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狈女研究参考资料(^)
社会性别,贫困及就业:
化能力为权利
中国妇女研究会
2001年12月•北京
前言
人类历史已经跨入21世纪的门槛,但是有一些严重的问题却依然困扰着我
们这个世界。贫穷就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它不光肆虐于发展中
国家,就连发达国家也同样没有能够完全走出这个问题的阴影。只不过各国、各
地区所不得不面对的贫穷问题在范围、程度和特点上相互有所不同而已。
但是在所有这些不同之中却存在一个共同点——社会性别问题在所有各种
贫穷问题内部构成一道明显的分水岭,是造成贫穷的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因素。在
发展人权和实现社会公正方面,社会性别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关注焦点。
且ILO(国际劳工组织)把人权发展和社会公正实现列为它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
另外,有效的社会经济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而社会性别问题所导
致的贫穷却一直阻碍着人力资源最优化利用的实现。
我们应该——而且已经——认识到,贫穷是阻碍社会公正、社会统一和社会
发展的主栗障碍之一,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许多领域,我们所付出的
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我们的工作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我们已经找到了
一■些与贫穷作斗争的有效方法;这是一■种最令人振奋的进步。本书对过去三十年
时间里人类社会为消除贫穷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和重要方法进行了扬弃性的评述。
大多数方法策略表明,要解决贫穷问题,我们必须接受三个关键概念:第一,在
生产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在可持续条件下降低贫穷的主要策略;第二,单
单依靠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完全解决贫穷问题——ILO认为,要脱离贫穷威胁和
融入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有效组织和积极参与是关键;第三,要降低社会性别
问题造成的贫穷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积极措施。
过去二十年时间里,ILO就贫穷问题在调查研究、政策建议、标准设定和实
地项目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基于这些经验,本书还简明扼栗地阐述了一种用
于研究各种主栗扶贫策略的主题性方法。本书认为,在有效解决贫穷问题方面,
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法律领域和政治领域之内的各种行动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
性应该得到承认。本书反对将政策改革和直接干预割离看待的错误观点,完全支
持认为这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的看法。
ILO应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编写了本书,目的是要为各国相关政策的
制定和项目的开发提供一本参考指导性的实用指南,相信会引起广泛兴趣。编写
本书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orldSummit
forSocialDevelopment)精神,促使世界各国在扩大就业、消除贫穷和实现社会
性别平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努力。希望书中提出的问题能够引发国际论坛新
一轮的讨论,为那些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和新近出现的一些问题寻找到可行的解
决方案,从而扭转目前的贫穷女性化趋势。
如何在局域、国家和国际三个层面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策略以解决贫穷问题
应该被视为一项关键议题列入国际社会议程。若要将世界女性所拥有的能力转化
为她们的实际权利,使她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享受到改善后和提高后的
各种福利,以及把握住各种平等机遇,这是一个关键前提。
玛莉•琴尼利-海瑟
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
笈
熊
本世纪下半叶,我们的世界在经济和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导言但是她却一直没有能够丢掉贫穷这个沉重的包袱。
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和教育水平等领域都取得了
巨大进步,是发达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时期所不能比的。各发展中国家的人
均消费水平提高了近70个百分点。过去十年里,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在经济
发展速度方面甚至超过了各发达国家,而且这种状况在九十年代剩下的几年
时间里很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1980年到1993年之间,东亚和南亚各国(中
