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第二讲古代诗歌阅读景物形象鉴赏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掌握答题步骤学习目标【知识点概述】
1.“意”——诗人的思想、情感。“象”——物象、形象。意象指主观情感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它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简单地说,就是诗歌中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知识梳理【知识点概述】2.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一系列的意象(境)相契合,共同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情感氛围。知识梳理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知识点概述】——意象的作用①渲染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②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即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这是最主要的。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考点一诗歌意象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这首诗写景细致,请简要分析。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一联或者某几句进行赏析。3、新题型提问方式:①指出“XXX”意象的含义.②诗中“XXX”意象的作用是什么?③请概括诗中画面。【答题步骤】①描景: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构境: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析情: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模板】这首诗歌选用了……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渲染了一种……的氛围,(抒发表达)了诗人……的感情。典题精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题思路与步骤】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昨夜深沉,北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阴沉凝重,暗示边境局势的紧张。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答案提纲】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昨夜深沉,北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的初秋边关的夜景;(描景)渲染了阴沉凝重的氛围,暗示着边境局势的紧张;(构境)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析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诗招南阳秀才林逋①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拟飘蓬作旅人。志壮任存题柱②事,病多争向倚门③亲。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注)①林逋(967年-1028年),北宋著名诗人,中年以后隐居杭州西湖。②题柱: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后以“题柱”为得到皇帝赏识。③倚门:《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事由,诗人相劝朋友不可因未被推荐成功,就如漂泊的游子般意志消沉。B.第三句使用“题柱”典故,劝勉朋友应继续保留远大志向和抱负,终会得到赏识。C.第四句使用“倚门”典故,进一步劝朋友振作精神,否则容易生病而令父母担忧。D.尾联情真意切,以西湖美景相招,相信山水之美能够为朋友洗涤衣尘、慰藉心灵。C.“否则容易生病”错误,“病多争向倚门亲”中的“病”,意为忧愁苦恼,承接首联“失意”,并非生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诗招南阳秀才林逋①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拟飘蓬作旅人。志壮任存题柱②事,病多争向倚门③亲。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杏花长自春。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15.本诗颈联所写柳色、杏花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①本诗所写“柳色”,本指高堤上的绿色柳树,“杏花”本指皇家园林中的杏花;②诗人借“柳色”,劝朋友不要悲伤离别,诗人借“杏花”,劝朋友莫失意,要心存壮志;③“柳色”“杏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慰:要保持希望,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像,是诗人寄托感情的所在。从诗题可以看出本诗是劝慰友人之作。诗歌的前两联是诗人鼓励自己的朋友(南阳秀才)不要因为一时得失就意志消沉,浪荡江湖。只有身怀远大报复,才能有所作为,上可报呈天子圣意,下可报答父母恩情。紧接着颈联劝慰朋友看到青青柳堤时不用感伤离别,毕竟上苑盛开的杏花也可以安慰你。“柳”本身就是伤心离别之意,堤上“柳色”更是惹人心伤,但是诗人一改伤心基调,劝朋友努力进取。这里的“杏花”指皇家园林中的杏花。用“堤岸之柳色”与“上苑之杏花”鼓励友人心存壮志,乐观积极。3.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岑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飞。(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②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B.“胡尘”借指叛军,此处“误落胡尘里”是说裴判官不幸落入叛军手中。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C.“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错误,结合上联中“未解围”“忠义”等词可知,应是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像苏武一样,坚守气节,矢志不降。3.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岑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飞。(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②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15.本诗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结合全诗简要分析。①颈联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②这样写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③烘托(反衬)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1)作答诗词描绘的画面题,分析时要抓住体现时间、地点、景物特点和人物活动等词加以概括分析。本诗颈联抓住意象“帘”“山”“酒”“马”“雪”“衣”,结合动词“卷”“对”“上”“沾”,可知诗句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沾衣,策马奔驰的画面。(2)其中“雪沾衣”写出天气恶劣,大雪纷飞;通过“山”可见,诗人在雪中还要行山路。此联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结合下文“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烘托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英雄胆气与一腔豪情。【知识点概况】
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考点二意境分析(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分析思路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常用术语】1、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远绵邈高远辽阔-----雄、险、阔、奇2、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淡雅闲适和谐静谧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清、闲、淡、雅、静3、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沉郁孤愁------凄、孤、冷、寂、愁4、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悲壮
(三)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典题精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
①鸂鶒(xīchì):水鸟名。典题精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
①鸂鶒(xīchì):水鸟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2)
(景物形象)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6分)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答案景象:前三句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②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③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解析][B项,“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与诗意不符。表现的是农村美好生活的画面。]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11分)
初夏江村
高启①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注]
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青丘乡间隐居时。②纬车,即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活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所见所闻,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全诗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C.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颔联紧承上联写景;颈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D.“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解析:C项,“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错误,尾联还是写景,以景结情,没有点明主旨。(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解析:分析意境要抓住意象。全诗列举了“乳凫”“飞燕”“渔艇”“纬车”“鸣蛙”等意象,结合这些意象概括画面特征,然后揭示诗人的情感即可。可以适当参考第一道选择题。答案:①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浮游于荷叶间的野鸭、翻飞于桐花中的燕子、靠岸的渔船、鸣响的缲车、阵阵的蛙声等意象,营造出乡间清幽闲适、充满生机的意境。②作者通过再现农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状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及其闲情逸致的感情。(第一问答题时须用“意象+意境”的格式,意象1分,意境2分;第二问答题时须用“内容+情感”的格式,内容1分,情感2分。语意相近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9分)孤山寺端上人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枣庄职业学院《语文教学设计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当代影视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大连市一0三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五次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施甸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盱眙县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适应性练习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食品厂培训大纲
- 培训学校企业文化
- 2025智能锁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国际酒店厨师劳动合同范本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PPT课件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 诱导公式练习题-(中职)
- 2016年浦东新区公办小学招生地段
- 鸽巢问题(例1、例2)[1]
- 01戴明十四条
- 完整版佛教葬礼仪式
- 【课件】第六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 锅炉除氧器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 统计法培训课PPT课件
- 《电子游戏的利弊》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