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线设备检修维护规程_第1页
高线设备检修维护规程_第2页
高线设备检修维护规程_第3页
高线设备检修维护规程_第4页
高线设备检修维护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线设备检修保护规程

安钢集团新普轧钢厂

2013-12-10

目录

第一章炉区设备操作、保护、检修规程

第二章加热炉汽化冷却设备操作、保护、检修规程

第三章轧机组设备操作、保护、检修规程

第四章散冷、收集和打包

第五章水泵操保护、检修规程

第六章软水站检修、保护规程

第七章润滑站设备保护、检修规程

第八章润滑站设备操作规程

第九章液压站设备检修、保护规程

第十章起重机设备操作和检修保护规程

第一章炉区设备操作、保护、检修规程

第一节炉区辐道设备

1、炉区辑道设备主要参数

1.1热送设备主要参数

辐子尺寸:0295X1000mm

辐子线速度:。〜lm/s

辐子间距:1500mm

减速机电机:YGbl60sl-6N=3.2kW

输出转速:64r/min

辐数:40组

1.2入炉辐道设备主要参数

辐子尺寸:①295义500mm

辐子线速度:0〜lm/s

辐子间距:1500mm

减速机电机:YGbl60sl-6N=3.2kW

输出转速:64r/min

辐数:27组

1.3出炉辐道设备主要参数

辐子尺寸:O295X500mm

辐子线速度:。〜lm/s

辐子间距:1500mm

减速机电机:YGbl60sl-6N=3.2kW

输出转速:64r/min

辐数:15组

2、设备操作规程

2.1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钢坯的长度和弯曲度,不合格的钢坯严禁进

入下一系统。

2.3操作顺序:热坯从炼钢出坯跨到热辐道,经辐道传送至轧钢车间,

再由天车吊送到上料台架。再由上料台架到入炉辐道,加热符合工艺要

求后由出炉辐道送出。

2.4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求平稳操作,如有非常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处理。

3、设备保护规程

3.1接班人员应了解上一班的运行情形,及时处理上一班的遗留问题。

3.2检查线路:减速机电机-联轴器-轴承座-辐子

3.3主要检查内容及要求

检查检查周期

检查部

内技术要求负责部门

件生产修理

减速电

运行平稳、无非常生产修理1次/班1次/班

联轴器连接齐全、紧固生产修理1次/班1次/班

轴承座

运行无变形、灵活生产修理1次/班1次/班

及辐子

3.4保护人员须按设备点巡检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设备

保护记录。

3.5对设备润滑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期、

定人。

3.6检查各辐道周围是否有障碍物、水冷系统、润滑部位及各部螺栓是

否正常,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常见故障故障原因处理办法

轴承损坏更换辐子或轴承

辐子不转

电气故障处理电气故障

联轴器跳动联轴器不正重新找正

减速器非常噪音减速机损坏更换减速机

3.6发觉设备问题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逐级通知组长、

部长、厂长,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4、设备检修规程

4.1检修周期及主要内容

小修:每周一次,时间4〜6小时。

内容:检查轴承及辐磨损情形,更换加油。

中修:半年一次,时间1〜2天。

内容:各部检查,更换损坏、老化件。

大修:三年一次,时间2〜3天。.

内容:各部拆检,更换损坏件。

4.2检修完毕后,要保证活完场净,设备干净整齐,并认真填写检修记录。

4.3检修技术规范。

4.3.1电机减速机输出轴中心应与辐子中心的同轴度在0.2mm之内。

4.3.2辐子装配时,应先核对轴承、油封型号;

4.3.3安装轴承时,应测量安装轴的轴径,测量轴承座内孔尺寸。

5、安全注意事项

5.1检修人员检修前必须执行安全确认制,检修时要严格执行安全联保制度。

5.2非岗位人员不得操作本设备,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

5.3点检、修理人员巡检时,随时注意钢坯的运行情形,并与操作人员搞好确

认,严格执行摘挂牌制度。

5.4排除故障时,应切断电源,并挂上检查标志。

5.5严禁跨过辐道。

第二节加热炉推钢机

1、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1.1加热炉推钢机技术参数

型式:液压式,结构形式为1个液压缸带2个推头:2台推钢机同步靠液

压系统控制实现。

最大推力:100t

推速:0.07m/S

退速:0.12m/s

最大行程:1800mm

工作行程:1500mm

2、设备操作规程

2.1各班应设专职操作人员,并要了解设备的技术性能,其他人员严禁

操作。

2.2运行前,确认无非常后方可正常作业。

3、设备保护规程

3.1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3.2按制度对设备进行点检和巡检。设备保护完后要认真填写设备保护记