国除外)的平均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8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和欧盟的经
济增长只有2个百分点,日本也只达到了3.6个百分点。
虽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这些国家里有10亿多人
口年平均消费不足370美元,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为生存而奋斗。南亚和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有近一半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之中,而且这两个地
区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还在增长(见表1和图1)。
表1:
发展中地区消费水平(美元/人/月,1985年PPP)备忘项目
国家和地区年度
贫困状况各人口群体所占比例世界银行(1992)
1985年与2130.42405060%数量
1990年之比美元美元美元美元美元美元(百万)
较198517.933.346.557.565.930.51051
40国推算
199017.633.146.056.564.429.71133
资料来源:19854.915.729.943.754.613.2182
东亚地区
H.塔巴塔柏著19904.914.726.839.149.311.3169
”发展中国家的198537.061.175.384.189.551.8532
南亚地区
贫穷问题和平199033.659.074.684.089.549.0562
等问题:实据评
198513.223.132.040.147.022.487
述”,载于G罗拉美地区
199017.227.837.045.252.125.5108
杰斯、
非洲撒哈拉198533.553.567.175.881.647.6184
R.凡•德•霍艾
以南地区199034.554.467.175.581.147.8216
文编《贫穷问题中东和北非19851.34.510.618.928.030.660
分析及政策分地区19900.52.57.013.320.533.173
析新方法》
(ILO,日内瓦,
“任何一•个地
现在,贫穷问题又被重新列入各国的国家议程和整个国际社会方的贫穷都威胁
的国际议程之中,并且被视为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贫穷问题着其它所有地方
首先是一种道德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人格尊严权利,都应该能的繁荣。”
够最大程度开发自己的潜能和实现自己的能力。其次,它也是人类
社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解决了贫穷问题之后,世界上大1944年《费城宣言》
多数人的福利才能够得到保证,我们的这个世界才有可能在可持续
的基础上进步。贫穷威胁着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它给政府和社会可以乐观地估
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它还使我们这一代人及我们的计,到了1996年
后代丧失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潜能。各国政府将会制
定各种政策和策
长久以来,我们对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既能略,根据各自的具
够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又能够降低社会贫困这个问题不断进行着探体国情在最短的
讨。同时各发展中国家为了采取策略、措施,解决各自不同特点的可能时间内实现
贫穷问题还施行了许多发展项目和发展计划。平等和消除绝对
贫困。“首脑会议”
在过去75年的工作实践中,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各国乃至认为“各国政府应
整个国际社会为寻求贫穷问题解决方案所举行的各种活动都一直该将创造就业机
保持着积极参与态度和伙伴姿态。这也是1919年ILO得以成立的遇…列为各种策
主要原因之一。《IL0章程》将实现社会公正和与“多数人所遭受的略和政策的重中
贫穷和困苦”做斗争定为该组织的基本目标和工作方向。1944年在之重,从而在雇
美国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会议确认,贫困和广为存在的失业问题是主、职工及他们各
导致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1994年会议还将这两个自的组织的参与
问题列为ILO的核心关注点。下完全保障职工
们的权利得到实
“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orldSummitforSocial现。”
Development)通过的"行动计划"(ProgrammeofAction)把消除
贫穷、扩大生产性就业和引导贫困人口全面参与列为重点、核心内《哥本哈根宣言》
容。“计划”提出,保障女性的权利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1995年社会发展世
并且号召各国和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为实行男女平等而努力。“首脑界首脑会议
会议”认为ILO在社会发展领域起着特殊作用,因为它担负着特殊
使命,且又建立在三重结构的基础之上,另外还积累了丰富的专业
知识并拥有大量专业人才。“首脑会议”还将就业领域内的协调任
务分配给了ILO»
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将通过一项《行动纲领》,其宗旨是要
