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范围:八上第1~3章考试时间:90试卷满分:10021.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筷子弯折2.晚上文静同学在家学习时,突然停电,她探头望向窗外,看小区里邻居家的灯是否亮。对于文静同学探头望向窗外的行为,和下列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是相似的(A.问题.证据.解释D.交流.日晷.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3.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42024年8月6425.60分夺得女子10m面10m。若水池深度为5m,则此时全红婵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A.20m.15m.10mD5m第4题第5题第7题5.如图所示是某款智能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音箱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340m/s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6.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7.市场上有一种变声器,可以将男声变成女声,某段声音波形图变化如图所示,变声前是1A段,变声后是B段,则变化后的声音()A.音调高,响度大C.音调低,响度大.音调高,响度小D.音调低,响度小8.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与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声与光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8C“月明如昼”说明月亮是光源D.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9.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A.前一次成像时,凸透镜离报纸距离小于10cm)B.后一次成像时,凸透镜离报纸距离稍大于10cmC.前一次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后一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D.凸透镜远离报纸时前一次像变小,后一次像变大第9题“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到转换法”的是(第题第12题)A.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C.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通过乒乓球被弹起来显示音叉微弱的振动D.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长了。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看到黑色的箭头是因为它反射黑光B.乙图中如果将水杯靠近白纸,看到的下面的箭头将会更短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的现象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D.乙图中看到的上下两个箭头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绕O点向顺时针方向转过3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A...0°D60°91)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到台下___________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___(音调/响度/音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了振动的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变高。14.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向外辐射的___________(红外线/超声波/紫外线)进行测温的。验钞机利用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___(红外线/超声波紫外线)进行验钞。红外线在真空2中的速度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魔镜“魔镜”1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___________m,若她向镜面靠近0.4m,则像到她的距离是___________m,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变大/不变/“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___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A和C的___________A和D___________“音调、“响度型的___________(选填“凸面”“凹面”___________(选填发散”“会聚”)作用。如图乙所示为了防止碰瓷事件的发生,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的行车记录仪,便___________(选填“缩小”“放大”)的实像,当屏幕上看到物体的图像在变大时,说明汽车在___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物体。“光的反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实验。___________(选填“倒立的实”“正立的实”“正立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3.小明同学在家进行光的折射课外拓展实验。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同样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不同角度(眼睛与水平面的夹角)观察到的现象有所不同,分别如图(ab)所示。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可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折射角___________入射“大于”“等于”“小于”___________向上“折断。2a)中眼睛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观察到的筷子向上“折断”程度可得:同样插入水中的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0m/s较弱的脉冲信号。由此可以测定障碍物移动的速度,如图是超声波测速仪监测某车时的信息。1)该车在___________测速仪(选填“远离”“靠近”(2)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__________m,时间为___________s;3)该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m/s521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甲所示,网上有一段视频:一人在一枚鸡蛋和紧靠着的平面镜之间夹入一张不透在图乙中画出人眼A看到鸡蛋上P2)在图中画出物体43CA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向杯中缓慢注水,在图中画出小明刚看到硬币B端时水面的位置。4)如图所示,光线AB均平行于主光轴,请补全光路图。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2__________(选填“”或右”)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用该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3)调节完后,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更换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此时成(选填“”或“”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有以下办法:①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②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移动;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15分)实验内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察所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科学推理法5(2)如果有厚和1.5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3B与蜡烛A(选填“能或“不能”A成的是_________4A和它的像的位置′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B他这样做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6A离玻璃板距离为10cmBA和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cmAA的像会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7)如图2若在一面竖立着的平面镜左方水平放置着一个九格的棋盘,平面镜右方的P、Q、R、S表示镜中的像,从乙的正前方观察,则乙处的“馬”在镜中的像应该在____________点;从甲处观察,“”在镜中的像应该在________方案二:在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虚像,则此时