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期照顾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概念及防控1n目前省内长期照护机构院内常见感染现
况、疾病及重要性n
介绍长期照护机构常见群聚感染特性n了解长期照护机构工作人员及住民之健
康管理策略
学习目标(1)2n了解机构环境清洁的原则及方法n
预防感染之防护隔离策略n
正确执行洗手及穿脱隔离衣的重要性
与步骤n
疥疮之传播途径及感染管制措施
学习目标(2)3
前
言(1)n长期照护,是针对有功能失能的人提供
长时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健康及健康相关支持服务,以达到使个案能维持最高
独立性的目标。n所谓功能失能者,包括有:★身体功能失能★心理功能失能任何年龄群都可能成为长期照护个案4n目前省内需长期照护者虽然不以老人为
限,但住在长期照护机构的住民多数仍
属较年长
、疾病较多且免疫力差
、管路
放置比例较高
、认知功能较差
、活动功
能障碍较严重者;加上长期居住在侷限
拥挤的环境中,日常生活常有密集接触
的机会,照护人员对于卫生防护及措施的疏忽
等因素,使得遭受到感染的危险
性增加。言(2)前5n
近年来,省内对于长期照护机构(
LongTermCare
Facilities,
LTCFs)感染管制的
执行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有更多的数
据、危险因素很清楚的显示,提供机构住
民最佳化的照护质量及感染管制计划、处
置,加强机构内感染的监测、管制防护措
施及照护知能是有必要性的。言(3)前6n
致病微生物侵犯到人体
内部,而人体对这种入
侵产生反应。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
何谓感染?必须易感宿主
、致病源
、
传播途径三要素同时存在
感染如何发生?易
感
宿
主传
染
途
径致病原8染
途径隔离措施消毒、灭菌感染链易
感
宿
主致病原传9n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疾病
n遗传n
抗生素滥用或使用类固醇、抗癌、
抗代谢药物治疗n
防卫机转缺失易感宿主n
年龄太小或太大n营养状况差n压力反应10n内因性感染:住民本身存有内生性菌丛于在皮肤、呼吸道、肠胃道。例如:常见尿道感染菌种是「大肠杆菌」,也就是大肠内在菌种。n
外因性感染:机构环境,人员手部。致病源11n
接触传播n飞沫传播n
空气传播n
媒介物传播n
病媒传播
传播途径12项目原因宿主n>65岁n慢性阻塞性疾病n泌尿道疾病n免疫抑制n手术病人机构内设施n拥挤
n通风不良医疗设备使用n气管插管n呼吸器使用n鼻胃管放置n导尿管放置医疗行为n医护人员手部交互感染n抗生素使用
容易导致感染的因子长期照护机构13n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环境n可能存有潜在性疾病,是潜在性感染
源的温床n有较多特定的活动,常有鼓励性团体
活动n住民、照护人员比例高
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一)长期照护机构14长期照护机构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二)n
工作人员对于基本的感染控制认识与
训练不足n
缺乏对诊断感染症重要而简单的检验n给付方式15
中断感染链之措施-1住民:n评估活动功能、慢性病及营养状况n
提高免疫力n
维持均衡饮食n
皮肤系统照护n呼吸系统照护n
预防注射n卫生习惯16感染管制政策及措施n
工作人员:
加强洗手n
预防注射n
采用隔离措施环境n
采用隔离措施n器械适当的清
洁消毒n
维持良好的卫
生环境
中断感染链之措施-217u
泌尿道感染u皮肤感染u肠胃道感染u呼吸道感染u
其他特殊感染长期照护机构常见感染介绍18n
为长期照护机构最常见的院内感染。n感染率介于1.7~3.1%。n
大多数的长照机构,约有5~10%的住民
使用导尿管。n尿液的寄生菌通常是多重菌种,而且致
病菌对常用的抗生素通常具有抗药性。常见院内感染现况泌尿道感染19
怎么做??