录。

3.2.1检查路线

线1:电动机-联轴器-液压泵-液压阀-液压接头-液压缸

线2:轴承座-臂轮-缸头销轴-推头

3.2.2主要检查内容

3.2.2.1检查电机是否振动,有无噪音,地脚螺栓紧固情形。

3.2.2.2电机轴承温度是否小于6(TC

3.2.2.3检查液压站油位、油温、压力是否在规定范畴内。

3.2.2.4检查液压油缸动作是否正常,有无卡涩或明显的露油。

3.2.2.5检查推钢动作是否正常,有无明显卡阻。

3.2.2.6检查各种液压管路是否正常,接口是否有松动、露油。

3.2.2.7设备在运转中如发生非常,应及时处理,不得未经处理而;连

续带病作业。不能处理的及时逐级通知组长、部长、厂长,与有关部门

协商解决。

3.2.2.8对设备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

人。

4、设备检修规程

4.1检修周期及主要内容

小修:每周一次,时间4-6个小时。

内容:各部检查,调整;加换油;更换损坏件。

中修:半年一次,更换损坏-2天。

内容:各部检查,更换损坏、老化件。

大修:三年一次,时间2-3天。

内容:各部拆检,更换损坏件。

4.2检修完毕后,要保证活完场净,设备安静整齐,并认真填写检修记

录。

5、安全注意事项

5.1检修人员检修前必须执行安全确认制,检修时要严格执行安全

联保制度。保护及检修设备时,检修人员要与生产人员密切配合,

严格执行摘挂牌制度。

5.2非岗位人员不得操作本设备,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

保护装置。

5.3严禁带压操作。

第三节出钢机

1、出钢机主要技术参数

1.1主要技术参数

型式:摩擦式,园断面推杆采用4辐夹紧;横移机构采用液压驱动。

推力:2.5t

推速:Im/s

退速:1.5m/s

行程:13500mm

推杆中心移动距离:400mm

横移液压缸:C25ZB100/56-600

减速机型号:YKL280-81;速比:8

电机:型号:YZR355M-8,功率:45Kw,转速:730r/niin,

推钢机推杆:闭环水冷。

出钢机夹送辐中心到与加热炉炉壁间距离不小于1500nini。

2、设备操作规程

2.1各班应设专职操作人员,并要了解设备的技术性能,其他人员严禁

操作。

2.2运行前,确认无非常后方可正常作业。

2.3每次操作只答应一根钢坯推出。

3、设备保护规程

3.1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3.2按制度对设备进行点检和巡检。设备保护完后要认真填写设备保护记

录。

3.2.1检查路线

线1: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机-万向联轴器-轴承座

线2:小车装配-出钢杆-冷却水循环

3.2.2主要检查内容

3.2.2.1检查电机是否振动,有无噪音,地脚螺栓紧固情形。

3.2.2.2电机轴承温度是否小于6(TC

3.2.2.3检查减速机运转情形,有无噪音,地脚螺栓是否紧固,减速机

油位是否在规定高度(设备上有标准刻度线),各部轴承温度不超过6(rc

3.2.2.4检查各部传动接手、联轴器运转是否正常,启动前检查连接螺

栓是否是松动。

3.2.2.5制动器预紧弹簧调整要适中,检查闸轮与闸皮(瓦块)的磨损情

形,如发觉闸轮、闸皮(瓦块)磨损严重而导致制动成效不佳时,应立

刻更换。

3.2.2.6检查出钢杆动作是否正常,出钢杆固定是否有松动。

3.2.2.7检查出钢杆冷却是否正常,进水、回水是否畅通。

3.2.2.8设备在运转中如发生非常,应及时处理,不得未经处理而;连

续带病作业。不能处理的及时逐级通知组长、部长、厂长,与有关部门

协商解决。

3.2.2.9对设备润滑要严格执行“五定”原则,即定点、定质、定量、定期、

定人。

4、设备检修规程

4.1检修周期及主要内容

小修:每周一次,时间4-6个小时。

内容:各部检查,调整;加换油;更换损坏件。

中修:半年一次,更换损坏1-2天。

内容:各部检查,更换损坏、老化件。

大修:三年一次,时间2-3天。

内容:各部拆检,更换损坏件。

4.2检修完毕后,要保证活完场净,设备安静整齐,并认真填写检修记

录。

5、安全注意事项

5.1检修人员检修前必须执行安全确认制,检修时要严格执行安全

联保制度。保护及检修设备时,检修人员要与生产人员密切配合,

严格执行摘挂牌制度。

5.2非岗位人员不得操作本设备,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

保护装置。

5.3更换出钢杆注意高温高热,出钢杆起吊注意平稳。

第四节废钢坯剔除装置

1、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1.1堆积在废钢坯剔除装置上的废钢坯要及时用吊车吊离,以免废钢坯垛层影

响剔除装置的正常工作,或钢坯从剔除装置内滚出形成危险。

1.2每次剔除废钢坯时必须是本岗位人员操作,拔出一次只能单根剔除废钢坯。

L3废钢拔杆未回落到最低位置(必须低于辐道上面)时,不得在辐道上输送

钢坯,以免撞弯、撞坏拔料杆。

2、设备保护规程

2.1检查废钢坯剔除装置地脚螺栓紧固情形。

2.2每天交班时要向上一班人员询问清楚该设备的情形,接班后要对设备检

查,各销轴、钢坯结构架是否开焊、断裂及拔杆变形折断现象。

2.3及时检查拔钢机下及设备周围有无杂物,以免设备动作时卡阻而损坏设

备。并保证设备周围的清洁卫生。

2.4要定期定点对设备的各传动部位加润滑油,2天一次,润滑点图表:

液压缸支座2处油脂润滑

液压缸叉头2处油脂润滑

传动轴轴承座6处油脂润滑

3、设备检修规程

3.1若发觉四个拔杆有弯曲,断裂时一定要及时处理。

3.2传动长轴、液压缸支座和推动连接销子处的转动部位铜套严重磨损时要及

时更换。

3.3液压管路、液压缸显现的跑、冒、滴、漏油时要及时处理。

3.4检修完后四个拔杆,拔料平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距最远的两根拔杆的

拔杆平面是平面度答应的误差为1mm。

3.5设备检修完成后要求在运转过程中,应平稳、无冲击、无非常振动和噪音,

各密封处、结合处不得漏油。

3.6润滑油采用2#锂基脂。

第四节引风机鼓风机

1、操作规程

风机启动前准备工作:

1.1机械电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盘车灵活。

1.2设备安全设施健全,并能起到保护作用,停机一周以上应检查电机绝缘,冷

却水是否畅通。

1.3风机进风口、出风口阀门操作灵活,主管道各蝶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风机启动操作:

1.4关闭进风口阀门,启动鼓风机电机。

1.5启动风机并观察风机本体振动情形,电机、电流、温度情形。

1.6待风机、电机运转正常后,将风机出口风道蝶阀打开,然后再慢慢打开进风

口阀门进行调整风量,但要密切注意启动电机电流变化。

风机停机操作:

1.7关闭进风口阀门,再关闭风机出口阀门。

1.8操作风机停机开关,使风机停机。

1.9操作人员停机后,要观察此机电流指示为零,确定停机后方可停止操作。

风机相互倒机操作:

