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讲义7.2主体语段突破:观点句+阐释句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讲义7.2主体语段突破:观点句+阐释句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讲义7.2主体语段突破:观点句+阐释句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讲义7.2主体语段突破:观点句+阐释句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讲义7.2主体语段突破:观点句+阐释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之主体语段突破——观点句和阐释句

主体语段一般包括观点句、阐释句、例证句、分析句、总结句五个部分,观点句的写法在

分论点设置里已经学习,例证句、分析句将在论据使用和论证方法中详细了解,今天重点掌握

观点句和阐释句的写法。

一、观点句

议论文写作中,要表明自己观点态度。观点句可以是自己根据话题通过语言组织,也可以

借助他人的语句表明态度。

【例】1

微笑是最生动的语言,也是一个人最美丽的瞬间。雨果说:“有一种东西,比我们的面貌

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表情;还有另外一种东西,比表情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微笑。”

有一种笑,是晨光熹微。“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每年的5月8日,我们相遇在

“世界微笑日”,温暖的笑意中藏着祝福的心意。在“世界微笑日”,让我们用微笑纾解负面情

绪,用微笑传递友善关爱。哪管什么世界以痛吻我,长笑一声,一路歌一路行。

【分析】

“微笑是最生动的语言,也是一个人最美丽的瞬间”是作者自己根据话题组织语言以表达

观点,表明了对“微笑”的认识。

【例】2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网络围观没有问题,发表看法也无可厚非,拥有朴

素的正义感更不该被苛责,但越过了道德和法律边界,利用舆论传播的便利在一旁添油加醋、

煽风点火,则是极为不可取的。如若不加规制,危害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分析】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的意思是:伤害并不是一次性造成的,而是一点

一点造成的。每个人给一点点伤害,最终就会造成雪崩,所以意味着每个人都有错,每个人都

不是无辜的。原句是伏尔泰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后来被大众作了修

改。这里借助他人的话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3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能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取得不同程度的效益。就像香

料,磨得愈碎,香得愈浓烈。”杨绛先生曾如此感慨。现代社会的人们,专注于利益和地位,

却忽视了对自己的打磨,在黑暗中砺炼,以致在悲剧和打击来临时,没有勇气去面对和承担。

从此一蹶不振,丧失勇气。由此可见,我们须时常磨炼自己,扎向黑暗的地底,坦然面对转折

与意想不到的困难,走出去,才能触到温暖的阳光,才能看到晴空万里,才能享受春暖花开!

【分析】

这个语段借助杨绛先生的名句作为观点,并沿着其观点展开议论;借助名人名言作为观点

时,也可以逆向思考。如:

【例】4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是我要说,世上本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大道、捷径、坦途,自然为人们喜欢;小

道、险路、绝地,往往被人们排斥。习惯于行通衢大道,贪图于走终南捷径,久而久之,滋长

了惰性,消磨了锐气,就可能丧失了开辟新路的热情,断路与失路的危机将随之产生。因此,

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才能寻找到别样的风景。

【分析】

借鲁迅先生的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前后对比,强调了我的观点态度。如果是文言语句作

为观点,需要进行解释才能使观点更明确。如:

【例】5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志趣相投,不会因为山海阻隔而感到彼

此距离很远;理念不合,不会因为近在咫尺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近。文明交流互鉴,伴随推动“一

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更多合作平

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传

承千年而不息,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信念绵延万里而不绝,“一带一路”必将成为一条文

明之路,我们也将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除此以外,如果观点句能够用整句表达,可以更有力量。如:

【例】6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从历史到现

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家国情怀,永远是凝聚人心、汇聚

民力的强大力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

史交汇点上,“家国”既是我们奋发进取的方向坐标,更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信心所系。

【例】7

起笔,即是家国情怀;落笔,便为时代标杆。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

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人民群众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

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功勋人物的故事,是千万

个同路人的缩影,而无数个平凡的同路人,进行着不凡的奋斗,成就着壮丽的篇章。

【例】8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秀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

最壮丽的日出。我们深知,前进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必然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挑战。

