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_第1页
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_第2页
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_第3页
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_第4页
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

JTT52/13-2023

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

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试行)

2023-07-18发布2023-07-18实施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发布

1范围

为指导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工作,提高高

速公路隧道火灾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科学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编制本

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贵州省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运营阶段火灾事故风险评

估与风险控制,其他公路隧道可参照执行。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参考文件,仅注日

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参考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

42号)

(2)JTG/TD70/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3)JTGH1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4)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5)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6)JTG/TD21-2014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7)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安监发〔2014〕

266号)

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隧道群

本指南隧道群指洞口之间间距小于6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的相邻隧道。

条文说明3.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8.0.5条规定:洞口之间间距小于

6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的相邻隧道,应系统考虑通风、照明、安全、管理等设施

及防灾、救援等进行整体设计。

3.2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

以运营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为评估对象,根据隧道工程特点、技术

状况、外部环境、交通条件和应急管理等,评估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

险,确定风险等级并提出控制措施。

3.3风险等级

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分为四级,分别用罗马数字I、II、

Ⅲ、IV表示。Ⅰ级为低风险、Ⅱ级为中风险、Ⅲ级为较高风险、Ⅳ级为高风险。

3.4风险因素

与隧道火灾事故隐患有密切关系的指标归为风险因素,通常指车公里数、

车道交通量、大型车公里数、危险货物运输车通行、隧道线形、土建结构等因

素。

3.5保障因素

有利于预防或降低隧道火灾事故风险的指标归为保障因素,通常指通风设

施、照明设施、供配电设施、交通监控设施、隧道环境监控设施、交通控制设

施、逃生与救援设施、消防设施、通讯设施、应急管理等因素。

3.6车公里数

长隧道(隧道群)通车至火灾事故风险评估的起始时间内,通过的自然车

里程数的总和。

3

条文说明3.6:

车公里数代表车辆使用隧道的总里程数,由交通量和隧道长度共同决定,

综合反映隧道的使用情况。隧道交通量越大,车辆之间相互影响的频率增加,

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隧道越长,越不利于疏散救援与逃生,容易引发二次事

故。《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第

3.0.2条规定: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的配置等级应根据隧道单洞长度和

设计年度预测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两个因素,按图3.0.2划分为5个等级,

并在条文说明中指出,事故概率计算值与隧道长度和交通量的乘积呈线性关系,

因此本指南采用了相同的指标,但将预测交通量调整为实际运行交通量。

4

4基本要求

4.1评估对象

4.1.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

评估:

(1)自评估日起前溯5年内发生过1次及以上火灾事故。

(2)交通量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长隧道(隧道群):

1达到或超过一级服务水平;

2所有车型或大型车的年交通量较上一年增加20%以上;

3后期预测交通量不低于本年。

(3)长隧道(隧道群)年交通量或大型车年交通量达到或超过工可预测年

份的。

(4)长隧道(隧道群)大型车或危险货物运输车通行管控要求发生变化。

(5)当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的总体技术状况依据现行《公路隧道养

护技术规范》(JTGH12)被评定为4类或5类时,整改完成后应进行火灾事故

风险评估。

(6)隧道管理单位认为有必要的。

条文说明4.1.1

年交通量为评估时的上一自然年的交通量数据,采用自然车数量。大型车

为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规定的车型。危险货物根据《道路危

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2号)。

(1)考虑到隧道刚通车时交通量小,交通量较上一年多会增加20%,但是

隧道刚建成,进行风险评估的必要性不大,因此增加了(2)提到基本服务交通

量的规定。

(2)在隧道建设阶段,隧道的技术标准是结合预估交通量综合考虑的,当

隧道内交通量接近或超过工可预测年份时,设计阶段的相关设施可能存在与服

务交通量不匹配的风险。

(3)依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15),养护检测单位根据

5

其定检等相关结果评定公路隧道的技术状况等级。当隧道的总体技术状况被评

定为4类或5类时,此类隧道已不满足正常运营的基本要求,应尽快整治维修,

并及时实施交通管制甚至关闭隧道。

4.1.2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应基于风险因素与保障因

素开展评估。

条文说明4.1.2:

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时,仅评估客观致险因素,

不考虑主观致险因素。

4.1.3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开展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时,应以单洞为评估

对象。

4.2评估方法

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方法推荐采用专家调查法、指

标体系法与仿真分析法。

条文说明4.2:

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半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

法包括专家评议法、专家调查法、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法等,半定量分析法包

括事故树法、影响图法、原因—结果分析法、风险评价矩阵法等,定量分析法

包括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风险图法、控制区间

记忆模型、神经网络方法、主成分分析法。除上述方法外,也有一些将上述方

法组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如专家信心指数法、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方法、模糊事