1.10倒机前,先要启动要启动的风机,操作方法按风机启动操作进行。

i.n待该风机启动运行正常后,再进行操作所要停机的风机,停机操作,按风

机停机操作。

2、保护规程

2.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本班风机运行记录,为下班人员提供必要的设备

运行情形。

2.2认真检查风机地脚螺栓及风机对轮,电机地脚螺栓紧固情形。

2.3认真观察电机本体温度不高于60℃,运行电流及风机振动情形。

2.4经常对风机机械部分加油,清理尘灰,以保证风机长期运行。

2.5经常检查风机进口、出口闸阀,开闭灵活,电机执行机构运行正常。

2.6经常检查轴承座油位保持在油镜2/3处,缺油要及时添加。

3、检修规程

3.1小修内容:周期4-7个月(或3000-4500运行小时)。

3.1.1解体检查各部位轴承。

3.1.2检查和更换联轴器的螺栓和弹性垫圈。

3.1.3检查和紧固各部位联接螺栓及各部地脚螺栓。

3.1.4排除跑、冒、滴、漏现象。

3.1.5鼓风机每运转一年,必须揭盖检查一次。

3.2中修内容:周期1-2年(9000T8000运行小时)。

3.2.1检查轴、叶轮、叶片、轮片、轮帮与叶片钾钉、密封套等,风机各部机械

部件。

3.2.2检查风机转子与电机的同心度,必须时调整。

3.2.3主轴:

3.2.3.1主轴应无裂纹、伤痕、沟槽,主轴轴颈与轴承配合面严禁有撞痕,光洁

度在以上。

3.2.3.2主轴的最大弯曲度见表:

主轴转速(转/分)最大弯曲(mm/m)

500—15000.05—0.06

3.2.4联轴器:

3.2.4.1半固定式联轴器螺栓与弹性圈配合应无间隙,弹性圈外径与孔配合应有

0.4-0.6mm的间隙,螺栓应有弹簧垫圈或保险片锁紧。

3.2.4.2联轴器中心答应偏差(mm)

固定式径向轴向

0.040.02

4、试车验收:

4.1试车时检修与运行的负责人及主管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

4.2试车的过程中应由操作人员操作,检查人员对设备各部进行检查和监督。

4.3由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将机组起动,试车时间不少于8小时。

4.4机组转动后注意以下事项:

4.5检查转动方向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立刻停机处理。

4.6检查机组各部的震动、温度,倾听机组内部有无异音,如发觉不正常现象,

应按操作规程处理。

4.7试车过程中各部运转数值应符合保护规程要求,如超过其数值应停机处理。

4.8试车完毕后,应由检查人员将检修记录,试车记录填写在设备档案上。以

便下次检查参考,体会修和运行双方签字后方可将设备转交运行单位。

第五节蓄热式加热炉

1、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炉型:端进、侧出蓄热式推钢式加热炉。

用途:钢坯轧制前加热。

有效炉底面积(有效长X内宽):22.0X12.8m2

标准坯尺寸:150义150*12000mm

加热钢种:普碳钢,低合金钢

坯料入炉温度:20℃

出钢温度:950-H50℃o

产量:120t/h(冷装)

钢压炉底强度:热装454kg/m2.h

2、设备点检

2.1加热炉点检时应有高度的责任性和安全生产意识,现场巡视或操作必须携带

CO报警仪,防止煤气中毒。

2.2各段空、煤气蓄热箱,及时发觉蓄热箱的工作非常情形。

2.3检查总管压力,使高炉煤气总管压力尽量保持在5〜7KPa范畴内,如有非常

要及时找出原因,或向上级领导汇报。

2.4经常检查各阀门、阀类,保证其正常工作。

2.5经常检查各管路系统,要求密封安全可靠无跑、冒、渗漏现象。

3、保护规程

3.1炉体保护

每次开炉前应仔细检查炉顶、炉墙以及炉门等易损部位,如有裂纹、剥落

等现象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炉体保护主要措施是防止急冷急热。因此应严

格按升温曲线或降温曲线操作。

3.2蓄热箱保护

蓄热箱的保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防止高温烟气短路,高温烟气短路一样

是由于蓄热箱内的蜂窝体安装不当或损坏造成的,因此在蓄热箱安装完毕时应

有专人检查是否按满足要求。并且在蓄热箱第一次投入的三天内应特别加强巡

回检查。

另外,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一定的粉尘、水份,钢坯在加热过程中有氧化

铁皮剥落,这些粉尘和氧化铁皮会随烟气进入蓄热箱,进入蓄热箱的粉尘和氧

化铁皮大部分会随烟气一路排入烟道,但还是会有小部分留在蓄热箱中,留在

蓄热箱中的粉尘、氧化铁皮会逐步堵塞高温端的蜂窝体,随着量的增加,最终

会导致蓄热箱堵塞,使蓄热箱无法正常工作。

当蓄热箱的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换热成效会变差,换向时间缩短,

导致无法通过调剂引风机的抽烟量来间接控制炉压。

根据体会,当正常生产时引风机的开度增加到85%时仍无法控制炉压或由于

排烟温度的限制使换向时间短于60秒时,则必须对蓄热箱进行清理重装。

3.3换向阀的保护

空气换向阀由压缩空气驱动,保证压缩空气的质量是延长气缸使用寿命的

关键所在,所以每天的白班应负责检查调整换向阀前的气动三大件。

为保证换向阀各部位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成效,应严格防止排烟温度

显现超温。当排烟温度超出25(TC并连续10分钟以上,或超出30(TC并连续3

分钟以上时,应更换密封圈,以保证安全生产。

3.4现场环境保护

炉区周围操作空间及走道应保证通畅、清洁,不可堆杂物,杜绝跑、冒、

滴、漏现象。

3.5其它部件修理护

各阀门、鼓、引风机、炉门升降机构、烧嘴等炉子全部附属设备。如有损

坏和失常等现象,应通知有关单位修理。

4、检修规程

4.1设备检修内容与周期:

序主要技术

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检修周期

参数

9-26NO.11

1鼓风机(含电机、消音器)台2三年

.2D

煤气/烟气引风机(含电机、Y8-39N0.1

2台1三年

启动阀)2.5D

空气/烟气引风机(含电机、Y8-39Nol2

3台1三年

启动阀).5D

煤气蓄热箱(含烧嘴档砖、

4各种材料套56每月

蓄热体、蓄热箱检修门等)

