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
发布时间:2012-06-20来源:安监局字体:【大】【中】【小】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的整体应急能力,有效地进行事故控制,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
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H)222号)、《福
建省危险化学品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危险化
学品的活动过程中,由于自然、人为、技术或设备的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
毒物泄漏等下列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
1.3.1先行处置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灾
难;
1.3.2处置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
1.3.3处置超出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或者跨县级行政区、跨
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
1.3.4市政府领导认为需要处置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
事故等级划分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
令)第三条规定为准,危险化学品范围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公布
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为准。
市政府接到港口管理部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增援请求时,参照本预
案执行。
市政府接到铁路部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增援请求时,参照本预案执
行。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不适用本预案,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
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城镇燃气事故应急救援,依照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的应急预案实施。
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以及用于国防科研生产
的危险化学品的事故灾难,不适用于本预案。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
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
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市安监局在市政府领导下,负责综合指导、协
调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企业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
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发生事故的企业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
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市政府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
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
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
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
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组成
成立福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
任;副组长由分管副秘书长担任,成员由安监局、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
药监局、交通运输委、财政局、经委、商贸服务业局、气象局、质监局、民政
局、交巡警支队、高速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福州海事局、福建省福州港口管
理局等相关部门以及福州军分区、武警福州支队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主任由市安监局分管领导担
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24小时报警电话,电话号码
2.2相关机构职责
2.2.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组织预案的实施;指定事故现场应急总指挥,负
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迅速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
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必要时向省
或国家救援中心发出救援请求;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2.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
作;组织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为应急救援提供详细情况;组织专家为应急救援
的具体实施制定方案;组织事故后现场的保护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牵头负责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3环保部门职责:负责测定危险物质的品质成份及可能影响区域的浓
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并定期定点进行监测控制;
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质的处置;协助政府负责处置废弃危险化
学品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海洋渔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监测、处置危险化
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
2.2.4公安部门职责:负责交通和运输的管理,危险区域出入的管制;负责
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警戒;确定伤亡人员情况;
武警支队:配合公安部门执勤;
交巡警支队:牵头负责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
作;
高速交警支队: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负责交通事故现场交通指挥疏导、
在划定的警戒区域以外维护道路通行秩序和安全警戒工作。
高速公路路政部门:负责布控交通事故现场或规定的高速公路警戒区域,
有关收费站控制车辆进出高速公路,承担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施救。
2.2.5消防部门职责:负责控制和扑灭火灾,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
漏等事故现场;参与遇灾和被困人员的搜救工作;必要时,配合解放军防化部
队开展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
2.2.6卫生部门职责:负责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指导现场医疗救护工作;
