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三化学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三化学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三化学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三化学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详解答案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

7.解析:选B。A.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焚烧后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所

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淘金的过程要千遍万遍,

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这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

中常以单质状态存在,正确;C.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腐生生活

的细菌、真菌系微生物把植物的“落红”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变成“春泥”被植

物吸收利用,错误。

8.解析:选A。A.乙醇含一0H,乙酸含一COOH,均与Na反应生成氨气,均为置换反应,

且二者可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乙酸乙酯,正确;B.乙烯、氯乙烯均含碳碳双键,而聚乙烯不

含双键,则只有乙烯、氯乙烯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错误;C.分镭是根据石油中各成

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是物理变化,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

学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错误;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

错误。

9.解析:选C。A.右侧导管插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易产生倒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

双氧水的浓度不同,无法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不能达到实脸目的;C.

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三种含氧酸中,硫、碳、硅元素均为最高价,

可以比较三种元素的非金属的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D.挥发出的澳进入到右侧烧杯中,也

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不能验证苯与;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淡化氢,不能达到实

验目的。

10.解析:选D«题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故不能计算A-+的数目,A项错误;3H?0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X2=22,质子数为10,所以11g牛;60中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11g

zz----邑『X10=5mol,B项错误;LizO和Na?。?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故

22g•mol

46g

1molLizO和NazOz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M,C项错误;"(NO?)~~邑尸=0.1

mol,虽然存在可逆反应:2N02NzO”,但根据氮原子守恒知,氮原子总数不变,"(N)=〃(N()2)

=0.1moI,D项正确。

11.解析:选C。由结构简式可以知道分子式为CMH,OO3,A项错误;分子中含酚一0H、

—COOC—,即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酯基,B项错误;含酚一0H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含

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只有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酚一0H的邻对位与淡水发

生取代,且对位均有取代基,则1mol该物质可与%和黑水发生反应,消耗比和BQ的最大

值为6moi和2moI,D项错误。

12.解析:选C。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和Y+的核外

电子排布相同;Z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原子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则

X、Y、Z、W分别是0、Na、Al、Cl;简单离子半径:CI->O2">Na+>AI3+,A项错误;中含

有非极性键,B项错误: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Na?O和NazOz,其中Na?。?具有漂白性,C正确: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13.解析:选B。根据图示,闭合开关K时,装置(I)放电,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

式为Brz+2e-=2Br\A项错误;装置(I)放电时,总反应为2Na2Sz+Br2=Na£«+2NaBr,

B项正确;装置(I)充电时,电极A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Na+向阴极移动,Na卡从右到左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C项错误;"(CuS0“)=0.4mol/LXO.1L=0.04mol,而3.2gCu的物

质的量为0.05mol>0.04mol,这是不可能的,装置(I)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电极X与

电极A相连,电极X为阴极,电极X上的先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0.04molC/

+完全放电电路中通过0.08mol电子,电极上析出0.04molCu,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

电极X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zT,电极X上还会放出0.01mol%,电路中通过0.1mol

电子时电极X上析出0.04moIX64g/mol=2.56gCu,D项错误。

26.解析:I.(1)根据仪器A的特点,仪器A为干燥管;空气中含有氧气,能与金属镁

反应生成MgO,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N2的原因是防止镁与氧气反应生成MgO;(2)Mg与液澳反

应剧烈放热,因此装置B改为装置C,导致会将液湿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

存在安全隐患;(3)A.95%的乙醇中含有水,;臭化镁有强烈的吸水性,错误;B.加入苯的目的

是除去乙醛和;'臭,洗涤晶体用0°C的苯,可以减少产品的溶解,正确;C.加热至160°C的主

要目的是分解三乙酰合膜化镁得到淡化镁,不是为了除去苯,错误;D.该步躲是为了除去乙

醍和澳,正确;(4)①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盛液,平斜着缓慢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整

支滴管内壁,然后从下口放出,重复2〜3次;②根据反应方程式,"(MgBr?)=26.50X10-

X0.05mol=1.325X1()7mol,其质量为1.325X10-3X184g=0.2438g产品的纯度为0.243

8/0.2500X100%=97.52%;II.(1)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氧化镁、氧化铝附着在表面隔绝空

气,水蒸气稀释空气,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可以降温;(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氧化镁为