空气蓄热箱(含烧嘴档砖、

5各种材料套56每月

蓄热体、蓄热箱检修门等)

6检修炉门各种材料套2半年

7二位三通换向阀DN300空烟套8半年

8二位三通换向阀DN400煤烟、空烟套12半年

9二位三通换向阀DN500煤烟套10半年

10波纹膨胀节(空气侧)不锈钢套12半年

n波纹膨胀节(煤气侧)不锈钢套12半年

12手动空气蝶阀DN200只65半年

13手动煤气蝶阀DN250只65半年

14煤气电动双偏心蝶阀煤气平台台1半年

15煤气电动盲板阀台1半年

26防爆阀DN500个6半年

第六节加热炉装料、出料炉门升降机构

1、操作规程

1.1线进出料炉门升降机构主要技术性能:

序号名称单位数据备注

1炉门重量kg200

2炉门升降速度Mm/s200

3最大行程mm600

1.2每天交接班时要经常检查设备、链轮、链子、钢丝绳、滚筒周围是

否有障碍物。

1.3根据实际情形,在传动装置周围安装防护栏杆。

1.4要经常检查钢丝绳是否磨损严重,发觉及时更换。

1.5要经常检查发觉设备有非常情形时,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1.6要求每班次交接班时,打扫设备周围的卫生,保持设备的清洁。

2、保护规程

2.1接班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现场,交班人员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设备

的使用情形及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填写好设备运转记录和卡片。

2.2坚持遵守设备的点巡检制度。

2.2.1巡点检路线:气缸-钢丝绳-链轮-轴承座-焊接小链-各部连接紧固

件。

2.2.2检查内容:

2.2.2.1检查钢丝绳断股情形,如达到更换标准时应立刻更换。

2.2.2.2检查卷筒和链轮的磨损情形。

2.2.2.3检查链轮轴承座温度W60°,并按润滑精度定期补充润滑油。

2.2.2.4检查并紧固各螺丝。

2.3设备润滑制度:

序润滑润滑润滑方式润滑剂加油负责人

部位点数名称周期

名称牌号

1各轴2油杯或油枪2#锂基3天润滑钳

承座脂工

轴承

3、检修规程

3.1检修类型及一样检修范畴规定:

类别检修内容周期

大1.减速机解体检修、更换损坏件、轴承更换四年

2.各齿形接手更换、制动器检查,更换磨损件

修3.钢丝绳、绳卡子检查,更换

4.各轴承座清洗检查、轴承更换

中1.减速机解体检查、清洗检查各齿轮轴承一年

2.齿形接手清洗检查、制动器检查、更换磨损

修件、调整间隙

3.钢丝绳、绳卡子检查更换

4.各轴承座清洗检查、轴承更换

小1.检查各部轴承润滑、磨损情形、加够润滑油七天

2.处理各部漏油、更换密封件

修3.处理各部变形更换处

4.紧固各部螺丝

3.2安装注意事项;

3.2.1拆卸时各端盖,接手与各连接面必须打印,做出标记,以便安装

时照标准对装。

3.2.2各部位的轴承间隙及轴的游动间隙按技术标准进行。

3.2.3装配轴承时,需用油加热轴承后热装,不能冷装,油加热温度不

大于120℃.

3.2.4各端盖、分箱面接口处密封垫片应根据图纸要求确定,不得任意

增减速度。

3.3检修质量技术标准;

3.3.1齿形联轴器;

3.3.1.1联轴器的连接螺钉应与手锤打入安装,各螺丝配合松紧一致,

接手内润滑脂应充足。

3.3.1.2接手内孔与轴的配合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装配。

3.3.2制动器:

3.3.2.1抱闸闸皮的中心线与闸轮的中心线重合,中心线位移错差不得

大于5mm,当把闸松开时,闸轮与闸皮的间隙必须四

周相等。其间隙为:

闸轮直径D100-200200-300300-400400-500600-800

直径、公差+0.5-±1.0±1.0-±±1.5-±±2.0±2.0

1.52.0

闸轮与闸瓦间隙

0.4-0.60.5-0.80.7-1.00.7-1.00.7-1.0

0

闸轮与闸带间隙0.80.91.01.2-1.51.5

3.3.2.2闸轮磨损严重答应堆焊加工复原原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可

连续使用,但闸轮有裂纹时应立刻更换。

3.3.2.3制度时两闸瓦应同时平均地压紧在制动轮上,其摩擦片闸皮的

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5%,闸轮上不得有油脂。

3.3.3减速机:

3.3.3.1减速机下箱体与上盖合好后,边缘应平齐错位小于21nm.

