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
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镶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酸。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
塑料瓶。
・课时安排
共3课时第一课时钠的有关性质、第二课时铝、铁的有关性质、第三课
时铝的有关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忆。
【学生探究】教材P把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响?
2.以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响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响,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1引导学
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拟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
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一一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刚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
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响
4Na+02=2Na20(判断其是否为氧化复原反响,氧化剂、复原剂分别是哪
一种物质)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39实验3—2(让学生描述出反响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一一过氧
化钠(Na202)
【板书】
力口热
2Na+02NaA(判断其是否为氧化复原反响,氧化剂、复原剂分别
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M科学视野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
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响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响呢?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实验3—3
【问题思考】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酸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板书】⑵钠与水的反响:2Na+2H2O=2NaOH+H2t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复原反响,氧化剂、复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探究】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0,反响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
质反响?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的反响)
【板书】(3)钠与氯气反响:2Na+Cl2==2NaCl
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响,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S。
(4)钠与硫反响:2Na+S=二二二Na2s
【学生探究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怎样?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
照。
2.分析上面各反响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响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
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响中易失电子,具有复原性,是一种强复原
剂。
【板书】4.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
泛的用途。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响?(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响的化学
方程式。
4.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
5.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响
△
a.4Na+02====2Na/)b.2Na+02=Na902
c.2Na+CL=2NaCld.2Na+S==Na2s
②钠与水的反响
2Na+2H2()=2NaOH+H2t
4、钠的存在及保存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响,会解释钠与水反响的各种现象设计
铁与水蒸气反响的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响。
2.过程与方法: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猜测一一假
设一一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化学的奥秘,获得自主学习的自
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与水的反响
难点:钠与水的反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
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中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
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探究法: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响。
讨论法:讨论钠与水的反响的现象并进行解释,最后形成结论。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本节课紧承上一次课的金属性质,深入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响。这一局部是对
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整节课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设
计教学时,考虑到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设计了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
生从问题中逐步理解金属与水的反响,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要素:
1.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金属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响——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回忆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有关知识,引导学生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
度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这将有利于本次课的教学重点的理解。
2.做好演示实验,增强示范性
演示实验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有
效方法。钠与水的反响是能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典型实验之一,演示过程中利
用投影,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演示实验中还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
实验事成心识,例如,如果切一大块钠进行实验,容易引发事故。
3.教学过程中表达探究要素,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实验探究过程中,抓住“猜测一一假设一一验证一一归纳结论〃这样的程序
进行引导,有利于让学生把握探究要素,学会自主探究。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
重心。
4.在讨论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升华
本节教学中,讨论是关键,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自
己的看法,并不时地给予反响。这样,看上去“闹〃的一堂课,才是真正的新课
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从而最大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学生活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动
回忆已有知
识经验,进
金属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响
入新知学习
复习旧知
准备状态
引入新课
金属除了与氧气反响,还可以和酸反响,那么能不
能和水反响呢?以金属钠为例:钠保存在煤油中,思考,假设
(问题引
能不能保存在水中?
入)
新学生大胆进
实验行猜测,
知猜测:对钠是否能够保存在水中进行猜测
探究生1:能,水
学也可以隔绝
氧气
习
生2:不能
……学生之
间形成一个
“对立〃
假设1:能,
会怎样?
假设2:不
能,又该如
何验证
假设:预测产物并讨论如何验证
最后决定进
1J
确定到底能
还是不能保
存在水中,
验证:钠与水反响的实验
r——,
£一小象第投入盾有粉僮的水中,«
东有■些■■发生?观察现象并
记录实验现
象,思考为
什么会产生
这些现象
描述现象:
生1:有气
泡…
讨论1.引导学生描述所观察的实验现象
生2:来回
分析在黑板上写下学生的描述,鼓励学生尽量多地答
动…
复。先不做评价,只给予赞赏和鼓励。
生3:冒烟
2.分析学生的答复,并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适当的
调整与解释
生4:在水上
面..
