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绿色食品 西葫芦早春露地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绿色食品 西葫芦早春露地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绿色食品 西葫芦早春露地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绿色食品 西葫芦早春露地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广西《绿色食品 西葫芦早春露地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绿色食品西葫芦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18]253号),我单位推荐的广西地方标准《绿色食品西葫芦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于2018年12月29日获得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负责起草。制定标准的必要性西葫芦,学名美洲南瓜(C.pepoL.),是葫芦科南瓜属中的一个栽培种,植株蔓生或矮生,叶片有白斑且裂刻深,果实绿色或黄色,果实圆形至长筒形,以食用嫩瓜为主,在广西种植面积约10万亩,主要种植区域有南宁市武鸣区、上林县,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和北海市合浦县等地,种植模式为稻瓜轮作,即晚稻收获后,播种西葫芦,播种时间为11月-1月,采收时间为1-4月,西葫芦采收后再种植水稻。我区生产的西葫芦以外销为主,主要供应北方市场,而且由于广西气候条件适宜,冬季温暖多雨,西葫芦可以露地种植,与北方温室生产相比较,生产成本低,价格存在明显优势,收购价格为0.2-0.8元/斤,西葫芦是“南菜北运”的首选蔬菜种类之一。与番茄、黄瓜等抗逆性差蔬菜相比较,西葫芦病害少、抗逆性强,较易种植。课题组在前期实地调研和走访过程中,发现西葫芦种植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种植密度不合理,未能根据具体品种的生长特性(如叶幅等)制定合适的种植密度,导致田间密度过小(图1),产量低,每亩产量甚至低于1000kg;(2)病害防治效果差,早春种植西葫芦主要病害为白粉病,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严重时白粉病菌覆满整叶,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性能(图2),最终影响产量,然而,在实际防治过程,用药不当且施药方法不科学,导致用药量多但效果差;(3)西葫芦采收标准不一,大小参差不齐,分级不标准,导致果实商品性差,影响收购价格。因此,针对西葫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制定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以解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生产操作,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种植水平和收益,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图1西葫芦种植过密过小,株与株间空隙大图2白粉病发病严重,粉层覆满整叶三、标准的制定过程1、前期研究工作。标准起草小组从2008年开始从事南瓜栽培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工作,已掌握广西南瓜种植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已制订并颁布《绿色食品中国南瓜早春生产技术规程》与《绿色食品印度南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两项,发表多篇南瓜栽培研究的论文,育成通过审定的南瓜新品种1个。因此,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南瓜种植经验和试验数据,为本标准的起草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与资料。2、制定标准起草的详细计划与进度。表1“绿色食品西葫芦早春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起草的计划与进度起至时间标准起草计划进度2019.1-2019.6进行必要的试验数据补充和验证,广泛征集种植地区农户的种植经验,并查阅文献,完成试验数据的补充和关键技术环节的校对。已完成2019.7-2019.12起草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集土肥、病虫防治和蔬菜生产等专家意见,汇总意见,按要求修改,形成送审稿。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尚未征求专家意见。2020.1-2020.6召开审定会,根据审定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未完成2020.7-2020.12提交报批稿,标准公示及颁布未完成3、试验与数据。(1)产量试验选择目前国内种植面积较广的6个西葫芦品种进行试验,田间种植株距50cm,行距80cm,由图3可见,不同品种产量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种植时应优先选择产量高的品种。图3不同西葫芦品种产量的田间比较(2)种植密度试验据文献报道(表2),通常西葫芦种植时采用的行距为0.7-1.0m,株距为0.4-0.6m。因此,针对株距试验设计了40cm,50cm和60cm三个梯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最适株距不同,应当根据具体品种的株幅设定最适宜的株距,如图4株幅为60cm,建议种植株距为60cm,行距应根据种植方式进行调整,如采用单行定植时行距80cm左右,如采用双行定植时,行距为1.2~1.5m。文章题目种植密度西葫芦栽培技术要点行距是0.7~1m,株距0.6~0.7m西葫芦早春露地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株行距为0.45m×1m,种植密度约1500株/亩早春茬西葫芦无公害栽培要点株距50cm早春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株距40~50cm,行距50~60cm论春季西葫芦高产栽培行距为1m,株距40cm左右,每667平方米定植2000株早春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定植按大小行,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50-60cm,每667m2栽植1600株左右表2文献报道西葫芦的种植密度图4根据株幅,确定适宜的种植株行距(3)药剂试验。早春露地西葫芦种植,白粉病是为害西葫芦生长的主要病害,防治白粉病的关键在于用药准确、及早施药和方法得当。目前防治白粉病的化学药剂很多,如粉锈宁、三唑酮、己唑醇、醚菌酯和乙嘧酚等,都能起到防治效果,按照NY/Y393的规定选择低毒、低残留、友好剂型的农药,如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其次,施药方法是关键,及早发现及早喷药,如果发病较为严重,应当用药液冲洗发病叶片,将叶上白粉病斑全部冲掉,如图5,左图为喷药前照片,叶片白斑非常严重,右图为用药液冲洗后的效果,叶上病斑都被冲掉。图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