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自查试卷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号、姓名、班级等。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的标号涂黑。3.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基础(30分)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10分)诵读古诗,要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感情。《关雎》中(1)“□□□□,□□□□。”写出男子辗转难眠的相思之苦:《蒹葭》中(2)“□□□□,宛在水中央”含蓄地诉说了主人公绵远悠长的思念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尾联,(3)“□□□□□,□□□□□。”借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做官没有途径,对张丞相援引的渴望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与孤独。(5)“□□□□,并怡然自乐。”让我们体会到了温馨和谐的美好;《子衿》中用衣领借代恋人,(6)“□□□□,□□□□。”,表达深深思念与爱意。2.《诗经·邺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整首诗内容单纯,但抒发的情感却很强烈”请结合全诗从《诗经》的表现手法赏析。(2分)阅读下面文字,要求完成3—5题。(7分)2024年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拉开序幕。作为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这项赛事的起源可______至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今仍蓬勃发展。24日下午,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广东代表团运动员cìdì()入场,带来了表演《同心共“竹”中国梦》。和着音乐,运动员们在仅有一脚宽的竹竿道具上完成了各种高难度动作,______全场。表演一结束,观众席kàngfèn()了,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场令人______的表演背后,是整个团队长达一年的高强度训练。成员们表示,在观众面前呈现的每一个动作,他们都练习了无数次,日复一日,zhōuérfùshǐ()。节目编导介绍,之所以以“竹”作为创意起点,是希望借竹子所代表的坚韧、谦虚、正直等高尚;展现人们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3.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1)cìdì() (2)kàngfèn() (3)zhōuérfùshǐ()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追溯震荡拍手称快 B.追溯震撼叹为观止C.回溯震荡叹为观止 D.回溯震撼拍手称快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是()(2分)A.在“节目编导”前加上“据”。 B.删去“之所以”。C.在“是”后加上“因为” D.在“高尚”后加上“品格”6.在“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小文同学树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白天出门发现楼道灯亮着,总是及时关掉。同一楼道的张大妈和赵阿姨对此看法不一,如果你是小文,该怎样灵活应对呢?(4分)赵阿姨:小文,你真是一个节约意识很强的孩子,我家小刚也要向你学习。除了节约用电,你平时还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呢?小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张大妈:小文,现在谁家还在乎这一点电费呀,你们家也太小气了。小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阅读《经典常谈》的相关篇目,完成下列题目。(7分)《经典常谈》①《说文解字》第一⑤“三礼”第五⑨《史记》《汉书》第九②《周易》第二⑥“春秋三传”第六⑩诸子第十③《尚书》第三⑦“四书”第七⑪辞赋第十一④《诗经》第四⑧《战国策》第八⑫诗第十二⑬文第十三(1)运用选择性阅读,根据阅读体验向同学推荐阅读《经典常谈》的相关篇目(请填序号)。①王同学对太极八卦有疑问,不妨去读______。(1分)②张同学对自己的姓名用字写法很好奇,不妨去读一读______。(1分)③李同学对先秦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可以推荐他先读______。(1分)(2)“可视化”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形象的思维方法。请参照示例,从“指南针”和“桥梁”中任选其一,将《经典常谈》进行“可视化”转化,并结合名著说明理由。(4分)示例:我选择用“放大镜”将《昆虫记》进行“可视化”转化。《昆虫记》如同放大镜,将微小的昆虫世界放大,并以此观照人类社会。法布尔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认识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如以圣甲虫抢劫同伴的类球影射人类社会中的抢劫行径。我选择: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①。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揖,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倩浓郁。