药监部门职责:负责协调应急药品供应工作。
2.2.7交通运输委职责: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道路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监督
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对其所属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统一安装GPS,随车携带运
输卡;必要时,协调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参与救援。
牵头负责内河水路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参与协调铁路、民航运输保障工作。
2.2.8气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事故发生地附近自动气象站的气象参数,预
测火势蔓延的方向,速度和范围,有毒气体扩散的方向和范围等。
2.2.9民政部门职责: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需要大规模
紧急转移安置人员时,参照《福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开展救助工作。
2.2.10经委、商贸服务业局部门职责:负责组织抢险物资供应和输送,组
织供应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调集有关设备、器材、人员等,组织恢复
生产。
2.2.11质监部门职责:牵头负责特种设备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12海事部门职责:按照《福州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执行。
2.2.13港口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港口危险
化学品作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14福州军分区职责:负责协调参与救援的人民解放军和民兵预备役部
队。
2.2.15市财政局:负责应急救援演练经费以及抢险救援有功人员奖励资金
的保障。
2.3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按其工作职能划分为九个小组:
2.3.1危险源控制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
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消防队伍组成;必要时请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援助。
2.3.2消防组:负责现场灭火、设备容器的冷却、喷水隔爆、搜救伤员及事
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由企业专职、义务消防人员和消防队伍组成。
2.3.3安全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疏散人员、现场
周围物资的转移。由事故单位安全保卫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在道路运输过程
中发生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公安部门组织实施。
2.3.4安全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
由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高速交警支队负责,必要时请求武警部队协助。
2.3.5医疗救护组:负责在现场附近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
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进行事故现场必要的防疫工作。
由市卫生局负责。
2.3.6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和工、器具的供应,应急救援所
需的电力保障,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由市经委、商贸服务业局、药
监局和当地政府共同负责。
2.3.7环境监测组:负责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对事故
现场危险物质的处置,评估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为指挥人员决策和消除事故
污染提供依据。由市环保局、海洋渔业局、农业局、林业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
落实。
2.3.8善后处理组:负责善后工作,稳定社会秩序,由政府分管秘书长指定
劳动、民政、工会、保险等部门负责。
2.3.9专家咨询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现
场指导救援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由市安监局负责。
3预防与预警
3.1重大危险源管理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
使用和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
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单位依法向属地县(市)区安监局备案。在福州市安监局建立
健全重大危险源监管机构(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平
台,引导全市重大危险源单位接入市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市重大危险源监控
中心根据全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普查情况,编制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图、
表,确定福州市重大危险源,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补充、修订,为现场应急救
援和处理处置提供定量参考数据。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组织专业或兼职抢险、救援队伍,并配备救护设
备设施,承担本单位危险源发生事故时的抢险、救援和处理处置工作;组织专
业人员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采取监控措施并与市安监
局联网;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行政许可的,按规定向行政许可部门备
案,未实施行政许可的,向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并抄送市安监局;在事故发生
的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和处理处置,并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单位对其所属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配备GPS,实现车辆
运输过程的实时管理,运输单位应当指派具备救援专业知识人员跟随运输危险
化学品车辆,配备救护设备设施,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时,承担现场抢险、救
援和处置工作。
3.2信息报告
3.2.1发现事故苗头或已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发单位负责人应当立即按
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
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
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名称、交通路线、联络电话、
联络人姓名、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
漏等)、周边情况、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等。