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经平面镜反射的铅笔A的光进入人眼,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更_______;(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_______表示像到镜面的距离(选填“”“8分)下面是创新组”“梦想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1)“创新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填“”或B”6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_______(填“”或小”2)表格中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小孔的形状小孔的最大外径/mm151015101510小孔距地10cm时小孔距地20cm时小孔距地40cm时小孔距地80cm时小孔距地120cm时小孔距地200cm时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表中记录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________(填“一致的”“不一致的”②分析比较小孔距地面40cm和80cm时的实验记录可知: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________(填“”“小③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毫米,小孔距地面80厘米时,用一张卡片覆盖相比,光斑的形状________(填“变化”“不变”___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能源智能汽车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进入许多家庭,新能源智能汽车融合汽车制造、计算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产业深度融合、技术体系复杂、价值链长、市场规模大等特点,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智能玻璃”单向透视要达到一定条件,当车外比车内明亮时,单向透视玻璃与普通镜子相似,车外7看不到车内的景物,但车内可以看清车外的景物。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1)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________(填黑”“”)色;(2)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_______(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3________“上方”“下方”“正前方”4)车窗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车外看不到车内的景物,但车内可以看清车外的景物。________(选填能”“不能”)看到车内景物。5)“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车车内光照度为________Lx;当车外光照度为12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_______%。8答案与解析21.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筷子弯折【答案】B.日晷.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解析】A.筷子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日晷上的晷针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D不符合题意。。2.晚上文静同学在家学习时,突然停电,她探头望向窗外,看小区里邻居家的灯是否亮。对于文静同学探头望向窗外的行为,和下列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是相似的()A.问题.证据.解释D.交流【答案】B【解析】文娟同学探头望向窗外的行为是为了看小区里邻居家的灯是否亮来验证停电的猜想,和科学探究过程的收集证据验证猜想这个环节是相似的;探头望向窗外的行为并没有涉及到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解释、合作交流等环节,故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3.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答案】D.小孔成像.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在两种介质的表面发生折射.“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光的色散.正确选D.42024年8月6425.60分夺得女子10m面10m。若水池深度为5m,则此时全红婵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9A.20m.15m.10mD5m【答案】C【解析】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距与物距相等。根据题意10m10m10m。故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5.如图所示是某款智能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音箱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340m/s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答案】C【解析】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340m/s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箱依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大点儿声C错误,符合题意;DD。6.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答案】A【解析】A“身影”“身影”合题意.B.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靠近幕墙.不符合题意.C.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大小等于小鸟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根据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身影”到幕墙的距离等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不符合题7.市场上有一种变声器,可以将男声变成女声,某段声音波形图变化如图所示,变声前是A段,变声后是B段,则变化后的声音()10A.音调高,响度大.音调高,响度小.音调低,响度大D小【答案】AB段的振动频率大于ABB段的振动幅度大于A段,故B段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A。8.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与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声与光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8C“月明如昼”说明月亮是光源【答案】DD.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AB空中传播,故AB错误;C“月明如昼”光源,故C错误;D.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也不同,光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10,在空气中8比这个速度略小,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D正确。9.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A.前一次成像时,凸透镜离报纸距离小于10cmB.后一次成像时,凸透镜离报纸距离稍大于10cmC.前一次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后一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D.凸透镜远离报纸时前一次像变小,后一次像变大【答案】D【解析】ABC.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原理相同;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所10cm于10cm正确,不符合题意;D.成实像时,物变近,像变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变近,像变近,像变小,所以11凸透镜远离报纸时,前一次像变大,后一次像变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D。“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到转换法”的是()A.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C.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通过乒乓球被弹起来显示音叉微弱的振动D.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答案】C【解析】A.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通过改变物体位置研究像的大小和位置变化,采用的是归纳法,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通过改变入射线的角度研究反射线的位置变化,采用的是归纳法,故B不符合题意;C.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通过乒乓球被弹起来显示音叉微弱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D.