加强女性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参与,同时推进社会性别平
等。大会还将集中讨论贫穷问题和就业问题,而且会把对这些问
题的讨论与世界女性具体联系起来。于内罗毕召开的1985年世
界妇女大会制定了《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战略略》,而本届
火大会上各国代表还将对自该《战略》通过以来世界女性经济状况
和社会地位的发展情况进行审视。
熊
全世界都将采取新的行动,为消除贫困和促进生产性就业展
开新一轮努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到目前
为止在同贫穷问题和失业问题做斗争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进
行总结。
本指南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出版。本书对贫穷问题和失业问题的讨论集中于一
个出发点一一社会性别。这也就是说,本书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社会性差异角度出发,重
点对贫穷问题和失业问题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书中内容分为三章。其中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解决贫穷问题时,我们必须同时处理失业问题。贫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各种不
同形式的失业以及其它阻碍人们获得和保障收入的各种因素。同样,扩大生产性就业也
是摆脱贫困的最有效方法。
・其次,我们还必须具体调查研究和采取具体措施改善女性所处的状况。虽然有一些因素
和过程同时造成了女性和男性贫困,但是也还有一些与社会性别紧密相关的因素和过程
仅导致某一性别的贫困。仅从社会阶层、民族出生和家庭出生等方面出发并不能对这些
过程作出合理解释。某些导致女性贫困的过程与那些导致男性贫困的过程并不相同。同
时,贫穷女性比贫穷男性处于更为严重的弱势地位,要摆脱贫困也更加困难。
・最后,在看到女性贫困问题与她们的就业模式和她们在劳工市场中所处的地位紧密相关
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所采取的经济政策还不足以引起应有的变革。另外,要采
取有效行动,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用于推动男女职工机遇平等和待遇平等的全球性框
架。这样一个框架的建立需要各国进行相应的法律改革和政策改革,并采取有效的执行
措施,同时还要将女性组织起来并鼓励女性参与各种相关活动,以提高她们进行社会谈
判的能力。
这种三重性战略是通过综合ILO为处理贫穷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得到的。
第二章集中讨论了我们在同贫困做斗争时所采取的各种主要政策和策略。本章内容又
分为六个主题节,通过论理方式给出了这一领域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和已有的关键经验,目
的是要为各国的政策改革和活动计划及项目的制定提供指导。本章还直接给出了该领域内
的许多范例,其中有一些是受到ILO资助的项目,同时也有世界各国所成功进行的其它一
些活动。
最后,第三章论述了在社会性别、就业和贫穷方面刚刚出现或正在形成的一些新问题。
这些新问题都与世界经济变革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关。本章还就采取进一步行动问题
提出了一个建议性的议程安排。该议程将扩大和保持就业、消除贫穷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这三个方面的策略联盟列为其核心内容。
女性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过高社会
虽然目前尚无按社会性别分类的世界贫困人口统计数据,但是从已有的
资料中我们可以断定:女性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过高。从关于41个国家性别
的状况的资料中(这41个国家的农村人口占世界上114个发展中国家总农与
村人口的84%),我们可以看到:自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农村女性贫困人照
口的数量一直在增长,而且她们在农村总贫困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
增长(表2)。1965至1970年时间段和1988年相比,贫困线以下的农村女贫困
性贫困人口增长幅度大于同期男性贫困人口增长幅度(女性增长47%,男性
增长30%)。因此,虽然在1965至1970年这个时间段内女性贫困人口只占
农村总贫困人口的57%,但是到了1988年却占到了60%。
1965-百分比
1988
1970变化
女性383,673564,00047.0
男性288,832375,48130.0
总计672,505939,48139.7
表2:
贫困线以下的农村男女人口总
数(百万)比较,1965-70及1988
资料来源:L杰兹利等编《世界农村
贫困状况:原因及后果研究》(纽约,
IFAD,1992);M.布维尼科著“贫
穷女性化?研究及政策需求”,载于
J.B.费古里多、Z.谢和德编《贫穷
问题分析及扶贫政策制定新方法-II.
通过劳工市场政策降低贫困》(日内
瓦,ILO,1995)o
各个国家及整个国际社会都广泛认识到:我们应该为女性制定和采取
一些有针对性的扶贫策略和政策。大家都一致认为,贫穷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
女性发展,而且在贫困人口中,女性占相当大一部分。性别:
是贫困问
为了达到同一生活水平,在家务和“经济”活动方面,女性需要比男题的决定
性付出更大努力和更长的工作时间。这已经成为定论。当公共服务预算减因素之一
少时(例如在国家结构性调整政策出台时),这种情况也就会变得更为严重,吗?