生5:变红了
师生共同总结钠与水反响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
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浮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0.97g/cm3
熔反响放热,钠的熔点较低97.81C
游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声剧烈反响,产生气体
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归纳
整理
反响方程式:2Na+2H2。==2NaOH+H2T
拓展问题一:(1)猜测:生1:
能
迁移钠可否从CuS04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生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不能
同样形成一个
“对立〃
(2)假设:要想
证明自己的观
点,验证方案该
如何设计?
13)验证:进行
实验验证,将钠
投入到硫酸铜溶
液中,观察现象
并思考
(4)得出结论:
不能.
因为钠先与水反
响,生成NaOH,
NaOH再与CuS04
生成氢氧化物沉
淀。
2Na+2H2。==
2NaOH+H2T
2NaOH+
CUSO4==CU(OH)
21+Na2s。4
问题二:
水雷事件答复,并总结钠
的化学性质
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
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
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
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
状的水柱冲天面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
了屡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
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
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
至还突然着火。
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
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
把盖子翻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
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
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
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问题:
1、推测以上的爆炸物是什么金属?
2、短文中提到了该金属的哪些性质?
1.问题: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
响,反响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响装置的
设计。
2.提示:
本实验设计考虑因素:
思考,讨论,画
思考
装置图
(1)水蒸气的发生装置
讨论
(2)水蒸气与铁粉反响装置
(3)产物的检验(收集)装置
3.指导:对学生画的方案进行指导,并解释教
材中方案
逢摩帙”
本节课主要探究了金属与水的反响,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面的金
小结属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跟水反响而置换出山,而氢后面的金属不
___________可能跟水反响产生压。
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响
1、金属与酸的反响
金属+酸f盐+水
板书设计2.金属与水的反响
(1)钠与水的反响
2Na+2H2。==2NaOH+H2T
(2J铁与水的反响
课后反思:
本课根本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尤其是学生探尢过程中的猜测、假设与验
证的能力。课堂气氛很活泼,主要是因为在学生的答复及时地给予了正面的反响,
给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勇气。在拓展迁移局部,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响,学生己经
完全能够自主进行探究,自主获得知识,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步地变化,
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根底的知识和根本的实验技能,而是终身学习的方法。
但是,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做的不够完善,主要是一些问题的设计中,
原本是希望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力,有层层递进的效果,但是有些问题的递进程度
不是很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积累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力以及
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争取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我校学生特点出发,
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设计更好的教学案例,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
学,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附:?钠与水反响的科学探究?学案
探究主题:钠与水反响的科学探究
学习方式: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
学习过程:
1.问题与思考:钠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
2.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1)预测产物Na+H20->
(2)产物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验证过程:
观察提示:(1)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12)有没有气体产生;(3)有没听到声
音。
实验纪录:
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
实验内容观察记录(你看到了什么?)
象?)
实验3-31
2
在烧杯中3
参加一些4
水,滴入几5
滴酚酸溶
液,然后把
一小块钠
放入水中,
你看到什
么现象?
总结:(写出钠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5.思维拓展
(1)金属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吗?说出你的判断,并写出相关的化
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2)请阅读下面短文并答复以下问题
网上信息摘录:假设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
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
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磨菇状的水柱冲
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乂连续爆炸了屡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
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
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
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
但当船员把盖子翻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
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
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问题:(1)推测以上的爆炸物是什么金属?
