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母题来源一】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母题题文】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力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C.现实统治须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C【试题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困难的统治须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复原生产、巩固政权的须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力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解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B选项解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剧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解除。【命题意图】本题通过汉初道家兼采各家学说思想以及后来董仲舒思想亦兼采众长来考查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了解思想须要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须要。【考查素养】本题考查了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到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也明确考查了学生对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思想与政治相关历史事实的驾驭状况。【得分技巧】本题材料在理解上并不难。接下来我们对错误项一一进行分析。A项:首先题干中说的两家学说的发展都是西汉王朝的发展须要而变通发展的,即这两家思想服务对象是西汉王朝,与地方王国力力强大没有关系。其次,与史实不符,西汉初年奉行清静无的黄老思想,王国力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到汉武帝时是想要通过思想统一来加强中心集权。B项:是迷惑项,假如不仔细分析可能会误选。但是假如把题干分析完整会发觉,该项错误的也很明显。通过史实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行能出现“百家争鸣”。D项:应当说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误读,解除方法也须要结合史实,如B项所言,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有儒家思想一家独大,不存在“兼收并蓄”的现象。【母题来源二】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母题题文】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试题解析】由人物“程颢”可大致推想本题考查方向为“程朱理学”,依据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可知程颢认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主见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选项符合题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材料主旨不符,A选项解除。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C选项解除。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选项解除。【命题意图】本题以宋代诗歌为切入点,将审美活动融入试题的作答过程中,体会宋诗以理为诗的美学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实现人文和审美素养的提升。【考查素养】本题考查了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学科核心素养。要作答此题,首先须要对本题材料诗句大意有所理解,然后转换思维,定位时空,结合历史事实进行分析说明。【得分要点】首先了解本诗大意,本诗翻译过来意思是: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奇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化之中。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欢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本题解答的关键句是“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然后分析错误项:A项:初看和材料描述有些接近,但是并没有反映材料的主旨——道,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万物遵循法则,即“同一个理。C项:结合宋明理学主要内容可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不行能提倡张扬特性。D项,首先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程颢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其次也没有点出题干主旨“道”。1.(辽宁沈阳2025届高三第八次模拟)孔子和孟子在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后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儒者A.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B.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C.以德治国的政治主见D.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答案】B【解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体现了儒学主动入世、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重构伦理道德,解除A;材料信息与以德治国的政治主见无关,解除C;材料反映了儒学高度社会责任感,并非急攻近利,解除D。2.(河北省2025届高三高考命题探讨专家预料卷)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超”之哲学领域。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儒道两家A.相互吸纳融合B.具有优劣之分C.绽开思想争鸣D.具有不同传统【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道家思想在哲学领域具有优势,这表明儒道两家具有不同的传统,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道两家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并未体现两家相互吸纳融合;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儒道两家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优势和特长,并未体现优劣之分;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儒道两家绽开思想争鸣。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江西上饶2025届高三模拟)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高兴。”到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今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改变表明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改变C.统治思想的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政治的一统要求思想的一统,故B正确;汉初黄老之学适应汉代初期社会的发展,A错误;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治思想改变,C错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适合不同时期的汉代社会,D错误。4.(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5届高三模拟)西汉中晚期,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心或地方行政官。据此可知这些举措A.导致精英教化走向世俗化B.有利于培育大批好用人才C.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太学弟子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心或地方行政官”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太学教授儒家经典,这反映了学校教化独尊儒术的特点,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精英教化走向世俗化,故A错误;太学教授儒家经典,不是培育好用人才,故B错误;董仲舒主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这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与题意时间不符,故C错误。5.(河南省非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调研)隋唐之前的儒学,以两汉经学为代表,强调的是形而下的宗法礼仪。儒家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导致了儒学在佛老的充满下显得无所适从。在抗拒佛老思想的过程中,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在这种状况下A.孔子的儒学创始人地位被颠覆B.宋代儒者更加重视内心修养C.汉唐的统治者仍企图复原周礼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被抛弃【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隋唐以来佛老思想对儒学的冲击。结合所学可知,在佛老思想的冲击下,儒学融合佛老思想,形成了理学思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隋唐之前的儒学存在“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理学跟传统儒学相比,强调寻求“天理”,更加重视人的自身修养,重视思辨,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孔子的地位并未被颠覆;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理学出现的背景,与汉唐统治者无关,且该表述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提倡“格物致知”,要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视察而探求其中的“理”。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6.(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模拟)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A.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B.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C.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D.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体现的求实的批判精神,C正确。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解除。顾炎武的思想主见仍旧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B解除材料与陆王心学无关,D解除。7.(2024年陕西咸阳高三模拟)东汉时,中医发觉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白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酸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峻伤胃的缺点。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传统医学具有阅历性特征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D.中医药须要现代科学验证【答案】B【解析】中医只是相识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但相识止于此而缺乏更深化的探究分析,说明传统医学具有阅历性特征,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可知,中医并不是长期领先欧洲医学,故A项错误。合成阿司匹林是欧洲科学家的功劳,与中医无关,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決了水杨酸严峻伤胃的缺点”,可见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探讨而深化本质,而不是中医药须要现代科学验证,故D错误。8.(河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尖子生第六次调研)唐代诗人元棋为白(居易)诗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馆骤)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到处皆是。”这反映出,唐朝后期A.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导B.社会等级差别日渐消逝C.现实主义文学广受欢迎D.儒学正统地位严峻动摇【答案】C【解析】白居易是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反映现实,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宠爱,故C项正确;唐诗属于士文化,唐朝时世俗文学尚未成为“文化文导”,A项错误;“等级差别日渐消逝”,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白居易的诗对社会各阶层影响广泛,与商品经济产生亲密联系,但其体现的核心观念仍属于儒学范畴,D项错误。9.(湖南省怀化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中国画的杰作大都画的是山水、花卉、树木、竹子。一幅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