但我们深信,只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

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

新的历史伟业。

【分析】

这几个例子,开篇整句形式表明观点,整齐有力,能第一时间吸引读者。

当我们构思全篇时,一定要设置好分论点,两个或三个分论点最好结构相似,整齐有力。

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示例】9

报国担当,无愧选择

报国担当,无愧选择,我选择一双注目家国的眼。目光停驻之处,定是心之所向,若要承

担起时代的使命,便不能成为北大钱理群教授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让这双眼望

向天下、苍生。张载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吟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顾宪成曾将眼望

向那里,才写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西南联大师生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唱响“中

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要有一双以天下为己任的眼睛,就算流泪,也应是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报国担当,无愧选择,我选择一双踏实前行的脚。西风碧树中独上高楼,望到的家国梦想

总是远在天涯路尽处,如要接近它,还需脚踏实地地前行。不由想到了晚唐杜牧,这个也曾有

过“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家国之梦的樊川居士,却因为不懂脚踏实地而在担任扬州掌

书记期间整日沉醉于歌楼酒馆,最终蹉跎岁月,毫无建树,只留下一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

得青楼薄幸名”的喟叹。答好时代的问卷,不能做好高骛远的空想家,而要当踏实前行的跋涉

者。

报国担当,无愧选择,我选择一颗百折不挠的心。肩负时代之担的路途注定坎坷,此时,

我们要拥有一颗不畏艰难的心。如韩愈一般,纵“夕贬潮州路八千”也要“肯将衰朽惜残年”;

如范仲淹一般,纵三遭左迁也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如鲁迅先生一般,纵“寄意寒星荃

不察”也要“我以我血荐轩辕”。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

却是翅膀。时代大河中的奔流逆潮会将我们一次次拍向乱石,但不屈的心可助我们最终击水中

流,独立潮头。

【分析】

《报国担当,无愧选择》一文的三个主体语段,观点句结构相似,整齐有力,这是我们写

作中需要做到的模式。除此以外,每个观点句后都有贴合观点的阐释,这就是阐释句的作用,

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观点。下面我们我们看阐释句的写法。

【更上一层楼】

高中议论文写作,一般都是先亮明观点,再去论证,但如果你的能力够强,也可以考虑

论证在前,观点在后,即考虑如何引出观点。如:

【示例】1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

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

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示例】2

面对疾风骤雨,有人抱怨“老天爷”,苏轼却留下动人诗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众多赞誉,航天英雄景海鹏说:“每一次飞天有太多人在托举着我们,

我们的背后是祖国”。凝视的目光,呼应内心坐标,照见格局胸怀。超越名利的羁绊,常思以

身许国,就能用信念引领人生选择;就能无惧困境、愈战愈勇,不会怨天尤人、气馁懈怠;就

能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示例】3

一个人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就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他应该

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

还要超越胜利。

二、阐释句

(一)阐释句作用

议论文写作中,要表明观点态度,但你的观点有时候可能或单调或深刻,单调者需要阐释

使之丰富,深刻者需要阐释使之清晰,所以阐释句在语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明。

欧阳修在《诲学》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然玉之为

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

小人,可不念哉?”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进行阐释后,更加突出了人要通

过学习,才能懂得道理的观点。

再如下面的例子:

【示例】1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高尚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让人景仰,虽然我们难以拥有同伟人一样

高度的品行和才学,但也应该在心中向往着那样的境界,去研学他们的言行举止,时刻规范着

自己的行为,付诸努力去攀登道德之巅。

【分析】

《史记》中,司马迁这样表达对孔子的敬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

之。意思是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虽然不能达到这样

的境界,但心里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这个语段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观点,后面用

“高尚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让人景仰,虽然我们难以拥有同伟人一样高度的品行和才学,但也应

该在心中向往着那样的境界……”进行阐释,读者清楚知道观点的内涵。

【示例】2

马行千里,不洗尘沙。千里马也好,做事的人也罢,专注和坚持永远是推动我们走向成功

的重要因素。所以既然想要达成伟大的目标,就应该保持自律、坚定向前,而不该过分拘泥于

小事、浪费大好时光。

【分析】

“马行千里,不洗尘沙”,意思是骏马奔驰千里,也顾不上洗去身上的尘沙。比喻我们应

当朝着目标努力前行,不要因外在的干扰而分神。这句话适用于“保持专注”“用心做事”“积

极进取”等主题。这个语段用“里马也好,做事的人也罢,专注和坚持永远是推动我们走向成

功的重要因素”来阐释观点,让读者对句中的哲理印象深刻。

【示例】3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是在告诉我们:人活一世,宁愿轰轰烈烈地赴死,也不想默

