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逐梦星辰的梦想一直都是人类的追逐,当前太空全球经济达万亿美元,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A.现代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 B.商业航天威胁国家航天安全C.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 D.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3.从材料中准确提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列各项对(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科技成就研究年代①应用年代②生产年代③①—②年差②—③年差①—③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A.近代科学理论的突破为科技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从发明到生产的间隔年限越长科技成就就越先进C.科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4.下图为美国1955-1985年家用电器价格趋势图(以1982年美元价格计算)。此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A.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B.社会救助制度在美国逐渐形成C.电力开始广泛服务于生产 D.新科技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应用5.下表是2016年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有关国家GDP比重(单位:%)。据下表可知(
)国家商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公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高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总占比美国19.6712.636.0038.3英国20.6811.823.7736.27日本15.2212.368.5136.09中国16.825.9612.4335.21巴西18.710.664.0322.28A.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B.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下降C.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D.新兴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6.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生产“智能化”成为发展新趋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优化。与此同时,“机器换人”也引发了就业隐忧。实证分析证实,“自动化”生产将造成技术性失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据此推知,现代科技进步(
)A.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 B.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C.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D.降低了产业要素成本7.互联网金融(ITFIN)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如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帐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D.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8.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B.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内容C.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D.“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9.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B.天演论C.加速度定律D.相对论10.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和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或者生产工具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求助的时候才会干预生产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A.使工厂制生产退出历史舞台 B.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C.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 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11.下表是三次工业革命动力(能源)和信息传播方式等的演变。这主要说明(
)动力(能源)信息传播方式/交通工具工业革命前人力、畜力、自然力(风力、水力)烽火台、驿站/马车、步行等蒸汽时代蒸汽机、煤蒸汽机车、轮船电气时代电力、石油电话、电报、留声机/飞机、汽车信息时代原子能(核能)互联网A.动力能源呈多样化特点 B.信息传播方式由原始到现代化C.交通工具逐渐发达便捷 D.动力技术发展推动信息传播方式进步12.基础设施有“传统”与“新型”之分,下表是对二者的简介。据此可知,加快新基建(
)传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这一领域,中国相对完养,但仍存短板新型基础设施一般认为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火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这一领域,中国有较大发展空间A.旨在带动重工业的发展 B.有助于新兴产业发展C.改变了基础设施落后局面 D.可以代替传统基础设施13.如图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B.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较为迅猛C.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D.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14.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急剧增加,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如图为2001—2020年全球—美国—中国人工智能高质量论文年度趋势图,该图反映出(
)A.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视角B.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C.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D.大国日渐成为高新技术研究的主导力量15.2019年出版的《全球科技通史》一书第十章目录。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科技发展(
)新数学和新方法论从算盘到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摩尔定律的动力“便民设施”互联网前赴后继的移动通信之路太空竞赛从豌豆杂交开始的基因技术A.科技竞争愈演愈烈 B.军事推动科技创新C.科学理论不断更新 D.信息革命加速发展16.20世纪70年代,微型电子计算机出现。电子计算机微型化是指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应用及多媒体技术与其他软件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速度与性能价格比进一步提高,而其体积、重量、功耗日趋降低,更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据此可知,电子计算机微型化(
)A.推动了信息技术的普及 B.减轻了人们工作压力C.保障了人们的网络安全 D.取代了人工智能技术17.阅读下表,分析这些国家重视科教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美国(1)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要通过这个法律大大完善美国的教高制度,使之能满足国家基本安全所提出的要求(2)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西欧国家提出“尤里卡计划”,号召成员国在诸如光电子学﹑大型电子计算机、高速微电子学﹑预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欧洲工艺技术共同体”日本采纳并使用“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中国1986年捏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1995年捏出实施“科教兴国”战暗A.促进了科技成就的日新月异 B.推动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C.促使贫富分化加剧 D.使各国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18.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领域取得诸多突破,其中不包括(
)A.世界首台单光子量子计算机 B.海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C.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D.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19.由于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大众传媒,为人们关心了解和监督政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体现了A.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B.公民的政治生活不会受空间的制约C.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大众传媒发达20.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农业起源问题是一个史前现代化的问题……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晚到青铜时代,中国所有的文化生态区都有了农业。相对于狩猎采集生计,农业生产的优势是明显的,它能够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在提高食物供给安全保障的同时,使得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工匠、战士、祭祀、官吏等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社会复杂性明显提高。狩猎采集者在和农业群体对抗时明显处于下风,不仅仅因为人口的数量,也因为社会组织的严密性,还因为粮食的供给,狩猎采集者无法支持长期的争战。——陈胜前《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材料二
20世纪中叶以后,传统的东亚共同体逐步蜕变为现代的新兴工业化共同体。在战后新技术革命和世界性经济高涨带动下,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向“出口导向”,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极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东亚发展的成就是市场、社会和国家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国家起了重要的桥梁性作用。……在西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个经典命题。既然中世纪保守的基督教可以经过改革而与现代西方发展耦合,东亚的传统学说自然也可以经过改革转换功能,使之适应于东亚现代发展的需要。——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材料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障与支撑。不同于西方国家单向的过于追求物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还强调精神上的现代化,注重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我国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强化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摘编自蔡昉等《中国式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的优势”。结合所学,阐明“农业起源问题是一个史前现代化的问题”所体现的实质内涵。(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东亚“蜕变为现代的新兴工业化共同体”的有利条件。以韩国为例,结合所学,简要阐释东亚国家是如何发展传统学说“使之适应于东亚现代发展的需要”的。(3)根据材料三,扼要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三次能源革命简表开始时间能源构成主要参与国家第一次18世纪末19世纪初煤炭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第二次20世纪初煤炭、电能、原油美国、西欧、日本、俄国等第三次20世纪末原油、煤炭、电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美国、西欧、日本、苏联、中国、印度等——摘编自史丹等《论三次能源革命的共性与特性》材料二
1975年美国通过了节能法案,对汽车每加仑汽油的最低行驶里程作出规定;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节能措施,如汽车减速、航班减少;1980年,通过限制室内温度等措施,西方国家取暖用油普遍下降。1975-1985年间,世界煤炭需求量增加了27%,天然气需求量增加了24%。到1989年,核电已占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7%。在1990年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8.6%、煤炭27.28%、天然气21.6%、水电6.72%、核电5.73%。——摘编自刘波等《石油与20世纪的变迁》(1)结合材料一,概括能源革命的特点。(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能源革命带来的启示。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回顾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演进,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实战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敬老院卧床专业护理培训
- 宁夏医科大学《文学与动画编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电机学与电力拖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医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筑概论人居环境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2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红桥区2025届高三冲刺模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西班牙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息化运维服务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 外科学教学课件: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4年03月湖南省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2024年招考5名合同聘用制教师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2023年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鲁美附中)中考招生语文数学英语试卷
- 天耀中华合唱简谱大剧院版
- 强制执行股东分红申请书
- 酒店前厅部沟通技巧
- 车队事故分析报告总结
- 药品追溯系统培训课件模板
- 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课件
- 2024信息安全意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含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