风自木梢起,纷披震荡,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使人神骇目眩。又行数里得泉伏出石罅激而为迅流。阴木荫其颠②,幽草缭③其趾。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选自麻革《游龙山记》,有删改)[注]①芒角:形容山峰突出。②颠:本指人的头顶,此处指溪水的上面。③缭:环绕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心乐之()(2)蒙络摇缀()(3)俶尔远逝()9.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七十而从心所欲 B.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C.又盘山行十许里/潭中鱼可百许头 D.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若止印三二本11.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又行数里得泉伏出石罅激而为迅流12.小文在阅读【甲】【乙】两文时,发现两文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心理都发生了变化,下面是他整理的表格,请你补充完整。(3分)【甲】文【乙】文心理变化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未有奇→心始异之→神骇目眩分析作者隔着竹林听到清脆的水声,内心感到愉悦;来到小石潭后,看到潭中自由活泼的游鱼,内心得到慰藉,此时的心情还是颇为快乐的;但当他坐于小潭边,看着小潭周围竹树环合的景象,却不禁悲从中来。作者初入山时,没有看到什么景象,心里不觉得这座山奇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所抒发情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文本一】“第二杯半价”为何会促进消费①对于结伴出行的消费者而言,“第二杯半价”往往比“一个七五折”更具有吸引力。事实上,一次购买两份商品时,这两种广告的折扣力度是完全相等的。那么,为什么“第二杯半价”有独特的吸引力呢?②“第二杯半价”的生效环境往往处于群体购物的情境中。多位消费者共同参与一个消费过程被称为“共有消费”。单人进行消费时,常常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态度、偏好等做出决定。在共有消费中,消费行为是多位消费者共同商议的结果,相较于个人,会产生一定的系统性偏差。从消费决策的角度看,“第二杯半价”鼓励人们进行共有消费。通过共有消费,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第二杯半价则能弥补递减的那部分效用,让消费者提升从第二杯获得的满足感。③当你更仔细地观察时,也许会发现,许多标着“第二杯半价”的商品,往往是我们不熟悉的新产品。众所周知,消费者熟悉的商品意味着可靠、安全,人们认为购买陌生的商品风险更高。在单人消费的环境中,为了杜绝风险,消费者往往会购买熟悉的商品;当消费人数有所增加时,这一现象会有所变化。根据风险转移理论,相较于个人决策,人们参与群体决策时会变得更乐于冒险,原因在于群体可以分担风险,从而降低个人对风险的预期。因此,当我们处于多人消费的环境下,购买陌生商品的风险更容易被接受,也就是说,多人购买陌生商品的概率会有所增加。“第二杯半价”可以促进消费方式从单人转变为多人,从而减少新产品带给消费者的风险感。同时,多人消费方式也鼓励了冒险行为,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变得更加“大胆”。④商家的种种营销活动之所以会奏效,往往离不开对顾客冲动消费心理的把握。人们的冲动消费心理一般有以下几种。⑤从众心理。顾名思义,人们在购物时容易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而盲目从众。比如,在观看购物直播时,看到其他人抢购货物,自己也跟着购买,买回大量“无用”的物品。尤其是对商品信息缺乏了解时,人们容易跟随群体决策而失去个人判断,从而导致盲目消费。⑥攀比心理。当人产生与他人比较的心理后,容易产生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消费行为,如看到其他人有某些东西,自己也想购买。攀比心理往往伴随着比较和竞争行为,并促使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导致过度消费。⑦求异心理。与从众心理相反,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消费者想要与众不同,以寻求关注。如原本没有购物需求,随后发现该商品是限量版便购买。求异心理一般起源于对自身过分高要求的追求,但不理性的需求容易导致行为的偏差,如产生冲动消费。⑧在日常消费中,产生这些冲动心理无可厚非,但如果冲动消费过于频繁则应当适当调整心态,更加理性地对待消费。比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消费支出应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相适应;避免盲目从众,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生活品质,做消费的主人。【文本二】“第二份半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①明知“第二份半价”是商家促销手段,消费者仍然喜欢。这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呢?②一是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时,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以“第二杯半价”为例,这里的边际效应即为在第一杯的基础上,从第二杯饮品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将这种效应设定为10分,那么第一杯的满足感是7分,第二杯的满足感则是在第一杯的基础上达到9分,也就是第二杯边际效应为2分,显然第二杯带来的满足感远远不及第一杯,所以同样的价钱来买两杯,消费者会认为“很不值得”。