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新教材
内容解读与教学建议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内史令、纳言、尚书令是宰相君主专制主义极权的方式,将宰〔丞〕相一分为三,由三个部门分权,从而相互制约,加强了君权。文帝杨坚之父叫杨忠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难点:地方机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又撤并了一些州县秦:郡县制西汉:在郡县之上增加了州一级监察机关东汉末:188年出现州、郡、县三级制。镇压黄巾军方便,然而在镇压了黄巾军以后,州的刺史〔州牧〕开始混战,天下三分。整个魏晋南北朝地方上都是三级制,隋统一后地方改为二级制。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重点:科举制度是一种官吏选拔制度,一直持续到1905年。两汉:察举制,各地每年向中央推荐当地士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向中央推荐考察出的士人。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仍是推荐制。隋炀帝创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创立:
1、考试取士2、才能优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大运河,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其空间分布,突出其南北走向的特点。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当皇帝—大君暂时不能理政是,皇后—小君毅然从后台走向前台掌握政权。皇后〔太后〕掌握政权的方式:〔1〕垂帘听政:吕后、慈禧〔2〕假君权与外戚:东汉〔3〕置君主于不顾,亲自发号施令:孝文帝时的冯太后〔4〕直接当政称帝:武那么天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重点:唐玄宗统治两个阶段:开元年间〔713—741〕——盛世天宝年间〔742—755〕——走向衰落历史教训:世袭制是一个王朝衰落的原因,终身制是一个王朝中的一时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唐太宗、唐玄宗治理国家的措施,这也是突破本课难点的关键。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自然经济的繁荣——农业、种植业、手工业等难点:儒、释、道并存,使得社会风气开放、自由表现为:长安是国际大都会,接纳着四方客人。妇女穿着和婚姻生活开放和自由。重点:唐诗的繁荣:主要原因之一,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文化人都会写诗;思想的开放,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强调盛唐景象出现繁荣的主要原因。第三课盛唐的社会景象难点: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的方式:联姻。主要由汉族的公主嫁给少数民族的首领。从此,吐蕃族开始走向定居。重点:1.鉴真东渡与中日交流。这时的交流是双方自发和自愿的。文化的交流往往是先进的文化自然而然的吸引相对落后的文化代表前来学习。空海:汉字草体偏旁——平假名吉备真备:汉字楷体偏旁——片假名字符:直接用汉字难点:1、安史之乱的出现:〔1〕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从多宰相制到李林甫一人宰相制。出将入相到边关守将换胡人。742年〔天宝元年〕〔2〕边关设置节度使。地方建制节度使、州、县。节度使掌握大量兵马。〔3〕744年玄宗宠杨贵妃,荒政怠政。753年李林甫死,杨国忠为相。755年安禄山以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叛乱。第五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2、安史之乱后的国家行政区划:将既掌管军事政务,又掌管民政的节度使建制从边关延及内地;节度使又是世袭制;节度使林立,称之为藩镇割据。重点:1、唐后期的政治特点:唐朝中央依靠节度使牵制节度使;节度使之间势力相当,暂且平行;皇帝也不过是大一点的节度使而已。907年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废哀宗自立,梁太祖,都开封。五代十国的局面就是藩镇割据、各自独立的结果,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长或另一种形式而已。2、五代十国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大不相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藩镇割据的原因。第五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难点:1、在中央:北宋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其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即政事堂。将军事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出,由枢密院掌管,形成“二府〞格局。又将宰相掌管的财权分割出去,设“三司〞,长官三司使又称之为“计相〞。至此,宰相手中的军权、财权被分割,有效地防止了宰相专权。第六课北宋的政治2、在地方:行政区划:州、县两级。其长官知州、知县,与州平行的有府、军、监。其中“府〞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军〞设军事要地,长官称知军。“监〞设于盐铁、铸钱等地,长官称知监。在州之上设置路,各路大体有四司:安抚司——兵民,简称“帅司〞;转运使司——财赋,漕运;提点刑狱司——刑狱,“宪司〞;提举常司——常平仓、义仓等,“仓司〞。四司互不相统,是中央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重点:重文轻武:tai宗皇帝坚信,一百个贪官比不上一个武将的危害。罪犯脸上刺字充军。轻蔑武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概念较多,对必要的如节度使、藩镇、转运使等可以加以简释。第六课北宋的政治第七课民族政权的并立第七课民族政权的并立重点:1、农业经济的开展是主要内容自然经济——土地的开辟、水利的修建等。在经营土地的根底上,根据南方的气候、江河湖海等开展起来的副业经济:棉花、茶叶等2、手工业与南方的江河纵横有关。造船业等棉花的传入第八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开展第八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开展10世纪——12世纪,蒙古大草原上散居着大小部落近百个,较大的已结成部落联盟的有二、三十个。塔塔尔〔鞑靼〕、瓦剌、克烈等蒙古部落仅是其中一个。铁木真〔1162——1227〕蒙古部落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家庭。难点:1026年建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奴隶制游牧政权;国家政权的完善:十户、百户、千户、万户。万户长和千户长由成吉思汗直接分封政治制度、军事制度与生产组织结合在一起。有了文字、法典等。第九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九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难点:1279年,元朝统一,其意义是重大的。同时又歌颂文天祥,到底统一好,还是反对统一好?高度评价统一,另一方面又歌颂文天祥的个人气节——忠贞不二的个人品格。重点:行省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最终完善和定型。1、地方三级制的危害,魏晋南北朝、安史之乱后的长时期分裂;二级制又不适应专制主义中央政权统治的扩大。2、行省与中央中书省的关系:地方政权是中央政权的派出机构;从此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中央:决策权;地方:执政权。地方丧失了立法权执行等独立品格。第十课元朝的统一第十课元朝的统一重点: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首先是政治的、军事的,其次才是经济的。失去了政治和军事中心,也失去了经济中心和繁荣。难点:1、城市是设计建立的,规定了专门的生活和商业、行政区域。2、宋词、元曲是达官贵人、贫民百姓日常消遣、娱乐文化。酒馆茶楼里的助兴文化——小调〔曲调〕,形成了固定的名称词牌。
