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万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重庆万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重庆万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重庆万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重庆万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重庆万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下列关于国家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B.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C.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D.把恢复和扩大投资摆在优先位置答案:D。解析: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而非投资,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A、B、C选项说法均正确。2.重庆万州有众多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以下不属于万州特色的是()A.万州大瀑布B.天生城C.大足石刻D.瀼渡古镇答案:C。解析: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并非万州。万州大瀑布、天生城、瀼渡古镇都是万州具有特色的景点。3.下列关于法律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B.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C.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20年D.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30%答案:B。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A错误;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C表述不准确;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D错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B正确。4.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书B.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被后人称为“医圣”C.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D.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约300年答案:C。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农书是《氾胜之书》,A错误;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张仲景,华佗被称为“外科圣手”,B错误;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C正确;《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约300年,这一说法不准确,《授时历》与公历(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基本一致,但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颁布实施的,《授时历》于1281年颁布实施,早了约300年,但二者并不是同一历法概念,D表述有瑕疵。5.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汽油可以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乳化油污B.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灭火C.发现煤气泄漏后,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D。解析: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而非乳化,A错误;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水是导体,可能会引发触电危险,B错误;发现煤气泄漏后,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因为打开排气扇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发爆炸,C错误;食醋中的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正确。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6.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一时的干扰所______,不为一时的困难所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迷惑吓倒B.困惑打倒C.诱惑击退D.干扰打败答案:A。解析:“迷惑”侧重于使人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不为一时的干扰所迷惑”符合语境;“吓倒”指害怕而跌倒,比喻被困难、敌人等吓得丧失勇气,“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也恰当。“困惑”主要指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用在这里不如“迷惑”合适;“打倒”语义过重;“击退”一般用于对抗敌人等,“打败”也不太能准确表达面对困难的状态。所以选A。7.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文化自信的内涵B.文化自信的重要性C.文化与国运兴衰的关系D.优秀作品必须体现文化自信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接着引出文化自信,随后通过“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等表述突出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又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等大问题,最后从反面说明没有文化自信写不出好作品。整体围绕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展开论述,B选项正确。A选项“内涵”文段未详细阐述;C选项“文化与国运兴衰的关系”只是文段论述文化自信重要性的一个方面;D选项“优秀作品”只是作为反面论证的内容,不是重点。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答案:无正确选项。