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调研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遗址出土了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刻画符号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记事记数、天文历法、地理位置等内容,反映了原始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各方面的特色。这可以用于研究()A.早期国家的初步形成B.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C.农耕文明的多元一体D.长江流域的领先地位2.下图为山东济南出土的西汉“负鼎陶鸠”,取的是鸠鸟吃食物不会噎的含义,以祝愿老人吃饭顺畅。该陶器可用于说明汉代()A.生态环保意识在民间萌生B.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D.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3.蹴鞠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白居易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就描写了洛阳市区“上苑”“中桥”一带市民蹴鞠的情形;宋代《东京梦华录》中亦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的记载。据此可知()A.蹴鞠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欢迎B.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C.体育活动丰富文学创作题材D.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进步4.史载,明朝嘉靖初年,南京普通民众“犹循礼法”“凡百用度取给而止,奢侈其少“民皆畏法而从正统至正德年间,“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于是出现“浑厚之风亦少衰矣”。这一化的出现()A.表明主流价值观发生变迁B.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体现出君主专制日渐衰落D.说明等级界限的消失5.下表是《清朝全国耕地面积和人口变化表》(部分),据此变化可推知,这一时期()时间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口(亿)1661年5490.21685年6081.21724年6831.51812年7913.6A.政府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人地之间的矛盾逐渐走向缓和C.农业生产技术发生根本性变革D.高产粮食作物引进并得到推广6.洋务运动时期,来自顽固守旧派的攻击、抵制和反对往往以坚持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为说辞,在长期封闭、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轰开的社会环境下,对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自然有着先声夺人的压力。材料可用以说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B.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C.“中体西用”提出的背景D.晚清中央集权的式微7.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列强也进行了交涉,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这从侧面说明()A.革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B.舆论已经能够决定政治发展C.清政府放弃了对革命的镇压D.列强公开支持中国革命运动8.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有关民主选举的标语和口号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较为普遍,如“选举是保卫边区的法宝“民选各级政府”人民是政府的主人”。此外,还有民主答疑、民主漫画等多种形式。这些做法旨在()A.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D.完善苏维埃基层政权组织架构9.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是新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包括:工人合唱《我们为你们歌唱》、苏联舞蹈《红梅花儿开》、越剧《春香传》、相声《劳动号子》、新疆歌舞《丰收的葡萄架》等。钱学森、华罗庚、巴金等人应邀参加晚会。这次春节大联欢()A.受到了科教兴国战略影响B.贯彻了“双百”方针的要求C.展现了团结奋斗的社会风貌D.庆祝了“一五”计划的完成10.《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当年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方针,传达中央最新的意图,阐述国事以振聋发聩。据此判断,下列表示2013年《人民日报》国庆社论高频词统计的是()A.创业、建设、改革、发展、市场经济B.改革、现代化、复兴、梦想、法治C.四人帮、现代化、批判、斗争、发展D.人民、群众、建设、中共十二大11.据记载,亚历山大在苏华娶大流士的女儿史塔蒂拉为王后。把波斯高贵的女士许配给最优秀的部将和幕僚。并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已经在波斯成家的马其顿人有美满的婚姻。这是为了()A.稳固帝国统治B.扩大希腊文化影响力C.消除民族矛盾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12.有学者说:“东方民族的阿拉伯数字、指南针、火药和纸等,曾给西方文明以决定性的影响;伊斯兰文明与西方长达数世纪的交流,给中世纪欧洲在数学、科学、医药和农业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同类型的文明,既有其独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又有许多人类共同的东西。”该学者意在说明()A.文明碰撞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B.人类文明统一性和多元性并行不悖C.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同源性D.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13.被誉为“通向埃及世界的钥匙”的罗塞塔石碑,是古埃及文明遗产,由拿破仑军队1799年入侵埃及时发现。1801年,英国占领埃及,此碑被英王乔治三世夺取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至今仍为英国占有。该石碑的命运()A.呈现出古代文明的辉煌B.得益于考古界的国际合作C.反映了殖民主义的强权D.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交锋14.1920年,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特别指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要同他们融合,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正处在萌芽状态时,也要绝对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列宁强调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A.革命领导权的问题B.民族革命动力问题C.革命统一战线问题D.社会改造道路问题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有拉丁美洲的“中间道路”、印度的“混合经济”、石油输出国和农矿产资源国的发展模式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出口加工模式等。这些模式使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材料所述的这些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A.以各自国情状况为依托B.以参与经济全球化为根本宗旨C.以独立自主为发展前提D.以对外贸易为经济增长主动力16.下表是二战后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此表可推知这一时期()时间国家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7年1988-1990年日本8.010.64.93.84.7美国3.33.92.82.72.8联邦德国7.34.62.81.53.1法国4.85.63.71.63.1英国2.82.81.92.53.1A.