…
常见院内感染现况
皮肤感染n
表皮和皮肤的感染率介于1.1~6%n常见于卧床压迫的部位皮肤n伤口感染21n感染率介于0.6~3.6%之间,有一半的
比例是影响到下呼吸道。n诊断通常是比较含糊的。n常见感染疾病:肺结核、流感、肺炎n常见菌种:克雷白氏肺炎链球菌、大肠
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呼吸道感染常见院内感染现况22n
MRSA(抗oxacillin金黄色葡萄球菌)n
VRE(抗万古霉素肠球菌)★在长照机构增加的趋势如同急性照护病院!
其他特殊感染常见院内感染现况23重要吗?为什么?24n感染管制或感染控制(infection
control)的意义是减少感染的发生,无论是社区感染、
机构内感染或是院内感染。n
其目的就是藉由感染管制人员及每一位工作
人员的努力,将机构内感染控制减至最低的程度。
原
因25定义某一单位、某一段时间内、发现某一特定感染疾病在某一族群的人发生率突然异常增加,且
此增加之发生率与过去比较,在统计学上是具有
显著差异。本机构聚集事件定义则为,二人或二人以上发生疑似传染病症状,且具有密切人、时、地关
连性,经实验室分离出相同类型之致病菌。
常见的群突发疾病长期照护机构26
机构内感染与群突发之差异n
机构内:--在一机构内,曝露于疾病病原而产生之各类型感染症。--一般机构内感染皆为固有感染,彼此间无人、时、地之
相关性。n群突发:-感-染个案较预期发生更多(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增
加)--特定时段、特定地点、特定人口群27依疾病法律规范1.法定传染病群聚:如肺结核、杆菌性、痢疾、寄生虫感染…等。2.非法定传染病群聚:诺罗病毒、
疥疮、类流感。
易引发群突发之疾病及分类281呼.吸道感染:(1)上呼吸道: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呼吸急促…等。(2)
类流感:突然发高烧、肌肉酸痛、头痛、呼吸道感染、极度疲
倦感。2.肠道感染:腹泻:
3次以上、水泻、黏液状或血丝;呕吐。3.不明原因发烧。4.接触性或皮肤感染。29易引发群突发之疾病及分类依症状分类常见群突发之传染疾病(1)1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结核菌、呼吸道融合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肺炎链球菌、腺病毒。2.肠胃道感染:(1)细菌性肠胃炎
:沙门杆菌肠炎、杆菌性痢
疾、弧菌属、肉毒杆菌中毒。(2)
病毒性肠胃炎
:腺病毒、轮状病毒、诺罗
病毒。(3)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大肠
杆菌。303.接触或皮肤感染(1)结膜炎(2)疥疮(3)MRSA
、VAR
常见群突发之传染疾病(2)31人员间可能之传染散播*住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住民*住民→住民*住民→访客(家属)*访客(家属)
→住民*环境→住民、工作人员、访客*住民、工作人员、访客→社区
常见群聚感染特性长期照护机构32常见呼吸道感染1肺.结核2.流感n
结核杆菌感染n
初期感染,大约95%的人会因自身的免
疫力痊愈;有5%的人,会经由血液或淋
巴散播造成肺内或肺外结核n
给予适当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几乎100%
痊愈n若不治疗,
5年内约有一半的住民会死亡
肺结核初期像感冒症状,若经治疗仍无法改善咳嗽症状,应胸腔内科求诊。
肺结核之临床症状
食欲不振
发烧
咳血
咳嗽
体重减轻
倦怠n主要以人对人的传染为主n传染方式:-飞沫传染(Droplet)-空气传染(Air-born
infection)n带菌的患者常在公共场所吐痰、讲话、
咳嗽、唱歌,或大笑时产生飞沫排出结核菌。
肺结核之传播方式n从受到感染→病灶出现,或对结核菌素测
验成现有意义反应,大约需4~12周。n感染后6~12个月是病程继续进行的最危
险期。n一旦受到感染,终其一生均可能为一潜在
发病原。
肺结核潜伏期1.痰里有活的结核菌就可传染2.传染力大小,决定于:-结核菌素排出的数量、毒性-环境、通风程度-结核菌有无曝晒在阳光或紫外线下咳-嗽或打喷嚏时所产飞沫机会大小等3.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通常2周内就可大大降低其传染力。(负压隔离病房)
