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大学语文课件_第1页
东华大学大学语文课件_第2页
东华大学大学语文课件_第3页
东华大学大学语文课件_第4页
东华大学大学语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主讲人:苏状北京奥运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世博会会徽“世”字变形会徽释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北京奥运会会徽小篆体“京”字变形造字初义:甲骨文、金文的“京”字,像建筑在高土台上的宫室形象,其本义指高冈,即人为的高大土丘,并含有高、大之义。因为古代都城和君王的宫室大都建在高处,所以又把首都和王室的所在地称为“京”,如京城。

笔画繁琐的汉字[德]著名哲学家

海德格尔“语言是人存在的家园”汉语与西语的对比

汉语表意方块思维象形诗性

西语表音线性思维逻辑思性树立对母语的自信与喜爱“满目江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熊秉明《教中文》(三首)尘元《在语词的密林里》张文江《爱的三种写法》钱钟书《论易之三名》韩少功《现代汉语再认识》一粒水珠如何化成一片雪花“我有意无意地尝试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最单纯朴素的诗。我想做一个试验,就是观察一句平常的话语在怎样的情况下突然变成一句诗,就像一粒水珠如何在气温降到零度时突然化成一片六角的雪花。”

熊秉明《教中文》三首——选自《熊秉明文集4·诗与诗论》文汇出版社1999年熊秉明1922——2002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7年公费到法国巴黎大学哲学系学习。1949年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雕塑。60年代起以水牛为主题制作铜塑。1987年在昆明举办“回归的塑造”个展。

1988年作品入选汉城奥运会雕塑公园陈列。1962-1989年在法国巴黎第三国立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汉语。1983年获法国棕榈叶教育骑士勋章。《教中文》诗集。熊秉雕塑作品《教中文》

背景、内容:《教中文》是一部诗集,收集熊秉明先生1962至1972年创作的小诗,皆是其在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教授汉语所得,以教中文为出发点,其中伴随着诗意的萌生,遂作“教中文”组诗二十余首。

目的:体会一个置身于非母语国家的人对于母语如孩童般的发现、珍爱与深刻体验,包括对母语语言特征的发现,以及对于母语国度、亲人的真挚思念之情。艺术特色语言质朴:语言简单、直白、口语化。感情真挚:爱国、思乡、想念母亲。继承并运用母语的独特魅力:运用中国语言声调、押韵的音乐性特征,并以一种重复的、排比的、对称的结构显现,可以使平淡的语言彰显出很强的艺术魅力。

《信》

——熊秉明

昨天母亲来信说

我好

你好吗我给母亲回信

我好您好吗

平声仄声

音乐性

《远和近》——顾城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上声长)你看云时很近(去声短)

《静夜思变调》之四

——熊秉明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明明月韵脚ang

低头思故思故思故乡

床前光

地上霜

望明月

思故乡

月光

是霜

望月

思乡

仄平仄平

重复十年以前我站在黑板旁边

说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黑板这是粉笔我是中国人”九年以前我站在黑板旁边

说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黑板这是粉笔我是中国人”八年以前七年以前

……

三年以前

……

昨天我站在黑板旁边

说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黑板这是粉笔我是中国人”我究竟还有多少中国人呢

我似乎一天一天地更不像中国人了又似乎一天一天地更像中国人了但有一件事是我确实知道的那是我的头发一天一天从黑板的颜色变成粉笔的颜色而且像粉笔一样渐渐短了断了短成可笑的模样请你告诉我

我究竟一天一天更像中国人呢一天一天更不像中国人呢

“这是黑板这是粉笔我是中国人”

排比

翻出来一件

隔着冬雾的

隔着雪原的

隔着山隔着海的“隔”着巨大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的”像一个个挂钩,将其连接,彰显出强烈的思念之情。

隔着十万里路的

别离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母亲亲手为孩子织的沾着箱底的樟脑香

的旧毛衣

对称

这是桌子这儿是我的桌子一本两本三本

我好你好吗

那儿是北京那儿是北京的天十个春天十五个春天二十个春天二十五个春天

我好您好吗在语词密林里采撷小草“在密林里散步,每走一步都会踩到小草……语词的密林里最可爱的是无人知道的,却又在顽强地生长着的小草。”尘元《在语词的密林里》——选自《在语词的密林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尘元(陈原)1918—2004著名出版家和语言学者。著有《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等著作。以随感形式谈论语词现象,后结集为《在语词的密林里》、《重返语词的密林》。《在语词的密林里》

