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第4章网络路由设计
*第2页学习目标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原理,掌握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配置及应用掌握RIP的配置及应用掌握单区域OSPF的配置及应用掌握路由重分发的配置及应用掌握多区域OSPF的配置及应用掌握多区域OSPF中特殊区域Stub的配置及应用掌握多区域OSPF中特殊区域NSSA的配置及应用掌握BGP的配置及应用学习完本次课程,您应该能够:*第3页课程内容
路由器及其配置基础路由协议RIP
单区域的OSPF路由重分发多区域的OSPF与路由汇总多区域的OSPF之Stub区域多区域的OSPF之NSSABGP协议配置*第4页1路由器及其配置基础主要内容路由器及其工作机制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工作原理及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及案例默认路由的配置命令及案例*第5页1.1路由器及其工作机制路由器与分组转发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分组的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
路由表是路由器转发分组的关键,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一张路由表,表中的每条路由项指明分组到某个网络的下一跳是谁,分组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接口发送出去。 路由器的分组转发流程:当一个分组到达路由器后,路由器会提取分组中的目的IP地址,与路由表中的目的网络进行最长前缀匹配,如果找到最长匹配的路由项,则按照匹配的路由项的信息,将分组重新封装成帧转发出去;如果没有匹配的路由项,路由表中有默认路由项的话,会按默认路由项的信息,将分组重新封装成帧转发出去;如果前二者都没有的话,丢弃该分组。*第6页路由种类与路由选择协议根据目的地与该路由器是否直接相连,可将路由分为:直连路由间接路由路由表中的路由项根据生成的机制的不同,可分为: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动态路由:根据运行在路由器上的路由选择协议(比如RIP、OSPF等)在路由器之间交换得到的网络信息,按照路由算法生成的路由。网络路由选择协议可分为:内部网关协议,主要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并生成路由。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RIP协议、OSPF协议等。外部网关协议,主要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之间交换信息,并生成路由。外部网关协议主要有BGP4。*第7页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网络管理员根据网络的情况手动在路由器上设定的路由,它不会随着网络拓扑的变化而动态地修改,静态路由一经设定就存在于路由表中。在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网络管理员必须手工地修改路由表。两个运行静态路由的路由器之间是无需进行路由信息交换的,这样就可以节省网络的带宽、提高路由器CPU和内存的利用率。静态路由一般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尤其是广域网接入链路)。静态路由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可靠,但是它的网络扩展性较差,配置烦琐,如果要在网络上增加一个新网络域网段,管理者必须在所有路由器上增加相应的路由。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它的命令格式和静态路由相似。为路由器配置默认路由后,当路由器在路由表里没有找到去往特定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时,它自动将该目标网络的所有数据发送到默认路由指定的下一跳地址。*第8页路由器配置基础路由器命令的基本配置思科路由器的管理方式与前面介绍过思科交换机的管理方式相同。路由器命令行命令模式也与交换机相同,主要分为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等。不过路由器的默认主机名称为Router。路由器的各模式之间的切换命令、命令行自动补齐功能、帮助功能、配置文件管理、主机名设置、口令设置等都与交换机相同。*第9页路由器配置基础路由器的接口路由器的接口可分为两种类型: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路由器的物理接口是指在路由器上有对应的实际存在的硬件接口,如以太网接口、异步串口和同步串口等。思科路由器的物理接口标识为:接口类型模块号/接口号。只不过接口编号是从0开始编号,而交换机是从1开始编号。另外,路由器的接口默认是关闭的,而交换机的端口默认是开启的。路由器的逻辑接口是相对于物理接口而言的,是指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功能,但在物理上不存在、需要通过配置来建立的接口。逻辑接口可以与物理接口关联,也可以独立于物理接口存在。路由器的逻辑接口主要有loopback接口、Null接口、子接口等。*第10页路由器配置基础loopback接口的配置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命令:
Router(config)#interfaceloopbackloopback-numberRouter(config-if)#ipaddressip-address
network-maskRouter(config-if)#noshutdown要删除loopback接口,可以使用命令“nointerfaceloopback接口编号”。*第11页路由器配置基础路由表的查看模式:特权模式命令:
showiproute*第12页1.2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及案例配置静态路由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命令:Router(config)#iproutenetwork-numbernetwork-maskip-address参数:network-number 是目的地址,一般是一个网络地址network-mask 是目的地址的子网掩码ip-address 是下一跳地址说明: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showip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第13页删除静态路由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命令:Router(config)#noiproutenetwork-numbernetwork-mask
