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地下室新能源火灾应急预案01总则1.编制目的规范地下室新能源火灾的应急处置流程,快速控制火势、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避免因高压电、电池爆炸、有毒气体等引发次生灾害。2.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车库、地下室充电区域、储能设备间等场所的新能源车辆(电动车、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池组等起火事故。3.火灾特点1)火势蔓延快:电池热失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热扩散”),产生高温、明火及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氢氟酸等)。2)存在触电风险:高压电路短路或漏电,可能导致救援人员触电。3)扑救难度大:地下室通风差,烟雾聚集快,传统水基灭火可能加剧电池反应(部分电池遇水释放氢气)。4)人员疏散困难:通道狭窄、视线受阻,易发生恐慌或被困。02应急组织机构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明确职责分工:1.总指挥:统筹全局,下达断电、疏散、灭火等指令,对接外部消防救援。2.灭火救援组:初期火灾扑救,使用专用器材(如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切断电源。3.疏散引导组:引导人员撤离,清点人数,搜救被困人员。4.通讯联络组:拨打119报警,报告火灾位置、类型、危险物质,保持与消防部门实时沟通。5.后勤保障组:准备防护装备(绝缘手套、防烟面罩),封锁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6.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联系120。03预防与预警1.日常预防措施1)设备检查:a.每周检查充电桩、电池组线路是否破损、接触不良,充电设备是否过载;b.新能源车辆停放区配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温度传感器,接入消防报警系统。2)管理制度:a.禁止在地下室私拉电线充电,禁止故障车辆或电池长时间停放;b.划定充电区与非充电区,保持通道畅通(宽度≥4米),配备灭火毯、黄沙箱。3)宣传培训:a.每季度组织地下室管理人员、车主学习新能源火灾风险及逃生知识;b.微型消防站人员熟悉地下室消防设施(消火栓、灭火器、应急照明)位置及使用方法。2.预警响应1)报警信号:烟感报警器触发、充电桩故障灯闪烁、现场人员发现异常发热/冒烟/焦糊味。2)初步处置:a.现场人员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通过对讲机通知值班室;b.值班人员确认火情,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集合。04应急处置流程1.第一时间行动(0-3分钟)1)断电断气:a.立即切断地下室充电桩、储能设备的高压电源(总闸通常位于配电房或设备间),使用绝缘工具操作,避免触电;b.关闭附近燃气管道阀门(如有),防止火势扩大。2)初期扑救:a.若火势较小(电池未爆燃),灭火组穿戴绝缘手套、防烟面罩,使用干粉灭火器(ABC类)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电池底部及周边(避免直接用水,防止电解液溅出或触电);b.若电池已起火或冒烟,用灭火毯或防火布覆盖,阻止空气进入,减缓热失控(严禁掀开覆盖物)。3)人员疏散:a.疏散组大声喊话:“地下室充电区起火,请弯腰捂鼻,沿疏散指示灯向最近安全出口撤离!”;b.引导人员按“就近原则”从防烟楼梯间撤离,禁止乘坐电梯;c.重点搜救充电区、车辆附近的被困人员,检查车内、角落是否有人滞留。2.外部救援配合(3分钟后)1)报警细节:拨打119时明确告知:a.“地下室新能源车辆/电池起火,已断电,可能有高压电残留,位置在XX小区地下2层东北侧充电区”;b.说明地下室结构(入口位置、通道宽度、消防水源位置),引导消防车快速到达。2)现场引导:a.安排人员在地面出口等候消防车,指引进入地下室的路线(注意限高、限重标志);b.向消防人员移交断电情况、起火点位置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如电池型号、是否含锂电池)。3)防排烟措施:a.启动地下室机械排烟系统(若有),打开应急照明;b.无机械排烟时,手动开启地面通风口,防止烟雾聚集。3.危险控制与警戒1)隔离危险区域:a.用警戒线封锁起火点周边10米范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电池爆炸碎片飞溅);b.告知消防人员电池类型(如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便于选择灭火剂(水基型仅适用于部分电池火灾,需听从专业指挥)。2)持续监测:a.使用红外测温仪监测电池温度,若温度持续升高(>200℃),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防止爆燃;b.注意观察是否有电解液泄漏(无色/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避免接触皮肤,用黄沙覆盖吸附。4.后期处置1)人员清点与医疗:疏散后立即清点人数,确认是否有人员被困,配合120救治受伤人员(重点检查吸入性中毒、烧伤、触电)。2)火势扑灭与清理:a.消防部门确认无复燃风险后,使用大量水冷却电池组(需持续数小时,防止热失控复发),废水需引流至防渗漏区域,避免污染地下水;b.专业人员处理残骸(电池需由危废处理公司回收,禁止随意丢弃)。3)事故调查:a.配合消防部门分析起火原因(充电过载、电池故障、短路等),完善预防措施;b.检查地下室消防设施是否正常启动(如喷淋系统、报警装置),修复损坏设备。05注意事项1.严禁盲目扑救:未断电时,禁止用水或普通灭火器直接接触高压部件;电池剧烈燃烧时,人员需保持安全距离(≥15米)。2.防护装备优先:进入现场必须穿戴绝缘手套、防火服、防烟面罩,避免吸入有毒气体(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更佳)。3.避免二次伤害:疏散时提醒人员远离起火车辆,防止电池爆炸或高温部件烫伤;禁止在浓烟区返回取物。06应急物资清单类别物资用途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毯、黄沙箱初期灭火、隔绝空气防护装备绝缘手套、防火服、方言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触电、防有毒气体吸入通讯设备对讲机、应急广播系统内部联络与疏散引导警戒器材警戒线、警示牌隔离危险区域破拆工具消防服、撬棍必要时破拆障碍物监测设备红外测温仪、可燃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温度与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1215-1989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2025版)深度解析
- 中专护理教学课件
- 合伙开设物流公司协议书模板
- 供应商合同供货协议范本
- 科研仪器租赁合同
- 商用空间装修保障合同
- 三方债权债务承接合同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杂交实验一相关练习
-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南环小学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自愿收养合同书
- GB/T 45077-2024国家公园项目建设指南
- 小型手推式除雪机毕业设计说明书(有全套CAD图)
- 治安 课件教学课件
- 中韩文化对比
- 乡土中国 读书分享
- 药品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专题18 基因工程(原卷版)
- 《重症监护患者的压疮护理研究进展综述论文》5200字
- 2024年中国酸奶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诺如病毒课件教学课件
- 职业技术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