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热点-史学研究-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1页
文化类热点-史学研究-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2页
文化类热点-史学研究-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3页
文化类热点-史学研究-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4页
文化类热点-史学研究-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文化类热点-史学研究-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1.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行业D.谥号2.“读殖民史,则驰心于远略;读战争史,则极意于争雄;读外交史,则务夸纵横捭阖之能;读商业史,则醉心经济侵略之策。史能转人,而人不能转史,世界之祸,遂穷惨极酷,几于不可收拾矣。”历史作品里面,如果充满杀伐、乖戾、浮诞、谲诡的气氛,又纵容奸回逆窃之行,崇奖拓殖争雄之事,那么其本身是干真万确的实录,人类实未受其利而先蒙其害,历史之有,反不如其无了。由此可知A.历史最珍贵之处在于揭露史事与事实之间的关系B.史学家最主要的任务是追求千真万确的历史实录C.史学上的真,与史学上的美与善,必须互相辉映D.只有真的历史,才能促使人类由野蛮日进于文明3.研究历史要注意找到可靠的证据,你认为下列最可靠的证据是A.历史神话和传说 B.文献资料C.文物、古迹 D.专家和学者的著作4.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反映汉武帝时期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5.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借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聘……就像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虽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其主要观点是A.历史想象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 B.历史事实必须以历史想象为前提C.历史事实必须由历史想象展现 D.历史想象和历史事实互为因果6.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2015年,我国进行了打捞致远舰的工作,如图是打捞出水的舷窗残骸。它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档案文书7.【加试题】《汉书·楚元王传》中对于秦始皇陵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巍: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宫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司胜原。”要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下列哪一作法为最高?A.通过考古探测来证实B.拿《史记》中的有关记载来证实C.查阅秦当时人的记载来证实D.依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推论来证实8.关于水稻起源地的争论,印度、中国曾各执一词。纯靠考古证据,中国成为水稻起源争论的胜利者。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通过更严密的DNA研究,得出结论:栽培稻起源时间很可能在8500年前,而粳稻和籼稻的分化则要晚至3900年前,这两个数字和考古证据吻合得很好——野生稻最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驯化为粳稻,之后传到印度,杂交转变为籼稻,再传回中国南方。换句话说,水稻起源于中国。这就是目前我们所知的最可靠的水稻起源图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若离开现代科技手段,对于历史事实的探究将永无定论B.历史研究必须借助考古实物,才能弄清历史本来的真相C.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历史事实的考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D.对于历史事实的考辨,考古学的作用不及现代科技手段9.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现代天文学测定日月食发生的时间与一些甲骨文卜辞记载相印证,推定出殷商武丁在位的大致年代应为公元前1250年至前1192年。据此可知A.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得到拓展延伸B.跨学科结合开始运用于史学研究C.商朝有着严格的日月食记载体系D.甲骨文卜辞记载与历史事件一致10.有美国学者谈及科举制时说:“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但有英国学者认为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考试录用学生的影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史学争论让历史没有定论 B.史学争论推动学术发展C.史学争论让历史偏离真相 D.立场不同引发史学争论11.下表为淝水之战的若干历史记载。八月戊午,遣……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甲子,坚发长安,戎长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旌鼓相望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六》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余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晋书·苻坚载记》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资治通鉴·晋纪》有学生以上述史料探究淝水之战中前秦的参战人数。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十六国春秋》成书时间较早,有关参战人数的记载最为可信B.《晋书》夸大了前秦参战人数和战役规模,其记载不可采信C.《资治通鉴》对于前秦直接参战人数记载最为客观,可以采信D.要探究前秦的参战人数,需审慎对待各类史料中的相关记载12.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性要高于鸦片战争。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对这两场战争影响重要性的表述发生了逆转,即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开端的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则渐渐被忽视。这说明A.材料多寡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B.主观情感影响史家史事的评判C.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事和评判D.学术研究影响教科书叙述风格13.梁启超说:“鉴别间接史料,其第一步自当仍以年代为标准。……不特此也,又当察其人史德何如,又当察其人史识何如,又当察其人所处地位如何。要而论之,吾侪读史作史,既不能不乞灵于间接的史料,则对于某时代某部门之史料,自应先择定一两种价值较高之著述以作研究基本选择之法,合上列数种标准以衡之,庶无大过。至于书中所叙史实,则任何名著总不免有一部分不实不尽之处。质言之,则无论何项史料,皆领打几分析头。”其意在说明(