说明:此命令将从路由表中删除由网络号与子网掩码共同确定的静态路由。*第14页【配置举例1】设置静态路由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terminalRouter(config)#iproute172.16.0.0255.255.0.0192.168.3.2iproute172.16.0.0255.255.0.0192.168.3.2命令表示把所有目的地址在172.16.0.0/16网络中的数据报发往地址192.168.3.2处。*第15页【配置举例2】取消静态路由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terminalRouter(config)#noiproute172.16.0.0255.255.0.0
本例删除了路由表中目的地址为172.16.0.0/16网络的静态路由*第16页【配置举例3】A企业内部网络拓扑如图4.1.1所示,二台路由器(Router0、Router1)连接了三个网络(192.168.1.0/24、192.168.2.0/24、192.168.3.0/24),已知三个网络中的PC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如图所示,现要求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让三个网络可以互通。*第17页图4.1.1网络拓扑结构图*第18页1.3默认路由的配置命令及案例配置默认路由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命令:Router(config)#iproute0.0.0.00.0.0.0ip-address
参数:0.0.0.00.0.0.0表示任意地址。ip-address是下一跳地址。说明:默认路由的优先级是最低的,设备首先会匹配静态路由和由路由协议生成的路由,只有当没有相匹配的项目时,才按照默认路由指定的地址发送。*第19页删除默认路由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命令:Router(config)#noiproute0.0.0.00.0.0.0说明:此命令将从路由表中删除默认路由。*第20页【配置举例】默认路由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terminalRouter(config)#iproute0.0.0.00.0.0.0192.168.10.2iproute0.0.0.00.0.0.0192.168.10.2命令表示把所有没有匹配成功的目的地址发往地址192.168.10.2处。*第21页课程内容
路由器及其配置基础
路由协议RIP
单区域的OSPF路由重分发多区域的OSPF与路由汇总多区域的OSPF之Stub区域多区域的OSPF之NSSABGP协议配置*第22页2路由协议RIP主要内容RIP协议及其工作原理RIP的配置及应用案例RIPv2的配置及应用RIPv2的认证配置*第23页2.1RIP协议及其工作原理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由Xerox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适用于小型网络,其最大优点是简单。*第24页RIP基本原理(1)RIP协议要求相邻路由器之间周期性地通过广播UDP分组来交换路由信息。RIP有两个版本,在通常情况下,RIPv1报文使用广播报文,RIPv2报文使用组播报文。默认情况下,启用了RIP的路由器每隔30秒利用UDP520端口向与它直连的网络邻居广播(RIPv1)或组播(RIPv2)路由更新。接到更新报文的路由器将接收到的信息更新自身的路由表,以适用网络拓扑的变化。如果路由器经过180秒,没有收到来自某一路由器的路由更新报文,则将所有来自此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标志为不可达。如果经过240秒,仍未收到路由更新报文,就将这些路由从路由表中删除。*第25页RIP基本原理(2)RIP协议使用跳数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距离,称为路由度量。在RIP中,路由器到与它直接相连网络的跳数为0,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1,从一个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所经过的跳数(也即路由器数)。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目的网络之间所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目为15,跳数16表示不可达。抵达目的地的跳数最少的路径为最优路径。距离向量类的路由算法由于路由器不知道网络的全局情况,容易产生路由循环,即路由器把从其邻居路由器学到的路由信息再回送给那些邻居路由器。如果网络上有路由循环,将会导致网络收敛较慢,造成路由环路。为了避免路由环路,RIP采用水平分割、毒性逆转、触发更新、抑制计时等机制来避免路由循环的问题。
*第26页RIP协议的特点(1)RIP协议用跳数来评估路由,跳数最大为15,所以RIP协议不适合大规模的网络。(2)RIP协议的路由更新信息不包含网络掩码部分,要求网络使用相同的掩码,因而造成地址浪费,不利于地址资源的合理使用。(3)RIP协议收敛速度较慢,时间经常大于5秒,不利于网络的扩大和发展。(4)RIP协议使用整个路由表作为路由更新信息,会占用大量网络带宽。(5)RIP协议在决定最佳路径时,只考虑跳数,不考虑网络连接速率、可靠性和延迟等参数,这将导致有时RIP选择不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第27页2.2RIP路由的基本配置在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首先要做的基本配置是启动RIP路由进程,并定义RIP路由进程关联的网络,然后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其他参数配置,如计时器、认证等。*第28页RIP协议基本配置RIP协议基本配置命令命令:Router(config)#routerrip//启动RIP进程,并进入RIP配置子模式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network-number说明:
network命令用于指定参与RIP路由的网络,它的参数是网络号。如果设备连接了多个网络,你可以用多条network命令指定它们。*第29页RIP协议基本配置删除RIP关联的网络:命令:Router(config)#routerripRouter(config-router)#nonetworknetwork-number
关闭RIP协议:命令:Router(config)#norouterrip说明:关闭后,本设备的RIP协议将不再工作。*第30页【配置举例】某网络的拓扑及各设备的IP地址,如图4.2.1所示,要求在二个路由器上通过配置RIP让PC0与PC1能够相互通信。*第31页I.配置前,查看路由表如果二个路由器各个接口上的IP地址已配置好,在进行配置RIP前,在Router0上查看路由表,可以看以下内容:Router0#showiproute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说明:此时,Router0上只有二条直连路由。*第32页II.Router0上的RIP配置:Router0>enableRouter0#configureterminalRouter0(config)#routerrip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0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Router0(config-router)#end本例在设备上启用了RIP协议,关联的网络是192.168.1.0/24和192.168.2.0/24。*第33页III.Router1上的RIP配置:Router1>enableRouter1#configureterminalRouter1(config)#routerrip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3.0Router1(config-router)#end*第34页IV.配置后,查看路由表在完成上面的配置后,查看Router0的路由表,可得如下内容:Router0#showiproute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R192.168.3.0/24[120/1]via192.168.2.2,00:00:25,FastEthernet0/1
