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1页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2页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3页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4页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河北模拟)1943年,淮北苏皖边区发布文件指出,“冬学运动是一个大规模的群众中的政治动员运动”。同年,在边区第五次教育行政会议上,边区领导人强调,“我们的基本任务便是: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边区政府旨在()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维护人民革命政权 C.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 D.巩固全面抗战局面2.(2024春•新洲区期末)1942年,中共西北中央局《西北局关于支部书记不脱离生产的决定》指出,“支部应在群众之中,而不应在群众之上;党员应在群众之内,而不应在群众之外”,规定乡村支部书记不再脱离生产。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B.保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D.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3.(2024•湖北模拟)如表为抗战时期部分八路军办事处和相关单位介绍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人数统计表(1938年5﹣8月)。这表明()单位人数备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880西安八路军办事处801包括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兰州八路军办事处30湖南通讯社120广东通讯社78主要是华侨青年东北救亡总会西安分会50陕北公学同学会西安分会35新四军驻赣办事处37A.社会动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保障 B.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已深入人心 C.敌后抗日根据地高度重视军事教育 D.青年学生成为民族战争的主要力量4.(2024•岳阳县开学)以下为红军第四军某次会议所制定的部分策略摘录。该策略的制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首次规定了新分子入党的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A.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适应了革命重心转移的新形势 C.有利于凝聚力量扩大党的队伍 D.意在提高根据地军民思想觉悟5.(2024•广东模拟)1970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外宾时谈道:“我们愿意跟你们非洲站在一个行列。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嘛。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发言中,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着眼点是()A.重返联合国 B.改善对外关系 C.提高国际地位 D.反对霸权主义6.(2024•河北开学)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地区出现了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共同成立的组织——牺盟会(1936年9月成立)、共同指挥的军队——山西新军(1937年8月成立)以及共同组成的政权——战动总会(1937年9月成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前沿阵地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国共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7.(2024春•安顺期末)1938年,丰子恺写道:“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据此可知,抗战歌曲()A.标志着全面抗战局面形成 B.振奋人们迅速取胜的信心 C.宣传了“三三制”原则 D.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8.(2024春•茂名期末)1931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以下内容(节选)。这折射出当时()在安大略省温莎市的白人,吃惊地看到400名加拿大华人采取与波士顿茶叶党同样的举动,把价值6000美元的日本茶叶、丝绸和海鲜集中在一起,浇上汽油……然后点燃货物。A.海外侨胞爱国主义热情高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C.中华民族抗战得到世界支持 D.危机促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9.(2024•河北模拟)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收复了仁安羌油田,解救了7000多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这说明()A.中国战场协助配合了盟军军事行动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D.中国远征军的战绩名扬海内外10.(2024•安徽开学)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放宽对外国在华媒体新闻报道的审查,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军政要员还经常接见外国记者,发表具有权威性的谈话和战况报告。据此可知,国民政府()A.借助外媒以获得国际的支持 B.宣传了全面抗战路线 C.为统一战线建立作舆论准备 D.沿袭了不抵抗的政策11.(2024•江西模拟)1940年11月,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一个决定中说:“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这首先就是为了使边区由半自给自足迅速走上完全自给自足……没有有效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边区的巩固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坚持抗战 C.民主联合政府亟待巩固 D.陕甘宁边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12.(2024春•十堰期末)如表陕甘宁边区政府举措的实施()1941年边区政府开始授权边区银行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即边币1944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财经办事处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的决议》1944年7月“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正式发行A.缓解了国家经济危机 B.有助于缓解边区经济困难 C.加强了国共两党合作 D.抵制了日本对华经济侵略13.(2024春•张家界期末)1937年7月至武汉沦陷,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和华中建立了6个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规定,在华日军“目前最重要的是……恢复治安,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迅速达到恢复治安的目的”。上述史实表明()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敌后战场全力配合正面战场 C.敌后抗日战场发挥巨大作用 D.日军侵华策略发生根本改变14.(2024春•江夏区校级期末)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发文称:(在劳动政策上)我们主张为着发动工人的抗战积极性,必须实行适当的改良;但增加工资与减少工作时间,均有一定限度,不能过多。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A.注意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 B.开始致力于城市经济管理的探索 C.力图鼓动资本家参加抗战 D.注重实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15.(2024•济源四模)毛泽东主张,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一一民主集中制,这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毛泽东的这种建国主张应当出自于()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16.(2024•龙华区校级三模)九一八事变后,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考察,其撰写的《报告书》揭露了九一八事变乃日本的阴谋,强调东北是中国领土,属中国主权范围。但也承认日本“在满洲之利益不容漠视”。这最能体现出()A.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绥靖与矛盾 B.国联姑息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C.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 D.英法欲维护其在远东的既得利益17.(2024•汕头二模)1941年,西南地区的成都市人口较1939年增加了13.6%,1942年初又较1941年增加了6.4%,年末又较上年增加了20.8%。其主要原因是()A.战争加速了成都地区的人口出生率 B.战争造成了东部人口向西部的迁移 C.国民政府在成都的城市化政策见效 D.成都地区免受日军侵略之残酷屠杀18.(2024春•印台区校级期末)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如图时间轴梳理的是抗战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方框空白处应补充的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19.