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1页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2页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3页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4页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主预习:1.我国民族概况,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及表现?( P59)2.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表现?(P59)3.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国家主权的相关知识(P60)4.★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P60-61)3.民族区域自治★含义、地位、自治地方、自治机关?(P61-62)4.★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要性、重要性)(P61-63)

怎样坚持这一制度?(P63)5.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P63)6.★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方针(内容)?(P64-65)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以及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010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材料: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聚居,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散杂居为主要特征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州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土族、羌族、撒拉族、独龙族、珞巴族等28个少数民族。全州民族分布格局:汉族、土家族遍布全州各县市。其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历史上属湖广土司域内,即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5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3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25%至30%不等。恩施州苗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特点。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在其它各县市均有分布。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里。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布各不相同,其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三家台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铁炉等地;回族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另外一些少数民族零星地分布全州各地。从恩施州的民族构成说明我国的民族格局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材料二:春秋为巴子国地;战国为楚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建平郡、武陵郡;两晋与南北朝宋、齐、梁、北周属建平郡、天门郡、武陵郡、信陵郡、秭归郡、业州军屯郡、清江郡;隋属巴东郡巴东县,清江郡清江县、开夷县、建始县;唐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五代先后为前、后蜀所据;宋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许多小羁糜州;元属归州巴东县、施州建始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先后置散毛、唐崖、金峒、龙潭、忠建、毛岭、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据蜀时本区为其所控制;明属夔州建始县、归州巴东县、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南部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设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个宣抚司,9个安抚司,13个长官司,5个蛮夷长官司;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裁施州卫,设恩施县,辖区未变,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置施南府,辖恩施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县,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县划归施州,巴东县、鹤峰州属宜昌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存县,民国四年设荆南道,治所恩施县,辖恩施、建始、宣恩、来凤、咸丰、利川6县,民国十五年改荆南道为施鹤道,鹤峰州改县划入施鹤道,民国十七年改设鄂西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巴东县划入,州域始为8县之治。民国二十五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辖区未变。材料三:唐崖土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于2015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摆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利川市申报的“肉连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四:陈连升(1775—1841年1月7日),原籍湖北鹤峰县,寄居恩施,土家族,出身行伍,久历川楚戍行之老将,爱国将领。1838年擢增城营参将,1839年被林则徐选调,指挥官兵连续六次打退了英军的袭击和反扑,后调守沙角炮台的重任;1840年6月,亲率战船五艘,围歼进犯的英军;次年1月,英军向大角、沙角炮台发起袭击,陈连升指挥守军同数倍于己的侵略军力战,在后援无望,敌军迫近的危急关头,陈连升仍率部激战,拼杀而死;其坐骑被掳至香港,不食而死,被誉“节马”。材料体现了恩施地区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恩施州是独立的一个行政区域吗?它和中央是什么关系?1、民族概况:(1)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①最重要特点:多元一体②表现: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多元);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一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3)我国各族人民的贡献: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探究问题:从上面地图中你能看出我国行政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吗?

这些省级行政区与中央是什么关系?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探究与分享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表现:

①在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③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P622.我国的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1)民主:(行政区域类型与自治权)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行使高度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2)集中:(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国家主权对内最高性对外独立性★国家主权的两个基本特征: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注意:自治权≠高度自治权≠主权专家点评:地方自治权≠国家主权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设立目的适用区域

自治程度相同点便于国家行政管理而设立省、市、县、乡无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适用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设立适用港澳台地区高度自治权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统辖注意:自治权高度自治权主权020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材料一: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国家凝聚力,在高中阶段具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完整户籍、学籍并3年实际就读、且在聚居地报名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全州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少数民族干部占比较高。各级人大代表,都有少数民族代表。材料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决定(2025年2月25日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全方位推动各民族互嵌交融。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深化与浙江杭州、新疆博州、甘肃甘南等地的跨区域协作,探索完善以旅促融、以茶促融、以节促融、以体促融等新路径。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质效,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全州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016年、2023年,恩施州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恩施8县市全部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在各自治州中率先实现全域创建。材料三: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一系列政策叠加恩施。今日之恩施,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的一个区域发展样本——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土、硒、茶、凉、绿”特色资源优势,日益转化为发展优势。恩施的发展得益于什么政策?1.新型民族关系(1)★★★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中国建立后就已经形成)(2)成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注意:★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思考: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民族差别已经消除?方针含义原因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各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语言文字、各民族均有全国人大代表“和睦”合作”“共同奋斗”“反对民族分裂”“相互离不开”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政治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前提条件物质保障★三者的关系①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平等享受权利≠享受相同的、一样的权利。②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民族平等原则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同步、同时、同等繁荣⑤共同繁荣≠经济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繁荣等(侧重发展过程中补弱)★三大方针的关系:(选择题常考)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人民币票面印有汉、蒙、维、藏、壮五种文字2.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从2000年起对民族地区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3.2987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4.面对疫情、复工复产。各民族携手同心,抗疫复工。课堂检测以下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一个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材料一:恩施建州以来,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自治条例1部、单行条例19部、地方性法规4部,法规性决定1部,修订6部次,废止3部,现行有效法规共22部。《州自治条例》,制定了《州清江保护条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10部单行条例。材料二: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可以享受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如恩施州税务部门聚焦产品和服务质量突出、具有地方区域特色、传承非遗或民间传统技艺、参与新经济形态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以“真金白银”税惠红利、优质税收服务,点亮千万小店背后的“万家灯火”。恩施州有“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76户,涵盖餐饮、旅游、文创、农产品、创新技术等多个领域。恩施州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发挥“名特优新”品牌示范效应,对个体经营户进行分类培育、精准帮扶,由此助推个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1)★★含义(高频考查)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前提和基础(常考)注意:不是居住!仅人大和政府核心内容(2)★★★具体内容:①前提和基础