第三行,就是通过RIP学习到的路由。V.网络连通性测试此时在PC0上pingPC1,可以ping通。*第35页RIP协议参数的配置通常情况下,我们让RIP协议的各项参数取默认值就行了,无需进行配置,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用命令修改它们的值,修改时应该先用routerrip命令进入RIP的配置模式。(1)配置计时器命令:Router(config-router)#timersbasicupdateinvalidholddown说明:update:更新时间。是发送更新报文的时间间隔。默认为30秒,有效取值范围是0~2147483647。invalid:失效时间。是宣布无效的时间间隔。默认为180秒,有效取值范围是1~2147483647。holddown:清除时间。是对失效项目保持的时间。默认为120秒,有效取值范围是0~2147483647。*第36页RIP协议参数的配置(2)设置RIP版本命令: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version-number说明:version-number的取值为1或2。默认情况下,RIP协议可接收RIPv1和RIPv2的报文,发送RIPv1的报文。用version1命令可设置为仅发送和接收RIPv1的报文,用version2命令可设置为仅发送和接收RIPv2的报文。另外,你也可以用ipripsend|receiveversion命令设置各个接口发送和接收的版本。*第37页RIP协议参数的配置(3)设置RIP被动接口命令:Router(config)#routerripRouter(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port-id说明:当接口被设置被动接口时,接口不会向外发送路由更新,但是可以接收路由更新,能防止不必要的路由更新发送到网络上。一般直连终端的接口可以配置为被动接口,可以节省带宽。*第38页2.3RIPv2的配置及应用案例RIP协议有二个版本,RIPv1是有类路由选择协议,即在该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所以RIPv1在发送路由信息的时候不发送子网掩码的信息。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它可以工作在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和不连续的网络环境中。*第39页表4-2-1RIPv1和RIPv2的区别*第40页(1)在路由器上启动RIPv2路由进程R1(config)#routerripR1(config-router)#version2//指定RIP的版本R1(config-router)#noauto-summary//取消自动汇聚R1(config-router)#network1.0.0.0//参与RIP的网络R1(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2.0*第41页(2)路由器接口上的发送与接收的路由更新的版本控制Router(config-if)#ipripreceiveversion[1][2]//设置接收的路由更新的版本Router(config-if)#ipripsendversion[1][2]//设置发送的路由更新的版本例:使得GigabitEthernet0/0接口可以接收RIPv1和RIPv2的数据包。但只发送RIPv2的路由更新。Router(config)#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Router(config-if)#ipripreceiveversion12Router(config-if)#ipripsendversion2*第42页(3)路由的自动汇聚
RIP是一个有类协议,RIPv1会自动进行同一个有类网络的汇聚,也即只对外发布对应的标准分类的网络号,不会发布对应的子网掩码。RIPv2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对外发布路由时,同时发布子网掩码。 默认情况下,RIP的自动汇聚是打开的,RIPv1是不能关闭的,RIPv2是可以关闭的。R1(config)#routerripR1(config-router)#version2//指定RIP的版本R1(config-router)#noauto-summary//取消自动汇聚*第43页【配置举例】某网络的拓扑结构、IP地址配置如图4.2.3所示。*第44页I.当在Router0、Router1上启动RIPv1时,会发现PC0与PC2之间是不通的。且此时在Router0上查看路由表,显示如下:Router0#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172.16.0.0/24issubnetted,2subnetsC172.16.0.0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72.16.1.0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1/0可以看到,根本没有通过RIP学习到的路由,为什么会这样呢?*第45页因为在RIPv1中,只支持标准分类的网络,也只通告标准分类的网络号,且在通知中,没有子网掩码,所以:Router0告诉Router1:我直接连接172.16.0.0、192.168.1.0二个网络。Router1告诉Router0:我直接连接172.16.0.0、192.168.1.0二个网络。结果,双方都没有从对方那里得到新的且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第46页II.当在Router0、Router1上启动的RIPv2时,PC0与PC2之间是可以通的。且此时在Router0上查看路由表,显示如下:Router0#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172.16.0.0/16isvariablysubnetted,3subnets,2masksR172.16.0.0/16[120/1]via192.168.1.2,00:00:07,FastEthernet1/0C172.16.0.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72.16.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1/0由于RIPV2的路由通告中,是带有子网掩码的,所以,此时,Router0通过路由通告学习到了Router1上的172.16.0.0/16的子网的路由。*第47页2.4RIPV2的认证配置及应用案例随着网络的发展,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各种欺骗手段层出不穷,发布虚假路由是黑客常用的一种手段。为此在路由器上配置路由协议时,通常需要配置认证。RIPv2支持路由认证,且有明文认证和密文认证(MD5)二种方式。RIPv2的路由认证是单向的,即R1认证了R2时(R2是被认证方),R1就接收R2发送来的路由;反之,如果R1没认证R2时(R2是被认证方),R1将不能接收R2发送来的路由;R1认证了R2(R2是被认证方)不代表R2认证了R1(R1是被认证方)。*第48页I.明文认证