(2)短文中提到了该金属的哪些性质?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钠的复
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原性,并会书写钠分别与水、氧气等反响的化
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
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能说出铝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铝的复
原性,铝与碱的反响;认识铝单质在化学性质
上与其他常见金属的不同,能书写相关的化学
方程式。
3.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反响的化
学方程式。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2)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
反响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
问题。
(3)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稳固和加深初中有
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4)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
钠、铝与氧气反响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标准药品的取胜、酒精灯的使用等根本实验技能。
(6)初步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及进一
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⑵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响、钠跟水的反响、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响等实验
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
的重要性。
(3)在归纳金属钠、铝的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拟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
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4)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
述有关信息,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
效性。
(5)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反思、讨论和概括等过
程,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能力。通过实验探究
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拟、分类、
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
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
的严谨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培养学生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
兴趣。
(3)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知道用化学的视角去
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通过金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
主要性质,认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
识的热情,增强学好化学,效劳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
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知识之一。金属钠是最典
型的活泼金属,学好它的性质对其它活泼金属的学习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
钠的性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本节课学习所涉及的一些方法如探究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拟法、归纳法等是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论根
底,所以方法教育是木节课的又一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
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教学难点: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响;物
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从内容上看:“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三章金属的
化学性质〃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
中学化学重要的根底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
和应用的根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
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必修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响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根底。本节作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
始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根底,选取典
型的金属如钠、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
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拟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
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根底。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根底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章的知识
内容可分为单质、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三大块。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
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比照的方法,
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响,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根本方法,如实验法、
观察法、科学探究法等。
从知识体系来看:它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响、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响、铝与氢
氧化钠溶液的反响、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组成。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
的掌握主要通过实验、图片、探究、讨论等途径获得,通过比照,钠、铝、铁等
金属的性质实验,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典型金属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化学
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知识的深广度把握上看:教师一定要注意与旧教材的区别,正确把握学习
目标,严格按照必修1模块的标准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渗透研究物
质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
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交
流自己的体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学时安排
方案安排3学时。金属与非金属、与水的反响;金属与酸碱的反响;物质的量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这三个教学单元相互联系,同时又各自平行独立,
其中任何一个单元都可以作为教学切入点进行课堂整体教学。具体的教学整体思
路与教学流程图如
下:
离
金
子
雇
反
及
应
其_
吸
量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复习初中化学中经叔的有关知识,做好与新课的衔接
这时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金属的化学性
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畅谈日常生活中有关金属性质的所见、
所闻。例如,打铁铺里铁熔化锤打时FC30l的生成,铁、铝与酸(如醋酸)的反响,
CuO、FeCk等常见化合物的存在等,以此说明金属可与一些非金属反响,然后引
入新课。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初中金属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内容奠定根
底,同时又可以比拟快地形成课堂气氛。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有关金属的反响,并
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然后提问:这些反响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师
生共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盐反响;12)金属与酸反响;(3)金属与
氧气反响。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将学生头脑中
散乱的金属知识进行了整理归纳,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金属钠的性质奠定了坚实
的知识根底。
2.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1)对于钠的教学: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选用“实验探究法”,
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广泛用途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金属钠的存放提出问题
“金属钠为什么要存放在煤油中?〃,引导学生猜测与假设,再用实验来进行验
证,从而归纳出钠的化学性质。钠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
所以,学生从未见过钠,更谈不上了解它的性质。教科书设计了新切开的银白色
钠切口在空气中氧化变暗,钠在珀烟中加热时的逐渐变化及氧化反响的产物,以
及钠与水的反响等实验。在教学中应该把这些实验做好,让学生感受到活泼金属
的一些反响原来如此精彩,与我们熟悉的铁、铜的化学性质差异如此之大,从而
增强学生希望了解更多金属知识的迫切感。钠与水的反响、铝与NaOH溶液的反响
现象明显,也是经典的实验,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完成这些实验,但要强调
实验平安。做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做好本章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金属
性质的认识,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
