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易错点剖析试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易错点剖析试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易错点剖析试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易错点剖析试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易错点剖析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易错点剖析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酿泉之上,其土润泽,生竹,多鸣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1.皆:______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_______4.其土润泽:_______【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小题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文章以“醉翁”为主题,描绘了作者游览琅琊山的所见所闻。B.文章通过描写滁州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琅琊山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D.文章以醉翁亭为中心,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的饮酒作乐。【小题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小题5】请从本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小题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二、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不可少的。【小题7】解释下列词语。1.静静地泻:_______2.薄薄的青雾浮起:_______3.笼着轻纱的梦:_______4.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不可少的:_______【小题8】翻译下列句子。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不可少的。【小题9】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文章以荷塘月色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夜游荷塘的所见所闻。B.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荷塘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D.文章以荷塘为中心,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欢聚一堂。【小题10】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四、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下列古诗词,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题11】解释下列词语。1.明月光:_______2.地上霜:_______3.举头:_______4.低头:_______【小题12】翻译下列句子。1.床前明月光。2.疑是地上霜。3.举头望明月。4.低头思故乡。【小题13】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这首诗以月夜思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B.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霜、明月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这首诗以诗人的梦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D.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小题1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小题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床前明月光。2.疑是地上霜。五、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小题16】解释下列词语。1.蹒跚:_______2.探身:_______3.缩:_______4.蹒跚地走到铁道边:_______【小题17】翻译下列句子。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2.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4.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小题18】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文章以“背影”为主题,描绘了作者与父亲分别的场景。B.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C.文章以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D.文章以作者对父亲的回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小题19】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小题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2.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小题1】1.皆:全、都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看起来茂盛而且幽深秀丽的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4.其土润泽:那里的土地湿润【小题2】1.环滁皆山也。——滁州四周都是山。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看起来茂盛而且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高月显得小,水位下降露出石头。【小题3】B【小题4】本文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对琅琊山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题5】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乐趣不在于酒,而在于山水之间。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尽千里的风光,就要再往高处走一层楼。【小题6】1.环滁皆山也。——滁州四周都是山。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看起来茂盛而且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二、现代文阅读【小题7】1.静静地泻:缓缓地流淌2.薄薄的青雾浮起:轻薄的青色雾气升腾3.笼着轻纱的梦:如同被轻纱笼罩的梦境4.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不可少的:沉睡固然重要,小憩也是必不可少的【小题8】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洒在一片片叶子和花朵上。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轻薄的青色雾气在荷塘上升腾。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又像是被轻纱笼罩的梦境。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不可少的。——尽管是满月,但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因此不能明亮照耀;但我认为这正是恰到好处——沉睡固然重要,小憩也是必不可少的。【小题9】A【小题10】本文运用了动静结合、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夜晚美景的细腻感受。三、古诗词鉴赏【小题11】1.明月光:明亮的月光2.地上霜:地上的霜3.举头:抬起头4.低头:低下头【小题12】1.床前明月光。——床前明亮的光芒。2.疑是地上霜。——怀疑是地上的霜。3.举头望明月。——抬起头看着明亮的月亮。4.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思念故乡。【小题13】A【小题14】这首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描绘月光、霜、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小题15】1.床前明月光。——床前明亮的光芒。2.疑是地上霜。——怀疑是地上的霜。四、现代文阅读【小题16】1.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2.探身:伸出身体3.缩:收缩,缩短4.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腿脚不灵便地走到铁道边【小题17】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我看见他戴着黑色的布小帽,穿着黑色的布大马褂,深蓝色的布棉袍,腿脚不灵便地走到铁道边。2.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用手攀住上面,双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体向左微微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4.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就流了下来。【小题18】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