碱性氧化物,因此除去氧化铝用NaOH溶液,离子反应是Al2()3+20H-=2AI0「+H20。

答案:I.(1)干燥管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MgO阻碍Mg和B”的反应(2)会将

液澳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3)BD

(4)①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盛液,平斜着缓慢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泄湿整支滴管内壁,

然后从下口放出,重复2〜3次②97.5%

II.(1)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可以降温生成的氧化镁、氧化铝附着表面隔绝空气,水蒸

气稀释空气

(2)A12O3+20H-=2AIOr+H2O

27.解析:(1)MnSO”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和干燥得到MnSO,;(2)根据图示可

知,①硫酸浓度越低,浸出率越低;②硫酸浓度与镒的浸出率相关性不完全一致;提高软镒

矿浸出率可以提高温度或把矿石粉碎;(3)①H2SO5中S的化合价为+6,结构式为

()()

./

11()S—()11

II

(),过氧键的数目为1,H2SO5具有氧化'性,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便于形成黄铁铁矶沉淀:②Fe^+与NH3-H2O、SO7反应生成NH“Fe3(S04)2(0H)6沉淀的离子方

3+-

程式是6NH3•H2O+3Fe+2SOr=NH4Fe3(S04)2(OH)6+5NH^:(4)Ca?+恰好沉淀完全时,c(F)

20x10-10

=〜…=2.0X10-5,c(Mg2+)Xc2(F-)=0.02X2,0X10-5=4.0X10-7>/Cp,因此会生成

1X1u

MgFz沉淀。

答案:(1)蒸发浓缩(2)硫酸浓度越低(高),浸出率越低(高)硫酸浓度与镒的浸出率

相关性不完全一致提高温度粉碎矿石(3)①1氧化亚铁离子,便于形成黄锭铁矶沉淀

②6NH3・H20+3Fe"+2S0『=NH4Fe3(S04)2(0H)6+5NK(4)Ca?+恰好沉淀完全时,c(F")=

20X10-10

……=2.0X10-s,c(Mg2+)Xc2(F-)=0.02X2.0X10-5=4,0X10-7>A;,因此会生成

1X1Uo

MgFz沉淀

28.解析:(1)①破坏1molNz(g)和3molH?(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破坏2moi

NH3(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7;达至U平衡时,〃(NH3)=2.4mol,

温度为7;平衡时"(N%)=2.0mol,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进行,即7K石;②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比2N%,生成NHs的物质的量为

2.0mol,则消耗氨气物质的量为2.0X3/2mol=3.0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

u(Hz)=3.0/(10X3)mol/(L,min)=0.1mol/(L,min):消耗N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N2

的转化率为1/4X100%=25%;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增大氢气的浓度,化学平衡常

数不变;(2)产物无污染,说明均也转化成N2,因为环境是碱性,因此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此乩

+40H-4e-=N2+4H20,正极反应式为。2+240+4>=4(^一,因此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

大;(3)腓与NO?的反应方程式为2N2H4+2N0Z=3N2+4HQ,②X2一①得出△仁一1135.7

kJ-mol-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zH,(g)+2N02(g)=3Nz(g)+4HzO(g)A//=-1135.7

kJ•mol'o

答案:(1)①V②0.1mol/(L・min)25%不变(2)N2H4—46一+401=电+41420增

(3)2N2H4(g)+2N02(g)=3N2(g)+4H20(g)

A//=-1135.7kJ•mol-'

35.解析:(1)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元素原子的2P能级有3个电

子,为半充满稳定状态,能量降低,失去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较高,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

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O>C;(2)与N"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为等电子体,如NO屋

等电子体结构相似,亚硝酸根离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1/2(5+1—2X2)=3且含

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V形结构;(3)C/的核外有2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离

子核外电子排布式Is%为63s23P原子轨道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最稳定,C/

的3d轨道上全充满,稳定;(4)乙醛分子中甲基上碳原子含有4个。键,醛基上的碳原子含

有3个。键,所以甲基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醛基中的碳原子采用sp,杂化,乙醇中含有

醇羟基的碳原子采用sp'杂化,导致乙醛分子中H-C-0的键角大于乙醇分子中的H-C-0

的键角;(5)[Cu(庄0)/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其中的两个比0被CI-取代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Cu(HzO)2(CI)z]具有极性的分子,说明该分子的结构不对称,则其结构式为