的形成和开展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讨论、归纳与总结认识实验的本
质,从而到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2)实验探究铝的性质
对钠及其氧化物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就进入了铝与氧气反响的学习。在观察铝
箔的燃烧实验时,学生会发现铝箔燃烧不会像铁条燃烧后滴落下来,而是外表像
有一层膜兜着。经过探究原因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氧化膜的存在使得性质活泼
的铝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观察到铝剧烈燃烧的现象呢?针
对这个问题,我将其设置为学生探究实验。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开放性。既然是
探究,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是违反常规的结论,在探
究中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学生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也就越广,取众人所
长,考虑的问题就越全面,设计的方案就越完美。对探究的评价我会注意策略,
多肯定学生好的方面;对于违反常规的设计也不会立即否认,而是鼓励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或重新再试。
同样,对铝在空气中受热熔化,铝与NaOH溶液的反响都应该充分发挥实验的
作用,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通过所观察到的
现象来分析金属的性质。
3.提倡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课堂上不仅要善于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现极
性,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例如,对于金属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与加热时的氧
化,可以“你对金属钠与氧气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响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包括它
们的不同点)?〃等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记〃或“教
师提出问题、学生答复以下问题〃的教学方式。不仅在课堂上提倡问题启发式教
学,在一节课快结束时,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去思考问题,比一比在下节谁提出
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有价值。然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把学习
活动推向深入。
4.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
学探究的方法。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不要给学生规定框框,不要束缚学生的思
维,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会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又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铁与水蒸气反响的探究,引导学生分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制水蒸气、在
什么条件下反响、产物是什么等),怎样去解决,等。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同学间
交流探究方案(要告诉学生注意实验平安),在哪些方面还可以作出改良,再根据
设计方案画出装置草图。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开放性。既然是探究,各种情况
都有可能出现,学生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甚至违反常规的结论,在探究中这些都
属于正常的。学生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就越广。取众人所长,考虑的问
题就越全面,设计的方案就越完美。教师对探究的评价应注意策略,多肯定学生
好的方面,对于违反常规的设计,也不要立即否认,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
分析原因,或重新再试。
5.运用比拟、归纳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在学习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响、与水的反响、与NaOH溶液的反响等以后,要运
用比拟、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找出金属的共性。同时也让学生注意钠、铝、
铁分别与氧气、与水的反响各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然后可以根据反响程
度的差异总结出不同金属与氧气、与水反响的情况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用金属
的活动性来说明钠、铝、铁、铜的性质(金属的活泼性与金属的活动性是两个不
同的概念,但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铝能够与NaOH溶液反
响,不是所有金属共同具有的性质,而是少数金属的特性。通过比拟、归纳,使
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个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铁与水蒸气反响的科学探究中,实验本身难度较人,现要求进行几种实验,
难度更大。教科书中有关实验设计的内容不多,课程标准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
力的要求,应引导学生完成好这一实验。
五、教学资源建议
1.利用相关图片:如天津炼油厂、马踏飞燕等图片,可展示几种金属的焰色
反响的图
片或实验视频,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金属有感性认识,能与n
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
2.利用相关的新闻报道及视频资料设计教学情景。例如铁与水蒸气的反响:
钢铁生锈等视频。
3.在实际应用层面,可以登陆查询资料的网站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学
科网、化学资源网、K12等。
六、课堂评价建议
对于知识与技能评价方式可采用纸笔测验。对本节的知识可设计适当的练习。
如: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其外表的煤油,然后参加到水中,
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钠在水中反响的实验现
象,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是。
(一)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学生在
课堂表现评价表:
项目说明
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讨论)1二认真,2二一般,3二不
认真
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提出问题1二积极,2二一般,3:不
并询问讨论与交流、阅读课外读物)积极
是否自信(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1-经常,2-一般,3-很
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少
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听别人意1=能,2二一般,3=很少
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1=强,2=一般,3二缺乏
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
有方案)
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的方法解1=能,2=一般,3=很少
决问题、独立思考)
总评
在课堂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
的其他方面,如上表提供的几个方面。记录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关注学
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在相应的评价工程后面打个,假设无,那么不做任何
记号。
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
形成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
(二)教学难点:萃取
四、设计思路
教材"萃取”这局部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
取碘实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以往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
最终有相当一局部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经常混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也不
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先
学习分液,再学习萃取,最后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
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
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就
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
五、仪器、药品
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
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进程及说明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过滤、
蒸发和蒸储等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方法,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种别离和提
创设问题
问题纯方法。首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倾听、思
情境,激发
引入经验,试利用桌上的仪器,对油水混合物考。
学习兴趣。
进行别离。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并将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
拟C
在实验中
实验实验、讨
巡视,对学生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发现问题,
探究论。
解决问题。
个别答复:
通过实验,同学们利用了哪些方法将油有两种方
问题学会总结
水混合物进行了别离?他们之间有什么共法,倾倒法
情境和分析。
同点,又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和用胶头
滴管吸取
油层。他们
都是利用
油水互不
相溶来进
行别离的。
倾倒法较
快但不能
很彻底别
离,而滴管
吸取虽效
果较好但
很慢。
确实我们需要利用油水互不相溶来进
行油水混合物的别离。刚刚同学们的两种
倾听、思
过渡方法虽能够实现别离,但不是最正确的别
考。
离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也是利用刚刚的
原理来别离油水混合物的方法一一分液C
介绍分液漏斗,演示分液操作(别离油
水混合物)。
(1)分液漏斗
球形分液漏斗一一滴加反响液
锥形分液漏斗一一分液
⑵分液操作
①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介绍分液
倾听、观察
②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漏斗和分
和思考◎
斗置于铁圈上静置(如教材P9图1-8J液操作.