第二杯半价则能弥补递减的那部分效用,让消费者提升从第二杯获得的满足感。③二是消费者心理。第二杯半价让消费者感觉,用更少的钱购买商品,自己获利,如果放弃第二杯半价,将会失去一个获得优惠的机会,对自己不利。在给予消费者价格优惠的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心理上的消费需求引导——放弃第二杯半价则是放弃享受优惠的机会。13.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标题以问句形式吸引读者,引人思考;文本二标题则点明了文本的主要内容。B.从众心理与求异心理相反,从众消费者容易跟随群体决策,忽略自身实际情况。C.文本一和文本二在介绍消费者心理时,都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D.“第二杯半价”鼓励了冒险行为,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变得更加大胆。14.文本一是如何提示消费者要做消费的主人的?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15.逛街时,经常见到奶茶店、咖啡店进行“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妈妈觉得商家多此一举,直接打折优惠更方便。请你结合两个文本向妈妈解释为什么商家会设置这样的促销手段。(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顺德是世界美食之都,饮食文化是顺德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宣传组的同学找到一篇与广东凉茶有关的散文,想以此为素材制作一部微电影用以文化宣传。我和阿叔的凉茶铺①岭南的小孩或许都曾有过因“热气”而被领着去喝一杯凉茶的遭遇。为了安抚孩子,凉茶铺的老板往往会贴心地附赠一小包自制陈皮,让小孩破涕为笑。但是也有我这种闹个不停的“问题小鬼”,所以,我家附近凉茶铺的阿叔对我印象格外深刻。当然,我对他也是怨念已久:为什么要卖这么难喝的东西,凉茶铺怎么还不倒闭啊?这种念头在小学时是根深蒂固的。②初中某一次期中考试前,我对妈要求:“如果我考了第一名,就带我去吃肯德基,并且吃完不用喝凉茶。”我开始想象在凉茶铺阿叔面前大快朵颐,然后张扬离开的情景,可是考试成绩让我的愿望破灭了。那天放学,我没好气地坐在阿叔店门口的长凳上,等着爸妈下班捎我回家。细心如阿叔,一下子就察觉到我的沮丧,端着他那招牌式的笑容问道:“小班长今天被谁欺负了?”③“要你管!”我当然是不买账的。一想到“煮熟的肯德基飞了”,自己又只能坐在这满是药味的铺子里,我越想越气,眼泪“啪嗒啪嗒”直往下掉,阿叔慌了神:“喏,奖你一包陈皮……哎,别哭了别哭了,两包,两包行吗?”拿到两包比正常分量多得多的陈皮,我在心里笑出了声,却连声“谢谢”也没和阿叔说,只是停止了哭泣,吃着陈皮等着爸妈认领,陈皮的甘香让我觉得凉茶铺的存在也不赖。④转眼我读高中了,阿叔的凉茶铺还在不温不火地开着,只是阿叔的头发渐渐少了,肚子渐渐大了,开始有人叫他“大爷”了。当然,遇到叫他“大爷”的客人,他的表现绝对很“大爷”。我就见过一个路人问:“大爷,有祛湿的凉茶吗?”【镜头一】阿叔斜瞥他一眼,气冲冲地说:“谁是你大爷,菜单上写着呢。自己不会看啊?”客人莫名其妙,当然转身就走,阿叔却满不在乎。⑤满怀少女心事的我约暗恋的男孩子去书店,路过凉茶铺时,突然看到老师骑车经过,我做贼心虚,一下子躲进了凉茶铺。阿叔看出了我的慌乱,也注意到了我身边的男孩。⑥“大爷,来一杯招牌癍痧凉茶。”男孩点了单,很坦然地转头问我,“你喝什么?”⑦我还没来得及应答,大脑就已意识到男孩把阿叔叫作“大爷”了,心想不妙,“大爷”要发威了。“大爷”果然出招了,盯着男孩子说:“同学,癍痧是好,但不适合你现在喝,时机不对硬要喝,那是有害无利。”他顿了顿,转头望着我,继续说:“小妹,你说是不是?”⑧男孩子十分爽朗地替我作答:“是!行家说得对,那我们还是要茅根竹蔗水吧。”⑨“哎,这就对了嘛。”阿叔手脚利落地递上了茅根竹蔗水,转身忙去了。我心想老师应该已经走远,便急着走。阿叔突然又探出头,有意无意地对我用方言说:“细妹,慢慢饮,唔使急,慢慢来,唔使急。”⑩“这茅根竹蔗水真甜。”男孩很愉悦地喝着,而我却品出了一点“涩”味!这也导致了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因心虚而避开凉茶铺回家。⑪大学毕业两年后回家,考研失利的我极度烦躁,虚火上升,想去喝一杯凉茶压压火气,才发现凉茶铺已经改头换脸,原址上出现了一间陌生的奶茶店,忙前忙后的都是年轻人。失落的我在奶茶店前打量了好几分钟,正准备离开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了:“小妹,漂亮了啊!”⑫我转头,默念道:“______”我望着排着长队买奶茶的队伍问阿叔:“凉茶铺不开啦?怪可惜的,我还想买一杯下火。”⑬【镜头二】阿叔顿了顿,先是用有点惊奇的眼神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后满眼喜悦地回答:“有!店里虽主营奶茶,但还留着街坊们爱喝的癍痧,与时俱进,中西结合嘛。年青人喝多了奶茶,偶然喝喝凉茶,自然会了解它的好,瞧你,这不回来找了吗?”阿叔看似调侃,却意味深长地继续说,“毕竟不是凉茶的时代了,换条路走,店还能活。人嘛,不能一棵树上吊着!”⑭“现在挺好啊,生意不错。”我应和。⑮“好多人都说‘坚持就是胜利’,其实也不是什么事都这样,方向错了还坚持,那就亏大发啦!我这也算‘曲线救茶’,奶茶店生意好,连带凉茶也卖了不少,没丢弃我们的‘广府文化’。”⑯这次阿叔请我喝了杯癍痧凉茶,我没有拒绝。⑰离开阿叔的店,我开始好好找工作,居然很快收到了面试通知。一直以为自己不适合进社会工作,只适合埋头做研究,这也许是我错误的坚持。而且,谁说工作和做研究是两码事呢?就像奶茶店也可以卖凉茶,对吧?(选自《读者》有删改)16.【素材选择】文中讲述了“我”与阿叔凉茶铺的哪些故事?“我”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我”和阿叔凉茶铺的故事“我”的情感态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怨念初中时,“我”在凉茶铺委屈大哭,阿叔奖“我”两包陈皮止哭。