日本经济实力已赶超欧美国家B.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实力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适时调整D.凯恩斯主义始终占据主导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榜样教育历经数千年,成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历史基因延续的桥梁。汉代备受赞颂的道德榜样通常是孝子、忠臣、廉吏、义妇,如以《孝经》、《烈女传》、《女诫》等为载体选树与宣传榜样。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们坚持“无为而教”,崇尚自然。他们批判儒家榜样教育思想,标榜“旷世”、“清高”。统治阶级借天命、神力劝人崇善戒恶,供民众景仰、崇拜、祭祀和效仿,激发人们内心虔诚敬畏的心理,强化了宗教在榜样教育的作用。-摘编自李亚静《中国古代榜样教育的演进历程及其时代价值研究》材料二中国近代榜样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的趋势。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批西学东渐的先行者,成为清王朝中能够“睁眼看世界”的典型代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军队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不怕牺牲、奋勇抗争的英模人物,如赵一曼、杨靖宇等,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摘编自庞申伟《榜样文化及其当代建设研究》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中,先进模范构成榜样文化的主体。革命战争年代,榜样的涌现总是与民族独立、支援前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的产生又显示出无私奉献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特点;当今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功勋模范、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最美奋斗者等重要群体,成为榜样文化的重要主体和内容。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蕴含着先进的道德思想,能够引导每一个积极上进的人,还可以像“酵母”一样酝酿更多的先进分子。-摘编自刘伟《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榜样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榜样文化的主题。(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功能。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中世纪起,英国贵族就是社会的主导阶级,只有贵族、高级教士等社会上层的子弟才能接受正规教育,社会下层被排除在教育之外,他们往往认为教育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不愿意去为了受教育而占用劳作时间。然而,16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带来的商业、贸易、管理等职业的出现以及一系列由私人捐资创办的慈善学校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受教育的阶层,使教育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据杜冰川《英国贵族精神与精英教育传统探析》等整理材料二明治五年(1872年)8月3日正式颁布《学制》,它与日本近世教育相比,它打破身份限制,推出四民平等(四民指日本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四等级)的全民教育理念。允许平民进入各类学校,明确否定了过去教育“把学问当作士人以上之事”,做到“从现在起教育应普及全体国民(贵族、前武士、农民、手艺人、商人和妇女),要使农村中没有文盲家庭,家庭中没有文盲成员”。-摘编自杨洋《明治前期教育改革再思考:兼论日本吸收外来文化之个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以来英国教育平民化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教育平民化的看法。19.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现摘录三个方面的要义,如下所示。【历史经验之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经验之八:坚持敢于斗争】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历史经验之九:坚持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从上述三个方面的经验中任选其一,立足中国近现代史,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一、选择题1-16BCCBDCABCBABBCAC二、非选择题17.(1)变化:从颂扬忠孝廉义到标榜“清高”;从儒家榜样教育到发挥宗教在榜样教育中的作用。原因:魏晋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儒学渐趋式微(儒学所推崇的“仁政”难以实现,道德规范和君臣秩序被破坏);佛、道的兴起,冲击传统价值观。(2)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反帝反封建;开启民智,解放思想;英勇抗敌,强国兴邦。(3)特征:先进性;创新性;革命性;时代性;导向性;阶级性。功能:激励和团结民主革命力量,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增强民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治理、社会管控、个人修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8.(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数量的增多。(2)教育平民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平民化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教育平民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对推动社会转型起了重要作用。19.观点:建设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主革命与推进国家建设的重要法宝。192年,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并认识到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前准备事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如何提升解题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能力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型考生需知证券从业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各种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4项目管理面临的风险考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职业技能证书申请指南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考生应确保的备考信念与目标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告差错分析与处理试题及答案
-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 智能人行通道速、摆闸建筑施工安装布线调试方案
- 邮政金融主任竞聘
- 纺织材料创新与应用
- 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2篇)
- 茶叶销售课件教学课件
- 图文转换-图表(小题训练)(解析版)-2025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与数列相结合的概率综合问题-2022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之大题专练(解析版)
- 中考数学函数一次函数复习课件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倍他司汀推广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