默无闻地诞生。人生苦短,不应甘于平凡,而是需要紧握时间去做自己喜爱的、正确的事,哪

怕仆仆风尘,也活得精彩。

【示例】4

张养浩说:农夫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人生是一幅图画,观其细部,许多美

景令人陶醉,观其全景,整幅画意却令人悲伤。世人往往一辈子贪营活计,不知自己在图画里,

免去了清醒观画的痛苦,但也失去了恬然赏画的享受。也许,人生应是两种境界的交替:时而

能投入地做手中的活计,不知自己在图画里;时而能跳出来看人生之画的全貌,也从这全貌出

发看一看那贪营活计的自己。

【示例】5

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立志成为圣人,砥砺精进,就有可能成为

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有可能成为贤人。青年当志存高远,并由此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

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不仅要立志,还要“立大志”,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

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

界。

【分析】上面几个例子,就需要必要的阐释。否则,不熟悉这几个句子的人就不能第一时

间理解它的含义。

阐释的作用不仅要读者理解观点,更是要读者接受观点。再看下面的例子:

【示例】6

青年应有信仰、有力量,在坚守理想信念上领跑。心中有信仰,行动才有力量。理想信念

是最持久不衰的动力源泉,是最牢不可破的精神堡垒。……。

青年应不畏难、不服输,在坚定斗争决心上领跑。青春最鲜明的特质,是面对艰难困苦不

低头、面对矛盾斗争不退缩,而青年最典型的品质,是遇到硬骨头敢于“啃一啃”,遇到礁石

敢于“碰一碰”,遇到湍流敢于“淌一淌”。……。

青年应肯吃苦、肯付出,在提升能力本领上领跑。青春迷人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在人生

赛道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能够在专业领域内刻苦钻研、做出成绩,更是能够在服务群众的

路上奉献自己、实现价值。……。

【分析】

上面几个句子,尽管观点很好理解,但对观点进行阐释后,使说理更有说服力。另外,阐

释角度不同,表达的观点就不同了。如下面的例子:

【示例】7

(1)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木心)深渊本身不值得感谢,值得感谢的是

那个坠落后站起来仍旧努力追寻“前程万里”的自己。

(2)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木心)不走这险路,不撞这南墙,如何看到

更广阔的世界?人生的征程,就是用勇敢去撞破生命的隔膜,一层层的背后,是更广大光明的

新世界。

【分析】

上面都是以木心的名言“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说开去,当不同的阐释,

使表达的观点指向了不同的方向。

再如这个例子:

找准“蓄势点”,让45°人生更奋发。45°是蹲踞式起跑姿势,更像是人蓄势待发、奋起

追梦的状态。……。

找准“平衡点”,让45°人生更从容。45°是直角的一半,刚好不偏不倚。同样,45°人

生也好比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它既不“随波逐流”地盲目激进,也不追逐“一躺了之”转

瞬即逝的快乐,而是在复杂的环境中理性地去探索世界、认识自我,是一种刚好余裕平衡的人

生状态。……。

找准“不足点”,让45°人生更虚怀。45°通常是人鞠躬时的一个角度,也是一种谦逊倾

听别人的姿态,弯下腰或俯身倾听不是自卑、不是认怂,而是智慧,更是一种谦逊而无畏的人

生姿态。……。

【分析】

“45°人生”,和“蓄势点”“平衡点”“不足点”的联系,必须通过阐释才能让读者理

解。

(二)阐释句写法

1、观点+名言

阐释句可长可短,可以用自己的话阐释,但如果有贴切的名言帮助你阐释观点,可以让语

段更深刻,说服力更强。

【示例】1

展望未来,任何美好的理想,都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李大钊同志曾热情称赞:“青年之字