内容:全书201则,本课择选其中8则。语言学家把字典词典里规范的语言称作“语言”(“词语”),把生活中实际交际使用的语言叫做“言语”(“语词”),言语是活着的语言。《在语词的密林里》讲的是言语,而不是讲语言。目的:体察语言的社会性:民族性、思潮性、民间性、情感性,感受母语的优雅、细腻、风趣。一、“病狂”——语词上的思潮性恐洋词病嗜洋词狂狂与病不同①狂可能是一种病:精神躁狂失常的病证,已经成为一种病理。《灵枢·癫狂》载:因七情过度,五志化火,痰蒙心窍或因热盛邪入心包所致。狂也可能不是一种病:任情而发、不遵规度、超出正常程度的态度。如魏征对唐太宗说:“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如李白说:“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又如明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②病一般是贬义,如有病、精神病;而狂一般不一定是贬义,只是强调一种很深的程度,如加班狂,再如我们网络上常说“狂晕”、“狂赞”、“狂顶”等。。

恐洋词病莎士比亚(Shakespeare)牛顿(newton)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democracy——德谟克拉西——民主science——赛因思——科学telephone——德律风——电话inspiration——烟士披里纯——灵感violin——梵哑铃——小提琴嗜洋词狂很high很man很cool二、翻译——语词的形象性、情感性美好褒义——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镜中世界》

——“香榭丽榭”、“枫丹白露”、“翡冷翠”

幽默贬义——葡萄牙、西班牙、海牙幽默风趣——“笨死”、“佳丽屁股”

赵元任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

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香榭丽榭

香榭丽榭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翡冷翠

翡冷翠

“佳丽屁股”

kalipygos(希腊文“美臀”)

kali(美)

pygos(臀)音义巧合佳丽屁股三、字形、词义发展——语词的形象性字形的简化发展——”尘”词义的繁化发展——”热““尘”字的简化历程“𪋻”:商周钟鼎铭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走扬起尘土的意思。“塵”:秦代,简化为一只鹿扬起尘土。“尘”:宋代,“俗作尘,非是。”(丁度《集韵》),说明尘字已在民间流行,省去鹿,意指小粒尘土。“热”义的繁化发展【热】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热线】为了便于马上联系而经常准备着的直接连通的电话或电报线路,多用于各国首脑之间。【热门】吸引许多人兴趣的事物。下面词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没有的:【热点】世界上有争端的地方;泛指引起公众注视的事物。【热点文学】以“真、新、奇、妙”为特征的文学。如热点人物、热点事件、热点话题、热点题材等。

四、顺口溜——语词的民间性

“五子登科”

出自《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新版“五子登科”:“妻子(位子)、儿子、房子、票子、车子”的理想生活。又“料子、肚子、调子、圈子、位子”的新官僚样子。

《古诗源》:是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由清人沈德潜选编。《古诗源》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包括一些民歌谣谚。如: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东汉顺帝时的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桓灵帝时童谣)

陈原说“何不编一部《今诗源》”,他指的应该是《古诗源》里的这类顺口溜。中国古代对“爱”的理解张文江《爱的三种写法》——选自《渔人之路和问津者之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什么是“爱”?“爱”的三种写法1、“㤅”。《说文》:“惠也。从心,无声。”

“惠”:《说文》曰:“仁也,从心从专。”徐锴曰:“为惠者心专也。”强调爱是说不出理由的,是心灵刹那的碰撞专一。2、“𢙴”。下加“夂”《说文》:“行貌也。”“𢙴”为“㤅”在经传中之转写。

“夊”suī,行走的意思。强调爱是相互搀扶的,身体力行的责任承诺。3、“憮”。《说文》:“㤅也。”“憮”为㤅之变体。

《尔雅·释诂》说:“憮,撫也。”郭璞注:“憮,爱抚也。”强调爱是身体上的亲密接触。《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编著,中国古代第一本字典。《尔雅》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概成书于秦汉,儒家的经典之一。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西方关于爱的三种理论1、激情2、责任3、亲密关系爱的三种写法对应于爱的三种理论1、“㤅”——激情(说不出理由的爱情)2、“𢙴”——责任(互相扶持走过的婚姻)3、“憮”——亲密关系(爱抚动作的亲密)“㤅”“𢙴”“愛”“爱”

纯粹激情之爱既有激情又有责任之爱繁体字亲情之爱“相敬如宾”、“宴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饶歌》)“颠风明日渡,珍取此时心。”(钱钟书《和季康玉泉山听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明日即长路,惜取此时心。”(钱钟书《槐聚诗存》)