3.2.2当地有关部门(或应急机构)接到报告(或报警)后,向本级政府和
上级部门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报告的方式采取先电话快报,再书面补报。
3.2.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第七、八、九、十、十一条的规定报告事
故信息。
3.3预警行动
重大危险源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的预警信息由市安监
局负责发布。
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陆上(含内河)的预警信息,根据影响范
围由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发布;造成海洋污染的预警信息,根据影响范围由市级
以上海洋渔业部门发布。
纳入省、市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的单位,预警信息发布传递的示意图:
重大危险源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
县(市)区政府
环保
安监
公安
卫生
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
市环保局
市公安局
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
市政府
市安监局领导
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相关部门
市卫生局
组织企业应急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预警
报告
报告
通知
通报
专家
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装备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特别
重大事故(I级)、重大事故(n级)、较大事故(m级)和一般事故(W级)。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级响应:在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
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
物质泄漏事故,已经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
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疏散转移10万人以上、或1亿元以
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事故事态发展严重,且亟待外部力量
应急救援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n级响应:在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
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
物质泄漏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0~
29人死亡、或50〜100人中毒、或5000〜10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
会影响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n级响应:在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
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
物质泄漏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3〜
9人死亡、或30〜50人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较大社会影响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V级响应:在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
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过程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
物质泄漏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
以下死亡、或30人以下中毒、或一定社会影响等。
按照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发生一般危险化学
品事故,市安监局分管领导和业务处室有关人员指导当地政府事故现场抢险救
援;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市公安、
安监、环保、卫生等部门领导赶赴现场,指导当地政府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市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视情组织力量参加抢险救援;已经发生
或可能发生重大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市危险化学品事故
灾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省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导下,组
织力量先行处置抢险救援工作,视情请示省政府启动预案。
4.2应急响应程序
4.2.1接到报告或报警后,领导小组应指派应急总指挥,调集各组应急救援
队伍、设施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4.2.2事发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事
故救援现场。
4.2.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
域和事故控制具体实施方案。
4.2.4专家咨询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作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
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防范措施。
4.2.5各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采取必要的
个人防护,按各自的分工展开处置和救援工作。
4.2.6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市安监局决定应妥善保护的区域,组织相关机构
和人员对事故开展调查和救援工作。
4.2.7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专家组成员和环保部门负责指导,以消防部门为
主要力量进行现场洗消工作;如污染区域较大时,请求解放军防化部队或其他
专业处置队伍参与洗消。
4.2.8市安监局将事故情况上报市政府和省安监局的同时,要及时向市委宣
传部通报,以便及时组织舆论引导工作。
福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
是
事故发生
接警
信息接报
与处理
信息反馈
应急启动
信息传报
有关成员到岗
专家到位
专业应急队伍准备
信息收集与分析
响应升级
有关人员、专家赴现场
指挥部成员到位
专业力量支援
工程抢险
医疗救护
人员疏散与安置
环境保护
现场监测
公众信息沟通
应急增援
救援行动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事态控制
否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
总结
否
4.3现场处置措施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火灾事故,
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或腐蚀性物质泄漏事故。针对上述危险化学
品事故的特点,其一般处置方案和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4.3.1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处置方案