肺结核之可传染期
肺结核之诊断n1.结核菌抹片或培养检查痰液抹片培养
出结核杆菌是诊断结核病最准确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做抗药性试验为治疗上的参考。n2.皮肤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将结核菌PPD
0.1cc注入皮内,经48-72小时后判读硬节大小,若硬节直径≧10mm者为阳
性,以下为阴性。n3.胸部X光检查n
孩童n老年人n
低社经地位者n免疫功能低下者n居住在人口密集机构的人高危险群1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住于设有负压空调之病房,接受隔离(医院)。2.工作人员及访客进入隔离病房,应配戴N95
以上等级口罩,且不可重复使用。3.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应将口
鼻盖住并戴口罩。
防护措施-14.痰、分泌物1
:10漂白水消毒再以冲水马桶冲掉。5.住民日常衣物、被褥应经常换洗、曝晒或
紫外灯消毒。6.规则服药2周后或痰液检验呈阴性后,就
可如一般人作息。7.回到社区或机构,最重要是按时服药,
直
到复原为止。
防护措施-242n
接触者定义指同室之其他住民、家属或照护工作人员,
未配戴N95口罩以上等级防护装备与指标病人
接触:(1)
一天内8小时以上,(2)或于传
染期间累积40小时者。★可传染期以「病人有呼吸道症状日或痰抹
片阳性采痰日」的前三个月算。
肺结核暴露追踪43属第三类法定传染病,
需一周内通报
呼吸道感染--流感
n爆发流行快速n散播范围广泛及并发症严重(细菌性或
病毒性肺炎)n
死亡病历多见于老人,心、肺、肾、代
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n以秋、冬季较容易发生流行(高峰期12月~隔年1-2月)
流感临床症状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通常2~7天内会康复
疲倦 流鼻涕 喉嚨痛
咳嗽 發燒 頭痛 肌肉酸痛所以~~感冒者应戴口罩n
大的飞沫n
直接或间接的接触n污染的手(WHO)
流感传染途径人类流感的传播是透过多种的途径1.提升自身抵抗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2.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及通风。3.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病毒传播。
4.流行期间避免进出人潮拥挤、空气不流通
的公共场所。5.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种,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6个月以上或2岁以下幼童、慢性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或长期居住于易快速传染地方。
48
流感之预防
若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生病期间,尽量不要上班、上课
多休息、多喝水
流感是病毒性疾病,故抗生素并无法有
效治疗,因此不应自行或要求服用抗生
素,需遵照医嘱服药感染流感病毒后应注意事项49常见肠胃道感染1诺.罗病毒2.阿米巴痢疾
3.杆菌性痢疾n通常感染后1~3天开始出现急性症状n
急性症状恶:心、呕吐、腹泻n
次要症状发:烧、头痛、肌肉痠痛、
倦怠…等n腹泻是最明显的症状,可持续4天
诺罗病毒-症状51n任何年龄层皆可能受到感染n常爆发流行于人口密集机构内:学校
、医院、安养护机构、收容机构n肠胃炎的患者中有
19.7%为诺罗病毒
造成
诺罗病毒-流行病学52n
大部分症状不明显n轻微肠道症状
:腹部不适、轻微腹泻或便秘
n严重症状
:伴随发烧、血便、黏液便
阿米巴痢疾-症状53n
致病原:痢疾阿米巴原虫n
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环境污染、
群居状况关系密切n高危险群:赴疫区返国者、来自疫区
外劳、男同性恋者
阿米巴痢疾-流行病学54n传染方式