第十一课宋元时期的城市生活第十一课宋元时期的城市生活
诸多的曲调串联在一起,加上科〔动作〕、念〔说话〕、白〔对话〕,戏剧出现了。科举不畅,大量的汉族文人将文化与谋生结合在一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宋词、元曲的流行,引导学生探讨流行的原因。明朝的称呼与元末农民大起义所宣传的白莲教、弥勒教的口号有关:明王出世、米勒下凡。重点:废丞相制。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是个人精力有限,让殿〔武英殿等〕、阁〔文渊阁等〕大学士共同议事。成祖时内阁形成,成员:大学士。以后开始拟定诏书,尤其是九岁的英宗上台后,成为“票拟权〞。皇帝看后,将其抄在奏章上,称批红。内阁成员:首付、次辅、群辅。票拟全掌握在首辅手中。第十三课明朝的统治难点: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特点在于:特务组织立场历代皆有,但用特务进行内部管理和官员控制,却是明朝首创。八股文与思想控制。自隋开始,读书——考试——做官成为青年人一生的奋斗目标。让青年人成为服从的奴隶,从读书开始,?四书?灌输忠、孝、仁、义等封建道德观,思想上收到限制。考试只能遵守八种死板的文字形式,行动上受到制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八股取士,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文的内涵、特点和八股取士的危害。第十三课明朝的统治第十四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十五课长城与北京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巨著难点:宦官专权,“批红〞——司礼监秉笔太监;厂、卫——宦官掌握赋税繁重,“三饷〞重点:李自成1644年初在西安建国“大顺〞,三月进入北京五月离开政权,灭亡的主要原因:无固定的财政收入支持。第十七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1626年死,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族名为满洲。拷掠追赃、吴三桂投清、4.29在武英殿称帝,4.30离北难点、重点:军机处:雍正七年〔1729年〕因对西北用兵成立,初称为“办理军机处〞,在隆宗门外盖三间木板房,以后改建为五间瓦房。1739年改名军机处,其一成立就取代其他机构,成为清施政法令的中枢机构。标志着军权完全排斥相权,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到达顶点。第十八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第十八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4、秉旨办事。皇帝每天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国事,或把臣下奏章交予商议,最后按皇帝指令拟“谕旨〞,当场决策。5、发布方式:一、明发上谕,由内阁向中外发布命令。二、廷寄,由军机处密封直接寄给总督、巡抚。第十八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军机处知识秉承皇帝旨意办理一切军政事务,并且皇帝不仅掌握着最后的决定权,同时也控制着决策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情报收集和证书拟定两个环节。军机大臣仅仅具有秘书的性质。运行了近二十年的丞相制度从名与实消失了。对皇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亲政、勤政。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本课是初中阶段有关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终结内容,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这一制度的兴起和开展作小结。第十八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第十九课清朝前期的兴盛人口增长:西汉末平帝原始二年〔2〕:5959万人;隋炀帝时:4602万人;唐玄宗天宝14年〔775〕:5220万人;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4532万人;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6070万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2331万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1.0124亿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微生物检验新技术展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法律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银行合规风险的评估工具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中的信息沟通考量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考理综押题卷一无答案
- 项目管理经验分享的考试考点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试题及答案解析技巧
- 项目输出质量控制要素试题及答案
- 证券投资的法律框架知识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学术研究热点试题及答案
- 《服务决定成败》课件
- 2025年金刚石工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疗器械年度培训计划
- 《定投指数基金有效性的实证探析》17000字(论文)
- 门诊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23年贵州省资格复审委托书
- 2025年河北省雄安新区事业单位招聘20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心肌炎病历模板
- 舞蹈治疗理论与实践-洞察分析
- 退股资金分期退还合同样本
- 自如租赁电子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