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1页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2页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3页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4页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第二框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核心素养1.共产党的贡献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记背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革命1956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是否马上进入社会主义?(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领导阶级目标特点和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要准备必然趋势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最终遭到失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无产阶级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准备必然趋势1.历史回顾:从近代开端到社会主义1840年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1919年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专家点评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治目标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人民民主共和国特点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失败。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过渡时期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2.过渡时期的建设和探索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民主遗留问题时期。(1949-1952年底)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2.过渡时期的建设和探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1953年1954年1956年土改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一五计划开始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一部宪法颁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恢复经济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意义:1、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都有很大方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意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怎样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第2目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即对外开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1.开始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3.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地位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启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目的生产力角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制度角度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角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意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1)改革开放的开启:(2)改革开放的目的:(3)改革开放的意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①社会生产力---②制度完善---③党的建设----必修3:关键抉择;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综合国力.2、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1978—2012)----富起来历史成就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思考:1978--201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历史成就?这些历史成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意义?必修1:“四个改变、三次伟大飞跃、一条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一个重要法宝【小结】相关链接: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1980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2018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3目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议学情境这十年中国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议学情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这一重大判断。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定能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议学任务:结合材料和课本,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2.新时代的内涵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伟大事业)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斗目标)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期待)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历史使命)⑤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国际意义)0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02①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历史意义对中国来说:对世界来说:结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82年

1921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7年

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0年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改革开放1978年主心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关键抉择党十二大主要矛盾变化建党百年以来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诞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课堂小结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根本政治前提过渡时期的建设和探索: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成就、意义)改革开放的开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目的:(解放生产力、制度自我完善、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的地位: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意义:(社会生产力、人民、国际地位)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的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堂练习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这说明我国(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③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④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答案】D【详解】①③: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没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未涉及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这说明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①标志着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②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④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进入新的阶段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课堂练习【答案】B【详解】①:材料仅仅表明宪法的通过,未涉及其他法律,也就不能标志着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①排除。②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我国宪法,确定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进入新的阶段,②④正确。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③排除。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这意味着(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完结④中国道路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唯一最优选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课堂练习【答案】A【详解】①②: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