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_第1页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_第2页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_第3页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_第4页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3春•郫都区校级期末)如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且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①~⑦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2.(2023春•满洲里市校级期末)秋水仙素能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3.(2023春•青羊区校级月考)红眼果蝇中出现白眼果蝇、黄色圆形豌豆与绿色皱形豌豆杂交得到绿色圆形豌豆,这两种变异的来源分别是()A.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环境改变 C.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4.(2022秋•黄浦区校级期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同点是()A.都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害 C.用光学显微镜都无法看到 D.都能产生新基因5.(2023春•辽阳期末)原发性高血压属于()A.传染病 B.多基因遗传病 C.单基因遗传病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6.(2023秋•靖远县期中)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某芝麻品种的风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播种,结果表明芝麻种子经处理后芝麻产量提高4.93%~22.30%。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该育种过程为芝麻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60Co﹣γ射线处理使芝麻发生了定向变异 D.辐射处理后的芝麻和处理前的芝麻具有生殖隔离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7.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图是解释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人细胞中的DNA上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图中表示原癌基因成功突变为抑癌基因Ⅱ C.癌细胞易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D.多个相关基因突变是结肠癌发生的根本原因(多选)8.(2013秋•台江区校级月考)如图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④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多选)9.(2014春•景洪市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自然条件下的自发突变率一般比较高 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多选)10.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倍体育种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用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和单倍体植株时得到的是纯合子 D.多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往往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多选)11.(2012秋•顺德区期末)表是针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优生指导策略,正确的是()编号遗传病遗传方式亲本组合①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XdXd×XDY②红绿色盲症X染色体隐性遗传XbXb×XBY③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Aa④并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t×ttA.①选择生男孩 B.②选择生女孩 C.③选择生男孩 D.④选择生女孩三.填空题(共6小题)12.(2014秋•滨州校级月考)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人数性别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27925064465女性2811624701(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2)如图为甲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基因).其中甲病与表现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表现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据图回答:①Ⅲ11的基因型是.②如果Ⅳ13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若该男孩经检查发现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造成此种性染色体组成的原因可能是.③如果Ⅳ13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0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13.(2014秋•洛阳期末)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填数字,按顺序写全)途径所用的方法.(3)⑨过程通常用采用试剂处理,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填数字,按顺序写全)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4)图中(填数字,按顺序写全)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原理是.14.(2015•扬州学业考试)如图是四个遗传病家族的系谱图,图中“□、〇”分别表示正常男女,“■、●”分别表示患病男女,仔细观察这些系谱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四个系谱图中可能属于白化病遗传的是,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是。(2)如果①和②系谱中的遗传病相同,图①中的正常儿子与图②中的正常女儿结婚后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3)如果③系谱中的正常个体不带有致病基因,则这种遗传病为性,图中的女性患者一定是(填“杂合体”或“纯合体”)。(4)如果④系谱中的遗传病为隐性,则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5.(2013秋•成都校级月考)基因重组包括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和因同源染色体上两种情况.16.(2016春•大连期末)如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所采用的常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和,培育⑤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2)用③获得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由③→⑥→⑤的育种方法称为,其优点是.(3)由③培育成④最常用的方法Ⅲ是,其形成的④称(填具体数字)倍体.(4)若要用方法Ⅴ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品种,则⑥所示的个体基因型应为.17.(2014秋•綦江区校级月考)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某一位置原决定谷氨酰胺的﹣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导致患病.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请分析回答:(1)正常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或“减小”),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2)性腺发育不良与乳光牙病相比,独有的特点是(填“能”或者“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根”.原因是(3)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a表示):①乳光牙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②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该家系中③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是通过获得的.③若3号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4)5号与一位患乳光牙的女性结婚;他的一位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同学和一位正常女性结了婚.两位女性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这两个家庭应分别采取的检测措施为:和.①染色体数目检测②基因检测③性别检测④无需进行上述检测.四.判断题(共5小题)18.(2015春•哈尔滨校级期末)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判断对错)19.