)A.史才、史学、史识应该是史家的必备品格B.历史研究必须以直接史料为依据C.文字记录的历史因年代远近而价值不同D.以怀疑精神审慎辨别史料的真伪14.《甲骨文合集》收录了有关疾病的甲骨320片,甲骨文中的“疒”,左边是“爿”,一张床板,右边是人的侧面形象,有的还要在旁边加上小点表示病人出虚汗。胡厚宣据此写有专著《殷人疾病考》。由此可知(

)A.中国古文字研究历史悠久 B.研究视角影响史料价值C.传统医学起源于殷商时代 D.疾病发生促成文字产生15.19世纪末,日本学者称李鸿章为世界五大伟人,中国却称他为“当世秦桧”。对此认识最恰当的是(

)A.这是日本的阴谋,离间清廷B.李鸿章出卖主权,被日推崇C.评价人物的视角和立场不同D.因时代不同对人物看法不一16.如表是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到以“商帮”为主题的文章数量。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A.经济发展影响史学研究 B.“商帮“历史研究不断创新C.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17.传说中禹的足迹遍布四方,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禹凿龙门“更是世代相传的经典故事。但据现代科学考证,在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下,开凿龙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事实上大禹的不少事迹都存在后人附会的现象。这表明A.神话传说只有得到考古证实才有价值B.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多是后人附会之说C.历史叙述的真伪必须经现代科学检验D.大禹传说凝聚了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18.如表为不同史(书)籍关于陶片放逐法的历史叙述。这些历史现象表明()A.历史事实不可获得 B.历史结论不可相信C.历史叙述需要相互参证 D.历史解释需要辨别19.传统观点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因此展开。据此可知,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

)A.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不确定性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当时其他视角的观察 D.近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20.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专题报告时,讨论起照片和绘画两种资料的价值。以下哪位同学的观点最合理甲:照片是科技产品,不会造假,是过去的真实翻版乙:绘画是画家所作,只要不虚构,就是过去的重现丙:照片和绘画并非当时人留下的作品,都不可行丁:照片和绘画并不等于过去,只是通往过去的路径A.甲B.乙C.丙D.丁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资料①1849年曼彻斯特市布里奇沃特街区图

资料②

以棉纺工业中心的曼彻斯特为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的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1794年时为3家,而到1821年时多达66家。1853年时,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数为108家,达到了顶峰。除了厂房,城市中还有其他大量生产性建筑。资料③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样描写曼彻斯特:“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东一排西一排的房屋或连成一片迷阵式街道,像一些小村庄一样,乱七八糟地散布在寸草不生的光秃秃的粘土地上。”资料④

与农村人口平均寿命50岁左右相比,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瘟疫猖獗,疾病横行,死亡率高。资料⑤

1848年起,英国政府着手解决工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1848–1875年是城市规划改造的第一阶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187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主要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资料⑥

经过19世纪工业城市改造工程,现代都市整洁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初露端倪,居民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据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等(1)如果以“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为题撰写一篇研究论文,请列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提纲并说明其研究价值。(2)根据研究主题对以上资料进行分组,并说明各组资料的史料价值。(3)假如论证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世间》是当代作家梁晓声(1949年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2017年12月首次出版。小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10年代,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小说中的人物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有的子承父业努力打拼辛劳谋生,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摘编自马丽萍《梁晓声:<人世间>敲击着所有浮躁的灵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世间》这部长篇小说具有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的理解。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变化翻天覆地,历史学也不例外,其中最显著的是美国詹姆斯·鲁滨逊倡导的“新史学”。鲁滨逊在1912年问世的《新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