RIP配置认证是在二台路由器相连的二个接口上进行的,首先选择认证方式,然后指定所使用的钥匙链。R1上的明文认证配置如下,R2上参照配置。
路由器R1上的明文认证配置:
interfaceSerial1/1
ipripauthenticationmodetext
//指定采用明文认证,明文认证是默认值,可以不配置
ipripauthenticationkey-chainrip-key-chain
/指定所使用的钥匙链
keychainrip-key-chain
//配置钥匙链
key1
key-stringcisco
//配置密钥*第49页明文认证时,被认证方发送keychain时,发送最低ID值的key,并且不携带ID;认证方接收到key后,和自己keychain的全部key进行比较,只要有一个key匹配就通过对被认证方的认证。R1和R2的钥匙链配置如表4.2.2时,R1和R2的路由有表中的规律。*第50页II.密文认证RIP的密文认证和明文认证配置非常类似,只需要在指定认证方式为MD5认证即可。R1的配置如下,R2参照即可。
R1上的密文认证配置:
interfaceSerial1/1
ipripauthenticationmodemd5
//指定采密文认证
ipripauthenticationkey-chainrip-key-chain
//指定所使用的钥匙链
keychainrip-key-chain
//配置钥匙链
key1
key-stringcisco*第51页同样RIP的密文认证也是单向的,然而此时被认证方发送key时,发送最低ID值的key,并且携带了ID。认证方接收到key后,首先在自己keychain中查找是否具有相同ID的key,如果有相同ID的key并且key相同就通过认证,key值不同就不通过认证。如果没有相同ID的key,就查找该ID往后的最近ID的key;如果没有往后的ID,认证失败。*第52页采用密文认证时,图1中R1和R2的钥匙链配置如表4.2.3时,R1和R2的路由表中的规律。*第53页课程内容
路由器及其配置基础
路由协议RIP
单区域OSPF
路由重分发多区域的OSPF与路由汇总多区域的OSPF之Stub区域多区域的OSPF之NSSABGP协议配置*第54页3单区域OSPF主要内容单区域OSPF及其工作原理单区域OSPF的配置及应用案例*第55页3.1OSPF路由协议OSPF简介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最短链路优先)路由协议是由IETFOSPF工作组在1988年提出来的,是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络路由协议。最初的OSPF规范被称为OSPF版本1,但是版本1很快被进行了重大改进的版本所代替,这个新版本被称为OSPF版本2,在稳定性和功能性方面的实质性改进。这个OSPF版本有许多更新文档,每一个更新都是对开放标准的精心改进。OSPF版本3是关于IPv6的。OSPF采用链路状态技术,路由器互相发送直接相连的链路信息和它所拥有的到其他路由器的链路信息。每个OSPF路由器维护相同自治系统拓扑的数据库。并根据这个数据库,构造出最短路径树来计算出路由表。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OSPF能迅速重新计算出路径,而只产生少量的路由协议流量。*第56页OSPF协议的特点OSPF协议是一种可以在中大型、可扩展的网络上运行的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能够解决许多距离向量型路由协议不能解决的问题。OSPF协议的特点如下:(1)OSPF适用于中大型网络。(2)OSPF更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OSPF采用触发更新。(3)OSPF路由收敛快。(4)OSPF不存在路由自环问题。(5)OSPF协议采用组播方式进行OSPF包交换,组播地址为224.0.0.5(全部OSPF路由器)和224.0.0.6(指定路由器)。OSPF协议的管理距离是110,低于RIP协议的120,所以如果设备同时运行OSPF协议和RIP协议,则OSPF协议产生的路由优先级高。*第57页OSPF的报文种类OSPF协议中的报文类型共有五种类型。(1)问候报文(Hello)用来发现和维持邻站的可达性。(2)数据库描述报文(DatabaseDescription,DD):此报文用来向邻站给出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所有的链路状态项目的摘要信息。(3)链路状态请求报文(LinkStateRequest,LSR)此报文用来向OSPF邻居请求发送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4)链路状态更新报文(LinkStateUpdate,LSU)链路状态更新报文是应链路状态请求报文的请求,用来向对端路由器发送所需的LSA。链路状态更新报文内容部分包括此次共发送的LSA数量和每条LSA的完整内容。(5)链路状态确认报文(LinkStateAcknowledgment,LSAck)链路状态确认报文是路由器在收到对端发来的链路状态更新报文后,所发出的确认应答报文。*第58页邻居关系与邻接关系在一个广播型网络中,路由器之间的关系有二种:(1)邻居关系(Neighbors):同一个网段上的路由器可以成为邻居,指的是物理上的相邻相关。邻居是通过Hello报文来发现的,Hello报文使用IP多播方式在每个端口定期发送。路由器一旦在其相邻路由器的Hello报文中发现他们自己,则他们就成为邻居关系了。只有AreaID、验证密码、HelloInterval、DeadInterval、stub区标记都相同的才可以成为邻居。邻居的协商只在主地址(Primaryaddress)间协商。双方只交互HELLO报文,不交互链路状态数据库;(2)邻接关系(Adjacencies):能够相互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路由器构成邻接关系,指的是逻辑上的相邻关系。物理上的邻居关系,不一定是邻接关系。邻接关系的建立发生在邻居关系建立之后。邻居和邻接的区分主要是用在以太网(广播型)网络中,需要选举一个中心节点,叫做DR,即这个以太网所有设备都要和DR交互所有信息,而彼此之间只交互hello报文,数据库的同步由DR定时广播链路状态数据库,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减少以太网中需要交互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数量。*第59页3.2OSPF路由的配置及案例OSPF配置命令(1)配置OSPF协议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ospfprocess-ID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network-numberwildcard_maskareaarea_ID参数说明:routerospf命令用于启用OSPF,并进入ospf的配置模式。process-ID为OSPF路由进程编号。该编号的范围在1~65535之间。