Il2()C1

\/

('u

/\

]]()(、[11

:(6)CUN的晶胞结构如图,大球个数=12义了=3,小球个数=三又8

34o

=1,所以大球表示Cu原子、小球表示N原子,N”的配位数=3X2=6,晶胞的体积=[(2a

64X3+14

工…mM-1O3X1O30,

+2b)X1O-10cm]3,CsN的番度=7=[2a+26XIO-'Tg/cm=4a+b%g/cm3°

答案:(1)N>O>C(2)V形⑶1s22s?2p63s23P63dHi(或[Ar]3CT)Cu+的3d轨道上电子全

112()Cl

\/

Cu

/

充满,其结构稳定(4)sp\sp2大于⑸“2()3

103X1()a

⑹64a+6%

36.解析:(1)根据信息川和G和F的结构简式可以反推出E的结构简式是

C11BK'112Br

(,IL,苯乙烯(A)与Bn反应生成B的结构简式是(),

(—(,11

I

o

根据信息I推断出C的结构简式是N/,根据信息II和C、E的结构简式推出D的

("I

结构简式是:CHs—CH=CH—CH=CH2,E的结构简式为3;(2)根据信息

II可得:

(=('11

,△

(C)Cll3CHCUCHCll2(D)

IPIIl|(E).所以C+I)fE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

ni3

CCH2cH()△

应:)+11

II2

()

(_">('1I(112C112()11(1).所以1中含氧官能团的

()11

名称为羟基;(3)F(%fH.即有OHCCHCHO()2

一►IKXXX,IKX)011.所以F的结构简式是

CH3

11()()(X,1I('()()I1.11+1-*M的化学方程式为

I

C1I3

nl1()()(X'l1('()()11H(_/(11C112('112()11

C“3OH

()

浓硫酸「।r

fHO_('('11('()()(,1I(,112('H2()fc.H

△IL

Clh0

(2"-1)%0;(4)Q的分子式:C,H803,通过下列条件: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能与

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结构中有酚羟基(-0H),能与NaHCOs溶液反应生成CO2,结

构中有较基(-COOH),结构中只有一个苯环,所以余下的2个碳原子与H可以组成一个乙烯

基(一CH==CH2),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结构有6种(两个取代基在邻、间、对三个位置):

()11()11

HrH(()()H和('ii2

(()()i1,苯环上有乙烯

基、羟基、期基三个取代基的结构有10种,所以同时满足条件的QGHQ)的同分异构体有

16种,其中羟基(-0H)和丙烯酸基(-CH=CHCOOH)在对位上的结构有6种不同环境的H原

子,即有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吸收蜂;其结构简式为(H1;(5)己

二酸二甲酯是己二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原料中已有甲醇,首先将一氯环己烷转化

为己二酸,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III可知,碳碳双键可以被氧化为醛基,醛基可以被氧化为

竣基,所以将氯原子去掉,变成含碳碳双键的烯烧,根据卤代煌的在碱性条件、乙醇和加热

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碳碳双键,所以制备己二酸二甲酯的合成路线:

NaOlI(2HS()H(%,

ZnH2O"

112cli

11()()CCH2cH2cH2cH2c()()11

浓硫酸/△

C'H3()()CCH2CH2CH2CH2C()()C,ll3

答案:(1)(1I3CH=('ll('ll=('112

lid](2)加成反应羟基

(,1I3

(3)/1()()('CHC()()11n/\C11C112(,112()U

I'=/|

CH3oil

0

浓硫酸II

HO112cH2()-Il

Cll3

(2门1)112()

CH=CH('()()11

(1)16

Oil

\a()IIC2IIS()II()3

(5)

ZnII2()

()2_

()11(X,HC11('11C11('11()

2222催化剂7Z

(IM)”

H()()CCH2cH2cH2cH2cOOH

浓硫酸/△

CIl3()()CCH2cli2cli2cli2c(X)Clh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二)

7.解析:选B。淆水可燃,酒水是石油,涌水不完全燃烧时有碳颗粒生成,由墨汁很黑

知道烟是炭黑,A说法正确;青矶是绿矶,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7比0,燃烧FeSO”•7比0

制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0=^=Fe203+S021+S03?+7H20,所以青矶厂气指的是

SO?和S03气体,不是CO和CO?,B说法错误;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即草木灰,草木灰的主

