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二)_第1页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二)_第2页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二)_第3页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二)_第4页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如何适应

“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新变化

逻辑框架:

一、“双减”及“五项管理”出台过程、意义

(一)“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出台过程。

(二)“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出台原因(重要意

义):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2.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3.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二、“双减”及“五项管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一)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

减负增效,“磨洋工”向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转变,被动

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c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如何适应?

1.布置作业真正做到“减量增效”;

2•进一步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自主合作探究一一提高学

习效率;

3.减轻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坚毅力。

三、“双减”"五项管理”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一)对学校管理带来的变化

一方面学校管理标准日趋完善,另一方面教师贯彻落实

“双减”“五项管理”政策,减负增效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

(二)学校管理者如何适应?

1

1.贯彻落实“双减”、“五项管理”、《义务教育学校

管理标准》等各种学校管理规范;

2.创造条件为教师教学服务;

3•把自习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研究考试变化导向,引导教学改革。

正文:

一、“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出台过程、意义

(一)“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出台过程

1月7日,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

强调:“要大力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

迫难题,这个难题破解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就难以形成。

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目标是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把

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

放出来。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

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这五个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

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

2021年1月29日,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在2021年教

育督导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指出:“将“双减”专项督导作

为今年教育督导的头号工程紧盯不放。“双减”即减轻学生

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这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

2

任务,列入了2021年教育部重点工作。

1月15日一4月19日,教育部先后印发“手机管理”

“睡眠管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作业管理”“体质

健康管理”五个通知

5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

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函

(2021)32号),“五项管理”开始在中小学校广为人知。

5月21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

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

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

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减轻学

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

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

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要鼓励支持学校开

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要加强教师

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依法保

障教师权益和待遇。

7月24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训负担的意见》:

目标: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

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

3

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

显提升。

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司长吕玉刚介绍,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印发了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

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

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

考试。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

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注

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

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同时,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

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

班、排座位、“贴标签”。

发布会指出,将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

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

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三)“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出台的原因(重要

意义):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什么是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

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解决

了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

问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

4

发点和归宿,也是学校教育评价工作的根本依据。

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这句话被

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

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在党的

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4月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

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1月7日,陈宝生第一次讲“五项管理”,就是

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时候提出来的,本身就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双减”“五项管理”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贯

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对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

片面强调智育,忽视“体美劳”三育的纠偏举措。“双减”

“五项管理”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5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

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

径。

因此,中小学校应该把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作

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人。

2.维护良好教育生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

需要。或者说是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

目标。人民群众对教育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呢?

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改善人民

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

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O

人民群众对教育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十九届五中全会

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人民群众要满意,

要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阶段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

有很多方面不满意,没有获得感。如:入学难、升学难、学

习压力大(抑郁)、睡眠不足、校内作业多、考试多、校外

培训负担重、家长经济负担重、精力负担重、剧场效应、教

育内卷、家长焦虑……

教育内卷:Involution,Evolution,Revolution.

6

2021年1月29日,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在2021年教

育督导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指出:“一些地方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依然较重,特别是一些校外培

训机构超前超标教学、培训收费居高、“卷钱跑路”等违规

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既加重学生和家庭负担,又破坏教育生

态,对冲了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对此社会反响强

烈。”

7月24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双减意见》有关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最突出

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

有根本解决。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

够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

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消入

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

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

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

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站在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

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

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许昌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格落实

“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是举措之一)、高中教育优质

化特色化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跨

7

越式发展。

“双减”政策并不是简单的调整学校作息时间,甚至也

不仅仅是给学生减负,其目标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而最

终目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所以说,“五项管理”“双减”政策是为了解决家长对

基础教育的不满,是为了建设人民群众向往的教育美好生

活,是真正的中夬关心,家长关切,社会关注的好政策,这

是大事,也是一件实事。如果管不好,家长就会着急,亲子

关系就会出问题,师生关系也会出矛盾。

3.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尽管我们的公共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都是世界第二,

