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七下第四单元以“修身正己”为主题,通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陋室铭》《爱莲说》五个文本,具体地展现了待人、待己、待事的美好境界,给学生的品德修养以明确的路径与方向。《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侧重写人,通过几件小事展现叶老待人厚、律己严的道德修养;《驿路梨花》侧重叙事,讲述与“小木屋”有关的一系列人和事,传达出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美好公德;《最苦与最乐》侧重论说,围绕“责任”这一话题阐述人生最苦与最乐的事,启发民众直面人生、勇担责任;《陋室铭》《爱莲说》两篇经典古文借“陋室”“莲花”寓意言志,传递着洁身自好、清高傲岸的美好人格。本单元的语文训练目标有两个,第一个是学习略读。以粗知文章大意为基点,学会根据一定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第二个是对文本内容和表达技巧有自己的心得。学习略读是阅读方法层面的要求,领悟内容和表达是阅读目标层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学习这个单元,要通过略读五个文本,理解其内容,领悟其表达技巧。依照读写一体的原则,本单元的学习还要运用所学完成单元作文训练。本单元文体比较丰富,包含回忆性散文、小说、论说文、古代散文。单元整体教学聚焦共性,围绕中心选材组材是本单元五个文本语用训练的重点。单篇教学聚点而教不面面俱到,整合教学融通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巩固、内化、提升。整合本单元文本的体式特点和表达技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做新时代的躬行君子”主题演讲。以五篇课文的主题内容和表达技巧为基础,围绕主题选材,安排篇章结构,完成演讲稿,开展班级演讲比赛。为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分三个课段进行教学:第一课段:教读,识君子之行;第二课段:自读,明君子之德;第三课段:整合,承君子之风。【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梳理文章主要内容;2.根据不同目的确定阅读重点,精读重点句段,把握以小见大、叙议结合、设置悬念、托物言志等写法;3.比较阅读,发现不同文本选材及架构特点,学习围绕主题选材组材。4.关联文本,整合探究,体悟修身正己的路径,学做躬行君子。以下是第一课段部分内容第一课段教读,识君子之行【教学文本】《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短文两篇》【课时安排】5-6课时【课前准备】1.利用早读时间,通读课文两遍,勾画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2.诵读《陋室铭》《爱莲说》,读准字音和节奏,结合课下注释,基本理解文章大意。【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2.根据不同的阅读重点,精读相关句段,掌握握叙议结合写人、设置悬念叙事、象征手法寓意的写法。3.领悟人物精神品质,结合自我生活,提升道德认知。【教学活动】第1-2课时教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活动一:略读,知其事1.从标题可知,本文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的相关事例。略读课文,看一看文章记叙了哪些事。(屏显)学习支架:关于略读: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内容大意;根据确定的阅读重点,带着问题阅读;遇到不懂的字词句,可以暂时跳过。关于记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学生按要求略读。教师计时,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展示、交流。明确:文章记了叶圣陶先生的七件事——给吕叔湘描标点,修润文字征求“我”的意见,送客到大门外,对“我”居住公寓感到悲伤,写文章力求平易如话,文风倡导简洁,力求文字完美。2.这些事是从哪些方面来选材组材的?(屏显)学习支架:略读3-7段,关注段首句,关注段落关联。引导学生再次略读,给事例归类,发现作者选材组材的方式。选材角度:日常生活、写文工作组材方式:待人厚、律己严活动二:细读,明其情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张中行于叶圣陶先生逝世后写成本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相关事例,对叶老给予极高评价。细读文章,勾画出文中的评价性语句。从评价性语句中,可以看出在作者心目中,叶圣陶先生是怎样的人?勾画、交流,(屏显,朗读)①《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②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③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为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④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⑤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⑥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⑦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⑧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明确:在作者心目中,叶圣陶先生是因道德高尚而不朽的人,是思想和行动上单一的儒,是躬行君子,是人之师表。2.对照文中记叙的七件事,看看这些事与这些评价对等吗?明确:作者选择的都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小事件表现大品格,小细节体现大德行。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活动三:悟读,识写法品读评价性语句,任选一两处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指导学生朗读。品析字句。示例:句③将叶老与孔老夫子对比,表达叶圣陶先生做到了孔子“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偏偏”一词,不可能中却有可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钦佩与景仰之情。句⑤用“凡是……无不……”双重否定句式自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钦佩敬仰之情。“有些”一词意味着同叶老交往的人,不分深浅,都“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小结: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作者对纪念人物的感情。人是写作对象,事是表达感情的载体,感情则是纪念文章的灵魂。第3-4课时教读《驿路梨花》活动一:略读,说茅屋故事1.快速阅读文章,重点关注文中人物与木屋的故事。其他内容观其大略即可。说一说,谁是茅屋主人呢?为什么?“我”和老余发现了小茅屋,在小茅屋中得到食宿帮助,第二天修缮小茅屋、挖排水沟。他们是茅屋主人。瑶族老人:在小茅屋得到照料后,专门给小茅屋送粮食,一起修葺小茅屋。他也是茅屋主人。一群哈尼小姑娘:接过姐姐的任务,经常照管小茅屋。她们是茅屋主人。梨花:常常照料小茅屋。她是茅屋主人。解放军战士:为方便路人,建造了小茅屋。他们是茅屋主人。2.按时间顺序,讲述茅屋故事。(屏显)悬念:通俗地说,悬念是故事发展中只亮出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误会:小说中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或错误的方向,从而造成悬念,使小说情节摇曳多姿。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情节安排的技巧:悬念和误会使情节一波三折。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故事就没有了吸引力,内容就会单薄,人物形象就不会丰满。活动二:精读,品梨花内涵1.再次略读课文,重点阅读勾画梨花的相关描写,读一读,体会其作用。(屏显,朗读)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篇梨树林啊!②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③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④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朗读描写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句①点题,为下文故事情节做铺垫。句②实写月光下梨花飘落,营造唯美的氛围。句③虚写梨花,营造人花合一的美好意境。句④再次点题,写人花相映相融,人如花,花衬人,花美人更美。2.文中写的“梨花”有哪些含义?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自然界的梨花;叫梨花的小姑娘;边疆人民淳朴、热情的品格;代代相传的雷锋精神。活动三:品读,悟标题之妙1.标题是什么意思?文中与“驿路”有关的描写环境的语句有哪些?(屏显)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着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驿路上的梨花,让人感觉艰险中有温馨、奔波中有暖意、恶劣中有美好。2.如果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