解析:A选项“通过……使”同时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选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选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选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问题。9.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②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暴力等。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④自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和分享生活的平台。⑤因此,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将以上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⑤B.④①②③⑤C.①②④③⑤D.④②①③⑤答案:A。解析:①首先引出互联网普及和自媒体兴起的背景,④接着说明自媒体的积极作用,②通过“但”转折指出自媒体带来的问题,③提出在信息爆炸时代要学会辨别信息真伪,⑤基于前面的内容得出加强监管和提高媒介素养的结论。所以正确顺序是①④②③⑤,选A。10.文学翻译,尤其是经典文学的翻译,是特别专业的事情,需要锲而不舍的______、旁征博引的考证和______的付出才能做好。可惜绝大多数读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对文学翻译有一种______的傲慢与偏见。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追求长年累月理所当然B.追寻不离不弃自以为是C.求索持之以恒根深蒂固D.探求聚精会神前所未有答案:C。解析:第一空,“求索”更能体现对文学翻译专业知识等不断探索的过程,比“追求”“追寻”“探求”更合适;第二空,“持之以恒”与前面的“锲而不舍”相呼应,强调长久坚持付出;第三空,“根深蒂固”形容傲慢与偏见已经存在很久且难以改变,符合语境。所以选C。第三部分数量关系11.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员工去旅游?()A.225B.240C.255D.270答案:B。解析:设原计划租用\(x\)辆车。根据员工人数不变可列方程:\(45x+15=60(x-1)\),解得\(x=5\)。那么员工人数为\(60×(5-1)=240\)人。1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甲因事离开,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剩下的工程?()A.5B.6C.7D.8答案:A。解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乙的工作效率为\(\frac{1}{15}\)。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为\((\frac{1}{10}+\frac{1}{15})×3=\frac{1}{2}\),剩下的工作量为\(1-\frac{1}{2}=\frac{1}{2}\),乙单独完成剩下工程需要的时间为\(\frac{1}{2}÷\frac{1}{15}=5\)天。13.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所有商品一律八折销售。一件商品原价为\(x\)元,打折后比原价便宜了20元。则该商品的原价是()A.80元B.100元C.120元D.150元答案:B。解析:商品打八折后的价格为\(0.8x\)元,已知打折后比原价便宜20元,则可列方程\(x-0.8x=20\),解得\(x=100\)元。14.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为30米,每隔3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A.9B.10C.11D.12答案:B。解析:在圆形上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所以\(30÷3=10\)棵。15.某班级有学生50人,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在90分以上的有18人,80-89分的有22人,70-79分的有8人,60-69分的有2人。则该班级这次数学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是()A.96%B.94%C.92%D.90%答案:A。解析:及格人数为\(18+22+8+2=48\)人,及格率为\(\frac{48}{50}×100\%=96\%\)。第四部分判断推理1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应有图形,因无法提供图形,可简单描述题目:图形是由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案组成,通过观察图案的数量、位置、变化规律等来确定答案)答案:(根据具体图形规律确定)。解析:(详细说明图形的规律,如元素数量的变化、位置的移动、形状的旋转等)17.下列选项中,与“钢笔:墨水”逻辑关系相同的是()A.牙刷:牙膏B.手机:电脑C.桌子:椅子D.衣服:裤子答案:A。解析:“钢笔”需要搭配“墨水”才能使用,“牙刷”需要搭配“牙膏”才能使用,二者逻辑关系一致;B选项“手机”和“电脑”是不同的电子产品,为并列关系;C选项“桌子”和“椅子”是配套使用的家具,但与题干使用方式的逻辑关系不如A紧密;D选项“衣服”和“裤子”是不同类型的衣物,为并列关系。18.某公司所有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文秘都是女性,所有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总经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答案:C。解析:由“所有已婚者都是文秘”和“所有文秘都是女性”可推出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所以B错误;“总经理尚未结婚”,无法确定总经理的性别,A错误;因为所有已婚者是女性,那么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C正确;由“所有销售人员都是男性”和“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可知销售人员都未婚,D错误。19.有甲、乙、丙、丁四个朋友,他们分别是音乐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和逻辑学家。在少年时代,他们曾经在一起对未来做过预测,当时,甲预测说:我无论如何也成不了科学家。乙预测说:丙将来要做逻辑学家。丙预测说:丁不会成为音乐家。丁预测说:乙成不了天文学家。事实上,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那么,这四位朋友都是什么“家”呢?()A.乙是逻辑学家,丁是天文学家,甲是科学家,丙是音乐家B.甲是逻辑学家,乙是天文学家,丙是科学家,丁是音乐家C.丙是逻辑学家,甲是天文学家,丁是科学家,乙是音乐家D.丁是逻辑学家,丙是天文学家,乙是科学家,甲是音乐家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推理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这一条件进行假设和推理。假设乙是逻辑学家,那么乙的预测“丙将来要做逻辑学家”就会是正确的,这与“只有逻辑学家一个人预测对了”矛盾,所以乙不是逻辑学家,其预测错误,即丙不是逻辑学家,丙的预测也错误,所以丁是音乐家,排除A、C、D选项。经检验,B选项符合题意。20.