(2024春•武昌区期末)全面抗战爆发后,边区自发流行由当地农民与外来短工组成的劳动互助组。到1943年夏,劳动互助团体更为普及,安塞县参加集体劳动的劳动力占到全区的80%。毛泽东认为,这是生产制度上的革命。这一时期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A.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实施 B.影响了未来农业经营方式 C.奠定了西北工业化的基础 D.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0.(2024春•泉州期末)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重视合作社的建设。下表为截至1945年山东省合作社统计表。由此可见,山东根据地()地区胶东鲁中鲁南滨海渤海合计社数(个)261610249933781155126社员数(人)9632992589889852880000440581444873股金数(元)440019461083448745011985000000508660369424234A.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B.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近代化 C.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探索了大工业发展的模式二.材料题(共1小题)21.(2024春•宁波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摘录(1941年5月1日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一)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二)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十七)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十八)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参加抗日工作,或兴办实业。——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进行评析。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河北模拟)1943年,淮北苏皖边区发布文件指出,“冬学运动是一个大规模的群众中的政治动员运动”。同年,在边区第五次教育行政会议上,边区领导人强调,“我们的基本任务便是: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边区政府旨在()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维护人民革命政权 C.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 D.巩固全面抗战局面【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据材料“1943年”和“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此时边区政府强调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旨在巩固全面抗战局面,D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与1943年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边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全面抗战局面,而不是维护人民革命政权,排除B项;边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民众觉悟,巩固全面抗战局面,不是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2024春•新洲区期末)1942年,中共西北中央局《西北局关于支部书记不脱离生产的决定》指出,“支部应在群众之中,而不应在群众之上;党员应在群众之内,而不应在群众之外”,规定乡村支部书记不再脱离生产。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B.保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D.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分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此时中国正在进行艰苦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UI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材料所述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B.根据材料信息“支部应在群众之中,而不应在群众之上;党员应在群众之内,而不应在群众之外”“乡村支部书记不再脱离生产”并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2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为了保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C.1924年至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D.材料并未涉及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战争,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抗日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024•湖北模拟)如表为抗战时期部分八路军办事处和相关单位介绍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人数统计表(1938年5﹣8月)。这表明()单位人数备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880西安八路军办事处801包括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兰州八路军办事处30湖南通讯社120广东通讯社78主要是华侨青年东北救亡总会西安分会50陕北公学同学会西安分会35新四军驻赣办事处37A.社会动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保障 B.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已深入人心 C.敌后抗日根据地高度重视军事教育 D.青年学生成为民族战争的主要力量【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合1938年5﹣8月部分八路军办事处和相关单位介绍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人数统计表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938年全国各地很多知识青年前往延安,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已深入人心,获得各地知识青年支持,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动员,排除A项;材料没有军事教育的信息,排除C项;青年学生并非主要力量,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4.(2024•岳阳县开学)以下为红军第四军某次会议所制定的部分策略摘录。该策略的制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首次规定了新分子入党的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包括阶级觉悟);(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A.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适应了革命重心转移的新形势 C.有利于凝聚力量扩大党的队伍 D.意在提高根据地军民思想觉悟【分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依据题干图片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涉及的1929年红军召开的古田会议,当时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向乡村转移,故B正确;A是八七会议的内容,排除;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是无关项,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5.(2024•广东模拟)1970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外宾时谈道:“我们愿意跟你们非洲站在一个行列。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嘛。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发言中,向全世界阐述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着眼点是()A.重返联合国 B.改善对外关系 C.提高国际地位 D.反对霸权主义【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结合题干“我们愿意跟你们非洲站在一个行列。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嘛。我们把自己算作第三世界的”及我国现代外交发展历程进行回答。【解答】根据材料“我们愿意跟你们非洲站在一个行列。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嘛”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尚未改善,中苏关系僵化,第三世界逐渐崛起,毛泽东将中国归入第三世界,有助于打破意识形态束缚,确立国际盟友,改善当时中国的对外关系,B项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与1974年邓小平的论述关系不大,排除A项;“算作第三世界”体现中国寻求国际认同,并不能直接提升国际地位,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团结第三世界,不体现对霸权主义的反对,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6.