②__________(1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心虚④大学毕业后,“我”想去阿叔凉茶铺喝凉茶,却发现它已变成奶茶店。④__________(1分)17.【镜头特写】为了突出阿叔的形象,拍摄小组选取了以下两个句子作为镜头特写,请你任选其一,从描写角度分析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3分)镜头一:阿叔斜瞥他一眼,气冲冲地说:“谁是你大爷,菜单上写着呢,自己不会看啊?”镜头二:阿叔顿了顿,先是用有点惊奇的眼神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后满眼喜悦地回答……18.【配音制作】配音小组拟在⑫段为“我”制作一段背景音。请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心理,并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一段“我”的内心独白。(3分)19.【定稿宣传】宣传小组给微电影拟定了以下三个名字,从宣传本土文化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哪一个最合适?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①《我和阿叔的凉茶铺》 ②《卖奶茶的凉茶铺》 ③《温情凉茶铺》三、作文(50分)20.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冷清;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人生也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长拥有春天般的生活。请以“向往春常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3)要有真情实感。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自查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10分)(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2)溯游从之(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5)黄发垂髫(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每题错一字扣0.5)2.(2分)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②同时通过反复吟唱,又突出了主题,强化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手法1分,主题,情感1分)3.(3分)(1)次第(2)亢奋(3)周而复始(每空错一字不得分)4.(2分)B【解析】第一处:“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回溯”指回顾,回忆。此处指探索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起源,填“追溯”更恰当。第二处:“震荡”指震动,动荡,“震撼”指震动,摇撼。“震撼”多用于形容心灵上的震动,此处指运动员们的高难度动作让观众的心灵受到震动。填“震撼”更恰当。第三处:“拍手称快”指拍着手叫痛快,形容非常高兴;“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形容运动员的表演很精彩,让人赞叹,填“叹为观止”更恰当。5.(2分)D6.(4分)(1)①示例:阿姨,谢谢您的夸奖,我和小刚要互相学习。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吃饭做到“光盘行动”等。(2分,礼貌回应1分,具体措施1分)②示例:张大妈,这可不是我小气,现在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都在加剧,我们应倡导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2分,礼貌回应1分,应对措施1分)7.(7分)(1)②①⑨(3分,每对一个得一分,要对应,顺序不能错)(2)示例一:指南针《经典常谈》如同指南针,指引读者在浩瀚的经典海洋中航行。(解释指南针的比喻义,1分)①它对众多经典著作的介绍和解读为读者指引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路径和方向②如在谈诗与文的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重点人物、清晰简明地展现了中国古代诗和文的发展脉络。(结合名著内容举例分析,3分)示例二:桥梁《经典常谈》如同桥梁,帮助学生跨越和经典之间的深沟。(解释桥梁的比喻义,1分)①《经典常谈》全书不故作高深,而是以通俗易懂、流利畅达的语言让读者了解那些可能因语言晦涩或时代隔阂而难以触及的知识和智慧②如《〈说文解字〉第一》中通过生动的举例和浅近的语言,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何为“六书”。(结合名著内容举例分析。3分)8.(1)以……为乐(2)缠绕(3)忽然(每空一分,错字不给分)9.(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西南,斗,蛇,(溪水)各0.5)(2)宾客们想休息一下,都说:“没有比这里更适宜/更好的地方了。”(欲,咸,莫。宜各0.5)10.C(解析:A自,由/听从,顺从人;B清澈/凄清;C.表示约数;D.如同,像/连词,假如。)11.又行数里/得泉/伏出石罅/激而为迅流(每段一处得1分,多断不得分)12.(3分)①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解的忧伤、凄苦之情。(1分)②沿着溪水走了数里后,发现草木丰茂、群山耸峙、流水轰鸣,开始感到惊异;再沿着山走,看到了群山环合、花木遍山、风吹树动、山树欲坠,眼前的奇异之景使作者感到内心震撼,目眩神迷。(2分)【参考译文】:刚进入山谷,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