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此处应有图形,可简单描述图形特征,如三角形、四边形等不同形状的组合)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⑥,②③⑤答案:(根据具体图形规律确定)。解析:(详细说明分组的依据,如对称性、元素特征等)第五部分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21-25题。2023年,某地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67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69万公顷,减少5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2969万公顷,减少1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57万公顷,减少2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减少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14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57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增产1.3%。其中,夏粮产量14615万吨,增产1.0%;早稻产量2834万吨,增产0.8%;秋粮产量52092万吨,增产1.5%。全年谷物产量64143万吨,比上年增加819万吨,增产1.3%。其中,稻谷产量20849万吨,减产0.5%;小麦产量13659万吨,增产0.8%;玉米产量28884万吨,增产2.1%。21.2022年该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万公顷。A.11666B.11676C.11686D.11696答案:A。解析: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1167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所以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1676-10=11666\)万公顷。22.2023年该地区下列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减少最多的是()A.小麦B.稻谷C.玉米D.棉花答案:C。解析:小麦种植面积减少5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减少1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减少2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减少2万公顷,所以种植面积减少最多的是玉米。23.2022年该地区粮食产量为()万吨。A.68653B.69541C.70429D.71317答案:A。解析:2023年粮食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所以2022年粮食产量为\(69541-888=68653\)万吨。24.2023年该地区谷物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约为()A.91.4%B.92.4%C.93.4%D.94.4%答案:A。解析:2023年谷物产量64143万吨,粮食产量69541万吨,比重为\(\frac{64143}{69541}×100\%≈91.4\%\)。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该地区早稻产量的增长率高于夏粮产量的增长率B.2023年该地区稻谷产量的增长率高于玉米产量的增长率C.2023年该地区油料种植面积的增长率低于糖料种植面积的增长率D.2023年该地区小麦种植面积的减少量低于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量答案:A。解析:早稻产量增长率0.8%高于夏粮产量增长率1.0%,A正确;稻谷产量减产0.5%,玉米产量增产2.1%,稻谷产量增长率低于玉米产量增长率,B错误;油料种植面积增加4万公顷,原来面积1314-4=1310万公顷,增长率为\(\frac{4}{1310}×100\%\);糖料种植面积增加4万公顷,原来面积157-4=153万公顷,增长率为\(\frac{4}{153}×100\%\),油料种植面积增长率高于糖料种植面积增长率,C错误;小麦种植面积减少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减少2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减少量高于棉花种植面积减少量,D错误。第六部分继续常识判断26.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C.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D.风能是因空气流动而产生的能量答案:B。解析:核能是清洁能源,因为它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B选项说法错误。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热能,风能是空气流动产生的能量,A、C、D选项说法均正确。27.下列文学作品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是()A.《哈姆雷特》——莫里哀B.《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C.《巴黎圣母院》——雨果D.《老人与海》——海明威答案:BCD。解析:《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不是莫里哀,A选项错误;《战争与和平》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巴黎圣母院》作者是雨果,《老人与海》作者是海明威,B、C、D选项正确。28.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B.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黄河C.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D.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答案:CD。解析: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A选项错误;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B选项错误;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C、D选项正确。29.下列关于生物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ABCD。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B、C、D选项说法均正确。30.下列关于重庆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B.重庆有“山城”之称C.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D.重庆的市花是山茶花答案:ABCD。