(2024•河北开学)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地区出现了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共同成立的组织——牺盟会(1936年9月成立)、共同指挥的军队——山西新军(1937年8月成立)以及共同组成的政权——战动总会(1937年9月成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前沿阵地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国共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合题干“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地区出现了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共同成立的组织——牺盟会(1936年9月成立)、共同指挥的军队——山西新军(1937年8月成立)以及共同组成的政权——战动总会”及敌后抗战的历程进行回答。【解答】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地区出现了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共同成立的组织——牺盟会(1936年9月成立)、共同指挥的军队——山西新军(1937年8月成立)以及共同组成的政权——战动总会”可知,国共两党的联合,主要是由于此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此时的共同的目标是反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山西的抗战地位,不能得出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前沿阵地,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涉及了准确时间,材料未涉及此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联合的过程,不能得出国共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7.(2024春•安顺期末)1938年,丰子恺写道:“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据此可知,抗战歌曲()A.标志着全面抗战局面形成 B.振奋人们迅速取胜的信心 C.宣传了“三三制”原则 D.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形成了民众抗战的情绪,说明一致抗日的局面不断发展,抗战歌曲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故D正确;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故排除A;B题干不能体现,排除;“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立模式,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8.(2024春•茂名期末)1931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以下内容(节选)。这折射出当时()在安大略省温莎市的白人,吃惊地看到400名加拿大华人采取与波士顿茶叶党同样的举动,把价值6000美元的日本茶叶、丝绸和海鲜集中在一起,浇上汽油……然后点燃货物。A.海外侨胞爱国主义热情高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C.中华民族抗战得到世界支持 D.危机促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1931年10月26日《时代周刊》中的报道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海外侨胞掀起了抵制日货的活动,这是海外侨胞爱国主义热情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从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世界对中国抗战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的行为主体是海外华人,未涉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4•河北模拟)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收复了仁安羌油田,解救了7000多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这说明()A.中国战场协助配合了盟军军事行动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D.中国远征军的战绩名扬海内外【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材料“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期间收复了仁安羌油田,解救了7000多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可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一系列重大战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C项正确;中国远征军是出国作战,不在中国战场,排除A项;材料说明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没有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未体现“中国远征军的战绩名扬海内外”,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是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10.(2024•安徽开学)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放宽对外国在华媒体新闻报道的审查,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军政要员还经常接见外国记者,发表具有权威性的谈话和战况报告。据此可知,国民政府()A.借助外媒以获得国际的支持 B.宣传了全面抗战路线 C.为统一战线建立作舆论准备 D.沿袭了不抵抗的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合题干“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放宽对外国在华媒体新闻报道的审查,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军政要员还经常接见外国记者,发表具有权威性的谈话和战况报告”及抗日战争历程进行回答。【解答】据材料“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放宽对外国在华媒体新闻报道的审查,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军政要员还经常接见外国记者,发表具有权威性的谈话和战况报告”及所学可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外国媒体政策转变有利于外国媒体对中国抗战的报道,从而获得国际支持,A项正确;国民政府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共实行全面抗战,并且材料未涉及全面抗战路线,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1937年9月,但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对日抵抗政策,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11.(2024•江西模拟)1940年11月,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一个决定中说:“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这首先就是为了使边区由半自给自足迅速走上完全自给自足……没有有效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边区的巩固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坚持抗战 C.民主联合政府亟待巩固 D.陕甘宁边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这首先就是为了使边区由半自给自足迅速走上完全自给自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11月,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积极谋求自力更生,重视发展边区新民主主义经济,以此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坚持民族解放战争,B项正确;此时,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仍为党的工作重心,并没有发生转移,排除A项;边区政府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并非民主联合政府,排除C项;日本侵华给包括边区在内的中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12.(2024春•十堰期末)如表陕甘宁边区政府举措的实施()1941年边区政府开始授权边区银行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即边币1944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财经办事处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的决议》1944年7月“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正式发行A.缓解了国家经济危机 B.有助于缓解边区经济困难 C.加强了国共两党合作 D.抵制了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对货币政策调整,可以稳定物价,促进商业发展,有利于缓解边区的经济困难,B项正确;材料只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举措,无法缓解国家经济危机,排除A项;材料属于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C项;边区属于共产党统治区域,不属于日占区,因此无法抵制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学生需了解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13.