但从美国制裁中兴、华为事件可以看出,在高技术创新领域,

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欧美国家还有很大差距。14亿人口的中国

与3.3亿人口的美国相比,比什么我们都不怕,就是比教育

和科学创新比不过美国。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和美国的实

力差距,主要是由教育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差异所决定的。

加e大[♦[831.25亿S

印度-L«824.4亿S

植—794.68亿S

意柚H|770.1205

澳特J亚洒689.57CS2018

8

2020年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超2.万亿元

比上年喈长10.2%

投入强度达2.40%

攫升幅度创近11年来新高

企业研发经费达18673.8亿元

比上年增长10.4%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

2020》研究结果:

9

020406080100

:iiii!本期二期

美国11

日本i22

韩国33

瑞士44

瑞典57

丹麦65第

德国76

以色列।88

荷兰।99

英国1010

芬兰1112

法国1213

爱尔兰।M1314

中国72.5%1415

新加坡i1511

卢森堡—1617

挪威1716

冰岛1819

契地利1918

比利时2020

澳大利亚2121

斯洛文尼亚2223第

加拿大2324集

意大利2425

西班牙।2526

捷克.2627

新西兰2722

葡萄牙2828

匈牙利2939

波兰―3029

希腊3131

罗马尼亚3233

俄罗斯3332

斯洛伐克.-3434

土耳其3535三

南非3636团

墨西哥3737

阿根廷.山3840

印度3939

巴西4038

国家创新推数得分与综合H四

10

我们以诺贝尔奖为例来说明中国创新(原创性发现)

水平。

世界前30名大学(1901年至今)[««]

播名•大学诺贝尔奖总人数♦自然科学奖总人数*・博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鳏济・文学•和平・

1哈佛大学■美国1611133238433378

2剑桥大学法1英国121983730311553

3伯克利加州大学■美国110823117253

4芝加哥大学・美国100623219H3332

5麻省理工学院■美国97623416123401

6哥伦比亚大学■美国96693215221566

7史丹佛大学■美国8655»13162831**

8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美国7670)11722601**

9牛津大学汨英国7253151919知乎

1011林新顿大学■■美国694229942151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瑞典

日本

瑞士

俄罗斯

加拿大

奥地利

荷兰

意大利

波兰

挪威

匈牙利

丹麦

以色列

澳大利亚

比利时

南非

印度

11

2021年美国新增生理学奖2人,物理学(美籍日裔)、

化学奖各1人。一年4人得奖。

第6名:日本共计28人。2001年计划50年30人获

奖,目前已经有20个诺贝尔奖(3个是美籍日裔),几

乎一年一个。

出生在中国获奖时非中国籍:杨振宁、李政道、崔琦、

高行健;中国籍:屠呦呦、莫言、达赖、刘晓波(后两个

是和平奖,不算)。

“李约瑟之谜”

1944年,李约瑟在重庆中国农学会议上做了题为《中国

与西方的科学与农业》的演讲,在演讲中提到:“事实上作

为一个整体的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它发生在西方一一

欧美,即欧洲文明的广大范围内,这有什么原因呢?”

1954年李约瑟在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一

章提出:“为什么现代科学,……一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

沿岸发展起来,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它任何地方得到发展

呢?”

这个问题在197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

之为“李约瑟难题”“李约瑟之谜”

“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解放军总医院探望钱

学森时,钱学森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

新能力的人才的问题”“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

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

12

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后来被学术界称为“钱

学森之问”。

爱因斯坦的回答流传甚广:“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

伟大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

(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

出的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

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死记硬背,加大作业量,不给学生思

考问题的时间,不重视学生的探究发现,不做实验(如市直

某校督导过程中发现初中学生背诵实验结论的现象),不注

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片面追求考试

成绩的教育教学,是难以培养世界级创新人才的,以至于华

为任正非近几年不断为中国教育喊话,中国的教育必须进行

改革。

教育怎么改?这个话题是比较大的,但我们可以确定的

是:“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可以使我们的孩子在疲于

奔命的死记硬背学习中稍微解放出来,才能有时间有机会去

思考问题,并在活动中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最基本的必须条件。

二、“双减”及“五项管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减轻作业负担是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个切入点,

