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 _第1页
广西《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 _第2页
广西《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 _第3页
广西《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 _第4页
广西《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20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XXXXX—2021

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ticeofproductionofDoubeiprovidedtoHongKong

(征求意见稿)

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XXXXX—2021

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供港豆杯生产技术的程序,规定了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

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生产档案和产品质量追溯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供港豆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SN/T4529.2供港食品全程RFID溯源规程第2部分:蔬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供港豆杯DoubeiprovidedtoHongKong

在第4章范围内种植,商品性符合港澳市场要求的未张开的鲜嫩豌豆苗叶苞,形如杯状,俗称豆杯、

豆妃。

4产地环境

4.1供港豆杯种植基地应获得供港澳蔬菜(叶菜类)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391的规定。

4.2选择土壤耕作层深厚、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好、排灌溉方便的地块。

5品种选择

秋冬季条件下可正常生长的无须或少须,嫩梢鲜肥,适合港澳市场需求的食苗专用豌豆品种,宜在

9月至4月中旬的秋冬季栽培。

1

DB45/TXXXXX—2021

6播种

6.1整地及施基肥

播前将田块耕深0.25m~0.3m,晒垡8d~10d后施基肥。施肥原则按NY/T394执行,以有机肥

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地块一犁一耙后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800kg~1000kg+花生麸80kg~100kg

或微生物有机肥100kg~150kg、复合肥(15-15-15)20kg~25kg、尿素5kg撒施,结合耕翻整地时

施入,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辅设微喷管带。作畦,畦宽1.6m~1.8m、畦高0.2m~0.25m包沟;

沟宽0.4m~0.45m,做到排灌通畅。

6.2播种时间

宜在9月至11月中旬栽培,以10月上旬播种为佳。

6.3播种量

2

每667m用种5±0.5kg。

6.4种子精选

选用包衣种子,播前去除杂质后选粒大、整齐、无病斑、无虫蛀、无异色、无破粒的种子。

6.5播种方法

条播,行距12cm~16cm,株距8cm~10cm,单粒播种,上覆1cm~2cm细土,浇足水。

7田间管理

7.1水分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保持畦面湿润,雨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7.2打顶

豆苗长到5~6片真叶时,留5个节位打顶。

7.3苗期豆杆蝇防治

在幼苗拱土后,子叶伸展,注意防虫,特别是豆杆蝇为害,宜在齐苗后与豆苗打顶后及时用灭蝇胺

1000倍液防治。

7.4追肥

2

植株打顶后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追施复合肥(15-15-15)45kg~50kg,开始采摘后每隔20d

结合微喷淋施浓度为0.5%(30-10-10)高氮型水溶肥一次。

7.5除草

植株打顶后15d~25d,除草1次。

2

DB45/TXXXXX—2021

7.6温度管理

注意防寒防冻,有霜冻时可采用浮面覆盖或烟熏或喷施磷酸二氢钾防冻。

8病虫害防治

8.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限制使用化

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供港豆杯的目的。

8.2农业防治

8.2.1选用抗病优良品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

8.2.2合理布局,严格实行轮作,加强中耕除草,摘除被害叶或植株,清洁田园。

8.2.3科学施肥,增施优质有机肥。

8.3物理防治

每1hm2悬挂(25cm×40cm)黄板450~600块诱杀蚜虫、粉虱等。

8.4生物防治

主要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农抗120、春雷霉素等生物源农药防治供港豆杯的白粉病、豌豆茎基腐病

及苦参碱、苏云菌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源农药防治蚜虫、粉虱及小菜蛾。

8.5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采取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所选用的农药符合NY/T393、GB/T8321(所有

部分)的规定。农药残留应符合GB2763和香港《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

治见附录A。

9采收

9.1采收时间

播种后45d~50d,开始采收。采收宜在晴天上午叶面干爽时进行,宜隔天采收,采收期80d~

100d。

9.2采收方法

采摘嫩梢,去掉茎须,留下未张开且饱满的叶苞;采后用泡沫箱装好,宜放入冷库预冷1晚。

10建立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且至少保存两年,不得伪造生产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日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

3

DB45/TXXXXX—2021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收获日期和收获量;

——产品销售及流向。

11产品质量追溯

应符合SN/T4529.2的要求。

4

DB45/TXXXXX—2021

附录A

(资料性)

供港豆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供港豆杯主要病虫害防治见表A.1。

表A.1供港豆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安全间

病虫害名称农药名称剂型含量使用倍数使用方法

隔期

露娜森(氟吡菌悬浮剂1000~1500倍

21.5%

酰胺十肟菌酯)

豌豆白粉病+21.5%发病初期喷雾

按照

30%

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1500倍GB/T

豌豆茎基腐8321

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3000倍发病初期喷雾

病(所有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00倍部分)

豆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