3.3.3.2合箱后上箱盖与下箱盖不得有翅曲现象。用0.02mm的塞尺不得

塞入。

第二章加热炉汽化冷却设备操作、保护、检修规程

第一节加热炉汽化冷却工技术操作规程

1、运行前的准备

1.1投产前或检修后,汽化冷却所有设备应调试到正常供水,加热炉点

火前,车间应提前通知汽化冷却操作人员进行软化制备。汽包供水前2

小时软水箱应有合格的软化水备供。

1.2加热炉点火前1小时对汽化冷却操纵室下达点火前准备工作指令。

1.3汽包上水前检查汽包、软水设备、外表及泵。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

汽包上水操作。

2、汽包上水操作

2.1关闭定排、连排污阀门,开启汽包上水阀门,关闭汽包外供蒸汽阀

Ho

2.2发开汽包散阀门

2.3将水位控制操作手柄拔在手动位置,待正常运行时可以拨到自动控

制位置。

3、排污操作

3.1定期排污操作

定期排污每班两次。

炉头、炉尾和路测3个联箱的排污阀2-3天排污一次,每次排污时间3-5

分钟,排污量控制在水位下降30mm左右,炉水碱度在12-14当量/升。

当泸水水质超标时要加大排污力度,直至炉水合格。泸水每班化验两次,

硬度W20毫克当量/升,含盐量〈500毫克/升。

3.2连续排污操作

当汽包产汽后,将排污阀打开,(此阀门在正常运行经常开,事故时关

闭),操作时第一加工汽包底部的连续排污阀打开,然后打开连排扩容

器的出水阀门,根据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水位计判定连排开度的大小。

4.5在软水制备时,每一小时化验一次,发觉水硬度不合格应立刻启动

2#软水器进行软水的制备。两台软水器在制水前应具备制水条件。

4.6汽包上水后,软水制备系统的软水泵、除氧器、软水器都应在连续

开启状态,并且每小时检查各部运行情形,并做好记录。

4.7给水泵、软水泵及热水循环泵在开启前,必须线开进水阀门,泵启

动后再开出水阀门。如运转中在用泵发生故障,应立刻启动备用泵。

4、停炉操作

4.1接到停炉指令后要加大外送汽,随加热炉温度逐步降低,汽包压力

也缓慢降低,将自动给水变为手动给水,并坚持汽包正常水位,直至汽

压降到0位。

4.2当汽压降至零,加热炉温度低于20(rc时,汽化冷却停止运行。冬季

长时间停炉,应将汽化冷却系统内的水放掉,以防冻裂管道及设备。

第二节加热炉汽化冷却保护规程

1、汽包正常运行时,操作人员应每小时巡视一次,观察水位变化情形,

并核对室内外表及现场水位计读数有无误差,误差较大时,通知生产技

术不检修。

2、每小时巡视后要及时进行记录。

3、操作人员每班至少2次手动安全阀进行动作,以免阀芯粘死失灵。

4、每班至少冲洗两次汽包水位计。

5、每2小时对软水制备系统、除氧器进行一次检查,观察软水泵、给水

泵、热水循环泵运行情形,观察软水箱水位情形,观察软水除氧系统所

有指示外表、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并记录。

6、每班对柴油泵检查,1周启动一次、检查是否正常,做好备用工作。

第三节加热炉汽化冷却检修规程

1、检修周期

1.1中修,2-3年一次。在工作压力下进行全面的外部检查,检查控制、

测量外表及自动装置,检修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自动给水调剂器、

水位报警器、温度计、研磨或更换部分阀门。

1.2大修,5-8年一次。在工作压力,进行全面的外部、内部检查,拆除

流通截面积不合格的管子,更换新管占20%,大修后进行水压试验。

2、检修项目及内容

2.1汽包

2.1.1应将内部的水垢、污泥及铁锈洗干净,特别要注意清除钾钉及接

缝处的水垢。

2.1.2汽包壁及钾钉不得有严重的腐蚀现象,如剩余的壁厚为原厚度的

90%即应进行强度校核。

2.1.3汽包壁不得有裂纹、焊缝不得有裂纹和伤害,钾钉不得有裂纹和

松动。

2.1.4通往各处的水管、汽管要清洗干净,清除水垢后不能伤害汽包壁。

2.1.5进水管及表面排污管无裂纹、无泄漏,出水孔畅通无污垢和水垢

堵塞。

2.1.6法兰盘应平直,不得有腐蚀及裂纹,并按规定选用适当垫片。

2.2安全阀

2.2.1阀杆必须圆滑、正直、清洁及无水垢,阀杆弯曲度最大不超过

0.lmmo

2.2.2阀杆顶尖不应有变形,阀杆椭圆度小于0.05mm。

2.2.3调整螺母不能有裂纹、缺损,螺纹要完整。

2.2.4弹簧无裂纹、无锈垢、圈间要干净。

2.2.5气门接触面要光洁明亮,接触严密,接触面的宽度至少应为全宽

的一半以上;汽门与阀杆要灵活、无卡死现象,汽门室要清洁。

2.2.6阀座与本体要严密不露,单独试验水压时压力为动作压力的1.25

倍。

2.3水位计

2.3.1水位计显示要与汽包正常水位线一致,镶玻璃板的接触面要平整

光滑,玻璃板不得有裂纹或凸凹现象。

2.3.2管线要完整不漏,内部要清洁畅通,不得显现水垢、杂质填塞现

象,腐蚀量最大不能超过原管壁厚的1/3.

2.4软水设备及除氧

2.4.1各种器件、罐、管道等应畅通无阻力,软化器工作压力6kg/cm2

时无渗漏。

2.5机械设备

2.5.1各泵盘车轻快,运转声音正常;联轴器同心,地脚螺母紧固。

2.5.2各泵道、管道、阀门、法兰等无渗漏。外表反映灵敏、准确。

2.5.3开、停信号明显,报警制动准备。

2.6供排水管道及储水装置

2.6.1水箱内无杂质、水位计指示正常,各部管道畅通,器壁防腐保温

应符合要求。

2.6.2管道支架不影响其热膨胀冷缩,并无倾斜;排水沟应有一定斜度。

2.6.3各部阀门应无渗漏,开关灵活。

第四节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总则

1.1本规则适用于加热工段各岗位和负责煤气设备的操作工、修理和治理人

员及其与之有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1.2加热工段各岗位操作工和负责煤气设备的修理、治理人员,必须经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非本专业岗位人员不得操作煤气设备,未经培

训合格,任何人不得操作煤气设备。

1.3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上班生产及设备运转情形,发觉非常及时报有关

人员解决。

1.4操作工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把握煤气和供风压力及比例,发觉非常情形应立

刻按规程中有关内容解决。

1.5煤气操作人员严禁在岗位上睡觉或打瞌睡,其他任何人不得在加热炉邻近睡

觉,任何人不得在加热炉邻近或煤气区域休息、逗留。

2、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规程

2.1管径在100mm以下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2.2管径在100mm以上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应逐步降低煤气压力和流量,通入大