(1)接警。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
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
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
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3)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
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报警,进行准备的
情况下,撤离是最佳保护措施。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
进行。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消除。当撤离比就
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
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4)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
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重
属性,要按照危险程度排序,采取一种或多种防护措施。
4.3.2火灾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火灾发生位置;
(2)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
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
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3)确定现场物质的储存量以及储存形式:
(4)所需的火灾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5)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8)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
(9)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周围区域的可能影响规模和程度;
(10)火灾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
疗救护等);
(11)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4.3.3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爆炸地点;
(2)确定爆炸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3)确定引起爆炸的物质类别(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
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
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4)所需的爆炸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5)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火灾、二次爆炸等);
(8)确定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
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9)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4.3.4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泄漏源的位置;
(2)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3)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
(5)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
(8)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9)气象信息;
(10)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11)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
后果);
(12)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13)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
散、医疗救护等);
(14)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特勤部队、企业救援队伍、防
化兵部队等)。
4.4信息发布
福州市安监局是福州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信息的指定来源。福州市安监
局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信息对外发布工作。必要时,福州市政府新闻办派
员参加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对
外报道工作。
4.5现场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
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报送相应级别的人民政府
批准,由现场指挥部宣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
员安置、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
5.2保险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
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5.3事故调查
市政府组织或根据政府授权由市安监局组织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进行
较大事故的调查,形成事故灾难调查报告,作出经验教训总结、改进建议和相
关事故责任单位及人员处理意见;属于上级政府管辖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按照
上级要求参与事故调查。
5.4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事后要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
援工作的建议,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总结报告。
6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市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部门保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各级、各类专业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地或本领域所有应急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系
方式。
6.2应急队伍保障
市政府建立完善以消防部队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伍。在化工规划区依托大
型企业建立专业救援队。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或领域的企业应当依法
组建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
6.3应急专家保障
成立应急救援专家小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