:1.粪口途径传染,主要藉由粪便污染饮用水、食物,或病媒蟑(螂、蝇)传染。
2.口对肛门的接触行为。n潜伏期数:日数~年
阿米巴痢疾55(一)症状
:1.腹泻、发烧、恶心2.粪便中有血、黏液、脓(二)致病原:痢疾志贺氏杆菌(三)流行病学
:拥挤、环境卫生不良地区常见大流行
监(狱、托儿所、安养护中心、难民营)
杆菌性痢疾56(
四)传染方式1.直接或间接摄食倍粪便污染的东西
2.接触带菌者粪便后没有洗手3.病媒(苍蝇)散播病菌到食物(五)潜伏期:12~96小时(通常1~3天)
杆菌性痢疾571.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及已处理好果皮之包装水果。2.食物尽可能充分煮熟,特别是海鲜、生鱼片、贝类。3.饮用水需煮沸,避免使用井水、泉水或来源不明的水。4.注意個人衛生習慣,自備餐具、遵守洗手时机与原则。5.小心处理患者排泄物,注意厕所及外围卫生。6.保持环境卫生,垃圾密封、集中处理,避免蚊虫孳生。7.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肠胃道症状则尽速就医。8.灌食用具不可共享;便盆、尿壶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需經消毒後才可供其他住民使用。
预防肠胃道传染病之方法58常见接触皮肤感染疥疮n疥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皮肤寄生虫,成虫的大小约0.3mm,寄生在人体皮肤的角质层,在寄生时会挖掘皮下隧道,且在此留下卵和
粪便而引起皮肤的剧痒。
疥疮--致病原因n疥疮是因疥虫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60n主要是经由接触感染,包括:人与人
之间的接触,共享毛巾、床单、棉被
、衣物…等n
接触到有疥疮的动物
疥疮—传染途径n
疥疮初次感染潜伏期平均为2-6星期;再次感染则于二十四小时内出现症状。
疥疮--潜伏期62n
疥虫喜欢侵入皮肤皱褶及柔软处,
如指缝、腕关节、肘关节屈侧、腋
下、肚脐周围、臀部,女性的乳房
特别是乳头,男性外阴部及其周围皮肤特别是阴囊、包皮、龟头
。
疥疮--疾病特征63n在皮肤上可以发现散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尖顶可见小水疱或小脓疱。n这些皮疹会产生剧痒,特别是在夜间更加嚴重,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湿疹样变化。
疥疮-临-床症状64疥疮—诊断与治疗n诊断
皮肤科医师从头到脚的皮肤
问诊:症状、病史、居住环境
…
刮病兆皮削于显微镜下观看是否有虫体或虫卵
n治疗
药膏
药水(1)贴身衣物、床单、被单,
先用热水(60℃以上)烫10分
钟或煮沸或电熨斗烫过后再清洗。(2)棉被或无法烫的衣物可置入大太阳下曝晒或静置两周
勿穿、勿用,待疥虫自然死亡。(3)发病期间不与他人混用床单、毛巾、衣裤。(4)发病期间不到公共场所。(5)隔离者需预防性投药,或确实药物连续治疗。(6)照顾者需做防护措施(隔离衣、手套),预防性投药。(7)团体式照护则需采集中照护。(8)环境可用稀释抗疥药喷洒消毒。
预
防66n你担心于工作中被传染吗?n最担心被传染什么疾病?n你知道有一群人口即将面临长照问
题吗?
讨论时间
…67长期照护机构感染管制工作人员监测感染管制政策指引
群突发防治感染管制政策
措施住民监测环境监测68
感染管制
人人有责工作人员须先保护好
自
己69*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有专人负责机构内感控业务并接受继续教育
训练*制订感染控制手册,并确实执行并定期更新*制订群聚感染事件之处理流程*订有陪伴及探访之管理标准作业程序*订有传染病监视通报机制,并有专人负责传染病之通报并主动与当地卫生机关连系
感染管制政策、措施70n入住时需作健康评估1.入住时应有最近3个月内X光检验报告,如
正在使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者,则至少需
治疗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痰涂片阴性
报告(至少2套)
。2.不宜收具有接触性或呼吸道之活动性传染
性疾病之个案;若需收治,宜采取适当隔
离防护措施。