network命令用于指定参与OSPF路由的网络,它的参数是网络号。network-number:是IP子网号。wildcard_mask:通配符掩码,是子网掩码的反码。Area_ID为网络区域号,是一个在0~4294967295之间的十进制数,也可以用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格式来表示。网络区域号为0或0.0.0.0时为主干区域。不同网络区域边界的路由器通过主干区域学习路由信息,不同区域交换路由信息必须经过区域0。*第60页(2)删除OSPF关联的网络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ospfRouter(config-router)#nonetworknetwork-numberwildcard-maskareaarea-id(3)关闭OSPF协议命令格式:Router(config)#norouterospfprocess-id说明:关闭后,本设备的OSPF协议将不再工作。*第61页单区域OSPF应用案例某网络的拓扑及各设备的IP地址,如下图所示,要求在二个路由器上通过配置OSPF让PC0与PC1相互能够通信。*第62页I.配置前,查看路由表如果二个路由器各个接口上的IP地址已配置好,在进行配置OSPF前,在Router0上查看路由表,可以看以下内容:Router0#showiproute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说明:此时,Router0上只有二条直连路由。*第63页II.Router0上的OSPF配置:Router0>enableRouter0#configureterminalRouter0(config)#routerospf1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00.0.0.255area0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0.0.0.255area0Router0(config-router)#end本例在设备上启用了OSPF协议,关联的网络是192.168.1.0/24和192.168.2.0/24。注意:192.168.1.0/24和192.168.2.0/24都只能是和本设备直连的网络。*第64页III.Router1上的OSPF配置:Router1>enableRouter1#configureterminalRouter1(config)#routerospf1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0.0.0.255area0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3.00.0.0.255area0Router1(config-router)#end*第65页IV.配置后,查看路由表在完成上面的配置后,查看Router0的路由表,可得如下内容:Router0#showiproute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O192.168.3.0/24[110/1]via192.168.2.2,00:00:25,FastEthernet0/1第三行,就是通过OSPF学习到的路由。*第66页V.网络连通性测试 此时在PC0上pingPC1,可以发现,可以ping通。*第67页课程内容
路由器及其配置基础
路由协议RIP
单区域OSPF路由重分发
多区域的OSPF与路由汇总多区域的OSPF之Stub区域多区域的OSPF之NSSABGP协议配置*第68页4路由重分发主要内容路由重分发的工作原理路由重分发的配置及应用案例*第69页4.1路由重分发路由重分发是指当网络中使用多种路由协议时,为了实现多种路由协议的协同工作,路由器将通过路由重分发将一种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转换为另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并通过另一种路由协议广播出去,以实现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目的。*第70页在下图中,左边网络使用RIP路由协议,右边网络使用OSPF协议,通过在Router1上配置路由重分发,可以让RIP学习到的路由信息传到OSPF中,同样也可以让OSPF学习到的路由信息转发到RIP中,这样,可以让使用不同路由协议的两个网络可以互通。*第71页管理距离是用来确定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或可靠性的度量值。每一种路由协议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就叫管理距离。路由器是将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作为确定多路径中的哪一条是到达目的地址的最佳路由的第一标准。*第72页*第73页度量值(Metric)度量值,代表网络距离,它用来在寻找路由时,确定最优路由路径。每一种路由算法在产生路由表时,会为每一条通过网络的路径产生一个数值(度量值),最小的值表示最优路径。度量值的计算可以只考虑路径的一个特性,比如,跳数、带宽、时延、负载等,但复杂的度量值一般是综合了路径的多个特性产生的。种子度量值(SeedMetric):重分发外部路由进来的路由条目如果没有加上度量值,默认就是这个种子度量值所定义的度量值。*第74页4.2路由重分发的配置及应用案例1路由重分发的配置命令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redistribute协议[协议进程号][metric度量值][subnets]参数说明:协议:指源路由协议,即产生被分发路由的路由协议。可以是RIP、OSPF、BGP等。协议进程号:与路由协议相对应,比如OSPF的进程号。但对于RIP就没有进程号,所以就不需要配置这一项。度量值:是一个大于等于零的正整数。设置此参数,会用设置度量值取代原来的种子度量值。OSPF的种子度量值为20。Subnets:此关键字用于当路由重分布到OSPF时,启动汇总重分发。*第75页2
路由重分发的应用案例某单位的网络拓扑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从左到右的各个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所在的网络号分别为192.168.1.0/24、192.168.2.0/24、192.168.3.0/24、192.168.4.0/24。现在左边网络采用RIP协议,右边网络使用OSPF进行路由。*第76页I.各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配置各路由器接口IP地址,在路由器Router0上启动RIP协议;路由器Router1上的接口0和接口1上分别启动RIP和OSPF协议;路由器Router2上启动OSPF协议。