理5.2018年,我国成立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并将维护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央外事工作中。这体现了A.党将外交工作与涉海问题统筹规划 B.国际海洋秩序的相应变动与调整C.党开始着手部署维护海洋权益工作 D.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6.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始于19世纪60年代,最初由总理衙门主管。1866年一度改由总船政衙门负责。1874年改由南北洋大臣主持。中法战争后,清王朝新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海军建设主导权的变化反映了A.国防顶层设计失当 B.管理方式陈旧C.对制海权高度重视 D.国际政局动荡7.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但不久海防发展迟缓,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强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三支海军。这反映了海防建设A.是民族危机下的被动选择 B.得到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C.有力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D.盲目借鉴了西方先进科技8.19世纪70年代,日本在前源一诚任兵部大辅时期,兵部省给陆军经费为12万石,海军经费10万石。而同时期中国海军仅是陆军军费的4.1%,且建设经费多数是沿江沿海几省的地方大员筹措。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清帝国A.中央集权削弱 B.财政危机凸显 C.沿海经济发达 D.海防亟需强化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晚清,闽、广、江、浙的水师,虽号称5万之众,但虚冒冗滥,可用者不过数千人,且常居陆上,与陆兵无异。水师战船,最大者仅长11.2丈,宽2丈有余,安炮多不过10门,且年久失修,不堪使用……水师官兵纪律松懈,武备废弛,缺乏训练。广东沿海各营所储炮弹,尚多为康熙年间制造,几乎全部铸蚀,不能使用。鸟枪兵了的射击训练,大多数“一枪不中”或“只中一枪”。而当时英军舰船大者长33.5丈,宽6丈,分三层,安炮72尊,每船可载700余人。英炮射击距离可达10里以外,且可连续施放。在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英国依仗先后出动的28艘军舰(装备火炮约800门)及约80艘其它船只,仅1.5万余人的兵力,竟把拥有近90万常备军的中国打败了。一直到19世纪末,迭起的列强侵华事件中,大多以炮舰从沿海攻入。——摘编自俞世福《浅析中国近代海防论》材料二

朝野有识之士,无不攘臂以谈战守,群起筹议防海之策。林则徐在广东提出了“以守为战,以选待劳”的作战方针。魏源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王韬以为要“整顿海防,制造军舰,演练水师”。丁日昌提出设立“三洋水师,彼此呼应”。郑观应疾呼“精枪炮器械,兴轮船火车电报”“张国成,护华商”“图强与保富相维系”“分省设防不如号令统属”。李元度上疏清廷“简派重臣,总理海军”。马建忠主张设水师衙门,统领各水师,经理七省海防事宜。……中国近代海防论经历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倡导时期,以冯桂芬、丁日昌、王韬为代表的发展时期,以李鸿章、李元度、马建忠为代表的高潮时期。他们改革海防的思想,也只是兴旺了一阵,随后便走向衰竭。中国近代的海防建设,从1888年开始因宫廷需款而停止,最终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综合摘编自俞世福《浅析中国近代海防论》、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防御范围逐渐从近岸领域转移到利益做关的近海领域。新时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水”,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括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孕育的背景和主要主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海军发展取得的进步。(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海军发展优于晚清的因素。10.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海权兴,则国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海洋岛屿被侵占、海洋区域被分割、海洋资源被掠夺的严峻局面再次出现。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今天的中国政府不是晚清政府,今天的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刘中民、桑红《新中国海洋防卫思想史话之》(1)从材料一的“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分析“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西方的冒险事业”指什么?它与中国转向内部有何历史关联?(2)据材料二,简述孙中山的海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中国海权得不到保障的原因。(3)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振兴海权的有利条件。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同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画下了帆船时代的句号,也开启了海军的汽船时代。1859年,法国包铁巨轮“光荣”号试航,英国也开始制造铁船,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军备竞赛由此拉开了序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之间对于海外殖民地的瓜分与争夺愈加激烈,英国皇家海军所追求的不只是微微领先于身后的竞争者。而是要让排名第二、第三国家的海军力量加起来,也无法企及英国海军的整体实力,这就是英国所谓的“两强标准”。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1889年,英国受议会通过了《海军防务法案》,海军的建造规模被扩大。二十世纪初,英国开始在铁甲舰的基础进一步升级制造出一种火力更猛,体积更大、防御力更强的新型战舰——“无畏号”战列舰。1905年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下水服役。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