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指他A.加强中央集权 B.推动社会经济发展C.实现国家统一 D.创立科举取士制度2.隋文帝曾规定:六宫妃嫔,穿过和洗过的旧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能有一个肉菜。由此可见,他A.崇尚节俭 B.虚心纳谏 C.变革礼仪 D.生活奢侈3.针对“豪党兼并,户口益多隐漏”的情况,隋文帝整理户籍,以增加税收。鉴于此前的币制混乱,铸造标准的五铢钱,禁用古钱和杂钱。由此可见,隋文帝致力于A.提高行政效率 B.推行轻徭薄赋 C.发展社会经济 D.削弱地方势力4.隋朝大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A.维护国家安定统一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促进中外文化融合 D.推动南北文化交流5.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余杭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A.促使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推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C.加快了隋朝统一的进程 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6.“这种严格区分尊卑、贵贱的选官制度,与隋唐以后日益壮大的、毫无世袭特权的官绅地主、庶民地主的政治要求发生了尖锐而激烈的矛盾”,为满足这一“政治要求”诞生了A.行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7.“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此现象始于A.西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8.“科举不重门第,对于有志于仕途者,均给予应试机会,这为出身贫寒者跨入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材料中认为科举制A.保证官吏的廉明清正 B.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C.考试内容丰富 D.加强了中央集权9.据记载,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大历年间,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在80万以上。这反映了唐朝A.对外交往活跃 B.民族政策开明 C.经济文化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10.下列唐朝时期官员统计表(部分)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唐朝姓名出身官职契苾何力铁勒部族可汗镇军大将军高仙芝高句丽人河西节度使李光弼契丹人太尉兼侍中元稹鲜卑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彦大食人翰林学士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渐趋稳定 B.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C.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初步显现 D.统治政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11.韦庄在《秦妇吟》中写道:“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描写了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的景象。这说明黄巢起义A.使得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B.导致唐王朝最终灭亡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D.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12.下表是“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相关信息,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有五代十国(部分)结束梁唐晋汉周吴吴越闽北汉宋灭北汉907—923923—936936—947947—951951—960902—937907—978909—945951—979979①政权并立②更替频繁③走向统一④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据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不但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奇珍异宝、服装家具、烹饪食材等等作为嫁妆,更有携带着诗书礼乐、医疗器械、农具良种的学者、乐师、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简直就是庞大的文化代表团和扶贫工作队。这反映了A.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管辖 B.唐与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C.唐朝时期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D.唐朝时期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14.“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水腥,流血川原丹。”杜甫这首《垂老别》描绘了这场动乱造成的惨状,唐朝也由盛世走向衰落?这场动乱是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15.下图是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制作的年代尺。其反映出的趋势是A.中外交流不断深入 B.地方权力不断增大C.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6.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小钱币,大历史”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并整理了以下图片,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北宋钱币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A.海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B.民族间的交流互鉴C.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D.边境贸易日益频繁17.“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B.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C.记述从战国到五代共3000多年历史 D.《资治通鉴》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18.假如你想在《资治通鉴》中查找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找到的是A.隋炀帝暴政 B.澶渊之盟 C.元代统一 D.朱元璋称帝19.“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个发明,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等人的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个发明是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20.归纳主题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为下表中的史料归纳一个主题,恰当的是相关史料出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史记》“(南方)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A.经济重心南移 B.城市商业繁荣 C.农业生产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2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佐证宋朝宋代《耕获图》北宋纸币铜板拓片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图像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A.农业生产发展 B.社会经济繁荣 C.社会风气开放 D.文学艺术灿烂22.北宋时期,成都是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区所产粮食、纺织品、陶瓷、纸张、书籍的集散地,与吐蕃、大理从事茶马贸易。这说明,北宋时期该地区A.城市规模壮大 B.发展领先全国 C.经济联系密切 D.对外贸易发达23.蒙古立国之初就实行科举考试,用儒术选士,中举者享有免除徭役、赋税,与长官同署公事的权利。这旨在A.打破蒙汉隔阂 B.完善科举制度 C.发扬儒家思想 D.扩大统治基础24.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A.改进了书写材料 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C.提高了纸的产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25.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分)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1分)材料二盛唐文化气象恢宏,犹如磁石般吸引着周边国家和政权前来学习和交流。发达的海上和陆上交通,推动了中外交流的繁荣。新罗、日本等国家曾派遣留学生,常驻长安,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分)(3)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意义?(2分)26.经济发展是历朝历代重点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材料二A.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B.两宋时,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造船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C.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大意:到赶集的日子,以太阳到中间时击鼓三百声作为信号,百姓们就聚集在一起;太阳落下去的七刻前击钲三百声作为信号,百姓就散了。)——摘编自《唐六典》D.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示工具的用途,并概括它们的共同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宋手工业比唐朝手工业更兴盛的表现。(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和宋朝对“市”管理的不同。说说东京(今开封)的夜市和早市对市民的生活有哪些好处。(3分)27.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位置多次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唐朝天宝年间(742年~756年)2080万40%3120万60%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5500万65.5%2900万34.5%——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人口变化的趋势。(2分)材料二从东晋南渡至隋唐时期,南方综合实力上升,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至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则进一步大发展。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南北均势开始打破,形成南方超越北方的局面。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向南的转移最终完成。——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梳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材料一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1)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交往的哪一史实?这一史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材料二元朝十分重视民族地区和边疆治理,通过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将广袤的民族地区和边疆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控,忽必烈派皇子宗王统兵出镇西北、西南,执行军事镇戍和军政监督任务。为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元朝以大都为中心开辟了通往全国的驿道。为维护边疆稳定,在西北,忽必烈派皇子那木罕镇守西域地区,调遣大批蒙古、汉军进驻别十八里、曲先、翰端、可失合儿等地屯守戍边。——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边疆治理的措施。(2分)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摘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2分)参考答案1-10CACDBCBBAD11-20CABCDBBACA21-24BCDD25.(1)对外开放范围广泛,具有持续性,形式多样,双向交流。(2)唐朝文化和制度先进;唐朝海陆交通发达;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3)要倡导交流、开放和合作;要友好往来,互相学习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6.(1)用途:耕地,灌溉共同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表现: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兴起,制瓷业得到发展,宋朝时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3)不同点:唐朝都城设有专门的集市,定时开市闭市,而北宋都城不设专门的集市,集市和居民区混杂,商业活动24小时进行,同时形成规模较大的以批发为主的行市,说明北宋的商业比唐朝发达很多,限制减少。好处:有助于促进就业、提高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文化交流,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27.(1)社会人口总数上升;南方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或北方占全国人口比例下降。(2)魏晋南北朝时期,奠定基础;唐中后期、五代十国后,开始南移;北宋时期,南北均势开始打破,南方超越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3)北方政局动荡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生产技术提高;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兴修水利;南方自然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出渣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磁法勘探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酒店餐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电子计算器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圆盘耙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与内燃机配用的节能型发电机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合金钢线材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天然蜂蜂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多级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壁挂式吹风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年胸痛中心质控报告-全国版
- GB/T 17630-2024土工合成材料动态穿孔试验落锥法
- 劳务派遣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 电焊机操作培训课件
- 筛分机操作规程培训
- 建行企业文化理念 服务理念
-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2016-2023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31情绪管理ABC理论
- 如何建立与客户的信任关系
- ST语言编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