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先第12课新文化运动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学会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育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实力过程与方法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得有效历史信息。领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英勇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主动进取的精神,增加酷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增加民主与科学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文字或图片材料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北京高校的课堂里师生间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众生:大人好!老师:老爷们辛苦了!众生:升官发财!)进而引出北大的这种风气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洗心革面的改变,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今日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旧闻拾遗1: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2.老师提问:材料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复辟帝制;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实现皇帝梦。3.旧闻拾遗2:《女子世界》是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见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4.老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5.问题思索: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闻名人物相识到这一点?提示:必需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育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过程。提示:1915年创办人陈独秀地点上海杂志名称《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地点北京杂志名称《新青年》《新青年》和北京高校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目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思想革命1.材料展示:材料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头,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细致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2.老师提问: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们还有哪些主见?(学生探讨)3.老师总结:民主与科学,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4.老师补充: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推行孔教(被袁世凯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礼教),掀起一股文化逆流。基于此,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孔教。5.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祥林嫂之死(片段)以帮助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即漠视人的价值,扼杀人的生命,剥夺人的权利。(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革命1.老师提问:新文化运动中提倡运用白话文,分析白话文的普及在当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探讨今日我们是否可以不学古文?(学生探讨)2.老师总结归纳:利于实现语言与文字、文学更好的统一,利于一般群众的接受,利于宣扬新文化、新思想。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代表人物发表的文章及思想。提示: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主见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簇新、平易、通俗的新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见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鲁迅《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4.问题思索: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是“新”文化,原委“新”在哪里?提示: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运动,其核心是民主与科学。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主动性——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扬和铺垫作用。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肯定的片面性。三、课堂总结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剧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持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扬和铺垫的作用。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