(2024春•张家界期末)1937年7月至武汉沦陷,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和华中建立了6个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规定,在华日军“目前最重要的是……恢复治安,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迅速达到恢复治安的目的”。上述史实表明()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敌后战场全力配合正面战场 C.敌后抗日战场发挥巨大作用 D.日军侵华策略发生根本改变【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结合题干“1937年7月至武汉沦陷,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和华中建立了6个抗日根据地恢复治安,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迅速达到恢复治安的目的”及抗日战争的历程进行回答。【解答】根据材料“1937年7月至武汉沦陷,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和华中建立了6个抗日根据地恢复治安,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迅速达到恢复治安的目的”可知,随着敌后抗日根据的不断建立,日本侵略者对华侵略方向发生调整,说明敌后战场影响力增加,C项正确;材料不能直接反映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直接反映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排除B项;日本侵华政策并未根本改变,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14.(2024春•江夏区校级期末)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发文称:(在劳动政策上)我们主张为着发动工人的抗战积极性,必须实行适当的改良;但增加工资与减少工作时间,均有一定限度,不能过多。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A.注意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 B.开始致力于城市经济管理的探索 C.力图鼓动资本家参加抗战 D.注重实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材料“增加工资与减少工作时间,均有一定限度,不能过多”体现了劳资两利的方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理革命根据地经济问题时兼顾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是一种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经济政策,D项正确;“扩大自己的阶级基础”不符合史实,民族资产阶级只是中共团结的对象而非阶级基础,排除A项;“开始”的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知,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鼓动资本家参加抗战的意图,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注重实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2024•济源四模)毛泽东主张,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一一民主集中制,这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毛泽东的这种建国主张应当出自于()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需要掌握毛泽东著作。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选项著作内容解答即可。【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的描绘,这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故C项正确。A项涉及的是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排除。B项涉及的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排除。D项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相关问题,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毛泽东著作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2024•龙华区校级三模)九一八事变后,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考察,其撰写的《报告书》揭露了九一八事变乃日本的阴谋,强调东北是中国领土,属中国主权范围。但也承认日本“在满洲之利益不容漠视”。这最能体现出()A.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绥靖与矛盾 B.国联姑息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C.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 D.英法欲维护其在远东的既得利益【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要求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国联调查团揭露九一八事变乃日本的阴谋,承认日本“在满洲之利益不容漠视”,体现出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绥靖与矛盾,故A正确;承认日本“在满洲之利益不容漠视”,是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行为的姑息,B不能涵盖题干主旨,排除;当时英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并未日益尖锐,排除C;国联是由英法操纵的,英法揭露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阴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在远东的既得利益,但D不能涵盖题干主旨,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以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考察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列强侵华中的勾结与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17.(2024•汕头二模)1941年,西南地区的成都市人口较1939年增加了13.6%,1942年初又较1941年增加了6.4%,年末又较上年增加了20.8%。其主要原因是()A.战争加速了成都地区的人口出生率 B.战争造成了东部人口向西部的迁移 C.国民政府在成都的城市化政策见效 D.成都地区免受日军侵略之残酷屠杀【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随着日本侵华的逐步加深,国民政府以及大量工厂和人口不断向西迁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各界向内地大迁移,实际上是一次包括国民政府、民族工业、高校、苦难民众和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大转移,这次内迁对保存有生力量、延续民族血脉乃至最后的抗战胜利都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和非凡意义),向西不断迁徙的结果是西部地区的人口特别是是城市的人口得到了增长,这种城市化是战争在客观带来的结果,B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在抗战困难时期,国民政府并没有实施城市化政策,排除C项;D项说法虽然符合史实,但不是成都人口增长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学生需了解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18.(2024春•印台区校级期末)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如图时间轴梳理的是抗战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方框空白处应补充的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故A正确;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1935年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故排除B;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于12月12日晨,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故排除C;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故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19.(2024春•武昌区期末)全面抗战爆发后,边区自发流行由当地农民与外来短工组成的劳动互助组。到1943年夏,劳动互助团体更为普及,安塞县参加集体劳动的劳动力占到全区的80%。毛泽东认为,这是生产制度上的革命。这一时期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A.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实施 B.影响了未来农业经营方式 C.奠定了西北工业化的基础 D.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建设,依据材料“到1943年夏,劳动互助团体更为普及,安塞县参加集体劳动的劳动力占到全区的80%。毛泽东认为,这是生产制度上的革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三大改造,在农业方面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的方式,故B正确;A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D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建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