量的蒸汽灭火或用湿草袋扑灭,缓慢关闭阀门,但煤气压力最低不低于lOOOpa。

严禁突然完全关闭煤气阀门,以防回火爆炸。

2.3煤气设备烧红时,严禁用水突然冷却。

2.4煤气阀门、压力表和蒸汽管头应有专人看管和操作。

3、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规程

3.1爆炸未着火,应立刻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处理干净煤气。

3.2爆炸后着火,应按着火事故处理。

4、毒气事故的处理规程

4.1一样轻度中毒,到通风处休息即可或开风扇通风。

4.2中毒较重者,应通知煤气防护站进行现场抢救。

4.3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应在现场做人工呼吸,并立刻通知保健站、医院。

5、安全操作和检修注意事项

5.1煤气治理人员,应每天对煤气设备用CO探测仪进行日常点检,确保无泄漏

现象。

5.2煤气设备邻近应设有明显的安全危险标志,以提示行人和非操作人员严禁在

此逗留。

5.3煤气设备应保持微正压操作。在遇全厂性大、中修或设备停止生产时,应切

断煤气来源,吹净煤气,并堵盲板。

5.4天车经过加热炉时,必须十分小心,不得碰撞或砸坏煤气设备、管道。

5.5当炉温升至80(TC时,转换为高炉煤气烘炉。加热炉通高炉煤气具体操作程

序如下:

5.5.1按均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一加热段的顺序。

5.5.2确认鼓风机正常运转、压缩空气正常。

5.5.3确认煤气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

5.5.4确认煤气支管上的碟阀处于关闭状态。

5.5.5关闭煤气引风机。

5.5.6吹扫总管盲板阀至支管碟阀煤气管路,具体吹扫过程如下:打开总管压力

调剂阀、快速切断阀、分管调剂阀。打开分管上的放散阀,从总管接通氮气吹

扫30分钟后,关闭吹扫点。打开盲板阀,送煤气至支管碟阀,在分管取样点做

爆发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阀和取样点阀门。

5.5.7打开通气侧换向阀。

5.5.8按空气/煤气=0.75—0.8/1的比例,调剂空、煤气分管上的气动调剂阀

(阀位30—40%),观察空、煤气压力。

5.5.9逐步打开通气侧煤气支管上的碟阀。

5.5.10观察炉内点火情形,如不成功立刻关闭煤气换向阀。

5.5.11关闭支管碟阀。

5.5.12点火成功后,稳固燃烧3分钟,打开另一侧支管上的碟阀,启动引风机,

手动换向。

5.5.13依次打开第二加热段、第一加热段。

5.5.14手动换向工作一段时间后,系统投入自动。

5.5.15关闭烘炉烧嘴。

6、点火操作规程

加热炉在冷炉或炉温小于80(rc时,必须先用烘炉烧嘴使炉温升至80(rc以上,

方可点燃煤气,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6.1确认空、煤气分管上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6.2启动鼓风机、引风机,点燃柴油烧嘴升温,升温速度为50℃/ho如果炉子

砌体检修,可根据新砌筑部分的体积大小和材质,适当调整保温时间,换向阀

换向时间可适当调整。

6.3当炉温升至80(rc、点燃高炉煤气之后升温速度不限。

6.4加热炉通高炉煤气及点燃高炉煤气具体操作程序见六。

7、停炉熄火操作规程

加热炉炉温需要降至室温时,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7.1停炉应缓慢降温,80CTC以上降温速度不限,800℃至室温降温速度W5(TC/h。

7.2关闭煤气燃烧系统必须在炉温70(TC以上进行,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7.2.1换向系统切换为手动,置于关闭状态。

7.2.2关闭空、煤气支管上的碟阀。

7.2.3关闭鼓风机、引风机。

7.2.4关闭煤气总管快切阀、碟阀、盲板阀。

7.2.5打开分管放散阀。

7.2.6打开氮气吹扫点碟阀,启动煤气引风机,换向几次,然后关闭引风机与

碟阀。

第五节煤气系统重大泄露、爆炸着火事故应急预案

为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因煤气泄露、爆炸、着火给企业造成的

缺失,一旦发生重大煤气事故时,因组织治理的操作不当引起的连锁反

应,使事故扩大。为保证煤气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制订煤气泄露、爆

炸、着火等事故应急预案。

i.煤气区域级别划分

一、类煤气危险区域

1、煤气抽堵盲板作业。

2、带煤气在煤气管道上动火补焊、堵漏。

二、二类煤气危险区域

3、到加热炉炉顶上检查、开启闸阀。

4、在加热炉周边检查操作闸阀。

5、厂房外煤气阀站、脱水器。

三、三类煤气危险区域

6、1#操作台、5米平台上炉体周围。

7、整个加热炉底。

B、安全操作和检修设备的区域

8、凡在一类区域翻眼镜阀,在露天操作时必须站在上风头或佩戴空气

呼吸器,现场有人监护,停气时先关碟阀,先放下快速切断阀。

9、在外表室或其他操作室的人员,班组长安全巡检作业人员情形。

10、严禁用嗅觉直接检查煤气。

11、当煤气压力低于2000pa时,必须逐级汇报,做好原始记录,并停

止生产,以防回火。

12、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申请动火证,现场配备灭火器材。

13、检修煤气设备用的工具应为铜质,如用钢制工具应涂黄油。

14、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在煤气设施上增设管道、线路,或乱改乱

接。

15、除焊接管道外,不准在煤气设备上搭接电焊机地线,焊接煤气管道

时至少二人。带气补焊煤气压力控制在200〜lOOOpa,并打动火报

告,且由防护站监护。

16、煤气区域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火种,不准吸烟。

17、生产过程中严禁用铁器敲打煤气设备,以免汇漏。

18、非煤气操作人员不得乱动一切电气开头和闸阀。

19、修理、更换煤气设备零部件时,应关闭前方碟阀盲板阀,切断煤气

的来源,用蒸汽吹扫煤气管道,不小于1小时。

20、翻眼镜阀时应确认电磁气动阀是否关闭。

21、天车工在加热炉邻近开车必须小心,服从指挥,不得碰撞煤气设备。

加热炉邻近的天车,工作完后必须把吊钩升到最高位置。

22、任何人不得在煤气区域休息、逗留、睡觉。

C、气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进入本厂操作人员必须确认各种管道的标志。

黑色管道为煤气管道,灰色管道为空气管道。

23、煤气操作人员每班按时借用C0报警仪检查煤气设施是否有煤气泄

露,显现非常及时上报。

24、每班检查煤气空气的防爆膜的使用情形,发觉破裂立刻关闭分管道

的气动阀和手动调剂阀,对溢散的煤气,开启风扇强化通风,并严

禁火种。

D、煤气中毒事故处理

25、发生煤气中毒时将中毒的人员移动方空气新鲜地区,立刻把衣服

扣、腰带解开,便于中毒者自由呼吸,冬季注意对中毒者保温。

26、中毒较重者现场抢救做人工呼吸,立刻通知保健站、医院。

27、立刻组织人员查明中毒原因,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E、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