具体配置如下:路由器Router0:Router0(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0Router0(config-if)#ipaddress192.168.1.1255.255.255.0Router0(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Router0(config-if)#ipaddress192.168.2.1255.255.255.0Router0(config)#routerrip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0Router0(config-router)#netwrok192.168.2.0*第77页路由器Router1:Router1(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0Router1(config-if)#ipaddress192.168.2.2255.255.255.0Router1(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Router1(config-if)#ipaddress192.168.3.1255.255.255.0Router1(config)#routerrip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Router1(config-router)#exitRouter1(config)#routerospf1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192.168.3.00.0.0.255area0Router1(config-router)#exit*第78页路由器Router2:Router2(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0Router2(config-if)#ipaddress192.168.3.2255.255.255.0Router2(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Router2(config-if)#ipaddress192.168.4.1255.255.255.0Router2(config)#routerospf1Router2(config-router)#networ192.168.3.00.0.0.255area0Router2(config-router)#networ192.168.4.00.0.0.255area0Router2(config-router)#exit*第79页II.查看各路由器的路由表路由器Router0的路由表:Router0#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我们可以看到,此时,路由器Router0上只有二条直连路由,并不知道到192.168.3.0/24、192.168.4.0/24的路由。因为RIP的范围,没有包括这二个网络。*第80页路由器Router2的路由表:Router2#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C192.168.3.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4.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我们可以看到,此时,路由器Router2上只有二条直连路由,并不知道到192.168.1.0/24、192.168.2.0/24的路由。因为OSPF的范围,没有包括这二个网络。*第81页路由器Router1的路由表:Router1#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R192.168.1.0/24[120/1]via192.168.2.1,00:00:11,FastEthernet0/0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3.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O192.168.4.0/24[110/2]via192.168.3.2,00:12:15,FastEthernet0/1我们可以看到,此时,路由器Router1上有4条直连路由。其中通过RIP学到192.168.1.0/24的路由;通过OSPF学到192.168.4.0/24的路由。*第82页III.在路由器Router1进行路由重分发(1)将RIP学习到的路由分发到OSPF中。Router1(config)#routerospf1Route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rip(2)在路由器Router2上查看路由表:Router#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OE2192.168.1.0/24[110/20]via192.168.3.1,00:01:27,FastEthernet0/0OE2192.168.2.0/24[110/20]via192.168.3.1,00:01:27,FastEthernet0/0C192.168.3.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4.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此时,路由器Router2已经学习到了到192.168.1.0/24、192.168.2.0/24的路由了。*第83页(3)将OSPF学习到的路由重分发到RIP。Router1(config)#routerripRoute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ospf1metric10(4)在路由器Router0上查看路由表:Router0#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R192.168.3.0/24[120/10]via192.168.2.2,00:00:04,FastEthernet0/1R192.168.4.0/24[120/10]via192.168.2.2,00:00:04,FastEthernet0/1*第84页课程内容
路由器及其配置基础
路由协议RIP
单区域OSPF路由重分发多区域的OSPF与路由汇总
多区域的OSPF之Stub区域多区域的OSPF之NSSABGP协议配置*第85页5多区域OSPF、虚拟链路与路由汇总主要内容多区域的OSPF的工作原理多区域的OSPF的配置及应用案例OSPF虚链路的配置及应用案例OSPF的路由汇总的配置及应用安全*第86页5.1多区域的OSPF的工作原理1)为什么OSPF要划分区域?(1)随着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当一个大型网络中的路由器都运行OSPF路由协议时,路由器数量的增多会导致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非常庞大,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并使得运行SPF算法的复杂度增加,导致CPU负担很重。(2)在网络规模增大之后,拓扑结构发生变化的概率也增大,网络会经常处于“振荡”之中,造成网络中会有大量的OSPF协议报文在传递,降低了网络的带宽利用率。更为严重的是,每一次变化都会导致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重新进行路由计算。*第87页2)解决方法:(1)OSPF协议通过将自治系统划分成不同的区域(Area)来解决上述问题。(2)区域是从逻辑上将路由器划分为不同的组,每个组用区域号(AreaID)来标识。*第88页3)区域示例*第89页说明(1)区域的边界是路由器,而不是链路。(2)一个路由器可以属于不同的区域,但是一个网段(链路)只能属于一个区域,或者说每个运行OSPF的接口必须指明属于哪一个区域。(3)划分区域后,可以在区域边界路由器上进行路由聚合,以减少通告到其他区域的LSA数量,还可以将网络拓扑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小化。