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保持发声体的材料、发声位置及振幅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长了。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看到黑色的箭头是因为它反射黑光B.乙图中如果将水杯靠近白纸,看到的下面的箭头将会更短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的现象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D.乙图中看到的上下两个箭头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答案】D【解析】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长了,说明下面的箭头通过水杯中的水成了倒立、放大的实像,水杯中的水相当于横向的凸透镜;A.甲图中看到黑色的箭头是黑色吸收所有色光,故A错误;B.乙图中如果将水杯靠近白纸,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故看到的下面的箭头将会更长,故B错误;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的现象,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错误;D.乙图中看到的上面的箭头是玻璃杯折射形成的,下面箭头是水折射形成的,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故D正确。D。绕O点向顺时针方向转过3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12A...0°D60°【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我们做出反射器对光线的反射光路图。分析可知。只要光线在两个面上都发生了反射,那么其出射光线就和入射光线就是平行的。题目中入射光线方向并没改变,反射光线方因此,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向顺时针方向转过3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0°C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91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到台下___________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___(音调/响度/音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了振动的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变高。【答案】①振动③音色⑤频率【解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琴弦与观众之间传播声音的介质是空气。[3]别是谁的声音。[4]响度是声音的大小,声音加大后,发声体的振幅加大,声音的响度也会增大。[5][6]音的音调,振动的频率加快,说明声音的音调变高。14.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向外辐射的___________(红外线/超声波/紫外线)进行测温的。验钞机利用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___(红外线/超声波紫外线)进行验钞。红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答案】①红外线②紫外线③等于13【解析】[1]根据红外线的特性可知,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测温的。[2]根据紫外线的特性可知,验钞机利用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进行验钞。[3]根据光线的传播特性可知,红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魔镜“魔镜”1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___________m,若她向镜面靠近0.4m,则像到她的距离是___________m,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变大/不变/“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___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答案】①1②1.2③不变【解析】[1][2][3]“魔镜,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镜面1m,她向镜面靠近0.4m,则小馨距离“魔镜”的距离1m-0.4m=0.6m则像到她的距离06m+06m=1.2m在她靠近“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不变。[4]根据色光三原色可知,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A和C的___________A和D___________“音调、“响度【答案】①响度【解析】[1]由图示可知:A与C的振幅相同,故它们响度相同。[2]A和D中,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故它们的音调相同。型的___________(选填“凸面”“凹面”___________(选填发散”“会聚”)作用。如图乙所示为了防止碰瓷事件的发生,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的行车记录仪,便___________(选填“缩小”“放大”)的实像,当屏幕上看到物体的图像在变大时,说明汽车在___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物体。14【答案】【解析】①凸面③缩小[1][2]能扩大人的视野。[3]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物体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大时,说明汽车在靠近物体。“光的反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实验。【答案】①紧贴②量角器③入射(光线)个方向上都能看到光线的路径。[2]要使用量角器准确地测量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和归纳。[3]一次实验现象与数据不具有代表性,需要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方向,多次进行实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___________(选填“倒立的实”“正立的实”“正立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答案】①倒立的实②丁③凹【解析】[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厚,远处的15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相当于平行光线,经过人的眼睛后,像呈在视网膜上,故看近处景物的是乙图。[2][3]意图是图丁,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小明同学在家进行光的折射课外拓展实验。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同样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不同角度(眼睛与水平面的夹角)观察到的现象有所不同,分别如图(ab)所示。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可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折射角___________入射“大于”“等于”“小于”___________向上“折断。2a)中眼睛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观察到的筷子向上“折断”程度可得:同样插入水中的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大于“折断”的程度越显著1[1][2]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筷子的端点A的光从水射向空气,进入人的眼睛,而眼睛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人认为光是从点发出的。(2)[3]如图所示,当眼睛与水平面夹角减小时,折射角变大,说明入射角变大,点的位置升高,筷子看起来向上折断”的程度越显著。340m/s较弱的脉冲信号。由此可以测定障碍物移动的速度,如图是超声波测速仪监测某车时的信息。161)该车在___________测速仪(选填“远离”“靠近”(2)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__________m,时间为___________s;3)该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m/s【答案】【解析】①靠近341.3④26.2()[1]由图可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超声波返回信号用时1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t2则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短,则汽车是在靠近测速仪。