28、管径在100mm以下管道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

29、管径在lOOiimi以上的管道应逐步关小阀门,降低煤气压力和流量,

通入氮气、蒸汽或用湿草扑灭,缓慢关闭阀门。煤气压力控制在

lOOOpa,严禁突然将阀门关闭以防回火爆炸。将火扑灭后,关闭

DN1500碟阀盲板阀,并将事故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

30、煤气设备烧红时严禁用冷水突然冷却。

31、煤气管道内部着火时,应入氮气、蒸汽灭火。

F、煤气爆炸事故处理

32、煤气爆炸未着火应立刻关闭管道上电动调剂碟阀,并关闭盲板阀,

切断煤气的来源,迅速处理干净煤气。

33、爆炸后着火应按着火事故处理。

G、非正常状态下停车(一样事故的处理)

34、无论何种原因,煤气系统停止20分钟以上,重新点燃煤气时,必

须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并按点火程序进行爆发试验合格后进行点

火。

35、与煤气系统有关的设备显现故障,停了煤气,管道内的煤气用蒸汽

或氮气吹扫出。

36、本厂在煤气区域设置明显的危险标志和规定,提示行人和非操作人

员严禁在此逗留。

第三章轧机组设备操作、保护、检修规程

1-28架轧机机列、减速机技术性能表

机组辐径(mm)

机架号辐面宽度(mm)最大轧制力(kN)速比

名称最大最小

1H6105208002000133.60

2V610520800200098.82

粗轧

3H610520800200084.10

机组4V610520800200066.98

5H490420700150038.12

6V490420700150027.77

7H490420700150018.44

8V490420700150013.48

9H490420700150010.42

中轧

10V49042070015007.84

机组11H38033065010006.18

12V38033065010004.81

13H38033065010003.88

14V38033065010003.10

预精15H285255952801.24

16V490420952801.0

轧机

17H490420952800.84

组18V490420952800.71

19228.3205722701.1162049

20228.3205722700.9007968

21228.3205722700.7258774

22228.3205722700.5856341

精轧

23228.3205722700.4774616

机组24170.6153701550.2889899

25170.6153701550.227809

26170.6153701550.1838458

27170.6153701550.1466313

28170.6153701550.118334

1、轧区设备操作规程

1.1、轧前检查

1.1.1检查锁紧油缸锁紧情形(活塞杆位置),要求锁紧机构将轧机机架和底座

锁紧。

LI.2检查接轴连接情形,要求接轴上的螺拴、螺母、垫圈、销轴等完整、坚固,

传动情形良好,防止接轴与轧辐脱离,造成重大设备事故。

1.1.3检查立式轧机接轴托架,要求位置正确,锁紧可靠,传动情形良好。

1.1.4检查润滑情形是否良好。

1.1.5检查冷却水是否畅通、充足,位置是否正确,管路是否良好。

1.2、导卫装置检查

1.2.1滚动导卫的导辐转动灵活,夹持轧件松紧适宜;导板不得松动,磨损不能

太严重,保证能扶正轧件正确进入孔型。

1.2.2.冷却水要求畅通、充足。

1.3、活套检查

1.3.1检查活套进出口是否正确,道路是否畅通。

1.3.2检查套位检测装置是否完好、灵敏。

1.3.3检查活套气缸是否完好,推辐动作是否正确、灵活。

1.4、飞剪检查

1.4.1检查飞剪剪刃是否完好,间隙是否正确,间隙为0.15-0.3mm,重合度2mm;

剪刃必须安装坚固。

1.4.2检查前后导槽和导板,均不得阻碍飞剪臂的正常转动和轧件的准确、自由

通过。

1.4.3检查润滑油供应情形,保证良好润滑。

1.4.4检查飞剪工作情形良好,剪刃停止位置是否正确。

1.4.5检查收集装置和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

2、活套操作规程;

2.1立活套主要技术性能:

立式,活套高度150〜300mm。

2.2立式气动活套有主控台控制操作,活套用于减缓由于连轧拉钢带来的尺寸

的变化,以提高产品尺寸精度。

2.3立式活套位于中轧机列后、精轧机列之中,当轧件进入活套时,热金属探

测器立刻发出信号,启动气缸,使起套器抬起。轧制终止,起套器落下。,完

成活套的动作。

3、飞剪的操作规程

3.1接班时,要了解上班设备的运行情形。

3.2检查各部件的动作是否灵活、准确、位置是否到位。

3.3检查飞剪润滑系统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有无漏油现象。

3.4在检查中发觉设备问题,要及时处理。

3.5做好飞剪剪刃的检查安装和更换工作;