女性所承担的负担也就会变得更重。同时由于女性承担着大部分家务料理
责任和抚育子女的责任,而且由于在获得参与劳工市场的机遇方面她们受
到了社会性别歧视限制,与男性比较起来,她们要摆脱贫困也更加困难。
尽管事实如此,但是处于各个级别的许多政策制定者却不愿意承认女性所
遭受的贫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性别因素引起的。
一些人可能认为,收入不平等和贫穷问题的根源存在于资产的分布以
及获得这些资产的能力上,包括金融资产、人力资产(教育和技术)和物
力资产。但是我们应该问一问,又是什么因素决定着这些资产的分布呢?
另外可能有一些人认为,贫穷问题的起因在于社会就业机会不足和创收机
遇不足,不能够使所有的资产得到充分利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即
使工薪型就业机遇得到扩大,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同等和同样获得这些机
遇呢?从一定程度上讲,社会性别因素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
点得不到一些人的承认,主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确实统计数据
来证明这一点。不管怎么说,许多研究项目已经充分显示,在资产获得(第
二章有详细论述)和其它一些社会参数方面,社会女性和社会男性之间存
在明显差异。
世界男性和女性在人力开发指数(HDD上存在巨大差异(表
3)o发展中国家女性的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水平低于男性。一些
国家严重忽视了女性健康和营养问题,特别是亚洲的一些国家,以
表3:致于影响到了她们的正常生理发育。
某些国家女性在
笈三个HDI指数上%
所达到的比例泰国83.4
熊哥斯达黎加77.2
资料来源:北朝鲜74.1
《199年人力开发报告》
新加坡71.5
(纽约,UNDP,1994)
0香港67.7
毛里求斯72.9
HDI指数包括:根据巴拉圭80.3
女性自然生理优势调
巴林66.6
整之后的寿命;与成
土耳其70.0
人文盲率和受教育年
斯里兰卡76.4
数结合在一起的受教
菲律宾76.7
育水平;调整后的实
中国73.1
际收入。
萨尔瓦多86.5
玻利维亚79.6
瑞典70.6
埃及59.0
肯尼亚73.4
缅甸76.8
0102030405060708090100
有人从四个方面对七个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一一年
龄阶段、就业类别、教育水平和所属经济部门。该项研究对收入不
'N.拉斯逖哥著“与逆境平等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教育水平对收入不平等问题和贫困问
斗争:拉丁美洲的贫穷问题的影响最大:社会个体受教育水平越低,他/她落入以20%计的
题和不平等问题”,载于社会最底层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其它条件(教育水平、年龄阶段、
G罗杰斯、R.凡•德•霍经济部门及就业类别)都相同,工作女性”有34%(的可能性)落
艾文编《贫穷问题分析及入(以20%计的)社会最底层,而男性只有14%。”1
政策分析新方法皿-贫困
问题议程、趋势和政策选即使把生活水平十分低的土著民族人口拿来与非土著民族人
择》(日内瓦,ILO,口相比较,非土著民族女性也倾向于落入比土著民族男性更差的生
1995)。活状况之中。例如玻利维亚,该国土著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远远低
于非土著民族人口,但是非土著民族人口男女教育水平差距却大于
2ILO:《加强文化建设以土著民族。2
面对现实转变。加尔克阿
斯和塔拉布科斯的故事》
(日内瓦,1994)。
女性贫困人口及女性贫困人口比例的增长同女性持家的贫女性持家的贫困家庭
穷家庭数目的增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内女数目在增长
性持家的家庭和依赖女性成员收入生活的家庭越来越多(表4)。
在一些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此类家庭在国家家庭总数中所占的比
例在15%左右,而在一些非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内,此类家庭几
乎占半数(表5)。在五、六个有某一时期内相关统计数据的拉煦
丁美洲国家,女性持家的家庭在国家总家庭数中所占的比例在该表4:
80年代中期,114个
发展中国家农村女性
持家家庭数目比例
资料来源:
I.杰兹利等编《世界农村贫
困状况:原因及后果研究》
(纽约,IFAD,1992).