施,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
6.4应急装备保障
依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装备器材为主;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企
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建
立健全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6.5应急经费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当
地政府协调解决。市政府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所需工作经费按照《财政应急
保障预案》的规定解决。
应急经费用于日常应急装备维护,应急队伍建设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
援资金,不得挪为他用。
7预案管理
7.1预案演练
7.1.1演练方式
定期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方式为
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
7.1.2演练的具体要求
市安监局牵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市、县(市)区、企业三级联动的危险化
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一般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进行。
县安监局牵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县(市)区、企业两级联动的危险化学品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一般在“安全生产月”前进行。
市、县(市)区安监局应当经常派员指导、监督重点企业按照《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17号令)的规定落实应急救援演练。
7.2预案修订
一般情况下,本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并做修订说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三)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四)在应急救援实践中发现本预案存在重大缺陷的;
(五)出现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形。
7.3预案实施
本预案由市安监局管理,市安监局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评审,并及时根据评
审结论组织修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本
地区、本部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危险化学品企业依法制定应急预案并向安监部门备案。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8附件
8.1相关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
8.1.1相关机构联系方式
单位值班室电话传真
省安监局8752185487548643
市委83356528,8332497887021624
市政府83353791,8333481083357140
市安监局8322231183259796
市环保局8333771083337380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87026000,8753922987026089
市消防支队8708970083353741
市卫生局8852156683305151
市气象局8392052487140143
环保热线:12369
公安部门应急电话:110
消防部门应急电话:119
医疗急救应急电话:120
交通事故应急电话:122
海上搜救中心电话:12395
电力抢修:95598
供水抢修:968933
燃气抢修:968917,83663333
警备区87554587
鼓楼区政府8755144987562049
台江区政府83286175,8326943483285716
仓山区政府83139824,8344238383442644
晋安区政府8364052583653777
马尾区政府8368140783989152,83682346
福清市政府8522227385254835
长乐市政府2892255128922096
闽侯县政府22982257,2298100022982645
连江县政府2622799926232807
闽清县政府2233234922332109
罗源县政府2683122126831156
永泰县政府2483243024832336
8.1.2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略)
8.1.3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领导通讯电话(略)
8.2应急救援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
办公手机号
单位
姓名职称室电话码
省石油和化工咨询服务有限公
高龙司r.'.'jr.8302116813850173636
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
陈辉I.'.'Jr.8783662713859015520
李玉
省化工设计院
蓉高8753998513706965153
翁国
省化工设计院
泉r.8762156013905004085
魏可
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
毓r.8727070813960819871
张美福州正先安全科技咨询服务有
英限公司I.'.'Jr.8727070913599439973
陈秀
省实华生产安全评价中心
彬31:8762156013809514754
省安监局
曹颖I.'.'Jr.8755726713950398856
林仕
市安监局
湘r.'.'jr.8750558113799413417
刘贯
省安全生产隐患监控中心
澈Ar.8727070913906931041
8.3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8.3.1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
方案
1、氯化工艺
放执反II
反应类型]广重点监控单元氯化反应釜、
氯气储运单元
工艺简介
氯化是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氯原子的反应,包含氯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氯化
工艺,主要包括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
工艺危险特点
(1)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氯化,反应更为剧
烈,速度快,放热量较大;
(2)所用的原料大多具有燃爆危险性;
(3)常用的氯化剂氯气本身为剧毒化学品,氧化性强,储存压力较高,多
数氯化工艺采用液氯生产是先汽化再氯化,一旦泄漏危险性较大;
(4)氯气中的杂质,如水、氢气、氧气、三氯化氮等,在使用中易发生危
险,特别是三氯化氮积累后,容易引发爆炸危险;
(5)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遇水后腐蚀性强;
(6)氯化反应尾气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典型工艺
(1)取代氯化
氯取代烷烧的氢原子制备氯代烷烧;
氯取代苯的氢原子生产六氯化苯;
氯取代蔡的氢原子生产多氯化秦;
甲醇与氯反应生产氯甲烷;
乙醇和氯反应生产氯乙烷(氯乙醛类);
醋酸与氯反应生产氯乙酸;
氯取代甲苯的氢原子生产苇基氯等。
(2)加成氯化
乙烯与氯加成氯化生产1,2-二氯乙烷;
乙快与氯加成氯化生产1,2-二氯乙烯;
乙快和氯化氢加成生产氯乙烯等。
(3)氧氯化
乙烯氧氯化生产二氯乙烷;
丙烯氧氯化生产1,2-二氯丙烷;
甲烷氧氯化生产甲烷氯化物;
丙烷氧氯化生产丙烷氯化物等。
(4)其他工艺
硫与氯反应生成一氯化硫;
四氯化钛的制备;
黄磷与氯气反应生产三氯化磷、五氯化磷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氯化反应釜温度和压力;氯化反应釜搅拌速率;反应物料的配比;氯化剂进
