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再别康桥》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再别康桥》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再别康桥》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再别康桥》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新月派诗人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胡适曾经说:“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爱,自由,美”。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在上海任銀行行長和霓裳服裝公司總裁時的張幼儀1916年考入北大,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邂逅了林徽因。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异,8月回国。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几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泰戈尔访华,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证婚人是梁启超,主持是胡适。梁启超证婚人的祝词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林徽因、泰戈尔与徐志摩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与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更斯结为挚友。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1928年7月底,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事先没有联系,所熟悉的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写作背景青荇

(xìng)长篙(gāo)浮藻(zǎo)漫溯

(sù)

斑斓

(lán)笙箫(shēng)读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感情:惆怅,惜别语调:舒缓,低沉

注意:平仄、押韵、节奏等韵律感、音乐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朗诵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为停顿,红色为重读,↗为升调,↘为降调)朗诵新月派,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月派:

胡适《尝试集》(第一部白话诗集)

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字数相近

错落排列

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1、建筑美(形式),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韵律和谐节奏鲜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叠词:轻轻、悄悄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2、音乐美(语言)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3、绘画美(色彩与意境)选有色彩的词语、充满动态感的语句。选用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等色彩鲜明的意象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全诗共七节,感觉每一节都是一幅优美的画,你们能给每幅画取一个名字吗?1、挥别云彩图

2、金柳倒影图3、青荇招摇图4、榆阴清潭图5、撑篙寻梦图6、夏虫沉默图7、惜别云彩图分组讨论,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来赏析。(提示:可从意象、修辞、意境、情感等角度来赏析)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第一节中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连用三个“轻轻的”,运用反复手法,实写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营造了

的意境,

“云彩”告别对象由人向自然景物转移,云彩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营造清新飘逸之感。宁静和谐表现诗人对康桥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挥别云彩图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金柳”“柳”与“留”谐音,常用在古代的离别诗中。河畔中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中的艳影。

运用比喻,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为有生命的活物,营造出静谧纯美之境。

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河畔金柳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拟人,“招摇”是摇摆的意思,将青荇人格化化,仿佛在对诗人招手欢迎,富有情趣。写出了水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

“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眷恋,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

青荇招摇图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比喻:把“清泉”比作天上的彩虹,形象地描摹出晚霞映照在水中,湖水变得色彩斑斓,表现潭水的静美。

其中“榆阴下的一潭”是指“拜伦潭”,康桥是诗人曾经游学的地方,这里有着诗人逝去的年华,有着诗人曾经的梦想,还有着他那美好的回忆。

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留恋。榆荫清潭图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由实入虚:

寻梦——漫溯(青草更青处)——满载(一船星辉)——放歌(星辉斑斓)

虚实交织下,营造出梦幻的氛围,表达诗人心中自由自在的喜悦之情,将诗歌推向高潮。撑篙寻梦图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笙箫借代音乐,

悄悄无声,笙箫有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渲染一种无边的寂静。

拟人,顶真,由夏虫的沉默扩展到康桥的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则是“康桥今晚是沉默的”倒装,衬托环境的沉寂和别离的惆怅,将诗人的离愁推到了极点。夏虫沉默图

①内容上:“悄悄的”以词句的变换表露诗人不舍离去,不愿惊动母校的感情。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②

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思考:这一节和第一节是否重复,在诗中有何作用?依依惜别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一词有何妙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青荇的轻盈、可爱,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方法:词语(字)的妙处=手法(首先考虑修辞)+事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思考:这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本文的特定意象有哪些?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1)特定的意象: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的金柳、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以及想象中沉默的夏虫等自然景物。(2)意境:构成了一幅宁静、清新、飘逸的图画。(3)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探究分析:1依依不舍挥手作别云彩图2欢喜和眷恋河畔金柳倒影图3更加欢喜和眷恋青草水底招摇图4对康桥永久眷恋榆阴浮藻清潭图5感情达到高潮撑篙漫溯寻梦图6情绪低落

静思默想黄昏夏虫沉默图7依依不舍招手惜别云彩图意境,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感情基调首尾呼应愁喜愁拓展阅读:《沙扬娜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