要成分是碳酸钾,用水溶解时碳酸钾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能够去污,所以C说法正确:红

瓦和青瓦都是用泥土制成的,青瓦和红瓦是在冷却时区分的,自然冷却的是红瓦,水冷却的

是青瓦,红瓦里面是氧化铁,青瓦里面主要是靠化亚铁,所以D说法正确。

8.解析:选D。量筒在量取操作时不需要洗涤,若洗涤导致浓度偏大,A项不选;高镒

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一定要用酸式滴定管,B项不选;含

有澳的苯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C项不选;生石灰不与乙醇反应,可与水反应生成Ca(OH)2

且在高温下才能分解,再通过蒸馅分离出乙醇,D符合。

9.解析:选D。三蝶烯中含苯环,三蝶烯属于芳香泾,富勒烯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两

者不是同系物,A项错误;①②④都是只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①②④都属于煌,③是

碳元素形成的单质,B项错误;三蝶烯中有3种H原子,①的一氯代物有3种,金刚烷中有2

种H原子,④的一氯代物有2种,C项错误;扭曲烷的分子式为C,oHi6,金刚烷的分子式为C,OH16,

②和④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10.解析:选C。A.在晶体中存在NaHS0,=Na++HS0;,"(NaHSOl=0.1mol,〃(离子)

="(Na+)+n(HS0;)=0.1+0.1=0.2mol,所以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2%错

误;B.25°C时,pH=13,c(H,)=10,3moleLc(0H-)=0.1mol•「',/7(0H)=0.1mol/L

X1.0L=0.1mol,即0.14,错误;C.CO?和N?0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4,所以4.4gCO?

和Nz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14,由于每个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所以原子总数为

0.34,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CI2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但把它通入足量中时

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生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数小于为0.1加,错误。

11.解析:选A。X、Y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所以X是。元

素,Y是AI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2,其最

外层电子数是4,Z是Si元素;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相等,即:3+4=6+1,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是相邻的三个周期,所以W是K;

所以X、Y、Z、W分别是0、Al、Si、K;原子半径:K>AI>Si>0,即W>Y>Z>X,A项正确:氧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的稳定性比SiH”强,B项错误;Y的氧化物是AI2O3,是两性

氧化物,Z的氧化物是SiOz,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K的金属性比AI强,KOH是强碱,

Al(0H)3是两性氢氧化物,D项错误。

12.解析:选B。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A项正确;通过图示可以知道Fe?+在

电解池的左槽中转化为Fe?+,H+在右槽转化为此,因此左槽为阳极右槽为阴极,因为还原性

Fe2+>Cr,因此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B项错误;右槽为阴极,因此电极反应式为

2H++2e-=HzT或2HzO+2e-=H2T+20FT,C项正确;在反应池中FeCL和%S反应为2Fe,

+2+1

4-H2S=2Fe+S+2H',因此FeCL溶液可以循环利用,D项正确。

13.解析:选D。H2cth、CO♦反应生成HCO7,A错误;a点c(HC0『)=c(C0(),根据电荷

守恒可推出c(Na+)+c(H+)=c(0H-)+3c(C0D+c(0r),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当pH=7

3C

时,溶液中c(Na+)=c(HC0;)+2c(C0;-)+c(CF),C错误;根据——u*------=5X

CHUU3

10~",当溶液中c(HC0;):c(C07)=2:1时,c(H+)=1()T°,所以溶液的pH=1O,D正确。

26.解析:方案一:如果假设2成立,则加入硝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溶

液为黄色,且在试管口处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如果假设3成立,则加入硝酸后得到的溶液中

含有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铜离子,溶液显蓝色,试管口处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相关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3Fe3(L+28H++N0;=9Fe3++NOT+14H2O或可能有CuO+2H+=Cu2++HzO。方案二:

如果假设2成立,则加入稀硫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加入氨水后生成氢氧化铁

红褐色沉淀;如果假设3成立,则加入硫酸后溶液中既含有三价铁离子还含有铜离子,加入

2++

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铜离子与氮水发生反应CU+4NH3•H20=CU(NH3)4

+4H?0,溶液变为深蓝色。

方案三:(1)氢气混有空气加热发生爆炸,所以开始先通氢气,打开止水夹,通过后续装

置充满氢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检验C中导管出来的气体氢气纯度,气体纯净后再

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反应完成后先撒酒精灯,玻璃管冷却再停氢气,然后熄灭C处的酒精