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抓手,而且是瞄准要害、直击核心。以“减

轻作业负担”撬动教育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

有利于破除“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可以释放更多的时间

和空间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

13

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学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有利于促进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

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双减”政策的实施,是真正挑动了

教育改革的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给社会的每个层面

都带来了触动。

(一)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作业量减少,这

就要求磨洋工式的学习必须向提高学习效率转变,由被动学

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决定的,提

高学习效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双减”最终减掉的是不会学习的学生。

(二)教师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老师如何做到作业“减量增效”?如何提升学生课堂学

习效率?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如何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布置作业真正做到“减量增效”一一学习负担减下来。

①作业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我们要打破常规认识,必须先谈谈因果关系与归因谬

误。

因果关系,是指某个因素的存在一定会导致某个特定结

果的发生。

归因谬误:

•小样本错误。

14

这是一种数据“陷阱”。原因在于采样过少,即使分析

和推理过程正确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疾病的

治疗。

•错把相关当因果。

有个古老的谬误是:“如果B紧跟着A发生,那么A一

定导致B。”

在这里,或许A是B的因,B是A之果,但更可能的情

况是,A和B并不互为因果,而都是第三种因素的产物。夏

天,太阳镜的销售量和雪糕的销售量是存在相关性的,但是,

这不是说因为太阳镜卖多了,雪糕就会卖的多。它们呈相关

关系,仅仅是因为它们受同一因素一一日光辐射强度一一的

影响。它们都是三光辐射强度的共同的果。

两个闹钟先后报时,这是一种相关关系,即使相关系数

是1,也不是因果关系。

案例:“努力”与“提高学习成绩”。大家几乎都肯

定这二者有“因果关系”。下面几种说法都应该成立:

只要努力,学习成绩一定提高。

如果不努力,学习成绩必然下降。

如果某人成绩没有提高,那一定是他没努力。

显然,这三条都不能成立。

把相关关系误认为因果关系,或者用相关关系夸大成因

果关系,这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中,真是“司空见惯”。

这就可见,“努力”与“提高学习成绩”之间,只有相关关

系,并无因果关系。可是老师们却往往认定二者有因果关系,

15

言之凿凿地向学生灌输和宣扬。这就失掉了起码的科学态

度。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

必然联系(因果判断)是由恒定关联产生的心理现象;

•因果推理实际上是对当下感官认知或记忆印象心理加

•习惯性联想产生信念

•轻信的倾向

必然联系(因果判断)是建立在自然同一原则基础之

上归纳推理。

•休谟认为,我们经常假定自然的同一原则是真实的

•休谟认为,要证明自然必定同一原则,是不可能的

实证研究

教育要走向科学,必须讲逻辑,必须有依据(数据),

说话必须谨慎,千万别绝对化。

教育不大可能有自然科学那一类的因果关系,教育更多

的只是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当然,教育仍有规律可言,但

所谓的教育规律,说的只不过是那些大概率的相关关系而

已。

WhatisPISA?

PISAistheOECD's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measures

15-year-olds'abilitytousetheirreading,mathematicsandscienceknowledgeandskillsto

meetreal-lifechallenges.