故树分析法、事故树与模糊综合评判组合分析法等。常用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

点、适用范围参阅《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附录

1。

4.3评估流程

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的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

6

成立评估小组评

收集资料现场勘查

选择评估方法

评定风险等级评

风险控制

评估过程记录及签字

形成评估报告

图1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流程图

4.4评估准备

4.4.1评估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

(1)成立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小组。

(2)收集资料。

(3)进行现场查勘,必要时开展试验工作。

(4)沟通与咨询。

4.4.2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小组组织:包括评估小组、组织结构、责任等内容。

(2)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成果等内容。

(3)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安排。

4.4.3收集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勘察、设计资料。

(2)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交竣工验收的相关资料。

7

(3)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两端接线道路10km范围内的路线平纵设

计资料。位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的,两端连接线应包含连续长陡下坡路段的起

终点。

(4)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养护维修、检测、监测资料。

(5)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交通量相关资料:包括年交通量、日平均

交通量、车型比例等。

(6)运营安全事故统计、应急管理等相关资料。

(7)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管理模式,可能存在业务联系或影响的相

关部门与第三方等信息。

(8)发生过火灾的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应收集评估对象的历史火

灾事故资料、邻近隧道的火灾事故资料。

(9)其他与评估相关的资料。

条文说明4.4.3

(1)受地形条件限制,贵州省高速公路连续长陡下坡具有坡长路陡的特点,

例如G7611都香高速六六段下行方向连续长陡下坡达32公里,若仅收集高速

公路长隧道(隧道群)两端接线道路10km范围内的路线平纵设计资料,则无

法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分析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对隧道火灾风险的影响,因此,

当连续长陡下坡起点或终点超出两端连接线10km范围时,两端连接线应延长

至连续长陡下坡路段的起点或终点。

(2)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养护维修资料包括隧道加固升级的资料。

监测资料包含煤系地层的相关资料及可燃气体监测资料。

4.4.4现场勘查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查勘应对土建结构的外观状况、隧道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外观

和运行状态进行一般性定性检查。

(2)现场查勘工作规程应符合《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日常

巡查的相关规定。

(3)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土建结构查勘项目宜包括洞口、洞门、衬

砌、路面、排水设施、标志、标线等设施。

(4)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查勘项目宜包括照明

8

设施、供配电设施、交通监控与管控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设

施等。

(5)在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有效定期检查等养护检测资料的基础上,

对于需要进一步查明缺损、病害、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状况的隧道,应开展试

验、分析与评估等工作。

4.5评估报告

4.5.1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应全面具体,结

论应科学客观。

4.5.2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

(1)概述。阐明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的评估背景

及目的、评估依据、勘测情况和评估过程。

(2)评估项目概况。包括评估对象的技术状况、历史火灾状况、总体交通

状况和现场勘查状况等。

(3)评估过程与评估方法。详细说明本次评估的每个环节,并介绍本次评

估采用的方法。

(4)风险评估内容。对风险因素与保障因素开展评估。

(5)对策措施与建议。

(6)风险评估结论。

4.5.3风险评估报告格式见附录A。

4.6档案管理

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评估全过程资料强化管理。

9

5风险评估

5.1一般要求

5.1.1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应考虑隧道工程特点、技

术状况、外部环境、交通条件和应急管理因素

5.1.2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宜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5.1.3当采用多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时,应以最高评定等级作为评定结果。

5.2专家调查法

5.2.1评估专家组成员不得少于5人,专家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

称。

5.2.2专家组每个成员应按表1和2进行评定。专家信心指数可根据对评估对

象的认识程度、类似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等给出。

,认为自己的评估结果可靠,信心指数高;

Wi=1

,对评估分项完全没有概念;

Wi=0

~(小数点后取位),在两种情况之间,可视具体情况给出。

Wi=011

表1专家调查法分项风险因素专家评定分值

分值

定性分级标准

Ri

I级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小,后果轻微1

II级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一般,后果一般2

III级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后果较严重3

IV级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非常大,后果非常严重4

表2专家调查法专家评估表

序号分项风险因素分值Ri信心指数专家评估方法

专家成员评定采用下列算式

1车公里数R1W1

Dr=å(Wi´Ri)/åWi(i=1~7)

2车道交通量RW

22式中:

10

为分项风险因素评定分值

3大型车公里数R3W3Ri

(1~4);

4危险货物运输车通行R4W4

为各专家评定信心指数;

Wi

5隧道线形R5W5

为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

Dr

土建结构

6R6W6灾事故风险专家评分,评分高表示

风险等级高。

1

7其他风险R7W7

注1:其他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拥堵状态、近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致灾事件及其他隧