(一)住民健康管理与监测-1713.新进住民应提供入院前一周内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及寄生虫感染检验阴
性等书面报告。未提出书面报告者,得
安排区隔一周,观察有无肠道传染病疑
似症状,经采检粪便检验后,确认无虞
(一)住民健康管理与监测-2V后始能进住一般住房。V72n
入住后之健康管理1.入住后之健康状况如经评估,患有需隔离
治疗之传染性疾病,应先收住于适当房间
;其有需转院治疗或转送其他照护机构之
必要时,办理转诊作业时应明确告知运送
住民之工作人员及接受转介之医院或机构,俾采行适宜防护措施,以避免交互感染
发生。
(一)住民健康管理与监测-3732发.现法定传染病,应主动通知辖区卫生主管机关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单,且需立即采取隔离措
施及作必要之采检。3.应依卫生主管机关规定接种:流行性感冒(每
年注射)、A型肝炎、B型肝炎、肺炎链球菌疫(一)住民健康管理与监测-4苗。744.每日至少测量体温一次,且住民外出应做纪录,并将纪录保存。5.住民健康状况资料(含基本资料、健康检查纪
录、病历、就医纪录及护理照护计划)应建档
完善并至少保存7年。(一)住民健康管理与监测-575
医护人员
照顾服务员
行政人员
外包(清洁)人员
实习学生哪些工作人员需被
纳入健康监测?(二)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与监测n只要在机构内活动的所有员工C76n新进人员
职前体检及预防接种n在职人员
健康及安全之在职教育
罹患传染病管理及健康辅导
工作人员与住民间传播疾病之预防措施u隔离防护措施(手部卫生)
工作人员感染防治计划77n不可有任何
“接触性”或
“呼吸道”之活动性
传染性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疥疮、阿米
巴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等疾病。n
应隔离治疗或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至无传
染他人之虞
(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需附书
面检验报告),并备有纪录。新进人员任用前需作健康检查C78n
每年需做胸部X光检查。n若有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
征召之工作人员应主动戴上口罩并向主管報告;必要時採取適當的治療及防護措施,有传染之虞者应安排休假、治疗,至无传染性时方可恢复上班。
在职人员健康管理79n员工本人
强调实时通报的重要性n单位主管
资料汇整,进行判断是否有群聚感染
事件。u罹病后工作限制u暴露案件之管理
在职人员罹患传染病管理80疾病问题主要感染源工作限制限制期限解除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分泌物不宜照护免疫
力低下、烧烫
伤、接受免疫
抑制剂等住民发现最初症状后5-7
天且急性症状缓解开放性肺结核空气小非沫停止工作直到证实无传之染
疑虑疥疮疥虫、虫卵限制接触病人直到证实无传之染
疑虑罹患传染病后之工作限制原则TAIWAN
CDC
http://www
cdc
gov
tw81
照护住民时应着工作服。
遵守洗手的时机与原则。
正确使用手套
执行各项侵入性治疗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处理高危险性或毒性较强之致病微生物的前后需以消
毒性洗手剂特别加强洗手。
工友清洗物品时需戴上手套。
预防针扎:使用后的针头不须回套,直接置入耐穿刺
之针头收集容器,以减少扎伤的机会。
规划、订定集体发烧处理流程及群聚处理流程,并确
认每位工作同仁熟知,并定期演练。
工作人员工作规范82传染病平均机率B型肝炎2-40%C型肝炎1.2-10%VDRL0.2-0.5%HIV0.3-0.5%n工作人员生物性健康危害,
80%以上为针刺
伤害。n人员的每一次尖锐物品刺伤危害,得到常见
的血液性传染病机率如下:医疗尖锐物品扎伤处理及监测TAIWAN
CDC
http://www.cdc.gov.tw831.限制访客并规定探视时间。2.
进入探视住民前后均应洗手。3.
应避免孕妇、幼儿及罹患传染性疾住
民者探访。4.访客应做成纪录,并将纪录保存。5.