一世情缘杨绛、钱瑗、钱钟书汉字的特征

不象西方的表音文字,中国汉字多源于一种象形、会意的文字。这种文字可以直接从字的形状构造中猜出字的意思。

門门

間、閒间、闲

美《周易》之“易”的三种含义钱钟书《论易之三名》选自《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钱钟书1901-198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著名学者、作家著有学术著作诗论《谈艺录》、文艺论集《七缀集》、《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一部贯通文史哲、贯通古今中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是作者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论易之三名》内容:《论易之三名》是《管锥编》第一卷第一则,也是全书的总序。“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变易”和“不易”。一字多义,并且数意可以同时并用,“赅众理而约为一字,并行或歧出之分训得以同时合训焉,使不倍者交协,相反者互成。”目的:理解《周易》之“易”的三种意义及其关系。何为《周易》?“周”:周文王之“易”。周文王囚禁羑里据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成的后天八卦,并作六十四卦卦辞和爻辞。

伏羲氏——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神农氏——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轩辕氏——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周文王——后天易,即《周易》(也叫“文王八卦”或“后天八卦”)孔子——为《周易》作注释,即《易经》何为《周易》?“易”:①简易:《说文解字》:“易”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因而,日代表阳,月代表阴,以象征“易”的阴阳二元论的哲学。周易六十四卦只是由最简单的符号组成。“易简,而天下之理从。”(《易经·系辞上传》)(阳爻)(阴爻)

何为《周易》?“易”:②变易:《说文解字》:“易”即蜴,是蜥蜴的象形。蜥蜴的保护色,随环境不时变化,以变化的含义,命名为“易”,以象形宇宙森罗万象的千变万化。如阴阳二爻变为8卦、64卦、4096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何为《周易》?“易”:③不易:辩证、发展、周期是《周易》所揭示的恒常规律。

辩证:“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传》)发展:“生生谓之易”(《易经·系辞上传》)周期:辩证、发展、周期是《周易》所揭示的恒常规律。

如64卦所揭示的生老病死的发展规律。

消卦:乾姤遁否观剥坤息卦:坤复临泰大壮夬乾

何为《周易》?何为《周易》?乾卦

卦象:乾下乾上

卦辞:元、亨、利、贞。

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

“易”之三训“《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一、简易二、变易三、不易并行分训

一个字或者词,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意思,这些意思不同也不冲突。

如:《论语•子罕》:“空空如也”,“空”可训虚无,亦可训诚慤“诗”之“承”、“志”、“持”三训“伦”之“次”、“理”、“纶”、“轮”四训“机”之“微”、“关”、“宜”三训“应”之“赴”、“对”、“应”三训歧出分训

一个字或者词,含有两种意思,这两种意思是冲突的,两义相违亦相仇。

如:德语“奥伏赫变”一词,翻译为汉语是“扬弃”的意思,包含有“保存”与“抛弃”两层冲突的意思“已”有“成”和“亡”二训“废”兼训“置”“乱”兼训“治”“不易”与“简易”是并行分训“变易”与“不易”、“简易”为背出分训多义合训

“赅众理而约为一字,并行或歧出之分训得以同时合训焉,使不倍者交协,相反者互成。”

“生生谓之易”(《易经·系辞上传》)

《周易》这部书,就是以“简易”的象征符号与数字,通过阴阳二爻的“变易”组合,揭示出宇宙人生辩证、发展的“不易”之恒常规律。

不要做文明时代的野蛮人韩少功《现代汉语的再认识》——选自《天涯》2005年第2期韩少功1953—现代著名作家。中篇小说《爸爸爸》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等。

《现代汉语再认识》内容:本文是韩少功2004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演讲,演讲共三个部分:一、走出弱势的汉语,二、来自文言的汉语,三、创造优质的汉语。这里选取第一和第三部分。韩少功在演讲中指出:“汉语正由弱到强,正在重新崛起的势头上。我们对汉语最丧失自信心的一天已经过去了”。但创造优质的现代汉语,还需要我们长期自觉的努力;否则,我们有可能沦为文明时代的野蛮人,沦为胡言乱语或者有口难言的人。汉语的弱势现象

汉语文化圈逐渐走向欧化和半欧化道路。

如:

越南语:完全拉丁化。日语:半欧化。一半是汉字;一半是假名,假名是一种拼音文字。韩国语:半欧化。表音文字,拼音化。其中很多发音与汉语夹杂不清。

平假名——记录本土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