喷灯,待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防止生成的铜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以其排列顺

序是①⑤③④②。(2)CuO和Fes。”都能被生还原生成相应的金属和水,所以减少的质量为氧

元素的质量为1.1go如果全部是氧化铜,其质量应该为1.1gX80/16=5.5g>4.7g;如果

全部是Fe3。”,其质量应该为1.1gX232/64=4.0g<4.7g,所以假设3成立。

答案:方案一: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并在试管上方变为红棕色3Fe3O,+28H++

3++2+

NO;=9Fe+NOT+14H20或可能有CuO+2H=Cu+H2O

方案二:只有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

方案三:(1)①⑤③④②检验装置中氨气的纯度(2)3

27.解析:(1)CeC(hF中C元素+4价,0元素一2价,F元素-1价,根据元素化合价代

数和为零的原则,得出铺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化焙烧”过程中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

将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适当提高焙烧温度;增大氧气(或空气)浓度;⑵依据萃取剂的

选择三原则,选用(HA为作为萃取剂,需满足的条件:(HA%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Ce4+

易溶于(HA)z;氧化焙烧过程中COr能转化生成CO?气体,所以“萃取”后的水层中含有的主

要阴离子是广、SOr;(3)根据信息:Ce-能与SO厂结合成(CeS04)2+,在硫酸体系中Ce"+能被

萃取剂[(HA)z]萃取,发生如下反应Ce'++〃(HA)2Ce(%〃-4A21+4H+,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所以,加入H2s0”,c(H+)增加,促使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反萃取”的进行,因此:“反萃

取”时加入H2s0,的作用是促使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反萃取”的进行;加入H2s。4以后,

Ce"+的离子浓度增大,题干中需要Ce",加入HQ?可以将+4价铺还原成+3价铺,即:2Ce"

+3++

+H202=2Ce+2H+02T,根据信息:在硫酸体系中Ce"不能被(HA)2萃取进入有机层,有

利于Ce时进入水层而分离,所以加入的作用是:将+4价铺还原成+3价铺,Cl+不能被

萃取,有利于Ce"进入水层而分离;(4)Ce(BF03、KBF,的外表达式分别是《》[Ce(BF4)3]=

c(Ce3+),c3(BF7)=a,/CPEKBFJ]=c(K),c(BF4)=b,c(K1)=cmoI/L,c(BF;)=6/c,c(Ce3

')—ac/lio

答案:(1)+3将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焙烧温度;增大氧气(或空气)浓度

⑵(HA)z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Ce4+在(HA)z中的溶解度更大F\SOr(3)增大平衡体

系Ce4++〃(HA)2Ce(H2〃TA2,+4H+中c(H+),促使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反萃取”的进

行将+4价铺还原成+3价锦,Ce"不能被萃取,有利于Ce,+进入水层而分离皿)a贽B

28.解析:(1)由示意图可知,重整系统中CO?和FeO反应生成Fe。和C,发生的反应中

"=6,根据Fe原子、0原子守恒可知x:y=6:(6+2)=3:4,故FeQ,的化学式为

nGU2

Fe304;2Fe3(h里丝6FeO+O2,分解2molFesO”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i电子,所以分解

1molFeaO,生成0.5mol氧气,转移2moi电子;(2)①根据图像,升高温度,氢气物质的

量增加,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

②2c。2(g)+6H2(g)C2H4(g)+4H20(g)

开始

11.5500

mol•L~1

转化

i130.52

mol・L-1

平衡

t0.520.52

mol•L

cC2H4•c"H2O0.5X2-

K==26=05;

cC02~•cH20.5X2'

③增大压强或增大Hz(g)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④在7;温

度下,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若按1molCO?、2mol4、1molC2H4(g).2molH?O(g)进行

1X2,

投料,m=0.25V/r,所以反应正向进行,/(正)》/逆);

(3)①Nhh•H2O(aq)NH:(aq)+0H-(aq)△〃=akJ/moI

②CO?(g)+比0(I)H2CO3(aq)>比=bkJ/moI

③H2c()3(aq)+OFT(aq)HC07(aq)+比0(1)=c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NH3也0吸收C02制备NHMC0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3UO(aq)

+CO2(g)NH:(aq)+HCO;(aq)△H=(a+6+c)kJ,mol-';