卫教
(三)访客人员管理84ai
(四)环境卫生控制
n环境清洁的安排
n
经常接触的项目,应增加清洗的
次数n用洗剂擦拭n实时清洗及处理可见的污物85n由小污染区至最大污染区n受污染有传染疑虑之物品或区域应先
使用消毒剂消毒后,在使用清洁记或
清水清洁干净;对脏污物品或区域应
使用清洁剂先清洁干净,在使用清水
清洗,并随后用干净之干布擦干。
环境清洁的原则-186n清洁顺序为:由轻污染区到重污染区(例如:床旁桌椅→床→厕所),由上而下(例如:出风口
→墙面→地板),由内而外(例如:住室
→厕所)。n拖把于脏污、破损时应实时清洗或更新;清洁用水亦应时常更换。n抹布于脏污、破损时即应清洗或更新;用水亦应时常更换。n为杜绝交互感染,建议清洁用具做区隔,于不同区域
及时机使用。
环境清洁的原则-287n
拖把用后清洗并保持干燥n
应避免有细菌繁殖的情况n避免清洁的方法产生尘埃n
加强清洁工作人员的教育n落实最有效的清洁方法
环境清洁的原则-388n定期清洁,随时维持环境之干燥清洁n
地面:常含有大量细菌聚集,依各环境不
同,
其清洁方式一不同:
一般卧室
:通常只需以清洁剂和清水清洗,不需要用消毒劑,除非有體液或引流液污染。
特殊场所
:可加上消毒剂的使用,以减少地面
上微生物的含量。如:浴室、便盆间及有血、
有脓、排泄物、呕吐物等高度污染区域。
清扫时尽量使用静电拖把(避免使用扫把),或使用湿拖把拖地;除非有大型废弃物需扫除。
机构一般清洁-189n
住房:应先清扫一般住民房间,隔离、观察室则最后
在清扫。n
墙壁、天花板、百叶窗、窗帘:
窗帘每半年全面检视汰换清洗,另亦应随时检视有
脏污时即卸除清洗,保持洁净。
墙壁、天花板、百叶窗定期清洁擦拭。
避免过度的清洁和使用强烈化学剂,反而易造成表
面之损坏而利于细菌附着。
墙壁或天花板有裂缝、漏水、破损时,易导致细菌
附着,应尽快修理。
机构一般清洁-290n
洗物槽或洗涤池:
避免倾倒污水时污水溅出
宜采用水溶性去污剂n单位或卧房摆放花草盆:若住民非易感受
性、无侵入性治疗措施者,可允许摆放,摆
放期间物过长,凋谢即应丢弃或更换。
机构一般清洁-391
500
ppm漂白水即0.05﹪浓度,市售漂白水5﹪稀释100倍。可用于各种环境区域
污染之消毒。n
地板n护理站n
公用厕所及浴n
病床及床旁桌椅
n会客室
环境清洁与消毒建议n器械处理n槽污物间
n储藏室n
洗手台n
清洁用具92n厨房清洁卫生
调理场所与设施维持清洁
食物调理保温、冷藏冷冻设备,生、
熟食摆放 廚房餐廳之工作環境、設備
洗碗洗菜分槽处理
垃圾分类加盖,厨余处理完善
其它环境监测-193n饮用水卫生
水塔每半年定期清洁保养
饮水机每月定期检查保养
不使用制冰机冰块供应住民饮用
饮用水先煮沸后再供应住民饮用
其它环境监测-294其它环境监测n废弃物正确分类处(一)感染性--不可燃l
尖锐物:针头、刀片、剃刀。l玻璃类:引流瓶、试管、培养
皿、试玻片等。l染有血液或接触伤口之石膏。黄色垃圾袋(加贴感染标志)+特制不穿透收集容器(加贴感染标志)-395其它环境监测(二)感染性--可燃n接触住民血液、体液之废弃物:
木质压舌板、棉球、棉枝、检诊
手套、外科口罩、蛇形管、氧气面罩、氧气导管。n
传染性患者使用之看护垫及尿布。n
针筒、点滴管路、引流管(瓶)、抽
痰管、集痰瓶、尿杯等。n隔离房所产生之事业废弃物。黄色垃圾袋(加贴感染标志)-496?97
防护策略目的:减少致病菌在机构内传播的危险率,适用于接触血液、所有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
(汗液除外)、黏
膜
、伤口。应用于所有住民,无论是怀疑或确定具传染性者98n依病患感染(或疑似)
疾病决定采行隔
离方式。n医护人员卫教病患、家属及访客采取之
防护措施,并请其配合遵守。n
机构人员交班,并遵循处理原则。n感控追踪、监督其处理措施之适当性。
隔离防护技术措施99(一)标准防护隔离
:基本防护(一般血、体液)(二)接触防护隔离:预防经接触传播,如:疥疮、
MRSA。(三)飞沫防护隔离
:预防经飞沫传播,如:流行性感冒。(四)空气防护隔离:预防经空气传播,如:
SARS
。
常见之防护隔离策略1001.洗手:脱除手套后、照护不同病患之间2.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引流物(不包括汗液)、黏膜、不完整皮肤3.口罩、眼罩、面罩4.隔离衣5.病患照护设备(医疗用物)6.环境控制、清洁7.被服(分类清洗)8.职业安全及血液感染控制(针扎预防)
标准防护措施101
隔离室设施设备n是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传播最重要且简单的方法n目的:-避免本身被感染-避免病患被感染-防止手部变成传播之媒介洗
手n重要性:最容易106侵入性医疗处置前后
准备食物及喂食之前 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伤口之后
接触污染物品之后
脱掉手套及防护装备之后
如厠或抹拭鼻子之后
接触〈传染性〉病人前后 接觸免疫力低下或多重抗藥性菌落移生病人
触摸病人之仪器设备、
物品
需洗手之情况107u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并抹上肥皂或
