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_第1页
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_第2页
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_第3页
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_第4页
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我们来造纸》教案

课题

我们来造纸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造纸的过程,体会其中的艰辛。

2.掌握信息传递的记录和传递的方式。

3.增强学生对祖国科学文化的热爱。

重点

了解造纸的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记录和传递的方式。

难点

了解造纸的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记录和传递的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造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

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你了解造纸的过程吗?今天,我们就用废纸

来体验造纸的过程,学习《我们来造纸》。

思考,回

答。

激发学生兴

趣,导入课

题。

讲授新课

(一)设计制作手工造纸

阅读:教材15页

说一说,造纸的过程。

学生阅读,交流其中的体会,然后说出其中

的步骤。

(1)浸泡捣碎

将废纸撕碎,浸泡5分钟,然后捣碎。

(2)搅拌

搅拌成纸浆。

(3)抄纸。

用纱网抄起一层纸浆,再用干毛巾吸去纸浆

里的水分。

(4)晾干

轻轻揭干成形的纸,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二)表现交流

学生分小组

活动。

感知造纸的过

程.

2/4

教学过程

造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验其过程中,

说一说手工造纸的体会。

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谈其中的体会。

学生1:手工造纸很有趣!

学生2:手工造纸就是有些麻烦。

学生3:手工造纸速度也很慢。

教师:造纸过程让我们体会到愉悦,我们要把造纸技术发扬光大,为推动造纸技术做出

自己的贡献!

(三)阅读:信息的记录和传递

通过阅读,你了解了那些信息?

(1)信息记录媒介

龟甲、竹筒、纸、电子设备

理解:

甲骨文:古汉字书体之一种。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种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被称为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

南安阳。

竹简: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

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

(2)信息记录方式

刻字、书写、打字、语音输入

理解:

思考、实验、讨论、

总结

思考、讨

论、解决问

题。

通过具体感受

造纸了乐趣。

通过阅读信息

的记录与传

递,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与

进步。

3/4

教学过程

刻字:古时候人们用刀在木头或石头上雕刻出文字,而当今的人们能用多种方法在多种

材料上雕刻各种字体,如:石材,木材。

打字:用打字机把文字打在纸上。

(3)信息传递方式

驿马传书、电报、电话、网络通信

理解:

驿马传书:古代国家传递文书释使的投宿转递处。古代国家为传递公文、军事情报,自古即行设立。初时设传车,后改为驿马,以进行传递。在一定距离设宿所,以备投递役使驿马休息,设释长管理,设驿户以生产,

设驿马以更换脚力。

电报: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

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是摩尔斯编码。现在,随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

使用了。

课堂练习

1.说一说,信息记录的媒介有哪四种?

2.简单理解打字。

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

理解

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

巩固所学。

作业布置

说一说,造纸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造纸的四个步骤,更懂得了信息记录的媒介、记录方式和

传递方式。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