(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判断对错)20.(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RNA的过程中..(判断对错)21.(2013秋•丰镇市校级期中)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一定是二倍体.(判断对错)22.(2013秋•复兴区校级月考)人的某一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反之就会退化;由于使用多少而产生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判断对错)五.实验题(共2小题)23.(2017•浙江模拟)已知A、B药物都对肝癌细胞的分裂有抑制作用,现要探究抑制肝癌细胞分裂最佳的A、B药物浓度组合.(1)实验材料和器具:生理盐水、肝癌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用生理盐水配制m1、m2的浓度的A药物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n1、n2浓度的B药物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等.注意:只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一定浓度药物,不需配制其他浓度的药物.(2)实验步骤:①取至少支试管,每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肝癌细胞悬液.②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每支试管的肝癌细胞数,统计分析数据.③每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试管都放在条件下.④在培养的不同时间段内测定每个试管中的肝癌细胞数,统计分析数据.(3)若已知m1浓度的A药物溶液和n1浓度的B药物溶液组合抑制癌细胞分裂效果最佳,请绘制该药物组合和对照组坐标曲线图.(4)分析与讨论:①癌细胞不能放置在蒸馏水中培养的原因是.②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只取方格线上的细胞数和方格内的细胞.24.(2016秋•钦南区校级期末)年仅30岁的劳斯(F.PetonRous)研究一种鸡的肉瘤(恶性肿瘤生长在结缔组织中称为肉瘤,而生长在上皮组织中称为肿瘤),做了下面的实验:他把鸡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连最小的细胞也通不过去.然后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1)根据以上内容,推测劳斯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2)这个观点为以后细胞癌变的哪一种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3)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实验步骤:①取两组正常的鸡A、B;②A组,B组;③一段时间以后检测两组鸡.(4)结果预测①若,这种因子不起致癌作用.②.六.解答题(共2小题)25.(2017秋•青阳县校级期中)如图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1)(化学试剂)(2)(几倍体)(3)(几倍体)(4)(几倍体)(5)(减数分裂时)26.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将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送入太空进行航天育种。航天育种发生的变异多、变幅大,易于获得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的变异。例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蘖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培育成的太空椒枝叶粗壮,果大肉厚,免疫力强。(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的、或替换,可能引起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序列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2)关于航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种子或种苗送入太空的原因是此时期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较高B.返回地球的种子或试管苗长成的植株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航天育种引起的变异对生物体的生存都是有害的D.强辐射、微重力等太空条件引起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大(3)航天育种除了可以应用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之外,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推广应用?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生物的变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3春•郫都区校级期末)如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且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①~⑦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专题】模式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C【分析】根据染色体示意图或基因判断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规律为:有几条相同的染色体就有几个染色体组(XY为同源染色体,也算相同的染色体);有几个相同的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就有几个染色体组。【解答】解:根据染色体组数的判断规律,观察各个图中相同的染色体(包括XY)或相同的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可知:①②均含1个染色体组,⑥⑦含3个染色体组,③④⑤含2个染色体组。综上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023春•满洲里市校级期末)秋水仙素能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D【分析】秋水仙素能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染色体无法分离而数目加倍。【解答】解:ABD、秋水仙素能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染色体无法分离而数目加倍,AB错误,D正确;C、秋水仙素不能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2023春•青羊区校级月考)红眼果蝇中出现白眼果蝇、黄色圆形豌豆与绿色皱形豌豆杂交得到绿色圆形豌豆,这两种变异的来源分别是()A.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环境改变 C.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基因重组及意义.【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D【分析】基因突变可以出现新基因(性状),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解答】解:红眼果蝇中出现白眼果蝇,只有基因突变会出现新基因和新性状;黄色圆形豌豆与绿色皱形豌豆杂交得到绿色圆形豌豆,是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种类和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2022秋•黄浦区校级期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同点是()A.都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害 C.用光学显微镜都无法看到 D.都能产生新基因【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基因重组及意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答案】A【分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本质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发生时期及其原因减Ⅰ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出现多倍体;或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染色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等原因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生殖细胞,形成多倍体【解答】解: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同点是都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A正确;B、变异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B错误;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染色体变异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C错误;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不能产生新基因,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异同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5.(2023春•辽阳期末)原发性高血压属于()A.传染病 B.多基因遗传病 C.单基因遗传病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专题】正推法;人类遗传病.