料流量;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氯气杂质含量(水、氢气、
氧气、三氯化氮等);氯化反应尾气组成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搅拌的稳定
控制;进料缓冲器;紧急进料切断系统;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事故状
态下氯气吸收中和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氯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氯化剂流量、氯化反应釜夹套冷却
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高压阀、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
装置等。
2、合成氨工艺
吸热反
反应类型重点监控单元合成塔、压缩机、氨储存系统
应
工艺简介
氮和氢两种组分按一定比例(1:3)组成的气体(合成气),在高温、高压下(一
般为400—450℃,15—30MPa)经催化反应生成氨的工艺过程。
工艺危险特点
(1)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气体物料一旦过氧(亦称透氧),极
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
(2)高温、高压气体物料从设备管线泄漏时会迅速膨胀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到明火或因高流速物料与裂(喷D口处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着火和空间爆
炸;
(3)气体压缩机等转动设备在高温下运行会使润滑油挥发裂解,在附近管道内造
成积炭,可导致积炭燃烧或爆炸;
(4)高温、高压可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改变金相组织,还会加剧氢气、
氮气对钢材的氢蚀及渗氮,加剧设备的疲劳腐蚀,使其机械强度减弱,引发物理爆炸;
(5)液氨大规模事故性泄漏会形成低温云团引起大范围人群中毒,遇明火还会发
生空间爆炸。
典型工艺
(1)节能AMV法;
(2)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
(3)凯洛格法;
(4)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
(5)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
(6)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合成塔、压缩机、氨储存系统的运行基本控制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液位、物
料流量及比例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合成氨装置温度、压力报警和联锁;物料比例控制和联锁;压缩机的温度、入口
分离器液位、压力报警联锁;紧急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合成氨装置内温度、压力与物料流量、冷却系统形成联锁关系;将压缩机温度、
压力、入口分离器液位与供电系统形成联锁关系;紧急停车系统。
合成单元自动控制还需要设置以下几个控制回路:
⑴氨分、冷交液位;⑵废锅液位;⑶循环量控制;⑷废锅蒸汽流量;⑸废锅蒸汽
压力。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单向阀及紧急切断装置
等。
3、氧化工艺
反应类型||放热反应||重点监控单元||氧化反应釜
工艺简介
氧化为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过程,即氧化数升高的过程。多数有机
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表现为反应原料得到氧或失去氢。涉及氧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氧化
工艺。常用的氧化剂有:空气、氧气、双氧水、氯酸钾、高镒酸钾、硝酸盐等。
工艺危险特点
(1)反应原料及产品具有燃爆危险性;
(2)反应气相组成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具有闪爆危险;
(3)部分氧化剂具有燃爆危险性,如氯酸钾,高镒酸钾、铭酸酎等都属于氧化剂,
如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火灾爆炸;
(4)产物中易生成过氧化物,化学稳定性差,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作用易分解、
燃烧或爆炸。
典型工艺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
甲醇氧化制备甲醛;
对二甲苯氧化制备对苯二甲酸;
异内苯经氧化-酸解联产苯酚和丙酮;
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
天然气氧化制乙焕;
丁烯、丁烷、C微分或苯的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酎;
邻二甲苯或蔡的氧化制备邻苯二甲酸酎;
均四甲苯的氧化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酢;
危的氧化制1,8-蔡二甲酸酎;
3-甲基毗咤氧化制3-毗咤甲酸(烟酸);
4-甲基毗咤氧化制4-毗嗟甲酸(异烟酸);
2-乙基已醇(异辛醇)氧化制备2-乙基己酸(异辛酸);
对氯甲苯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醛和对氯苯甲酸;
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苯甲酸;
对硝基甲苯氧化制备对硝基苯甲酸;
环十二醇/酮混合物的开环氧化制备十二碳二酸;
环己酮/醇混合物的氧化制己二酸;
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合成乙醛酸;
丁醛氧化制丁酸;
氨氧化制硝酸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氧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氧化反应釜内搅拌速率;氧化剂流量;反应物料的配
比;气相氧含量;过氧化物含量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及紧急切断动力系
统;紧急断料系统;紧急冷却系统;紧急送入惰性气体的系统;气相氧含量监测、报
警和联锁;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氧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与反应物的配比和流量、氧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
阀、紧急冷却系统形成联锁关系,在氧化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氧化反应釜
内温度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配备安全阀、爆破片等
安全设施。
4、加氢工艺
反应类1放热反1重点监控
型II应1单元加氢反应釜、氢气压缩机
工艺简介
加氢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的反应,涉及加氢反应的工艺过程为
加氢工艺,主要包括不饱和键加氢、芳环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含氧化
合物加氢、氢解等。
工艺危险特点
(1)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具有高燃
爆危险特性;
(2)加氢为强烈的放热反应,氢气在高温高压下与钢材接触,钢材内的碳
分子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使钢制设备强度降低,发生氢脆;
(3)催化剂再生和活化过程中易引发爆炸;
(4)加氢反应尾气中有未完全反应的氢气和其他杂质在排放时易引发着火
或爆炸。
典型工艺
(1)不饱和狭煌、烯煌的三键和双键加氢
环戊二烯加氢生产环戊烯等。
(2)芳煌加氢
苯加氢生成环己烷;
苯酚加氢生产环己醇等。
(3)含氧化合物加氢
一氧化碳加氢生产甲醇;
丁醛加氢生产丁醇;
辛烯醛加氢生产辛醇等。
(4)含氮化合物加氢