道火灾事故风险因素。

5.2.4专家组评估结果,是在各专家成员评定等级的基础上取平均值,即将各

位专家成员评定的累加再除以专家总数得出平均的,并按表划分高速

DrDR3

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风险等级。

表3专家调查法分级标准

风险等级分级界限

I级DR<1.5

II级2.5>DR≥1.5

III级3.5>DR≥2.5

IV级DR≥3.5

5.3指标体系法

5.3.1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采用指标体系法进行火灾事故风险评估时,

风险评估指标应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应按下列步骤实施:

(1)根据评估对象实际情况开展风险因素指标的评估,得到总体风险因素

值。

(2)根据评估对象实际情况开展保障因素指标的评估,得到总体保障因素

值。

(3)计算风险评估值。

(4)划分风险等级。

5.3.2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总体风险因素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总体风险因素值F应按式(5-1)计算:

11

nn

2

×γiFi+0.6γiFi≤75

375i=1i=1

�=n>

1γiFi75

i=1

(5-1)

式中:gi——表示分项风险因素权重,%。

Fi——表示分项风险因素评分值;

(2)分项风险因素权重宜按表4确定。

表4分项风险因素及权重

序号分项风险因素分项风险因素权重(%)

��

1车公里数15

2车道交通量15

3大型车公里数19

4危险货物运输车通行23

5隧道线形12

6土建结构8

7其他风险8

(3)分项风险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估指标宜按表5确定。

表5分项风险因素的评估指标表

序基本评分分项风险因

分项风险因素

素评分值

号分值值Fi

0~217

2~525

5~1032

10~1537

车公里数

15~2046

1(百万车f1F1=f1

20~3052

公里/年)

30~4060

40~5074

50~7081

≥70100

车道交通0~200024

2f2F2=f2

量2000~400036

12

(pcu/d·ln4000~800051

)8000~1500068

15000~2500082

≥25000100

0~112

1~215

2~519

大型车公5~1028

里数(百10~1536

3f3F3=f3

万车公里/15~2043

年)20~2551

25~3068

30~3574

≥35100

不允许通行11

危险货物

4有管制的通行56f4F4=f4

车辆通行

自由通行100

主线出入口与隧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最

13f5

小净距

隧道内存在分合流15f6

未位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

纵坡大于3%且平曲线半径42

不小于一般值

位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且平

145

5隧道线形面为直线F5=f5+f6+f7

隧道线未位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

f7

形纵坡大于3%且平曲线半径53

小于一般值

位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且平

61

曲线半径不小于一般值

位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且平

72

曲线半径小于一般值

0类、1类、2类3

洞口f8

3类技术状况13

0类、1类、2类1f9

洞门F6=f8+f9+……+f

3类技术状况619

6土建结构2

0类、1类、2类4

衬砌f10

3类技术状况27

路面类沥青路面0f11

路面

型水泥混凝土路面4

13

≥900

路面损

80~900.5

坏状况

70~801f12

指数

60~701.5

(PCI)

≤602

≥900

路面跳80~900.5

车指数70~801f13

(PBI)60~701.5

≤602

≥900

路面抗

80~902

滑性能

70~804f14

指数

60~706

(SRI)

≤608

0类、1类与2类3

检修道f15

3类技术状况5

排水设0类、1类、2类3

f16

施3类技术状况8

吊顶及0类、1类、2类4

各种预f17

类技术状况

埋件311

0类、1类、2类3

内装饰f18

3类技术状况5

标志、0类、1类、2类3

标线、f19

类技术状况

轮廓标39

不拥堵46

拥堵状早晚高峰拥堵28

f20

态偶尔拥堵20

7其他风险F7=f20+f21+f22

不拥堵7

隧道群19f21

3

近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致灾事件35f22

注1:隧道线形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和《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JTG/TD21-2014)。

2: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测道、排水系统、吊顶及各种预埋件、内装饰、标志、

标线、轮廓标按照现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分别进行评定,若定期检查

数据满足现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要求,则技术状况评定时可直接引用

相关结果。

2:致灾事件:非车辆故障引起的隧道类可能导致火灾事件,如突水涌泥、路面凝冻、

14

路面积水、地震等。

3:表中用范围表示的数值,均包括范围的起点值,不包括范围的终点值。

条文说明5.3.2:

(1)公式(5-1)是借鉴的欧洲EuroTAP(EuropeanTunnelAssessment

Program)的研究成果。

(2)车道交通量是欧洲EuroTAP提出的评估指标,所以指南中将其纳入,

主要是考虑到若仅采用车公里数,车道数的增加会造成隧道运行风险成倍增长,

因此将该指标也纳入评估体系内。经调查,我省目前也在陆续建设六车道高速

公路隧道,因此该指标的纳入,可以更好地适应我省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

(3)危险货物的限制通行包括限定通行时间、限速、保持最小行车间距、

引导车护送、限定物品种类或物品数量。

5.3.3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群)火灾事故总体保障因素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总体保障因素值B应按式(5-2)计算。

n

B=λjBj

j=1

(5-2)