…cH2cO3•cNH3•H2O

②*=cNH;・cHCO5

+

cH2CO3»cNH3♦H20•cH•c0H~

=cNH;~•cHCOr~~•cH1•c0H-

11

=-rX—x/c=1.25X10-3O

答案:⑴FesO,2mol(2)①<②0.5③增大压强或增大%(g)浓度④»(3)①

-1

NH3•H2O(aq)+C02(g)NH:(aq)+HCO;(aq)△«=(a+b+c)kJ•mol②1.25X1OT

35.解析:(1)P为15号元素,基态磷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3p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

渐增大,但N的2P为半充满状态,均为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0,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

1

序为N>O>B;(3)食品添加剂NaNOz中NO「中心原子N与2个原子相连,孤对电子对数=](5+

1-2X2)=1,采用sp[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SO?、03;(4)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02

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导致在常温常压下NzH,是液态,而氧气是气态;

5+3

⑸①三澳化磷分子中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一=4,P原子按sp3方式杂化,有一对孤电

3+3

子对,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三澳化硼分子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一]一=3,B

原子按sp2方式杂化,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式为

B

/\

Brl>r,键南是120°;②根据磷化硼晶体晶胞结构图,在一个晶胞中磷原子空间

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中磷原子和硼原子都是4个,B的配位数为4,则p的配

位数也为4,该结构中有一个配位键,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B。晶

42X4

42X4

胞中磷原子和硼原子都是4个,则晶胞的密度=aX1。…g/卡;③

根据磷化硼的晶胞结构图,沿着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为(图中虚线圆圈表示P原

子的投影,实线圆圈为B原子的投影,其中P原子半径比B大),

3s3P

A.AAA

答案:(1)--------------------------------

(2)N>0>B(3)sp2杂化SOz、03(4)N2H“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氢

42X4

键比范德华力强(5)①三角锥形120°②面心立方最密堆积-03

4B4.axio'

、、工IX;

71"L给、

⑶▼或y

36.解析:(1)根据D发生的反应,确认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邻位,A为芳香泾,

即A的结构简式为1”3,名称为1,2结构简

(11—1112

式,含有官能团是澳原子、森基:E的结构简式为-(,()()11,根据信息②,

CH2I

8。

推出F的结构简式为0,对比G和F的结构简式:,G比F少了1个HI,因此F生

成G发生消去反应,G的结构简式为。,对比G和H的结构简式,G生成H的反应类

型为加成反应;(2)对比C以及D反应的产物,试剂a应为C%0H;根据F生成G反应类型,

试剂b应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并加热;CTD发生酯化反

('ll2Br

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ll3()ll

('()011

CH2Br

浓H2s(%八,

■—|lI112();(3)A.根据(2)的

('()()(,113

分析,E的官能团是较基和碳碳双键,有2种官能团,错误;B.1molH中含有2moi酯基,

因此1molH最多消耗NaOH为2mol,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F生成G发生消去反应,正

确;D.G中能与氢气发生加成的是苯环和碳碳双键,因此1molG最多消耗氢气物质的量为4

mol,专音误⑷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011(,()()11

(邻间对

(ll2Br

三种)、Q「CS()H,邻间对三种)

Br

J

环上覆基有1种位置)、「IL(苯环上殿基有4

Br

种位置)、「II(苯环上及基有2种位置).共有17种

I

CH3

形式符合题意。

答案-二甲苯或邻二甲苯凌基、漠原子加成

C'H2Br

反应(2)CI13()HNa()H醇溶液(J、/

C()011

CH2Br

浓MS5/y

Cll3()ll^=^—ll^I+H2()(3)10

('()()(,ll3

(1)17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三)

7.解析:选B。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

物理变化,A正确;此处的“烟”指小液滴,不是固体小颗粒,B错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

风送暖入屠苏中火药爆炸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C正确;“豆

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

8.解析:选C。不锈钢是铁和锲等元素的合金,A说法正确;青花瓷、玻璃、水泥符合

硅酸盐产品的特点,是硅酸盐产品,B说法正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

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叫复合材料,羊毛绒主要由蛋白

质组成,不是复合材料,C说法错误;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

高分子材料,而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天然橡胶和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合成

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所以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说法正

确。

9.解析:选C。向CuSO,溶液中通入Hz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