【答案】B【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解答】解:A、原发性高血压属于遗传病,不是传染病,A错误;BCD、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一类多基因遗传病,致疾病原因素或者发疾病原因素较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非常重要,B正确,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2023秋•靖远县期中)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某芝麻品种的风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播种,结果表明芝麻种子经处理后芝麻产量提高4.93%~22.30%。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该育种过程为芝麻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60Co﹣γ射线处理使芝麻发生了定向变异 D.辐射处理后的芝麻和处理前的芝麻具有生殖隔离【考点】诱变育种.【专题】正推法;育种;生物的进化.【答案】B【分析】诱变育种是指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的方法;通常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诱发基因突变,其典型的优缺点: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解答】解:A、分析题意,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某芝麻品种的若干风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播种,结果表明部分芝麻种子在处理后芝麻产量提高4.93%~22.30%,该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B、该育种过程中芝麻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D、辐射处理后的芝麻和处理前的芝麻仍是同一物种,不具有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7.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图是解释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人细胞中的DNA上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图中表示原癌基因成功突变为抑癌基因Ⅱ C.癌细胞易转移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D.多个相关基因突变是结肠癌发生的根本原因【考点】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专题】模式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CD【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解答】解:A、健康人细胞中的DNA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错误;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机体内正常的非等位基因,题图没有表明原癌基因的突变具体情况,B错误;C、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C正确;D、据题图分析可知,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结果,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特征,掌握癌细胞形成的原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多选)8.(2013秋•台江区校级月考)如图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④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答案】BD【分析】1、析图:①②是杂交育种;③④是单倍体育种;⑦是多倍体育种;,⑤⑥为诱变育种和自交选育.⑧是基因工程育种.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①→②过程简便,但需要杂交和连续自交,培育周期长,A正确;B、④过程是染色体变异,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⑦是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含量加倍,变异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正确;D、③→④单倍体育种过程与⑦多倍体育种过程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以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多选)9.(2014春•景洪市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自然条件下的自发突变率一般比较高 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答案】BD【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解答】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即自然条件下的自发突变率一般比较低,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正确;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发生的时期、原因、特点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多选)10.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倍体育种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用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和单倍体植株时得到的是纯合子 D.多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往往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育种.【答案】ABD【分析】1、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2、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解答】解:A、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利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组的数目加倍,A正确;B、单倍体育种的典型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根据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特点,能较快获得符合要求的纯种,B正确;C、用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和单倍体植株时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为AAaa,依然是杂合子,C错误;D、多倍体育种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往往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育种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多选)11.(2012秋•顺德区期末)表是针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优生指导策略,正确的是()编号遗传病遗传方式亲本组合①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XdXd×XDY②红绿色盲症X染色体隐性遗传XbXb×XBY③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Aa④并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t×ttA.①选择生男孩 B.②选择生女孩 C.③选择生男孩 D.④选择生女孩【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答案】AB【分析】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女正父子正,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患病,正常女子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伴X隐性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正常男子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是男女患病几率相等.【解答】解:A、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dXd与XD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都患病,男孩不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男孩,A正确;B、红绿色盲症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bXb与XB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不患病,男孩患病,因此应该选择生女孩,B正确;C、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预防,C错误;D、并指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能通过选择性别避免后代遗传病的发生,要通过碱基检测进行预防,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准确判断表中各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根据表中所给的基因型判断子代表现型,再选出正确的选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三.