己二般加氢生产己二胺;
硝基苯催化加氢生产苯胺等。
(5)油品加氢
储分油加氢裂化生产石脑油、柴油和尾油;
渣油加氢改质;
减压储分油加氢改质;
催化(异构)脱蜡生产低凝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加氢反应釜或催化剂床层温度、压力;加氢反应釜内搅拌速率;氢气流量;
反应物质的配料比;系统氧含量;冷却水流量;氢气压缩机运行参数、加氢反应
尾气组成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系统;紧急冷却系统;
搅拌的稳定控制系统;氢气紧急切断系统;加装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设施;循
环氢压缩机停机报警和联锁;氢气检测报警装置等。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加氢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氢气流量、加氢反应釜夹套冷
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加入急冷氮气或氢气的系统。当
加氢反应釜内温度或压力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氢,泄压,并进
入紧急状态。安全泄放系统。
5、聚合工艺
I放热反]重点监控单
反应类型应I元聚合反应釜、粉体聚合物料仓
工艺简介
聚合是一种或几种小分子化合物变成大分子化合物(也称高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
通常分子量为1X10'—1X10,)的反应,涉及聚合反应的工艺过程为聚合工艺。聚合工
艺的种类很多,按聚合方法可分为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等。
工艺危险特点
(1)聚合原料具有自聚和燃爆危险性;
(2)如果反应过程中热量不能及时移出,随物料温度上升,发生裂解和暴聚,所
产生的热量使裂解和暴聚过程进一步加剧,进而引发反应器爆炸;
(3)部分聚合助剂危险性较大。
典型工艺
(1)聚烯烧生产
聚乙烯生产;
聚丙烯生产;
聚苯乙烯生产等。
(2)聚氯乙烯生产
(3)合成纤维生产
涤纶生产;
锦纶生产;
维纶生产;
廉纶生产;
尼龙生产等。
(4)橡胶生产
丁苯橡胶生产;
顺丁橡胶生产;
丁隔橡胶生产等。
(5)乳液生产
醋酸乙烯乳液生产;
丙烯酸乳液生产等。
(6)涂料粘合剂生产
醇酸油漆生产;
聚酯涂料生产;
环氧涂料粘合剂生产;
丙烯酸涂料粘合剂生产等。
(7)氟化物聚合
四氟乙烯悬浮法、分散法生产聚四氟乙烯;
四氟乙烯(TFE)和偏氟乙烯(VDF)聚合生产氟橡胶和偏氟乙烯-全氟丙烯共聚弹
性体(俗称26型氟橡胶或氟橡胶-26)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聚合反应釜内温度、压力,聚合反应釜内搅拌速率;引发剂流量;冷却水流量;
料仓静电、可燃气体监控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紧急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紧急加入反应
终止剂系统;搅拌的稳定控制和联锁系统;料仓静电消除、可燃气体置换系统,可燃
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高压聚合反应釜设有防爆墙和泄爆面等。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聚合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聚合单体流量、引发剂加入量、聚
合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在聚合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反
应超温、搅拌失效或冷却失效时,能及时加入聚合反应终止剂。安全泄放系统。
6、过氧化工艺
反应类III重点监控单
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过氧化反应釜
型1元
工艺简介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过氧基(-0-0-)的反应称为过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
过氧化物的工艺过程为过氧化工艺。
工艺危险特点
(1)过氧化物都含有过氧基(-0-0-),属含能物质,由于过氧键结合力弱,断
裂时所需的能量不大,对热、振动、冲击或摩擦等都极为敏感,极易分解甚至爆炸;
(2)过氧化物与有机物、纤维接触时易发生氧化、产生火灾;
(3)反应气相组成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具有燃爆危险。
典型工艺
双氧水的生产;
乙酸在硫酸存在下与双氧水作用,制备过氧乙酸水溶液;
酸酎与双氧水作用直接制备过氧二酸;
苯甲酰氯与双氧水的碱性溶液作用制备过氧化苯甲酰;
异丙苯经空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苯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
过氧化反应釜内温度;pH值;过氧化反应釜内搅拌速率;(过)氧化剂流量;参
加反应物质的配料比;过氧化物浓度;气相氧含量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及紧急切断动力系
统;紧急断料系统;紧急冷却系统;紧急送入惰性气体的系统;气相氧含量监测、报
警和联锁;紧急停车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宜采用的控制方式
将过氧化反应釜内温度与釜内搅拌电流、过氧化物流量、过氧化反应釜夹套冷却
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置紧急停车系统。
过氧化反应系统应设置泄爆管和安全泄放系统。
8.3.2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序号化学品名称别名CAS号
1氯液氯、氯气7782-50-5
2氨液氨、氨气7664-41-7
3液化石油气68476-85-7
4硫化氢7783-06-4
5甲烷、天然气74-82-8(甲烷)
6原油
汽油(含甲醇汽
8006-61-9(汽
7油、乙醇汽油)、石脑
油)
油
8氢氢气1333-74-0
9苯(含粗苯)71-43-2
10碳酰氯光气75-44-5
11二氧化硫7446-09-5
12一氧化碳630-08-0
13甲醇木醇、木精67-56-1
氟基乙烯、乙烯基
14丙烯庸107-13-1
鼠
15环氧乙烷氧化乙烯75-21-8
16乙快电石气74-86-2
17氟化氢、氢氟酸7664-39-3
18氯乙烯75-01-4
19甲苯甲基苯、苯基甲烷108-88-3
20氟化氢、氢氟酸74-90-8
21乙烯74-85-1
22三氯化磷7719-12-2
23硝基苯98-95-3
24苯乙烯100-42-5
25环氧丙烷75-56-9
26一氯甲烷74-87-3
2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理解注册会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考试技能强化与试题答案
- 项目管理的决策实施技巧试题及答案
- 批发砖石材料的合同协议
- 高效学习注册会计师脉络试题及答案
- 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与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纵览试题及答案
- 注会现场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投资合规管理试题及答案
- 暖气片购买与销售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十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
- 护肤夏日美白课件
- 2025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kmeans聚类算法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隧道二衬台车安装拆除施工方案
-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 燃气管道管道吹扫方案
- 2025年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血液透析常用药物知识及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