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一)八年级地理试题(提醒:本次考试生物、地理合考,时间共70分钟,地理卷共4页16题,30分)三、选择题:请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3分)。2024年11月23-26日,受超强寒潮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大风降温、局部伴随雨雪天气。如图为该次寒潮影响我国降温幅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降温幅度12℃以上的区域包括()①内蒙古高原②青藏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四川盆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与上海相比,成都降温幅度更小的主要原因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D.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陕西、山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如图为陕西、山西省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陕西省与山西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湿地减少 D.草场退化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陕西省与山西省适宜()A.大面积种植水稻,发展水田农业 B.大力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C.在缓坡开垦梯田,发展旱作农业 D.在渭河、汾河沿岸发展畜牧业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巧妙之处在于,用鱼嘴将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有效控制内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图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及成都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都江堰建成前,成都平原水旱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坦,夏季降水集中 B.岷江泥沙淤积严重C.高大山脉阻挡了夏季风 D.当地受台风影响大6.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下表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内江、外江、灌溉、防洪 B.外江、内江、发电、灌溉C.内江、外江、防洪、排沙 D.外江、内江、航运、防洪连接广东深圳与中山的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如图是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深中通道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深中通道的建成,使深圳和香港的影响力辐射至中山,为中山市发展提供()A.雄厚的农业基础 B.众多廉价的劳动力C.丰富的自然资源 D.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8.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有()①香港金融信息服务水平高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达③澳门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④陆路和海洋运输发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如图是我国台湾岛位置与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台湾岛()A.东临太平洋,北临南海 B.跨热带、亚热带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河流多自西向东流10.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A.西部平原 B.东部沿海 C.中东部山地 D.南部沿海如图是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三江源成为“中华水塔”,是因为这里()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湖泊星罗,沼泽密布③降水丰富,水源充足④是亚洲最大的平原湿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青稞作为青藏高原重要的粮食作物,能够适应青藏高原的()A.湿热 B.高寒 C.干旱 D.冷湿13.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河谷地带()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多 C.光照更充足 D.日温差更大四、综合题(共17分)14.到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图1是我国北方地区简图、济南气候统计图,图2是东北三省2018年人口、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2)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初,华北平原降水稀少,影响了华北平原____(粮食作物)的生长。华北平原春旱频发,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3)东北三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结合图2说明东北三省商品粮基地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15.新华社2025年1月9日消息,长江干流白鹤滩、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水电站2024年累计发电约2959.0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9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亿吨。如图是长江流域部分水电站分布图及西电东送线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白鹤滩、三峡等水电站所在河段水能丰富原因。____(2)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地,请从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原因。____(3)结合材料说明“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____16.塔里木盆地是“干旱的宝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荒漠防治加强生态治理】2024年11月28日上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的于田县,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锁边合龙”工程圆满完成。如图为“锁边”工程分布图和“锁边”措施示意图。(1)完成下面的框图,分析塔里木盆地内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①____②____(2)由于气候干旱,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3)说明“锁边”工程积极影响。____【特色农业带动群众致富】阿克苏“冰糖心”苹果是一种高甜度苹果,因其果核部糖分堆积呈透明状形成冰糖心而得名。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2024年,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产值超过40亿元。(4)阿克苏苹果含糖量高的气候原因是____,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

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一)八年级地理试题(提醒:本次考试生物、地理合考,时间共70分钟,地理卷共4页16题,30分)三、选择题:请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3分)。2024年11月23-26日,受超强寒潮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大风降温、局部伴随雨雪天气。如图为该次寒潮影响我国降温幅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降温幅度12℃以上的区域包括()①内蒙古高原②青藏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四川盆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与上海相比,成都降温幅度更小的主要原因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D.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答案】1.B2.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降温幅度12℃以上的区域大部分位于内蒙古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B①③正确,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降温在12°C以下,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由图可知,与上海相比,成都降温幅度更小主要原因是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盆地闭塞利于保温,与日照时间、海拔高低和距离海洋较远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顾名思义,就是寒冷空气好像潮水般奔流过来的意思,它属于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寒潮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陕西、山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如图为陕西、山西省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陕西省与山西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湿地减少 D.草场退化4.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陕西省与山西省适宜()A.大面积种植水稻,发展水田农业 B.大力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C.在缓坡开垦梯田,发展旱作农业 D.在渭河、汾河沿岸发展畜牧业【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疏松且降水集中,极易产生水土流失,这是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B正确,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主要在西北地区,湿地减少不是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由于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水稻,发展水田农业,大力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会使水土流失加剧,依据因地制宜应在缓坡修筑梯田,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旱作农业,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渭河、汾河沿岸,地形平坦,应该发展种植业,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巧妙之处在于,用鱼嘴将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有效控制内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图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及成都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都江堰建成前,成都平原水旱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坦,夏季降水集中 B.