填空题(共6小题)12.(2014秋•滨州校级月考)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人数性别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27925064465女性2811624701(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2)如图为甲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基因).其中甲病与表现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表现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据图回答:①Ⅲ11的基因型是.②如果Ⅳ13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若该男孩经检查发现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造成此种性染色体组成的原因可能是.③如果Ⅳ13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0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据此解答.【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患甲病的男性有279+6=285,患甲病的女性有281+2=283,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基本相同,甲病的发病与性别没有关系,甲病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患乙病的男性有250+6=256,患乙病的女性有16+2=18,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乙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双亲患甲病,而女儿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3不携带乙病基因,7号患乙病,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①12号患乙病,所以8号为携带者,因此,Ⅲ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②由于10号只患甲病且其母亲正常,所以10号的基因型是AaXBY.10号与11号结婚后代的男孩中,患甲病的概率为,患乙病的概率为=.因此,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若该男孩经检查发现其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造成此种性染色体组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③10号的基因型为AaXBY,11号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其后代女孩中无乙病患者,因此可推测此病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X染色体(2)①aaXBXB或aaXBXb②③基因突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析遗传系谱图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3.(2014秋•洛阳期末)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填数字,按顺序写全)途径所用的方法.(3)⑨过程通常用采用试剂处理,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填数字,按顺序写全)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4)图中(填数字,按顺序写全)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原理是.【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育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2、分析题图:①②为诱变育种,③④为基因工程,⑤⑥为杂交育种,⑤⑦⑧为单倍体育种,⑨⑩为多倍体育种.【解答】解:(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由于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新品种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⑤⑦⑧途径.(3)⑨是多倍体育种过程,该过程通常用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在水稻中能产生人体蛋白,只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即③④途径.(4)①②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故答案为:(1)基因重组(2)⑤⑦⑧(3)秋水仙素萌发的种子或幼苗③④(4)①②基因突变【点评】本题以育种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重点考查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典例.14.(2015•扬州学业考试)如图是四个遗传病家族的系谱图,图中“□、〇”分别表示正常男女,“■、●”分别表示患病男女,仔细观察这些系谱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四个系谱图中可能属于白化病遗传的是,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是。(2)如果①和②系谱中的遗传病相同,图①中的正常儿子与图②中的正常女儿结婚后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3)如果③系谱中的正常个体不带有致病基因,则这种遗传病为性,图中的女性患者一定是(填“杂合体”或“纯合体”)。(4)如果④系谱中的遗传病为隐性,则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判断患病遗传方式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正常非伴性。2、分析题图可知:图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②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显性病;图③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隐性遗传病;图④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解答】解:(1)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四个系谱图中可能属于白化病遗传的是①②③④,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是①②。(2)如果①和②系谱中的遗传病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图①中的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Aa,图②中的正常女儿基因型为Aa,他们结婚后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3)如果③系谱中的正常个体不带有致病基因,则这种遗传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图中的女性患者一定是杂合体。(4)如果④系谱中的遗传病为隐性,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两个女儿的基因型都为Aa,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两个女儿的基因型都为XAXa,所以她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①②(2)(3)显杂合子(4)1【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15.(2013秋•成都校级月考)基因重组包括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和因同源染色体上两种情况.【考点】基因重组及意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解答】解: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故答案为: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6.(2016春•大连期末)如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所采用的常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和,培育⑤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2)用③获得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由③→⑥→⑤的育种方法称为,其优点是.(3)由③培育成④最常用的方法Ⅲ是,其形成的④称(填具体数字)倍体.(4)若要用方法Ⅴ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品种,则⑥所示的个体基因型应为.【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育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分析题图: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Ⅰ→Ⅱ)、单倍体育种(Ⅰ→Ⅳ→Ⅴ)和多倍体育种(Ⅰ→Ⅲ),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解答】解:(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为杂交育种,所采用的常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杂交和自交,其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用③培育小④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由③培育出④再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由于⑤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形成的⑥称四倍体.