16

2018年PISA测试结果: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地区)

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

苏、浙江)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阅读、数学、

科学)参测国家(地区)第一的好成绩。美国13位,英国

14位。

17

PISA2018results

Snapshotofstudents*performanceinreading,mathematicsandscience

Countriesarerankedindescendingorderof

--theaveragereadingscore(focusofPISA2018)

(MATHEMATICS

READINGSCIENCE

B-S-J-Z*(CHINA)■S55__________________・5901

SINGAPORE

MACAO(CHINA)■525

HONGKONC(CHINA)■

ESTONIA■523

CANADA

FINLAND■520S22___________

IRELAND

KOREA2519___________Mi

POLAND■1

SWEDEN■SO6

NEWZEALAND

UNITEDSTATES■SO5S02

UNITEDKINGDOMSOr

JAPAN■504KT

AUSTRALIA

CHINESETAIPEI■503

DENMARK11

NORWAY■499MMbOj__________MM

GERMANY■

SLOVENIA■495^^■509___________507

BELGIUM

FRANCE■4931

PORTUGALEBB———1

CZECHREPUBLIC■4901M-

NETHERLANDS

AUSTRIA

SWITZERLAND-i

CROATIA■479■-1

LATVIA■1

RUSSIA■4791

ITALY

HUNGARY■476I

LITHUANIAEB—■1

ICELAND■■

BELARUS..."■

ISRAELI_______I

LUXEMBOURC

UKRAINE・26_______■

TURKEY

SLOVAKREPUBLIC

GREECE__1EE^^M

CHILEEMMj

MALTA1EB—

SERBIA1439_____・EBEHHB1ESSBHI

UNITCDARADCMIRATCCE----1Esms

ROMANIA^■■l

URUGUAY

COSTARICA1HHHH

CYPRUS1

MOLDOVA1

MONTENEGROEQ3HB

MEXICOEEE^H1

BULGARIA匚二1

JORDAN

MALAYSIAE333BHIEH—

BRAZILiEBEHI________

COLOMBIA____________

BRUNEIDARUSSALAM1

QATARBE—

ALBANIA

BOSNIA&HERZEGOVINAl

ARGENTINA£££■।

PERUEKEM

SAUDIAQABIA

THAILANDESE^ME^—

NORTHMACEDONIAE3M1HBIH___

BAKU(AZERBAIJAN)

KAZAKHSTAN

GEORGIA

PANAMA强iESi

INDONESIA-1moB

MOROCCOTOI-1sa

LEBANON一LLIH

KOSOVOESJ।B^l

DOMINICANREPUBLIC■342■325■336

PHILIPPINES■340国1ESI

SPAINdatdarenotavailable

OECDAVERAGE

■♦♦♦,_►

300400500600

Source:OECD.PISA2018Database||referstoBeijing.Shanghai.JiangsuandZhejiang勘OECD

18

我国学生学习时间较长。我国四省市每周学习总时长达

到57个小时,仅次于阿联酋。美国、台北、俄罗斯都在48

个小时左右。芬兰阅读成绩排到了第7位,但学习时长去[是

全球最短,每周仅有35个小时左右。

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L北京、上海、江苏、浙江PISA

和学习时间能代表中国的情况吗?假如我们河南参加PISA

测试会有怎样的结果?2.如何让家庭作业更加科学和有效

地提升学业成绩,同时又不过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Note:Learningtirobbasodonroporbby15-yoaroldyudentointh©sam。country/oconornyinrospocootoihoPISA2015quoslocnare..fi*|^rr^n

ForBJwShcnghoJkrig2Z愤sgIChrta)OcWkdasB-J-S-Z(Ch*ia)onth»dataon版rrwgtmecnongstvlxkrbfoam[Cl")Ev

SourceOECD,PISA2018Daiabow.TobbIB140ndOECD,PISA2015Databaa,F”。11623;andPISA2013145.