3.6安装剪刃时,上、下剪刃的侧向间隙不得超过0.5mm,剪刃的紧固螺丝必须

用双螺母固定。

3.7根据剪刃的磨损情形及剪前轧件的缺陷,如发觉重大问题,应立刻停止剪

切,与调度(主任)联系更换剪刃。

4、轧机操作规程

4.1、轧机启动

4.1.1做好轧前检查,待轧机启动条件(电器、润滑、液压、水冷和各机旁操作

点等)就绪后,主操作台发出开车警号,按单机一分组一全线的顺序启动电机。

轧机空转5—10分钟,对轧机、导卫、油路、传动轴和水路等再进行一次检查,

特别对锁紧和紧固件更要仔细观察,不得有误。

4.1.2轧机不得带负荷启动,轧钢生产中间需进行检查时,需等主电机停稳后方

可进行。

4.1.3开车前应向孔槽和导卫装置供水冷却。换新槽时轧件头部咬入后立刻供水

冷却孔槽。需经常检查供水情形的水量、供水部位,水管和水管接头处不得漏

水,供水阀门开闭要灵活。

4.1.4待主轧机启动完毕,分别启动飞剪、、试验飞剪剪切动作、试验每个活套

的起套动作。如果发觉问题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才答应过

钢。

4.2、轧机停机

4.2.1正常停机:正常停机加热炉出钢槽上的钢出完、轧完以后,按单机一分组

一全线的顺序正常停机。

4.2.2紧急事故停机:指示控制操作接轴自行脱开、断辐或重大设备、人身事

故属紧急事故。事故发生在哪一架轧机上,就对哪一架轧机采取紧急停机,并

同时启动该架轧机前后的飞剪碎断轧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全线急停。

一样事故绝对不答应急停。紧急停机后必须抬起轧辐,松开导卫,用割枪将轧

件割断,取出卡在其中的轧件,避免损坏轧辐和导卫,再重新调整,严禁带负

荷启动轧机,坯冷却后严禁倒车使轧件从孔型中退出。

4.3、换槽和换辐操作

4.3.1水平轧机换槽

4.3.1.1将机旁操作台该轧机的挑选开关扳到“换辐”位置。

4.3.1.2启动锁紧油缸,使轧机机架与底座处于松动状态。

4.3.1.3启动横移油缸(必要时可点动操作)使新轧槽对正轧制中心线。

4.3.1.4启动锁紧油缸,使轧机机架与底座处于锁紧状态。

4.3.2立式轧机的换槽操作

4.3.2.1将机旁操作台该轧机挑选开关扳到“换槽”位置。

4.3.2.2确定换辐油缸与轧机脱开。

4.3.2.3松开底座上的液压锁紧装置。

4.3.2.4启动轧机提升装置的液压装置(必要时点动操作),使轧机提升或下降,

将新换的轧槽对正轧制中心线。

4.3.2.5启动底座上的液压锁紧装置,将轧机锁紧。

4.3.2.6启动支撑油缸,将其活塞杆收回到原位。

4.3.3水平轧机的换辐操作

粗中精轧

4.3.3.1手动操作使轧机锁紧装置松开状态(压力继电器触发指示灯亮)。

4.3.3.2手动操作轧机横移至操作侧最外位置。

4.3.3.3手动操作托架锁销油缸退回使接轴托架与轧机工作机座脱开。

4.3.3.4操作轧机横移油缸使托架横移至传动侧最里位置,使接轴套筒与轧辐轴

头脱开。

4.3.3.5将旧轧机吊走并放上新的轧机,操作换辐横移油缸向外运动。

4.3.3.6操作托架锁销油缸活塞杆伸出,使接轴托架与轧机工作机座用锁销锁

紧。

4.3.3.7操作换辐油缸使轧机向里横移至轧制位置,对正轧制线。

4.3.3.8操作锁紧油缸锁紧轧机。

4.3.4立式轧机的换辐操作

4.3.4.1操作轧机锁紧油缸处于松开状态(压力继电器指示灯亮)。

4.3.4.2操作换辐油缸活塞杆使换辐小车移入轧制线(接近开关控制小车到位)。

4.3.4.3操作轴架提升装置使轧机向下移动,直至换辐位置(接近开关控制停

止),使轧机与轧机工作机座放在换辐小车上。

4.3.4.4操作接轴托架锁销液压缸,使接轴托架与轧机工作机座脱开(接近开

关)。

4.3.4.5操作接轴托架升降装置向上,接轴套筒与轧辐轴头脱开(接近开关控制

停止)。

4.3.4.6卸下轧机轧辐压下液压配管接头、导卫冷却水管接头。

4.3.4.7操作换辐油缸,将轧机拉出轧制线。

4.3.4.8将旧轧机吊走并放上新的轧机,操作换辐油缸移入轧制线(接近开关控

制停止)。

4.3.4.9操作接轴托架升降装置使接轴托架向下运动,使轴头自行套入接轴套筒

中。

4.3.4.10操作托架锁销油缸活塞杆伸出,使接轴轴托架与轧机工作机座处于整

体状态(接近开关控制停止)。

4.3.4.H连接各种配管的接头,确认无误。

4.3.4.12操作轧机锁紧油缸处于松开状态(压力继电器触发指示)。

4.3.4.13操作接轴托架升降装置,使轧机移至轧制位置,孔型对正轧制线。

4.3.4.14操作锁紧油缸锁紧轧机。

4.3.514、16、18平立转换轧机换辐操作

4.3.5.1当轧机处于立式状态时,换辐时须先转换成水平状态。

4.3.5.2轧机横移动作由换辐油缸变为轴架提升装置来执行。

4.3.5.3换辐动作与水平轧机换辐动作相同。

5、机列保护规程

5.1巡回检查路线:联合减速机一万向接轴一各部油缸一轧机

5.2各设备安全销,不准任意改动,如需要改进,必须经设备主管部门同意。

5.3每隔一小时检查一次联合减速机各油流指示器,保证润滑可靠,回油通畅。

5.4注意观察轧机机架移动后,冷却水管,液压油管是否扭折,不准有泄漏现

象。

5.5各减速机、轧辐滚动轴承温度不准高于60度。

5.6经常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确保经常处于坚固状态。

5.7经常倾听各传动设备机体内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有异音立刻停车通知修理

人员。

5.8经常检查各注油点干油润滑情形。

5.9生产时各轧辐要正常冷却,不准间断。

5.10各设备安全罩要齐全,不准随意移动、拆除。

5.n各联轴器每半年换油一次。

5.12经常检查各滑板、销、轴套的磨损情形。

5.13每班检查各锁紧装置是否安全可靠,随时调整,保持最佳状态。

5.14每班交班前对所有设备擦试、清扫,保持设备及环境整洁。

6、连轧机列检修规程;

6.1、各设备检修周期、主要内容和工期:

检修备

部检修主要内容检修工期检修周期

类别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