(4)若要用方法Ⅴ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品种,则⑥所示的个体基因型应为Ab.故答案为:(1)杂交自交基因重组(2)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4)Ab【点评】农业生产上培养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17.(2014秋•綦江区校级月考)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某一位置原决定谷氨酰胺的﹣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导致患病.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请分析回答:(1)正常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或“减小”),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2)性腺发育不良与乳光牙病相比,独有的特点是(填“能”或者“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根”.原因是(3)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a表示):①乳光牙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②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该家系中③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是通过获得的.③若3号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4)5号与一位患乳光牙的女性结婚;他的一位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同学和一位正常女性结了婚.两位女性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这两个家庭应分别采取的检测措施为:和.①染色体数目检测②基因检测③性别检测④无需进行上述检测.【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号和2号都是患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4号),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解:(1)正常基因原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说明改变后的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对比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发现,最可能是CAA变成UAA,即C→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原基因发生改变的碱基对应是G∥C,突变成A∥T,改变后合成的蛋白质肽链缩短,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小.(2)乳光牙病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性腺发育不良是染色体变异导致的,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根”.(3)①由图中Ⅰ1、Ⅰ2和Ⅱ4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乳光牙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该家系中③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是通过遗传方式获得的.③Ⅱ3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其与一正常男性(aa)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4)乳光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要有致病基因就会患病,对胎儿可进行基因检测;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男性患病所生女儿全为患者,因此可对胎儿可进行性别检测.故答案为:(1)G∥C突变成A∥T减小(2)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即性腺发育不良患者只有一条X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5条(3)①常显②基因突变遗传③(4)②③【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突变、人类遗传病、遗传病的预防和检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识记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和检测措施;能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进而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四.判断题(共5小题)18.(2015春•哈尔滨校级期末)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判断对错)【考点】诱变育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几种常考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1)杂交→自交→选优(2)杂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优点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成分缺点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技术复杂,成本高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物中难以实现举例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小麦杂产生矮秆抗病品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抗病植株的育成【解答】解: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并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故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9.(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判断对错)【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杂交育种属于个体水平,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都属于分子水平的操作,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是在细胞水平的操作.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将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的育种方法及分析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准确判断各种育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2015秋•宁县校级期中)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RNA的过程中..(判断对错)【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在形成DNA的碱基配对时期,即DNA复制时期,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解答】解:DNA→DNA为DNA的复制过程,基因突变容易发生;DNA→RNA为转录过程,基因突变不易发生.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并正确区分基因表达的各个阶段.21.(2013秋•丰镇市校级期中)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一定是二倍体.(判断对错)【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生物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属于单倍体;若该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二倍体.【解答】解: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生物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属于单倍体;若该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二倍体.所以题干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2.(2013秋•复兴区校级月考)人的某一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反之就会退化;由于使用多少而产生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判断对错)【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观点,实践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能不能遗传看遗传物质有没有改变,而不是使用的多少【解答】解:“人的某一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反之就会退化”这是拉马克的观点,实践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能不能遗传看遗传物质有没有改变,而不是使用的多少,故该题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观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某些概念和观点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难度不大.