岷江泥沙淤积严重C.高大山脉阻挡了夏季风 D.当地受台风影响大6.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下表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内江、外江、灌溉、防洪 B.外江、内江、发电、灌溉C.内江、外江、防洪、排沙 D.外江、内江、航运、防洪【答案】5.A6.A【解析】【5题详解】成都平原地势相对平坦,且夏季降水高度集中,易形成洪涝;冬春季降水少,又会造成干旱,这是都江堰修建前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都江堰利用鱼嘴分流,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枯水期(冬季)将更多水量引入河床较低、流量相对较小的①内江用于③灌溉,汛期(夏季)让更多水量走②外江以迅速排出④防洪。因此顺序依次为“内江—外江—灌溉—防洪”,A正确,故选A。【点睛】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属于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连接广东深圳与中山的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如图是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深中通道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深中通道的建成,使深圳和香港的影响力辐射至中山,为中山市发展提供()A.雄厚的农业基础 B.众多廉价的劳动力C.丰富的自然资源 D.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8.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有()①香港金融信息服务水平高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达③澳门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④陆路和海洋运输发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7.D8.D【解析】【7题详解】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更丰富,所以深中通道的建设,可以为中山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圳和香港农业基础不雄厚、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较高;D正确,排除ABC;故选D。【8题详解】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包括香港金融信息服务水平高、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达以及陆路和海洋运输发达;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博彩业和旅游业,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点睛】深中通道的开通缩短深圳到中山之间的行车时间,加强粤港澳三地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的共同发展。如图是我国台湾岛位置与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台湾岛()A.东临太平洋,北临南海 B.跨热带、亚热带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河流多自西向东流10.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A.西部平原 B.东部沿海 C.中东部山地 D.南部沿海【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A错误;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所以台湾岛跨热带、亚热带,B正确;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C错误;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流,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台湾岛中东部山地面积广,降水丰富,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适宜多种树木生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山地,C正确;西部平原主要是农业等用地;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不是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ABD错误。故选C。【点睛】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且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如图是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三江源成为“中华水塔”,是因为这里()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湖泊星罗,沼泽密布③降水丰富,水源充足④是亚洲最大的平原湿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青稞作为青藏高原重要的粮食作物,能够适应青藏高原的()A.湿热 B.高寒 C.干旱 D.冷湿13.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重要的青稞产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河谷地带()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多 C.光照更充足 D.日温差更大【答案】11A12.B13.A【解析】【11题详解】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大河的发源地,①正确;高原气温低,蒸发量小,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湖泊星罗,沼泽密布,水资源丰富,②正确;三江源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③错误;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是亚洲最大的高原湿地,④错误,BCD错误,A正确,故选A。12题详解】青稞具有耐贫瘠和高寒的特点,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是唯一可以广泛种植的谷物。青稞因产量高、生长期短、适应于高寒地区等特性,成为了藏地群众主要食用的农作物品种,B正确;湿热是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干旱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冷湿是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青藏高原整体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海拔相对较低,受地形影响,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能满足青稞生长对热量的需求,所以成为重要的青稞产区,A正确。河谷地带的降水量有一定优势,相比较高原其他地区河谷光照和日温差不具有优势,相比之下,热量条件改善对青稞种植更为关键,BCD错误,故选A。【点睛】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这里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四、综合题(共17分)14.到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图1是我国北方地区简图、济南气候统计图,图2是东北三省2018年人口、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2)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初,华北平原降水稀少,影响了华北平原____(粮食作物)的生长。华北平原春旱频发,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3)东北三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结合图2说明东北三省商品粮基地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答案】(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光照资源较为充足(2)①.冬小麦②.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3)人口相对较少、人均耕地多,适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加之国家政策支持、交通运输较发达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图及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光照资源较为充足,适宜大面积旱作农业发展。【小问2详解】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影响了华北平原冬小麦的生长,华北平原春旱频发,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旱作农业,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东北三省商品粮基地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该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人均耕地多,适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加之国家政策支持、交通运输较发达等,为商品粮生产与外运提供了有利保障。15.新华社2025年1月9日消息,长江干流白鹤滩、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水电站2024年累计发电约2959.0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9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亿吨。如图是长江流域部分水电站分布图及西电东送线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白鹤滩、三峡等水电站所在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____(2)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地,请从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原因。____(3)结合材料说明“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____【答案】(1)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2)人口稠密,经济发达(3)缓解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流域部分水电站分布图及西电东送线路图为材料,涉及长江的水能资源,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白鹤滩、三峡等水电站所在河段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又位于南方地区(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小问2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所以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地,是因为它们拥有庞大的人口和高度发达的经济,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西电东送工程有效地满足了这些地区的能源需求,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小问3详解】“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缓解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16.塔里木盆地是“干旱的宝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荒漠防治加强生态治理】2024年11月28日上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