印度)南地区
表5:
5080年代(某些国家)
女性持家家庭数目比
40例
30资料来源:
M.布维尼科著《贫穷女性
化?研究及政策需求》,载于
20
J.B.费古里多、Z.谢和德
编《贫穷问题分析及扶贫政
10
策制定新方法-II.通过劳工
市场政策降低贫困》(日内
瓦,ILO,1995)0
表6:
0博茨巴巴牙买马拉古巴加纳委内洪都智利孟加南朝印尼某些拉美国
瓦纳多斯加维瑞拉拉斯拉鲜家女性持家
家庭在国家
50总家庭数和
城市总家庭
40
数中的比例
30资料来源:M.布
维尼科著《拉美及
20加勒比地区扩大
城市贫困人口就
业:社会性别分
析》(日内瓦,ILO,
101995)o
060708682848085877486/77807081.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87年年年年国家总数(%)
巴西哥斯达多米尼加共和国洪都拉斯墨西哥秘鲁.
黎加城市总数(%)
馥
女性持家家庭数目的增长由一系列社会-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引起。
在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农村地区工作机会匮乏,而城市状况则相对较好,
似乎能够保证更为广阔的生活前景。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之下,过去十年时
间里,许多农村女性向城市转移,构成了农村移民大军的主流。结果导致
城市地区居民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社会女性数量过剩,特别是处于婚配年
龄阶段的女性和老年女性过剩。伴随着这一趋势还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城市中身边无父母照顾的未成年母亲越来越多。由于远在农村的家庭无法
照顾到在城市中寻找机遇的女儿,同时造成这一问题的那些生理上的“父
亲”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孩子的父亲,结果那些未成年母亲不仅要保护
自己,还要保护她们自己的孩子。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未成年单
身母亲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研究显示,过早获得性经验、过早生育子女、
受教育水平低下以及不能够结婚等因素构成了这些女性和她们的子女之
间贫穷问题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女性持家家庭数目增多的根本原因。农村男性大
量向城市移民一一这种现象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和亚洲尤为明显
一使得留守家中的女性不得不花很长时间作出决定,同时还要想办法供
养家庭成员们的生活,虽然她们的丈夫可能会时不时从城市给她们寄一些
钱回来。许多移民到城市的男性同他们在农村带着孩子的妻子离了婚,或
是直接将她们抛弃,因为这些丈夫到城市后再也无力供养他们的妻子和孩
子。
近年来,世界上各种民族冲突和各种国内武力冲突一直在增加,而且
大多数冲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造成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使许多家庭
分裂,而许多妇女也因此同她们的丈夫分开,甚至成为寡妇,不得不独自
口区后石工口/口主内JAAtM7衣)左夕d@『土?卉土17日»,卜4土土白、/1+./女工口品■1
长
我们过去十年中进行的多项研究表明,从一些贫穷指数上女性持家的家庭更易
看一一如家庭总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成人成员平均收入、陷入贫困
家庭人均消费以及土地所有和其它财产所有情况等一一女性
持家家庭的贫困状况比男性持家家庭更为严重。图2给出了一
些拉丁美洲城市的相关资料。
图2:
某些拉丁美洲城市中
女性持家的家庭在城
市总家庭数中所占的
百分比
资料来源:
M.布维尼科著《拉美及加勒
比地区扩大城市贫困人口就
业:社会性别分析》(日内瓦,
ILO,1995)。
波哥大是一个特例:
该城市中女性持家家
庭在城市家庭总数中
所占的比例高于该类
由于同其它类型的家庭比较起来,女性持家的家庭中没有
家庭在该城市低收入
工作的家庭成员数目与有工作的家庭成员数目的比值往往要
阶层家庭总数中所占
高一些,因此此类家庭更容易陷入贫困状况。
的比例。从图中可以
看出,其它四个城市
另外,单纯从“女性持家的家庭”这一概念看,我们就可
中女性持家的家庭在
以发现,这些家庭主要创收人员面临着双重困难:首先,她们
各城市低收入阶层家
必须将经济创收同家庭责任结合起来,这就使得她们与那些男
庭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性持家家庭中的持家男性比较起来,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和精力来完成工作任务和实现家庭责任,同时她们的可移动性