五.实验题(共2小题)23.(2017•浙江模拟)已知A、B药物都对肝癌细胞的分裂有抑制作用,现要探究抑制肝癌细胞分裂最佳的A、B药物浓度组合.(1)实验材料和器具:生理盐水、肝癌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用生理盐水配制m1、m2的浓度的A药物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n1、n2浓度的B药物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等.注意:只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一定浓度药物,不需配制其他浓度的药物.(2)实验步骤:①取至少支试管,每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肝癌细胞悬液.②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每支试管的肝癌细胞数,统计分析数据.③每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试管都放在条件下.④在培养的不同时间段内测定每个试管中的肝癌细胞数,统计分析数据.(3)若已知m1浓度的A药物溶液和n1浓度的B药物溶液组合抑制癌细胞分裂效果最佳,请绘制该药物组合和对照组坐标曲线图.(4)分析与讨论:①癌细胞不能放置在蒸馏水中培养的原因是.②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只取方格线上的细胞数和方格内的细胞.【考点】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专题】实验设计与评价;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解答】解: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抑制肝癌细胞分裂最佳的A、B药物浓度组合.(2)实验步骤为:①取至少27支试管,分9组(自变量分别为:生理盐水、m1浓度的A药物溶液、m2浓度的A药物溶液、n1浓度的B药物溶液、n2浓度的B药物溶液、m1浓度的A药物溶液+n1浓度的B药物溶液、m1浓度的A药物溶液+n2浓度的B药物溶液、m2浓度的A药物溶液+n1浓度的B药物溶液、m2浓度的A药物溶液+n2浓度的B药物溶液),每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和肝癌细胞悬液.②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每支试管的肝癌细胞数,统计分析数据.③每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药物溶液,试管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④在培养的不同时间段内测定每个试管中的肝癌细胞数,统计分析数据.(3)若已知m1浓度的A药物溶液和n1浓度的B药物溶液组合抑制癌细胞分裂效果最佳,则肝癌细胞数目最少,单独使用或其他浓度使用效果较差,肝癌细胞数较多,不使用药物肝癌细胞数最多.因此该药物组合和对照组坐标曲线图可以绘制为:(4)分析与讨论:①癌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涨破,故不能放入清水中.②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只取方格线上左线和下线或右线和上线的细胞数和方格内的细胞,即只计相邻两边及其方格内的细胞数目.故答案为:(2)①27③相同且适宜的(3)注意:2、3、4、5曲线的高度可变化,但必须比6号曲线高,比1号曲线低(4)①癌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涨破②左线和下线或右线和上线【点评】本题以探究抑制肝癌细胞分裂最佳的A、B药物浓度组合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要求考生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对实验进行完善.24.(2016秋•钦南区校级期末)年仅30岁的劳斯(F.PetonRous)研究一种鸡的肉瘤(恶性肿瘤生长在结缔组织中称为肉瘤,而生长在上皮组织中称为肿瘤),做了下面的实验:他把鸡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连最小的细胞也通不过去.然后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1)根据以上内容,推测劳斯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2)这个观点为以后细胞癌变的哪一种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3)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实验步骤:①取两组正常的鸡A、B;②A组,B组;③一段时间以后检测两组鸡.(4)结果预测①若,这种因子不起致癌作用.②.【考点】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自变量是可以人为直接改变或施加的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只能观察或测量获得.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解答】解:(1)把鸡肉组织取出来研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连最小的细胞也不能通过.然后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这说明肉瘤是由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引起的.(2)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题中观点为病毒因子致癌的研究提供了证据.(3)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其他的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具体实验步骤为:①取两组正常的鸡A、B;②A组用某种具体理化因子(如β射线)处理,B组不用这种理化因子处理作对照;③一段时间以后检测两组鸡.(4)结果预测:①若两组鸡都不出现肉瘤,这种因子不起致癌作用.②若A组鸡出现肉瘤,B组鸡未出现肉瘤,则说明这种理化因子有致癌作用.故答案为:(1)肉瘤是由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引起的(2)病毒(或生物)因子(3)用某种具体理化因子(如β射线)处理不用这种理化因子处理作对照(4)①两组鸡都不出现肉瘤②若A组鸡出现肉瘤,B组鸡未出现肉瘤,则说明这种理化因子有致癌作用【点评】本题结合材料,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学会实验设计的步骤和根据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能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准确答题.六.解答题(共2小题)25.(2017秋•青阳县校级期中)如图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1)(化学试剂)(2)(几倍体)(3)(几倍体)(4)(几倍体)(5)(减数分裂时)【考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综合.【专题】正推法;育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解答】解:由图示过程可知:二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成四倍体作为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杂交,获得三倍体的种子,然后将三倍体的种子种下去长出三倍体的植株为母本授以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而不能形成种子,从而获得无子西瓜。故答案为:1.秋水仙素2.四倍体3.三倍体4.三倍体5.联会紊乱【点评】本题考查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无子西瓜培育的流程;识记秋水仙素的生理作用,并能够结合图示进行解答。26.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将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送入太空进行航天育种。航天育种发生的变异多、变幅大,易于获得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的变异。例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蘖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培育成的太空椒枝叶粗壮,果大肉厚,免疫力强。(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的、或替换,可能引起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序列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2)关于航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种子或种苗送入太空的原因是此时期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较高B.返回地球的种子或试管苗长成的植株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航天育种引起的变异对生物体的生存都是有害的D.强辐射、微重力等太空条件引起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大(3)航天育种除了可以应用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之外,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推广应用?【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诱变育种.