*第90页4)OSPF要分成多区域时的要点每个非主干区域必须与主干区域相连。5)OSPF将一个大区域分成多个小区域后的好处(1)降低SPF计算频率及复杂度,加快收敛。(2)减小路由表规模。(3)限制了链路状态通告的传播范围,降低了通告LSA引起的流量等开销。(4)增强稳定性,将不稳定限制在特定的区域。*第91页5.2多区域的OSPF的配置及应用案例1)多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1)启动OSPF进程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ospf进程号参数说明:进程号:取值范围1—65535,进程号只具备本地意义,不同的路由器进程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一个进程号的OSPF会单独维持一个数据库,所以同一个路由器尽量运行同一个进程号的OSPF进程。*第92页(2)宣告通过OSPF进行路由的网络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IP地址网络通配符area区域号参数说明:IP地址与网络通配符:二者共同确定了参与到OSPF的网络号。通配符就是子网掩码的反码。区域号:32位,由网络工程师设定,对于单区域OSPF,其区域号必须为0,对于多区域的OSPF,其他区域一般都要求与区域0直接相连。*第93页2)多区域OSPF的配置案例某单位的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从左到右的各个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所在的网络号分别为192.168.1.0/24、192.168.2.0/24、192.168.3.0/24、192.168.4.0/24、192.168.5.0/24。现采用OSPF进行路由,并且划分成三个区域。*第94页现在让三个区域能够互通,各个路由器上的OSPF配置如下:(1)路由器Router1上配置Router1(config)#routerospf1Router1(config-router)#net192.168.1.00.0.0.255area1Router1(config-router)#net192.168.2.00.0.0.255area1(2)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Router2(config)#routerospf1Router2(config-router)#net192.168.2.00.0.0.255area1Router2(config-router)#net192.168.3.00.0.0.255area0*第95页(3)路由器Router3上配置Router3(config)#routerospf1Router3(config-router)#net192.168.3.00.0.0.255area0Router3(config-router)#net192.168.4.00.0.0.255area2(4)路由器Router4上配置Router4(config)#routerospf1Router4(config-router)#net192.168.4.00.0.0.255area2Router4(config-router)#net192.168.5.00.0.0.255area2*第96页(5)完成上面的配置后,在路由器Router1上查看路由表如下:Router1#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OIA192.168.3.0/24[110/2]via192.168.2.2,00:00:12,FastEthernet0/0OIA192.168.4.0/24[110/3]via192.168.2.2,00:00:12,FastEthernet0/0OIA192.168.5.0/24[110/4]via192.168.2.2,00:00:12,FastEthernet0/0后面的三条路由都是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学习到的其他区域的路由。*第97页5.3OSPF虚拟链路的配置及应用案例1)OSPF虚拟链路多区域OSPF中,标准区域只能与主干区域之间才可以进行路由转发学习,二个标准区域之间是不能进行路由转发学习的。所以,多区域OSPF网络中,各标准区域一般都要与主干区域直接相连。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使得某标准区域与主干区域不能直接相连,此时就需要此标准区域的边界路由器与主干区域的边界路由器之间建立虚拟链路。*第98页2.OSPF虚拟链路的配置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area区域号virtual-link对端的边界路由器ID参数说明:区域号:是主干区域与需要建立虚拟链路的标准区域之间的区域号;路由器ID:如果路由器配置了router-id,路由器ID就为此ID;如果没有配置router-id,但配置了loopback地址,路由器ID为最大的loopback地址;如果前二者都没有配置,路由器ID为此路由器接口IP地址中的最大IP地址。*第99页3)OSPF虚拟链路的配置案例在上一个例子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路由器Router4,并添加一个区域3,IP地址如下图所示。*第100页在路由器Router3上进行OSPF配置:Router3(config)#routerospf1Router3(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4.00.0.0.255area2Router3(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5.00.0.0.255area2Router3(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6.00.0.0.255area3最后一条配置(蓝色的)是新加的。*第101页在路由器Router4上进行OSPF配置:Router4(config)#routerospf1Router4(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6.00.0.0.255area3Router4(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7.00.0.0.255area3*第102页进行完上面的配置,我们在Router4上查看路由表:Router4#showiproute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C192.168.6.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7.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可以看到Router4并没有学习到其他区域的路由,同样,可以查看Router0、Router1、Router2的路由表,可以发现,它们也没有学习到区域3的路由。*第103页想让区域3与其他的区域能够互通,必须要在区域3的边界路由器Router3与主干区域的边界路由器Router2之间建立一条虚拟链路。如下图所示。