《教育与经济》2020年第5期南京农业大学德国哥廷根

大学博士徐章星的科研文章《初中生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业成

19

绩一一基于学业压力的调节效应分析》。该研究以中国教育

追踪调查(CEPS2013)数据为基础,以112所学校、438个

班级中的16414个初一和初三年级学生为样本,运用调节效

应模型,回归分析了学业压力对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之

间的调节作用机制,探讨了初中生家庭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

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随着家庭作业时间的增

加,初中生学业成绩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

当家庭作业时间较少时,增加家庭作业时间有助于促进学生

学业成绩的提升,当家庭作业时间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继

续增加家庭作业时间则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负向影响。(2)

学业压力对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

用,随着学生学业压力的增大,家庭作业时间对学业成绩的

影响降低。

1刊u里

家庭作业时间、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20

9

X=1.51

12X就压力45

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压力与个人工作绩效

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学业压力有助于学生更

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随着学业压力的提升,学生成绩经

历了一个“先上升再递减”的趋势。

胡海岚:压力导致抑郁影响学习的最新解释。

2021年9月30日,浙江大学胡海岚获得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一缰核“反

奖赏中心”簇状放电

2018年2月,胡海岚团队在同一期《自然》期刊发表的

两篇研究论文:《缰核外侧的星状胶质细胞钾离子通道驱动

抑郁症的神经元爆发》《氯胺酮阻断外侧缰核破裂可迅速缓

21

解抑郁》。外侧缰核是大脑中海马体下方一个小小的核团,

它是“大脑的反奖赏中心”,在压力刺激下,介导了人的许

多负面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等。它与中脑“奖赏中心”

的单胺核团相互“拮抗”,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胡海岚解释说:“正常情况下,外侧缰核的神经元会通

过单个放电,向下游传递信息。但是如果放电模式变成高频

的簇状放电,就会造成对奖赏中心的过度抑制,导致抑郁

症。”她们首次揭示了大脑外侧缰核的一种称为簇状放电的

特殊神经活动方式是抑郁症发生的充分条件。这种簇状放电

依赖于大脑中最主要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受体NMDAR(N-甲

基-D-天冬氨酸)。

注:Kir4.1(钾离子通道4.1);T-VSCC(T型钙离子

通道,它与NMDAR协同引发簇状放电)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认

知、学习记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N-甲

基-D-天冬氨酸NMDAR能与谷氨酸结合,使谷氨酸神经递质

的兴奋性失效,失去快乐情绪体验,而麻醉剂氯胺酮能使N-

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磷酸化而阻断其作用,氯胺酮正好是

22

NMDAR的阻断剂,通过阻断NMDAR和簇状放电,氯胺酮可以

释放外侧缰核对奖赏中心的抑制,从而快速改善情绪。

桑代克的“会学习的猫“,马丁,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

助的狗”,胡海岚的“底层逆袭的鼠”实验。(经过紫光照

射的鼠愈战愈强,成功逆袭)

该成果不但对抑郁症治疗有重大贡献,更为我们教育者

理解儿童学习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孩子的情绪奖赏中心

(单胺核团)在经历过成功或战胜困难的情绪体验后会形成

良性循环,愈战愈强。而反奖赏中心(缰核)的簇状放电会

使缰核放出抑制奖赏中心兴奋的神经递质,陷入愈挫愈弱的

不良循环,越是受挫越是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反而更不会斗

志昂扬,也很难产生持久的坚毅力,会对学生的学习应为产

生负面作用,甚至引发抑郁情结或抑郁症。

我们的孩子需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持久的坚毅

力,而这些心理或性格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家长、同伴和老师

的鼓励支持,进而可以让孩子大脑强化奖赏通路,让孩子不

但有良好的情绪体验,也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培养战胜困难

的勇气和努力奋斗不怕失败的决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

长。

23

表3家庭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的分样本检验结果

变址低压力高压力

作业时间4.697***1.752***

(0.485)(0.643)

作业时间二次项4).609***-0.206**

(0.081)(0.105)

性别-41.004***-41.209…

(0.482)(0.633)

独生子女0.0324.177***

(0.552)(0.726)

健康水平4.550***-4.696…

(0.959)(1.189)

尔守学生-1.498'0.859

(0.886)(l.(X)l)

流动学生0.8051.293

(0.621)(0.834)

父母受教育程度2.241***1.237***

(0.228)(0.324)

家庭经济水平-0.3584.22T

(0.546)(0.658)

学校屈性-4.652,-2.14T

(0.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