【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1)增添缺失氨基酸(2)C(3)还可以在微生物方面推广应用,如青霉菌高产菌株的选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分析】1、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2、诱变育种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v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解答】解:(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可能引起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2)A、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种子或种苗的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旺盛,此时期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较高,A正确;B、返回地球的种子或试管苗可能不发生基因突变或者即使发生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不发生改变,长成的植株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B正确;C、航天育种引起的变异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的特点,C错误;D、强辐射、微重力等太空条件属于导致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强辐射、微重力等引起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大,D正确。故选:C。(3)航天育种属于诱变育种,除了可以应用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之外,还可以在微生物方面推广应用,例如青霉菌高产菌株的选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故答案为:(1)增添缺失氨基酸(2)C(3)还可以在微生物方面推广应用,如青霉菌高产菌株的选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考点卡片1.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知识点的认识】1、生物变异的概念: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亲、子代间或子代各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2、生物变异的类型(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3、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2)诱发因素可分为: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4)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5)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6)结果:产生了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命题方向】题型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典例1:(2014•蓟县一模)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突变②所有的突变都是显性的,有害的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⑥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A.③④⑤⑦⑧⑨B.④⑤⑦⑧⑨C.④⑤⑥⑦⑧⑨D.②④⑤⑦⑧⑨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能使生物的性状出现差别,以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解答: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性状分离或变异,错误;②突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突变多数有害的,错误;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错误;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从而提高变异的频率,正确;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因为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正确;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所以DNA分子结构改变不一定都能引起基因突变,错误;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正确;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正确;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即既可以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也可以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④⑤⑦⑧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型二:基因突变的意义典例2:(2014•南京模拟)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其原因是()A.能产生新基因B.发生的频率高C.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能产生新基因,因而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A正确;B、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错误;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C错误;D、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适用范围生物种类所有生物(包括病毒)均可发生,具有普遍性自然状态下,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均可发生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类型可分为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也可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自由组合型、交叉互换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Ⅰ间期减数Ⅰ前期和减数Ⅰ后期细胞分裂期产生结果产生新的基因(产生了它的等位基因)、新的基因型、新的性状.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引起基因数目或顺序变化.镜检光镜下均无法检出,可根据是否有新性状或新性状组合确定光镜下可检出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质”,出现了新性状,但没有改变基因的“量”.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但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的数量可发生改变条件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同个体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存在染色体的真核生物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率性、多害少利性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存在普遍性意义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来源之一,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生物的进化有一定的意义发生可能性可能性小,突变频率低非常普遍,产生的变异类型多可能性较小应用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生物多样性产生新的基因,丰富了基因文库产生配子种类多、组合方式多,受精卵多.变异种类多实例果蝇的白眼、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豌豆杂交等无籽西瓜的培育等联系①三者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②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为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为基因重组提供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③基因重组的变异频率高,为进化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材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④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均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型.2.细胞的癌变的原因及特征【知识点的认识】1、细胞癌变的定义: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2)形态结构变化:扁平球形;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4)正常功能丧失;5)新陈代谢异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6)引发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7)可以种间移植。3、致癌因子:1)物理致癌因子;2)化学致癌因子;3)病毒致癌因子。【命题方向】题型:细胞癌变的特征典例:(2014•徐州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