u
洗手乳u搓:手心、手背、指缝互相搓揉约20秒;正确的搓洗方式—口诀「内外夹弓大立丸」u
冲:用清水将双手冲洗干净u捧:捧水将水龙头冲干净再关闭水龙头u
擦:将手擦干
正确洗手步骤-1108n内:双手朝内搓洗n
外:用一手之手心搓洗另一手只手背n夹:五指交扣搓洗指缝n弓:两手弓起成交扣状搓洗n大:握住大拇指搓洗n立:手指立于手心清洗指缝及指尖n
腕:搓洗双手手腕
正确洗手步骤-2109n
洗手液造成皮肤刺激及干燥n
洗手台位置不方便或数量不足n
缺肥皂及擦手纸n
太忙了,时间不够n
人力不足,过度拥挤n
病人需优先处理n
病人得到感染的机会低
遵从度低的因素110n杀菌效果佳n省时方便n使用率高n
手部皮肤刺激少n改善洗手习惯
〈alcohol-based〉干式洗手消毒剂111含酒精洗手剂(70%
Isopropanol)抗菌肥皂(4%Chlorhexidine)一般肥皂清洁剂降低手上菌的能力%99.999.090.00.0Adaptedfrom:HospEpidemiolInfectControl,
2nd
Edition,
1999.清洁后的时间0
60
180分钟log3.02.01.00.0细菌
减
少
度基础点112n
不需碰水n
不需要纸巾或擦手巾n可在巡房时使用,节省时间n
速效,于15秒内杀菌,可降低手上的细
菌量达10000倍n
比洗手快两倍n
温和,可含保湿成分n比一般抗菌肥皂没有刺激性
含酒精的洗手剂113n用肥皂和清水洗手:56
分钟/班n假设一小时洗七次,一次
60
秒n用含酒精洗手剂:18
分钟/班n假设一小时洗七次,一次
20
秒~
含酒精洗手剂减少手部清洁的时间
~VossAandWidmerAF,InfectControlHospEpidemiol1997:18;205-208
.
花在洗手的时间一个8小时班114n
洗手时间比较短n比用肥皂洗手效果更好n比用水槽洗手更方便n可有效降低手部带菌量n
对皮肤损伤较小
含酒精洗手剂的优点有
…结论:115n
预期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渗出物、分
泌物、破损之皮肤和黏膜n单一病患,单一医疗措施n戴手套不可东摸西碰(门把、键盘)n脱除手套后记得要洗手n当手上有擦伤、割伤、红疹、或轻微发炎
时n
不能代替洗手
戴手套时机
116(2)N95以上等级口罩佩带,需做密合测试,
维持其功能。(3)戴上及摘除口罩前须确实洗手。(4)抛弃有污染口罩时,应将污染面往内摺。(5)戴口罩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讨项目团队文化建设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学习集体效应与团队合作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质量导向备战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关键点试题及答案
- 广东某超高层电视塔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内容详细、附施工图)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的学习技巧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资源的合理选择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创新思维的运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生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应试经验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表的分析框架与关键试题及答案
- 混凝土桥梁预应力钢筋锈蚀的研究进展
- 传染病培训知识课件
- 多动症行为治疗
- 2025年杭州市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艾滋病知识培训课件
- 专题07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考点清单+知识导图+ 13个考点清单-题型解读)(原卷版)-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
- 高速公路汽车救援方案
- 《Origin的使用方法》课件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3中考道德与法治十大热点预测-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场速查宝典(部编版)
- 高中英语必背3500单词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