也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其次,在就业和进行经济创收方面,她
们还不得不面对大多数女性所面对的各种障碍一一与男性比
较起来,她们参与劳工市场的机会和程度更小,获得高薪稳定
工作的机会更少,工资收入比较低,资产占有比较少,受教育
水平不高,工作技术面不广,而且获得及拥有土地、资本和技
术等资源的可能性也更小。
女性所遭受的贫困问题与她们的就业模式和她们在劳工市场中所处的
社会性别地位有密切关系。贫困人口中之所以女性占有很大比例,有一条重要的事
实原因一一发展中国家女性职工所集中从事的工作有一些共同特点:工资
与就业报酬低,不稳定,而且不能受到各类劳工保护法律条款和社会保护法律条
款的有效保护。下列三个主要因素将女性导向了低收入、低生产效率和偶
笈然性或暂时性的就业领域。
繁衍后代和照料家务普遍被认为是女性的基本社会职责。这种
熊
观点进一步加强了女性在接受教育、参加培训、获得和拥有土地及生
产性资产等方面所受到的结构性社会障碍;限制了女性可用于从事生
产性工作的时间和可移动性;同时还限制了她们的创收性经济活动选
择范围。
女性被视为次要创收群体。男性被视为基本创收群体,因此与女性
比较而言,在生产性工作机遇和工薪就业机遇方面享有优先权。但是
在多种社会形态中,女性承担着为家庭提供部分食品的责任,同时在
贫困家庭中,她们趋向于担任家庭主要创收人的角色。
女性在享有生产性资源和生产性服务方面受到了不平等待遇。
虽然她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我雇佣方式创收,而且土地、资本、技
术和劳工等资源对于这种创收方式十分关键。在贫困情况发生时,女
性往往首当其冲成为第一批丢失家庭资源享有权的人。
女性所做的工作易受到过低评价。一旦女性成为某种职业或某一
劳工队伍中部门的主导群体(女性化),该职业和该部门工作往往会被视为不足轻
女性成员在重、低技术要求和低经济价值的工作。
增多
虽然发展中国家女性在劳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低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
的工业化国家(1990年发展中国家女性在劳工队伍中占31%,而经济合作
图3: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该比例为60%),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
女性对经济比例正在增大。1970年和1990年间,北非、西亚、东亚、拉美和加勒比
活动的参与地区的女性在劳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长,但是同期其它地区内该比
率
资料来源:
国际劳工局,
日内瓦。
口
1970
1990
有备案记录的女性对经济看之间存在很
0102030405060708090100
女性所做工作的不可见性
现有劳工参与统计数据
在很大程度上过低反映了女
性对非正式部门和农业部门
经济活动的参与情况,在这两
个部门内有大量女性职工。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力备考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源试题及答案
- 高性能轿车短期出租协议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试题及答案
- 财务分析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加强新员工融入的工作措施计划
- 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另类投资方式试题及答案
- 注会考试中案例题的解析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复习试题及答案
- 解析交易规则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体系化整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实用版建筑工程工程合同模板
- 测量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 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2023版)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小班语言《小白鱼过生日》完整绘本有声故事PPT
- 新型马路划线机设计
- 《儿科学》课件第9章第九节 腹泻病
- 钢筋混凝土外文翻译文献
- 小学生主题班会 拒绝作弊+诚信考试+宣传教育 课件(共28张PPT)
- 项目2 动车组餐车乘务作业《高铁动车餐饮服务》教学课件
- 致远安全技术白皮书(简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