*第104页在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Router2(config)#routerospf1Router2(config-router)#area2virtual-link192.168.6.1在路由器Router3上配置:Router3(config)#routerospf1Router3(config-router)#area2virtual-link192.168.4.1*第105页完成上面的配置后,再在路由器Router4上查看路由表:Router4#showiprouteOIA192.168.1.0/24[110/5]via192.168.6.1,00:20:41,FastEthernet0/0OIA192.168.2.0/24[110/4]via192.168.6.1,00:20:41,FastEthernet0/0OIA192.168.3.0/24[110/3]via192.168.6.1,00:20:41,FastEthernet0/0OIA192.168.4.0/24[110/2]via192.168.6.1,00:20:41,FastEthernet0/0OIA192.168.5.0/24[110/2]via192.168.6.1,00:20:41,FastEthernet0/0C192.168.6.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C192.168.7.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1*第106页5.4OSPF路由汇总、配置及应用案例1)OSPF路由汇总(packettracer不支持,请在GNS3下完成)
路由汇总,也称为路由归纳,就是将多条路由合并到一条超网络路由通告中,以解决路由器路由表条目的庞大和频繁地在整个自治系统中扩散LSA。OSPF支持两种类型的路由汇总:区域间路由汇总和外部路由汇总。*第107页2)区域间路由汇总区域间路由汇总,是指在区域边界路由器上进行路由汇总。汇总的对象是本区域内产生的路由。不适用于外部路由通过再发布注入OSPF内的路由。为了减少路由器中路由表的条目,一个区域内的网络应该尽可能地连续,以便进行路由汇总。*第108页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area区域号range网络地址掩码参数说明:区域号:需要进行路由汇总的区域号网络地址与掩码:二者一起共同确定汇总的路由*第109页配置举例在本节第1个例子的基础上,我们在路由器Router1上添加四个环回地址,并将它加入到OSPF路由中。通过观察没有汇总之前的路由器的路由条目数量,与经过路由汇总后的网络中的路由器的路由条目数量,由此说明路由汇总的作用。*第110页(1)在路由器Router1上添加4个环回接口,并将之加入到OSPF中。具体命令如下:Router1(config)#intloop0Router1(config-if)#ipadd172.16.0.1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exitRouter1(config)#intloop1Router1(config-if)#ipadd172.16.1.1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exitRouter1(config)#intloop2Router1(config-if)#ipadd172.16.2.1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exit*第111页Router1(config)#intloop3Router1(config-if)#ipadd172.16.3.1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exitRouter1(config)#routerospf1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0.00.0.0.255area1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1.00.0.0.255area1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2.00.0.0.255area1Router3(config-router)#network172.16.3.00.0.0.255area1*第112页(2)在Router4上查看路由表,请注意观察路由条目的数量。Router4#showiproute此时,路由表中有172.16.0.0、172.16.1.0、172.16.2.0、172.16.3.0四条路由条目。*第113页(3)在路由器Router2上进行路由汇总Router(config-router)#area1range172.16.0.0255.255.252.0请注意此条命令配置的位置是在路由器Router2上,并且注意网络号与子网掩码。*第114页(4)再次在Router4上查看路由表,请注意观察路由条目的数量。Router4#showiproute请注意此时,关于172.16.0.0的路由只有一条了。最上面的一句话说明,是一个172.16.0.0/22的子网。*第115页3)外部路由汇总外部路由汇总,是指通过再发布被注入到OSPF网络中的外部路由的汇总。一般在自治系统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3 Sport and health Unit 6 Caring for your health教学设计3 牛津深圳版
- 2025年盘碟托盘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商超货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新工艺生产的过氧化异丙苯(DCP)项目发展计划
- 新能源汽车循环泵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冻力仪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自动上弦完整表心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经营租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电梯配件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精馏塔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大学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2024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兴淼水务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3-2024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 做美食自媒体规划
- 2023年新高考生物江苏卷试题真题答案解析版
- 刑法学教全套课件(完整)-2024鲜版
- 专题16.7 二次根式章末八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解析版)
- 医院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
- 初三励志、拼搏主题班会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与运营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