解析: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因地形起伏大被称为“山城”,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市花是山茶花,A、B、C、D选项说法均正确。第七部分继续言语理解与表达31.城市的文化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文化______的整体认知与印象,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发展哲学、城市精神等构成的理念识别系统,城市各主体的行为方式所构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以及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景观等构成的视觉识别系统。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城市的文化形象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______的作用。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禀赋振聋发聩B.特征醍醐灌顶C.观感撼天震地D.气质举足轻重答案:D。解析:第一空,“气质”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与“整体认知与印象”相呼应;第二空,“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说明城市文化形象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很重要,符合语境。“禀赋”侧重于人的资质、天性等,“振聋发聩”指唤醒糊涂麻木之人,A选项不合适;“特征”较片面,“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B选项不合适;“观感”一般是具体的感受,“撼天震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C选项不合适。所以选D。32.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创新日趋活跃,与金融密切相关的金融信息服务出现______的发展,但金融信息质量______,市场秩序有待健全规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飞猛进参差不齐B.日新月异良莠不齐C.江河日下泥沙俱下D.与日俱增鱼目混珠答案:A。解析:第一空,“突飞猛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能体现金融信息服务发展快的情况;第二空,“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可用来形容金融信息质量有高有低。“日新月异”侧重于变化快,“良莠不齐”多用于形容人,B选项不合适;“江河日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与文意不符,C选项错误;“与日俱增”一般形容数量等增加,“鱼目混珠”指用假的冒充真的,D选项不合适。所以选A。3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比喻)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比喻)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答案:B。解析:A选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油蛉和蟋蟀当作人来写;B选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既有排比又有比喻;C选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薄雪当作人;D选项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排比。所以选B。34.①大数据将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②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③可以说,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掌握了巨大的商业价值④沉睡的数据将被“唤醒”⑤未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积累⑥处理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以上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④⑤⑥②①B.②⑤⑥④①③C.③②⑤⑥①④D.③④②⑤⑥①答案:B。解析:②引出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这一话题,应为首句;⑤⑥接着说明未来大数据的积累和处理技术水平提高的情况;④说明沉睡的数据将被唤醒;①指出大数据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③得出谁掌握大数据谁就掌握商业价值的结论。所以正确顺序是②⑤⑥④①③,选B。35.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作为使笔运墨的方法,笔墨有些像文言文。文言在秦代以前就是一种书面语言,然而即便在当时,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古白话”,不会使用文言文去说话。因此,______。同样,笔墨也成了文人画家隔离包括画工在内的广大民众的一道绘画语言的屏障。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文言文成了读书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时候的特权B.除了现实世界,文人们还拥有另一个更丰富的世界C.文言文便有了一种特殊的韵味和魅力D.文言文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答案:A。解析:前文以文言文在秦代以前虽为书面语言但文人日常生活用“古白话”为例,说明文言文是特定人群(文人)在特定时候(书面表达)使用的,后文提到笔墨成了文人画家隔离民众的屏障,与之对应,A选项“文言文成了读书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时候的特权”符合语境。B选项“另一个更丰富的世界”与文意无关;C选项“特殊的韵味和魅力”不是文段重点;D选项“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不是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所以选A。第八部分继续数量关系36.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凡购买商品价值满200元者,发奖券一张,奖券共有2000张,发完为止。设一等奖5名,各奖1000元商品;二等奖50名,各奖100元商品;三等奖100名,各奖50元商品。某顾客购买了200元的商品,得到一张奖券,那么他中奖的概率是()A.\(\frac{1}{20}\)B.\(\frac{1}{10}\)C.\(\frac{3}{20}\)D.\(\frac{1}{5}\)答案:C。解析:中奖的总人数为\(5+50+100=155\)人,奖券总数为2000张,所以中奖概率为\(\frac{155}{2000}=\frac{31}{400}=\frac{3}{20}\)(约等)。3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已知\(a:b:c=3:2:1\),且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为96厘米。