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试题 语文及答案_第1页
单招试题 语文及答案_第2页
单招试题 语文及答案_第3页
单招试题 语文及答案_第4页
单招试题 语文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招试题语文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稳重、稳当、稳扎稳打

B.挣扎、挣扎、挣扎

C.搏斗、拼搏、搏击

D.装饰、装潢、装点

2.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

A.他在比赛中一鸣惊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B.她的表演非常精彩,令人叹为观止。

C.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的学习榜样。

D.他的观点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比赛。

B.他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很久,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

C.你看,那座山多么美丽啊!

D.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4.下列词语中,形近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招呼、招致、招待

B.看见、看见、观见

C.拼搏、拼争、拼打

D.修饰、装饰、装点

5.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聪明得像个小机灵鬼。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他的嗓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刺向天空。

6.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那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C.那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着美丽的笑容。

D.那条小河在山谷中静静地流淌。

7.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她聪明、美丽、善良。

B.他勤奋、刻苦、努力。

C.那座山高耸、险峻、雄伟。

D.那片海辽阔、深邃、神秘。

8.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聪明得像个小机灵鬼。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他的嗓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刺向天空。

9.下列句子中,使用设问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B.那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C.她是不是在笑?

D.那个故事你听过吗?

10.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不对的吗?

B.你难道不觉得他很有才华吗?

C.你难道没看出她的美丽吗?

D.你难道没听出他的话里有意思吗?

11.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聪明得像个小机灵鬼。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他的嗓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刺向天空。

12.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那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C.那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着美丽的笑容。

D.那条小河在山谷中静静地流淌。

13.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她聪明、美丽、善良。

B.他勤奋、刻苦、努力。

C.那座山高耸、险峻、雄伟。

D.那片海辽阔、深邃、神秘。

14.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聪明得像个小机灵鬼。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他的嗓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刺向天空。

15.下列句子中,使用设问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B.那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C.她是不是在笑?

D.那个故事你听过吗?

16.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不对的吗?

B.你难道不觉得他很有才华吗?

C.你难道没看出她的美丽吗?

D.你难道没听出他的话里有意思吗?

17.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聪明得像个小机灵鬼。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他的嗓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刺向天空。

18.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那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C.那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着美丽的笑容。

D.那条小河在山谷中静静地流淌。

19.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她聪明、美丽、善良。

B.他勤奋、刻苦、努力。

C.那座山高耸、险峻、雄伟。

D.那片海辽阔、深邃、神秘。

20.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孩子聪明得像个小机灵鬼。

B.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他的嗓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刺向天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诗歌《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2.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3.《三国演义》中,关羽被称为“万人敬仰”的好汉。()

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拥有七十二变的能力。()

5.《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是因为他善于解决问题。()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7.《离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篇。()

8.《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

9.《荷塘月色》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对荷塘美景的喜爱。()

10.《背影》中,朱自清用“我”的视角来讲述父亲的形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荷塘月色》中作者对荷塘美景的描写手法及其效果。

2.分析《背影》中父亲形象的特点及其对作者情感的影响。

3.解释《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句的意义。

4.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斗周瑜的故事梗概及其表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品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对作品艺术效果的影响。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D

2.D

3.C

4.A

5.B

6.A

7.D

8.D

9.A

10.C

11.B

12.A

13.C

14.D

15.B

16.A

17.C

18.B

19.A

20.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白描、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对荷塘美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感受到了月色的柔和与宁静。

2.《背影》中父亲形象特点是慈爱、坚强、无私,他的背影成为了儿子心中永恒的思念和依靠。父亲的形象对作者情感的影响是深刻的,使他懂得了父爱的伟大和珍贵。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句表达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4.诸葛亮智斗周瑜的故事梗概是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但诸葛亮以其聪明才智识破并化解了周瑜的计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坚定的信念。这个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冷静。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具体事物来暗示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