sv()[2]由可得,第一次接受到信号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t112svt340m/s102m1声12第二次接受到信号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11svt340m/s68m2声22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2Δsss102m34m12[3]由图可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4s,汽车接收第一次信号到接收第二次信号的时间为1121212tttt0122([4]234msv1.3s可得,汽车的速度为ts34mv26.2m/st521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甲所示,网上有一段视频:一人在一枚鸡蛋和紧靠着的平面镜之间夹入一张不透在图乙中画出人眼A看到鸡蛋上P17P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找到P点的像点P′;连接眼睛A和像点P′,与平面镜交于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在图中画出物体【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连接、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3CA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向杯中缓慢注水,在图中画出小明刚看到硬币B端时水面的位置。AA点射向水面的光线折射后进入了人18BA交点为刚看到硬币B端时水面的位置,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光线AB均平行于主光轴,请补全光路图。【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故作图如下: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2__________(选填“”或右”)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用该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3)调节完后,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更换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此时成(选填“”或“”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有以下办法:①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②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移动;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答案】镜①会聚③放大④投影仪⑤乙⑦远视眼1[1]由图甲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9()[2][3][4]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53.0cm-40.0cm=13.0cm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物距2>=50.0cm-30.0cm=20cm>f根据>u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将光屏向右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5]调节完后,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动,更换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此时成像在光屏后,说明该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变弱,即凸透镜的焦距变大;根据uv=2f,由图丙可知,甲的焦距为10cm,乙的焦距为15cm,因此更换的凸透镜是丙图中的乙凸透镜。②向左移动。③保持三个元件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副远视眼镜,远视眼镜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将光线提前会聚成像。15分)实验内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察所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科学推理法(2)如果有厚和1.5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2B与蜡烛A(选填“能或“不能”A成的是_________3A和它的像的位置′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4AB他这样做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5A离玻璃板距离为10cmBA和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cmAA的像会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6)如图2若在一面竖立着的平面镜左方水平放置着一个九格的棋盘,平面镜右方的P、20Q、R、S表示镜中的像,从乙的正前方观察,则乙处的“馬”在镜中的像应该在____________点;从甲处观察,“”在镜中的像应该在________方案二:在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虚像,则此时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经平面镜反射的铅笔A的光进入人眼,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更_______;(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_______表示像到镜面的距离(选填“BD”“【答案】①等效替代法1.5④虚⑤不合理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⑦不能⑧20⑨靠近⑩PP⑭将铅笔B放在平面镜后,使B与A的像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铅笔”⑥一组实验有⑬⑮【解析】([1]B蜡烛与AB蜡烛与AB蜡烛与AA蜡烛的像与A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2]应选择1.5mm看到两个像,不便于研究。(3)[3][4]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所以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A的像,即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6]小明用直线把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的距离是相等的,于是,他得出实验结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于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所以这样做不合理,应该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7]实验中将蜡烛B也点燃,透过玻璃板清晰地看到蜡烛B的烛焰,不能增加像的亮度,而且影响看蜡烛A的像,使看到的像更不清晰。([8]A离玻璃板距离为10cm利用蜡烛BB离玻璃板距离也为10cmA和B之间的距10cm+10cm=20cm。[9]A靠近玻璃板,A的像也会靠近玻璃板。(7)根据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乙处的馬”在镜中的像应该在P点;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的位置与眼睛的位置无关,21从乙的正前方观察和从甲处观察,馬”在镜中的像都在P(1)[12][13]来自铅笔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玻璃板相比,平面镜只能反射光不能透过光,所以平面镜反射的光较强,成像更清晰。([14]BB与镜面的位置,B与A的像看起来是一支完整的铅笔为止。()[15]像距是像到反射面的距离,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所以为像距。8分)下面是创新组”“梦想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1)“创新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填“”或B”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_______(填“”或小”2)表格中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小孔的形状小孔的最大外径/mm15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救药物应用的安全护理策略
- 气道管理的高风险期护理方案
-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
- 2025版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技术开发合同字体规范解析
- 2025年度汽车展厅租赁服务及品牌体验合同
- 2025年度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合同协议示范文本
- 疫情居家网课班会课件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协议
- 高中一年级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第1课时)》
- 母婴产品在线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报告
- 癫痫伴精神症状机制研究-深度研究
- 2025年加盟养生馆合作协议书
- 天翼云解决方案架构师(高级)认证资格考试题(附答案)
- 爱心妈妈培训课件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压力容器考试审核考试题库(容标委气体协会联合)
- 2024年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审计知识培训课件
- 干细胞治疗宠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