③翻开分液漏斗活塞,再翻开旋塞,
使下层液体(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
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
塞;
④把上层液体(油)从分液漏斗上口
倒出。
练习使用掌握分液
实战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和纠正实验中的错误分液漏斗漏斗的使
演练操作。别离油水用和分液
混合物。操作。
思考、交
流,个别答
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分液漏斗,也
总结复:分液适
初步学会了分液操作。那么你能否总结出学会归纳。
归纳用于别离
分液的适用别离什么样的混合物?
互不相溶
的液体混
合物。
介绍碘水和四氯化碳。
碘水是碘的水溶液,水中由于溶解了碘
而溶液颜色呈棕黄色,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知识
很小。倾听。了解新知。
介绍
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熔剂,无色液体,
不溶解于水,密度比水大。碘在其中的溶
解度很大。
实验、观察
现象、相互
交流。个别
答复:振荡
前上层棕
黄色,下层
无色,振荡
下面,请大家把四氯化碳参加碘水中、培养学生
实验后上层无
振荡,注意观察、比拟振荡前后的实验现观察与思
探究色,下层紫
象,从这个实验你能有什么启发?考的能力。
红色;碘会
从溶解度
较小的溶
剂中转移
到溶解度
较大的溶
剂中。
倾听、思
考、交流。
个别答复:
利用溶质
在两种互
不相溶的
溶剂中的
其实刚刚大家所做的实验就是从碘水溶解度的
探索中用四氯化玻萃取碘。那么你能否归纳出差异,用溶学会归纳。
新知萃取的定义呢?解度叫大
的溶剂把
溶质从溶
解度较小
的溶剂中
提取出来
的操作叫
萃取。
在萃取中,溶解度较大的溶剂我们把它思考、交学会分析,
称做萃取剂,那么可以用作萃取剂的物质流。个别答由特殊到
有那些特殊的要求?请从刚刚的实验进行复:①与原一般。
思考。溶剂互不
溶;②与溶
质不发生
化学反响;
③溶质在
其中的溶
解度远大
于溶质在
原溶剂中
的溶解度。
思考、交
流。个别答
复:①不能
大家知道碘酒吗?我们能否利用酒精用酒精萃
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什么?我们还可以选取,因为酒稳固新知,
择哪些物质来萃取碘水中的碘?碘在有机精与水互拓展新知。
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溶;②还口J
以利用汽
油、煤油、
稳固
苯等。
新知
思考、交
碘水不能通过直接利用蒸锵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商平台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退税账户托管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建筑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自建房施工合同书 (包工不包料 C款)
- 2025房东租房合同标准版
- 酒店培训质检分析汇报
- 数字化驱动传统产业升级路径
- 社区团购项目商业模式与发展规划
- 量子科技发展趋势与市场潜力洞察
- 驾校项目商业蓝图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 小米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 黄冈市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IC)制造产业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目的明确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届高三一模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心肾综合征诊疗实践指南解读
-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福建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真题(含答案)
- 小学生游泳安全常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