:国家统一②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③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含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双重身份)④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P61第二、三段)既是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双重身份)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个自治区自治州(30个)自治县(120个)由全国人大批准建置由国务院批准的建置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①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②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高频易错,区分作为一般国家机关的职权)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巧记】自治权行使三要点: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内容(特色)。《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2024年3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如:内蒙古对在牧区投资建设的鼓励类产业企业按照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牧区企业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等。如:内蒙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语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

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区别目的制度自治程度

范围

联系为了解决民族问题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定/充分的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与财政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等……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分为自治区、州、县三级港、澳(1)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2)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拓展: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②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③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历史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现实情况),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P61-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国体)A根本原因B必要性C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P63-1)D意义a.既保证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b.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①民族自治: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P63

③意识形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P63(5)★怎么办(措施)②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坚决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P6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补充(P63-2)国家角度:(重点背诵国家角度①至④点)①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巩固民族关系提供政治保证;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坚持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④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其它:⑤人大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为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⑥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切实

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统筹区域发展。⑦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⑧国家政策扶持、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公民角度: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应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答题模板:关于民族问题如何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B.凤阳畲族乡人民政府C.西藏自治区人民法院D.景宁畲族自治县人大D解析:先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自治乡,因此A、B排除。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法院、检察院、监察委员会,则C错误。课堂检测030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民族纷争宗教对立,自古以来就是纷争与动荡的重要原因哈以冲突、俄乌冲突,不外如是所以,如何处理好我国宗教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必修课……有民族的地方就有宗教材料一:恩施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四大宗教,没有伊斯兰教,四个宗教在恩施都有宗教活动场所、信众及宗教组织。如恩施市玉龙寺、恩施天主教固定宗教活动场所、恩施市基督教福音堂、来凤县仙佛寺、来凤县川主庙等,都遵循着爱国爱教、遵循公民义务的前提。

材料二:从全面管理方面来说,总体上有统战部、市委常委组织的领导小组、下设不同成员单位进行管理,实现了“五级管理”的模式,做到管理自上到下,责任落实到人。

民宗部门对全部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台账管理,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向各宗教场所宣传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和“扫黄打非”知识,发放宣传册,并组织各宗教场所积极开展自查。

材料三:加强对宗教界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宗教政策法规培训全覆盖,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加强教风建设。支持宗教活动场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讲经讲道内容,扎实推进宗教中国化恩施实践。恩施玉龙寺荣获全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活动场所示范点”称号。持续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九个安全情况“四不两直”常态化检查,扎实做好自建房、旅游安全、极端天气灾害安全防范。利川花梨岭天主教堂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示范单位。玉龙寺已连续多年开展腊八施粥活动,免费施送给大家,以回馈社会,为民众祈福平安。根据恩施州佛教协会的工作部署,元旦期间州佛协开展“新春送温暖”慈善活动,组织法师与义工16人次,分赴宣恩县珠山镇、晓关乡和城区慰问贫困群众,送去佛教界的慈悲温情和新年祝福。在恩施沙地乡花被村,举行了扶贫帮困捐赠仪式,来自基督教、道教、佛教界组织捐赠善款,以实际行动支持沙地乡花被村民族广场配套设施建设、沙地乡花被村小寨子组部分农户饮水安全问题。

材料体现了恩施实行怎样的宗教政策

?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宗教的意义)1.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2.★我国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侧重自由)(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强调依法规范宗教活动)(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强调不受外来干涉)(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P63最后一段)(P64第一段)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侧重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②种类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③派别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④时间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①信与不信注意: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不代表国家鼓励支持信教。即不鼓励、不反对、不强制、不歧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允许信教。(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无产阶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武装的,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只要宗教存在,其本质就不会变,其消极作用就不会消失。)(≠宗教自由)不鼓励、不反对、不强制、不歧视(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强调依法规范宗教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权责统一④坚持原则②遵纪守法③依法管理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干涉宗教信仰)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各种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保护合法正常的宗教活动≠封建迷信活动≠邪教

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以其他名义建立,神话、鼓吹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步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20240327其实除了警惕邪教,还要警惕境外宗教势力对中国宗教的渗透(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强调不受外来干涉)“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注意:①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②不得在中国境内设立宗教组织、宗教办事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开办宗教院校;③不得在中国公民中发展教徒,委任教职人员和进行其他的传教活动。(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重要任务: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具体举措: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爱国与爱教相结合)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两要求”“两支持”)注意:不是社会主义(1)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鼓励公民信教(不鼓励、不支持、不提倡、不发展)(3)共产党员不能信教。(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5)国家保护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6)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的本质是反人民、反社会、反科学的,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7)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特别提醒】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材料一:在西藏,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数字出版、互联网等收听、收看、存储、持有、复制、制作和传播破坏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内容。材料三: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输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活动,对这些不法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材料四:宁夏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广泛开展“知大局、守规矩、起作用”“看宁夏、知宁夏、爱宁夏”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演讲比赛。在这些活动中,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宗教活动实现了有机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并说出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课堂检测据统计,新疆现有清真寺、教堂、寺院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信教群众占新疆人口很大比例。自治区政府每年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保护宗教遗址。这说明在我国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积极贯彻②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信仰宗教③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④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每年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保护宗教遗址,这说明在我国,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也说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积极贯彻,①④正确;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其本质没变,③说法错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课堂检测知识体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我国民族格局的重要特点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意义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2.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2.各族人民的贡献3.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4.地方行政与中央政府的关系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前提与基础自治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