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作文素材运用与拓展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舍瑟何哉?”对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在中间B.因之以饥谨,因:接着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用D.鼓瑟希,希:稀疏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B.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D.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皙的回答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相比,没有涉及具体措施,只是谈自己的志向。B.孔子认为冉有的志向是“足民”,公西华的志向是“小相”,曾皙的志向是“与点也”。C.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不满,认为他“其言不让”,因此“哂之”。D.孔子认为公西华的回答“非邦”,认为他只适合做小相,而不适合做诸侯。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塞外风光图。大漠,浩瀚无垠,雄浑壮阔;长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诗人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诗人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宁静、壮美的秋景图。落霞,色彩绚丽;孤鹜,孤独飞翔;秋水,水平如镜;长天,辽阔无垠。这四幅画面,和谐统一,浑然一体。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诗人用“凌绝顶”表现自己攀登高峰的雄心壮志;用“一览众山小”表现自己高瞻远瞩的胸怀。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诗人登高远望,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诗人描写了夕阳西下、黄河东流、山川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壮志凌云的豪情。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诗人表达了独在异乡的思乡之情。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浩瀚无垠,垠:边界B.水平如镜,镜:镜子C.心旷神怡,旷:空旷D.壮志凌云,凌:超过5.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引用古代诗歌中的名句,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B.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情绪。C.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壮志凌云的豪情。D.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四、古诗词鉴赏(每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景,描绘了春日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色。B.词的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C.词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村的景色。D.词的结尾“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怀念。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描绘了夜晚的雨声和风声。B.词的中间部分“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C.词的结尾“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了反问手法,增强了词的感染力。D.词的整体风格清新脱俗,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充满了生机。B.词的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C.词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春天的美丽。D.词的结尾“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怀念。五、文言文翻译(每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孔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佾舞于庭,佾:古代舞蹈的行列B.三家者以雍彻,彻: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C.相维辟公,维:助词,无实义D.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谓:对……说5.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为:孔子对季氏说:“在庭院里用八佾跳舞,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B.三家者以雍彻。翻译为:三家以雍彻。C.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为:孔子对季氏说:“在庭院里用八佾跳舞,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D.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为:孔子对季氏说:“在庭院里用八佾跳舞,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批评季氏在庭院中使用八佾跳舞,认为这是僭越礼制的行为。B.孔子认为三家在祭祀时使用雍彻,也是僭越礼制的行为。C.孔子对冉有说:“女弗能救与?”表示对冉有不能阻止季氏僭越行为的失望。D.孔子认为泰山不如林放,表达了对季氏僭越行为的强烈不满。六、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如火、轮子、印刷术、蒸汽机、电等。这些发明和创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②然而,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问题,都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③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④科技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资源枯竭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⑥保护环境,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执法,减少污染排放。⑦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人口爆炸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加强人口政策宣传,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8.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介绍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和创造。B.文章接着指出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C.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几个方面。D.文章没有提到科技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强调了科技创新在解决挑战中的重要作用。B.文章提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等具体措施。C.文章认为,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解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问题。D.文章没有提到加强人口政策宣传、提高人口素质等具体措施。10.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科技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B.文章提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等具体措施。C.文章强调了科技创新在解决挑战中的重要作用。D.文章没有提到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执法等具体措施。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1.C解析:A项“摄”解释为“夹在中间”正确;B项“因”解释为“接着”正确;C项“以”解释为“用”不正确,在这里“以”是介词,表示原因,意为“因为”;D项“希”解释为“稀疏”正确。2.A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文言文的断句规则,正确的断句应为“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3.C解析:A项“曾皙的回答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相比,没有涉及具体措施,只是谈自己的志向”正确;B项“孔子认为冉有的志向是‘足民’,公西华的志向是‘小相’,曾皙的志向是‘与点也’”正确;C项“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不满,认为他‘其言不让’,因此‘哂之’”不正确,孔子哂的是子路的表现,而不是他的回答;D项“孔子认为公西华的回答‘非邦’,认为他只适合做小相,而不适合做诸侯”正确。二、现代文阅读4.C解析:A项“浩瀚无垠,垠:边界”正确;B项“水平如镜,镜:镜子”正确;C项“心旷神怡,旷:空旷”不正确,在这里“旷”是形容词,表示心情开朗;D项“壮志凌云,凌:超过”正确。5.A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文言文的断句规则,正确的断句应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6.D解析:A项“文章通过引用古代诗歌中的名句,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正确;B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情绪”正确;C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壮志凌云的豪情”正确;D项“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不正确,这句诗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四、古诗词鉴赏1.C解析:A项“词的上片写景,描绘了春日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色”正确;B项“词的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正确;C项“词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村的景色”不正确,这句话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将柳树和花朵赋予了人的情感;D项“词的结尾‘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怀念”正确。2.C解析:A项“词的开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描绘了夜晚的雨声和风声”正确;B项“词的中间部分‘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正确;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项目六任务二思考与练习答案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解析
- 代理销售合同
- 房屋抵债协议书参考
- 不要孩子双方同意离婚合同
- 2025年公司迁移是否合法地导致员工合同终止
- 2025综合装修合同范本
- 项目合作协议范本
- 讲师合作合同协议
- 2025租房合同附件格式
- 《隧道工程》课件
- DB-T29-111-201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程
- 2024年化粪池清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企业业务账号管理办法
- YY 0793.2-2023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及注意事项
- 思维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 产房人文关怀护理课件
- 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 第6章 参数估计(Python-1)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人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