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2梁的构造会审梁构件构造一、梁的配筋钢筋混凝土梁内一般配置四种钢筋,即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钢筋。见下图。
1.钢筋的选用(1)纵向受力钢筋常用直径为12~32mm。为便于混凝土的浇注以保证施工质量,对绑扎骨架的钢筋混凝土梁,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应满足图2的要求。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根数:当梁宽b≥100mm时,不应少于二根;当梁宽b<100mm时,可为一根。对于梁底部承受正弯矩的纵向受拉钢筋,一般不宜在跨中受拉区截断,而应将计算上不需要的钢筋弯起作为受剪的弯起钢筋,或作为支座截面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对于悬臂梁、连续梁(板)、框架梁等构件,为了合理配筋,通常需将支座处负弯矩钢筋按弯矩图形的变化,在跨中受压区分批截断。为了保证钢筋强度的充分利用,截断的钢筋必须在跨中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截面负弯矩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当必须截断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V≤0.7ftbh0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la。
2)当V>0.7ftbh0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h0。且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la+h0。3)若按上述规定确定的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受拉区内,则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1.3h0。且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la+1.7h0。4)柱中纵向钢筋的最小净距不小于50mm。纵向钢筋的中距不大于350mm。
5)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取25mm,但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的直径。
(2)
弯起钢筋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当梁高h≤800mm时45°,当梁高h>800mm时为60°。当纵筋弯起时,弯起钢筋一般不宜放在梁的边缘,也不宜采用过粗直径的钢筋;从支座边到第一排弯筋的弯上点以及从前一排弯筋的弯起点到后一排弯筋的弯上点的间距s均应满足箍筋最大间距smax。的要求,即s≤smax;
为了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可设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前,但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外;同时,弯起点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h0/2。
(3)箍筋如按计算不需设置箍筋时,当梁高h>300mm,仍应按构造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梁高h=150~300mm时,仅在梁端部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梁高h<150mm时,可不设置箍筋。
当梁内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做成封闭式;箍筋间距在绑扎骨架中≯15d,在焊接骨架中≯20d(d为受压钢筋中的最小直径),同时在任何情况下均≯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三根时,应配置复合箍筋;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时,箍筋间距≯10d。箍筋的最小直径:当截面高度h>800mm时,箍筋直径d≥8mm;当截面高度h≤800mm时,箍筋直径d≥6mm;当截面高度h≤250mm时,箍筋直径d≥4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d≮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箍筋的肢数按下列规定采用:当梁宽b≤150mm时,采用单肢箍如图3a。当梁宽150mm<b<350mm时,采用双肢箍如图3b。当梁宽b≥350mm时,或在一层内纵向受拉钢筋多于5根,或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则采用四肢箍如图3c。
箍筋的最大间距要求见下表:梁中箍筋和弯起钢筋最大间距smax(mm)梁高(mm)V>0.7ftbh0V≤0.7ftbh0150<h≤300300<h≤500500<h≤800h>800
150200250300
200300350400
(4)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当梁的跨度l<4m时,架立钢筋的直径d≥8mm;当梁的跨度l=4~6m时,架立钢筋的直径d≥10mm;当梁的跨度l>6m时,架立钢筋的直径d≥12mm。(5)梁侧构造钢筋当梁截面的高度h>700mm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每隔300~400mm设置一根直径≮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用拉筋固定。拉筋的直径同箍筋直径,其间距为箍筋间距的倍数。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表1环境板、墙、壳梁柱类别≤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
2020—
3030—
3030b—
2520—
3530—
3530三—
3025—
4035—
4035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上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可按表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③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护措施时,其保护层可按表1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④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⑤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⑥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⑦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三、配筋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最小配筋率见表2、表3。梁的经济配筋率为0.6%~1.5%。表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配筋率ρmax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HPB2350.021050.028060.034790.0482HRB3350.017600.021820.02622HRB400、RRB4000.017120.024310.023660.02706表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中的较大者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拉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四、主梁的支座位置节点构造1)在主梁的支座位置,板、次梁、主梁的负筋相互交叉通过,通常情况下,板的负筋放置在次梁负筋的上面,次梁的负筋放置在主梁负筋的上面。2)在次梁与主梁交接处,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吊筋或附加箍筋),以承受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防止主梁局部破坏。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图4所示长度为S的范围内,并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图4梁的附加横向钢筋的布置五、次梁的钢筋布置要求梁中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原则上应通过在弯矩包络图上作抵抗弯矩图来确定。但对于跨度差不超过20%且以承受均布荷载为主的多跨连续次梁,当可变荷载q与永久荷载g的比值q/g≤3时,可以按照图5的构造规定布置钢筋图5次梁的钢筋布置六、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钢筋的接头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2.箍筋箍筋须做成封闭式,端部设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lOd(d为箍筋直径)。箍筋应与纵向钢筋紧贴。当设置附加拉结钢筋时,拉结钢筋必须同时钩住箍筋和纵筋。
3.框架梁抗震构造要求
(1)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2)梁的纵向钢筋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框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配筋量的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②梁的顶面和底面至少应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一、二级框架不应少于2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框架不应少于212。③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筋直径,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3)梁的箍筋梁端箍筋应加密。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和构造要求应按表4采用。当梁端纵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的最小直径应增大2mm。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d(d为箍筋直径较大者),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d,四级不宜大于300mm。
表4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采用较大者)箍筋最大间距(mm)(采用最值)箍筋最小直径(mm)一2hb,500hb/4,6d,10010二1.5hb,500hb/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剪纸培训班试题及答案
- 药物动力学核心考点试题及答案
- 医院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色彩挑战赛试题及答案
- 美学欣赏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译汉试题及答案大学
- 聚焦2024西医临床考题及试题及答案
- 掌握激光技术工程师考试中的难点试题及答案
- 药品使用不良反应考题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师团队协作考题试题及答案
- (一模)桂林市、来宾市2025届高考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深圳市房产交易居间合同
- 2025年心理b证笔试试题及答案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装修单项项目确认单
- 华为员工准则手册
- 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
- GDFJ005修改个人信息申请表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 毕业论文(设计)液压滑台设计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练习题(共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