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 情感主旨_第1页
第04讲 情感主旨_第2页
第04讲 情感主旨_第3页
第04讲 情感主旨_第4页
第04讲 情感主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EEN

BUSINESS第04讲

情感主旨古代诗文阅读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讲练测考情透视·目标导航第一部分课标要求考查形式命题趋势课标要求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个性化感悟对情感主旨有个性化的感悟,能够用准确、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结合背景体会将诗歌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理解。把握情感内容体会诗歌中直接表达的情感,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所传达的复杂情感。理解情感类型能识别诗歌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感主旨类型,并理解其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考查形式内容考查形式考查内容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其中主观题为主流,情感主旨常作为主观题的重要考点出现,要求学生能够识别诗歌中各种情感主旨类型,把握诗歌所传达的复杂情感。既包括对课内诗歌的鉴赏,也涵盖课外诗词,部分地区还会进行课内外诗歌的对比鉴赏,要具备迁移运用能力,对诗歌的情感主旨有个性化的感悟和理解。命题趋势课外诗词比重增加逐渐倾向于选取课外的诗词作品,以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对不同诗人、不同风格、不同题材诗歌的理解能力。综合考查趋势明显更多的是将情感主旨与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深度理解与个性化解读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对诗歌的情感主旨有自己的个性化感悟和理解。123知识导图·思维引航第二部分考点突破·考法探究第三部分知识点一:常见情感类型知识点二:情感主旨的分析角度知识点一:常见情感类型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通过归雁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思乡怀人之情12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与牵挂。送别惜别之情3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爱国报国之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系列,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山水田园之乐4.感时伤怀之绪杜甫的《春望》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充满了感时伤怀的情感。5.怀才不遇之叹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人登台远眺,俯仰古今,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6.人生哲理之悟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人们常常因为所处的地位或角度的限制,而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知识点一:常见情感类型(1)“题”“访”,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2)“咏”“感”,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3)“谪”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包括离别之事,迁谪之事等。(4)“行”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1.关注题目,推知情感。知识点二:情感分析角度2.明确题材,分析情感

田园诗:

热爱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

描绘春夏秋冬,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行旅诗:

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知识点二:情感分析角度陶渊明:恬淡平和。王维:

诗中有画。杜甫:沉郁顿挫。李清照:

婉约含蓄。3.关注作者,了解风格很多诗人都有其自己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的倾向,一般通过诗人我们就能大概了解某诗的内容及情感。知识点二:情感分析角度4.关注注释,了解背景

注释,是古诗词中很重要的部分,不仅要借助注释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要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从而领会诗歌情感。如注释中“作者被贬官”、“作者离开家乡”、“安史之乱”等要紧密联系分析情感。知识点二:情感分析角度5.品味词句,体会感情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或诗眼。所谓“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表达作者对西湖之景的喜爱。知识点二:情感分析角度诗歌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是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6.熟知意象,

感受意境。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流水、落花:人生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典型意象知识点二:情感分析角度(2024·黑龙江绥化)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请说说尾联运用的抒情方式及表达的情感。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示例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发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示例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题型精研·考向洞悉第四部分考向1单个诗句的情感(2024·江苏淮安)阅读下面诗歌,你从“莫空谈”中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初入淮河(其四)①[宋]杨万里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②诉不堪。却是归鸿③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注释】①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沦陷。淳熙十六年(1189),金人派遣使者赴南宋贺新年,杨万里奉旨迎接,来到淮水,心有所感,写下此诗。②王人:指赴金的南宋使者,即作者自己。③归鸿:南归的鸿雁。

①对中原父老遭受金朝压迫的痛苦命运的同情;②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未能收复中原的批判和愤懑;③对自己赴金却不能解救中原父老的无奈。(2024·山东日照)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尾联表现了诗人的旷达之情,请简要分析。

道间即事[宋]黄公度①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②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③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注释】①黄公度:因得罪秦桧被罢官。②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收割的日期各地不同,一般是在夏季。③方寸:指心。诗人称自己拥有豁达的心境,对外界俗世琐事毫不顾虑,以简单的生活和洒脱的心态自得其乐。他把自己比作“地行仙”,表现出他在生活中超然脱俗、不被世俗纷扰的豁达心境。考向1单个诗句的情感考向2:整首诗的情感主旨(2024·河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惆怅之情和思乡之情。前四句写昔人乘鹤而去,只余空楼,千百年来只有悠悠的白云空自浮动,诗人吊古伤今,生发惆怅之情;后两句描写日暮时分,诗人遥望家乡却只见江雾迷蒙,生发思乡之情。(2024·福建)阅读下面的唐诗,思考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司空曙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在红烛高烧的津亭与友人临别相会,繁音促节的管弦之声,纷然交响,为两人助兴,可知,情感是畅快。天亮分别,江空人孤,只有猿声,留给诗人的将是满怀的凄凉和哀伤。可知,感情是惆怅。考向2:整首诗的情感主旨考向3:两首诗的情感比较(2024·甘肃临夏改编)下面两首诗创作背景相同,请简要说说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甲】月夜忆舍弟

【乙】秦州杂诗①(其一)

杜甫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水落鱼龙②夜,山空鸟鼠③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①秦州:甘肃天水古称。安史之乱后,杜甫弃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三个月,写下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甲】诗也写于秦州。②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③鸟鼠:指鸟鼠山,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与“鱼龙”指代秦州境内山水。都抒发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艰难困苦的忧虑关怀之情,对身处战乱、兄弟离散的忧虑、牵挂和思亲之情,对自身辗转漂泊、老病无成的伤感之情,以及渴望安宁、向往和平的愿望。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