式中:lj——表示分项保障因素权重,%;

Bj——表示分项保障因素评分值。

(2)分项保障因素权重宜按表6确定。当保障因素中某分项机电设施技术

状况依据现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评定为3类时,其指标评

分值应为零分。

表6分项保障因素指标及权重

分项权重()

序号分项保障因素lj%

1通风设施10

2照明设施9

3供配电设施10

4交通监控设施10

5隧道环境监控设施7

15

6交通控制设施9

7逃生与救援设施11

8消防设施14

9通讯设施7

10应急管理13

(3)分项保障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估指标宜按表7确定。

表7分项保障因素评估指标表

分项保障

基本评分因素评分

序号分项保障因素

分值值

Bj

通风环境检测设施满足规范要求9b1

通风能力满足规范要求11b2

通风运行技术方案满足规范要求14b3

隧道排烟风机性能满足规范要求18b4

通风B1=b1+b2+

1风机性能检测系统6b5

设施……+b9

变频通风智能调控系统7b6

开展过火灾排烟演练10b7

制定了火灾排烟策略12b8

隧道纵向风速可控13b9

应急照明满足规范要求32b10

人行横通道照明10b11

照明B2=b10+b11

2车行横通道照明10b12

设施+……+b14

洞外引道照明23b13

设有有源诱导标25b14

隧道电力监控系统满足规范要求10b15

隧道低压配电系统满足规范要求11b16

应急电源装置满足规范要求13b17

不间断电源装置满足规范要求13b18

供配

电力监测设施6b19B3=b15+b16

3电设

继电保护8b20+……+b24

自备发电设备8b21

双电源自动投入装置9b22

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末端切换9b23

电气火灾检测系统13b24

隧道摄像机满足规范要求19b25

视频事件检测系统满足规范要求21b26

交通

卡口测速系统8b27B4=b25+b26

4监控

大屏投影系统9b28+……+b32

设施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0b29

拥堵状态实时监测系统10b30

16

横通道监控设备11b31

隧道洞口有人员值守12b32

NO2检测器满足规范要求15b33

隧道

CO检测器满足规范要求19b34

环境B5=b33+b34

5风速风向检测器满足规范要求19b35

监控+……+b37

亮度检测器满足规范要求

设施21b36

能见度检测器满足规范要求26b37

交通信号灯满足规范要求18b38

车道指示器满足规范要求19b39

交通

标志、标线、轮廓标满足规范要求19b40B6=b38+b40

6控制

可变信息标志满足规范要求21b41+……+b43

设施

设有可变限速标志11b42

1

关闭隧道物理措施12b43

紧急停车带设置满足规范要求13b44

设有人行横通道9b45

人行大于350m5

人行横

横通间距b46

通道350m13

道间

间距250m19

距2

逃生设有车行横通道10b47

与救车行大于1000m7B7=b46+b47

7车行横

援设横通间距1000m11+……+b53

通道b48

施道间

间距750m15

距3

隧道洞口联络通道满足规范6b49

疏散指示标志满足规范8b50

横通道指示标志满足规范要求8b51

有显著的横通道指示标志6b52

有优化的疏散指标标志6b53

火灾声光报警设施满足规范

6b54

要求

火灾报警设施

手动报警按钮满足规范要求8b55

火灾探测器满足规范要求8b56

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满足规范要求4b57

消火栓系统满足规范要求6b58

消防B8=b54+b55

8消防水池设置满足规范要求6b59

设施+……+b71

消防设施标识满足规范要求6b60

灭火器设置满足规范要求12b61

气体灭火系统4b62

消防水泵巡检系统4b63

消防水池状态监控设施或消防水池巡检制度4b64

两套独立的火灾探测系统4b65

17

消防设施设有电光标志4b66

声光报警装置4b67

泡沫水喷淋系统4b68

主体结构防火4b69

视频型火灾报警设施5b70

消防车或消防摩托7b71

紧急电话设施满足规范要求20b72

隧道有线广播满足规范要求27b73

通讯隧道内有无线调频广播18b74B9=b72+b73

9

设施一个运营商覆盖8+……+b75

隧道内移动信号强度两个运营商覆盖15b75

所有运营商覆盖35

操可作性差或无0

隧道火灾应急

可操作性一般8b76

预案

预案详实,可操作性强20

无0

隧道应急计算

部分功能8b77

机管理系统

功能完善16

有应急设施联动控制11b78

无0B10=b76+b7

应急

10应急演练定期桌面演练7b797+……+b8

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