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立方厘米。A.384B.432C.486D.512答案:A。解析:长方体棱长总和为\(4(a+b+c)=96\),则\(a+b+c=24\)。因为\(a:b:c=3:2:1\),所以\(a=24×\frac{3}{3+2+1}=12\)厘米,\(b=24×\frac{2}{3+2+1}=8\)厘米,\(c=24×\frac{1}{3+2+1}=4\)厘米。长方体体积为\(abc=12×8×4=384\)立方厘米。38.某单位有78个人,站成一排,从左边向右数,小王是第50个,从右边向左数,小张是第48个,则小王和小张之间有多少人?()A.16B.17C.18D.20答案:C。解析:从左边向右数小王是第50个,那么小王右边有\(78-50=28\)人;从右边向左数小张是第48个,所以小张左边有\(78-48=30\)人。\(78-28-30-2\)(小王和小张两人)\(=18\)人,即小王和小张之间有18人。39.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因技术改进,实际每天生产120个。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还多生产了80个。则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个。A.2520B.2600C.2800D.2880答案:C。解析:设原计划生产\(x\)天,根据零件总数不变可列方程\(100x=120(x-4)-80\),解得\(x=28\),那么原计划生产零件\(100×28=2800\)个。40.有一项工程,甲、乙合作需要12天完成,乙、丙合作需要15天完成,甲、丙合作需要20天完成。则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天完成。A.8B.9C.10D.11答案:C。解析: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1,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frac{1}{12}\),乙、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frac{1}{15}\),甲、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frac{1}{20}\)。那么甲、乙、丙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的2倍为\(\frac{1}{12}+\frac{1}{15}+\frac{1}{20}=\frac{1}{5}\),所以甲、乙、丙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三人合作完成需要\(1÷\frac{1}{10}=10\)天。第九部分继续判断推理4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应有图形,描述图形特点,如由线条、图形组合等构成)答案:(根据图形规律确定)。解析:(详细说明图形的变化规律,如线条数量变化、图形旋转等)42.下列选项中,与“苹果:水果”逻辑关系相同的是()A.汽车:交通工具B.松树:柏树C.篮球:球类D.电视:电器答案:ACD。解析:“苹果”属于“水果”,是种属关系;“汽车”属于“交通工具”,“篮球”属于“球类”,“电视”属于“电器”,都是种属关系;“松树”和“柏树”是并列关系,B选项不符合。43.某单位有五名业务骨干小张、小王、小赵、小丁、小李参加了一次技能测验,他们的测验成绩呈现为:小赵没有小李高,小张没有小王高,小丁不比小李低,而小王不如小赵高。请问,小张、小王、小赵、小丁、小李测验成绩谁最高?()A.小丁B.小王C.小赵D.小张答案:A。解析:根据条件可得:小李>小赵,小王>小张,小丁≥小李,小赵>小王。综合可得:小丁≥小李>小赵>小王>小张,所以成绩最高的是小丁。44.以下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家陈述的观点: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从这个经济学家的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D.在一个经济运作无效率的国家中,财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翻译为:①有效率运作经济→富有;②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③财富公正分配→¬经济风险;④有效率运作经济→经济风险。由②③④递推可得:政治稳定→¬有效率运作经济,即政治稳定和经济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B选项正确。A选项,由①可知经济有效率运作能变富有,但政治稳定和富有并非直接冲突关系;C选项,富有不一定是因为经济有效率运作;D选项,经济运作无效率是对④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选B。4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此处应有图形,描述图形特征)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⑤⑥,②③④答案:(根据图形规律确定)。解析:(说明分组依据,如对称性、封闭性等)第十部分继续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46-50题。2023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1%,月度增速从1-2月的2.9%回升到10-12月的10%以上。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分别为3074亿元、3217亿元和458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2%、6.8%和6.7%。2023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67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速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900亿元,比上年下降6.1%。46.与2022年相比,2023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增加了多少亿元?()A.600B.720C.840D.960答案:B。解析:根据增长量计算公式\(增长量=\frac{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75亿元,增长率7.1%,\(增长量=\frac{10875}{1+7.1\%}×7.1\%≈\frac{10875}{1+\frac{1}{14}}×\frac{1}{14}=\frac{10875}{15}=725\),最接近720,所以选B。47.2023年3-12月中,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最快的是()A.3-4月B.5-6月C.7-8月D.10-12月答案:D。解析:文中明确提到月度增速从1-2月的2.9%回升到10-12月的10%以上,所以10-12月增速最快,选D。48.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A.11%B.10%C.9%D.8%答案:A。解析:2023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该省增速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