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我们身为青年一代,高举五四运动的

精神火炬,不懈追求真理。当代青年是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更要肩负起实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责任。青年一代一定能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谱写出经

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彩篇章。

【示例】2

贏者不一定是最好的,输者也不一定是最差的。最喜俞敏洪的一句话:“蜗牛只要能够爬

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不耻最后者才是中国的脊梁”。

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三百六十行中行行都是赢家,没有人能精通所有事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

长,也许在某方面你是数一数二的人,但你一定有未涉足的地方。“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骄傲,更不可以自卑,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努力去实现自己

的最大价值,不骄第一,不耻最后。

【示例】3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春意味着澎湃动能、无限可能。鲁迅先生说,青年“所

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

井泉的”。然而,每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青春,许多人受益时浑然不觉,失去时则徒留怅然。

正如有人慨叹,“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春光灿

烂之时,惟有惜时如金、晴耕雨读,否则,虚掷光阴、蹉跎岁月,只会落得“青春虚度无所成,

白首衔悲亦何及”的结局。

【示例】4

人人都乐享安逸的生活,顺应自己的天性,可是总有人因为他人的安危挺身而出!

作家梁衡说:“人心之动,一则因利,二则因情。于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国家民族

之大利大情。”两弹元勋们,才华横溢,被国外重金聘用,本可享受安逸的生活,可是他们选

择了热爱的祖国;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本可以拒绝危险,可是他们选择“不计报酬,无论生

死”的冲锋在前;洪水泛滥,那些尚显稚嫩的00后们,本可以选择躲在安全的区域,但是他

们选择家国!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人生都要有对自己的精准定位,安逸的生活只能成为充实生活

的点缀,我们为着自己而活,我们更应该为着他人而活,让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和社会达到平衡,

让生命更有意义!——《顺天应性无可非,责任担当成大业》

2、观点+(名言+阐释)

有时,引用的句子需要进一步阐释才能让读者更理解与观点的联系,如下面的例子:

【示例】1

大境界造就大胸怀,大格局成就大作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无我”是一种大境界,是不计得失、不谋私利;“无我”是一种大格局,是鞠躬尽瘁、无私

奉献。当我们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就能从“有我之境”到达“无我之境”,在报

效国家中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光芒。……

【示例】2

过去我们常说“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一种崇高的情怀,但如果你明白好社会从何而来,

就知道更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以己任为天下”。电影《辛德勒名单》里有一句话,“凡救一人,

即救全世界”。这个人包括你在关键时候需要救起的他人,同样包括你自己。退一步说,如果

你自己都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一个假躯壳,你又怎么可能真正救得起他人?

【示例】3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而出而更加瑰丽。“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唯有以青春作注,不断探索开辟新发现,勇于走在时代前列,才能

发现常人所目不及的新事物,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示例】4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依托创新的力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要适应时

代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文化“活”起来,更好的延续下去。文化不能只躺在博物馆里,

存在于书本里面,而要走入社会、融入生活,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能发挥以文

化人的作用。

【示例】5

青春的力量源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春的力量就像岩石的竹子一样充满定力,不管环境怎

么变化,我自岿然不动。

引用的名言如果是文言语句,可以通过翻译句子作为进一步阐释,如:

没有人生的挫折困境,就没有坚强性格的形成。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来”:没有磨砺,就没有锋利的宝剑;没有苦寒,就没有梅花的芳香。

3、观点+整句阐释

引用名言会让阐释句更有力量,但没有恰当的名言时,只能自己组织语言进行阐释,语句

散乱的话会使句子没有力量,所以阐释句最好用整句表达。如:

【示例】1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每一

段不凡的人生,无不依托于平凡的日积月累。……

【示例】2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灾难来临,方知生命可贵;勇于担当,更显

生命不朽。……

【示例】3

青年要有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探索尝试,并不可怕;负重前行,不是吃亏。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唯有不断探索尝试,勇于走在前列,才能领略

最美丽的风景、成就最壮丽的人生。

【示例】4

国与我相拥,时代的晨曦在我们的汗水中熠熠生光。国家稳步发展,为青年成长营造良好

氛围;青年茁壮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