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背诵要求:请准确无误地背诵并默写下列古诗词。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6.《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8.《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0.《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未闲。江水悠悠人自老,夜来风雨梦回山。二、古诗词赏析要求:请根据下列古诗词,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秋夕》杜甫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4.《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6.《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7.《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8.《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未闲。江水悠悠人自老,夜来风雨梦回山。四、古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子曰:“君子不器。”何谓也?曰:“器者,各有所能,而不能相通也。君子者,德艺双修,能兼通众艺,故不专一器。”1.“君子不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器”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君子”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样的人?4.根据文中的描述,君子有哪些特点?5.你认为这句话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五、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背影》梁实秋我那时大概十岁左右。一天,我正在书房里读书,听到外面有响动,出去一看,父亲正在送别一位客人。那位客人走后,父亲便转身回来,我见他的脸色有些不对,便问他怎么了。父亲叹了口气,说:“唉,孩子,你还不懂,这世道,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益关系,你将来要懂得处世之道,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1.文章中提到的“处世之道”指的是什么?2.文中父亲的话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3.你认为父亲的话对作者有何影响?4.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5.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寓意?六、作文要求:以“友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背诵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前两句,描述了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想要远观天地的愿望。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析: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的前两句,描绘了月光照在床前的情景,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寂寞。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解析: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的前四句,赞美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析: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的前四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热爱。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析: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以草原的生长比喻人生的起伏,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解析: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江雪图,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解析:这是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前四句,赞美了早春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解析:这是唐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的前四句,描绘了瓜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析: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的前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将士们的敬意。10.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未闲。江水悠悠人自老,夜来风雨梦回山。解析:这是唐代诗人杨万里的《夜泊牛渚怀古》的前四句,描绘了夜晚泊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二、古诗词赏析1.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才能,而是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才能。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方面。2.“器”在这里指的是具体的事物,即某一特定的才能或技艺。解析: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器”来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技艺。3.“君子”指的是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解析:在古代文化中,“君子”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有教养的人。4.君子具备德艺双修的特点,能够通晓多种技艺,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解析:君子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还要有广泛的知识和才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情况。5.这句话启示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也应该追求全面的发展,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要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三、古文阅读理解1.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才能或技艺。解析: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一种阐述,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广泛的才能和修养。2.“器”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具体的事物,即某一特定的才能或技艺。解析:在这里,“器”用来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艺,强调君子不应该只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3.“君子”在文中指的是具备全面才能和修养的人。解析: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君子”概念,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的全面性。4.根据文中的描述,君子具有德艺双修的特点,能够通晓多种技艺,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解析:文中的“君子不器”是在强调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才能或技艺,而是应该具备全面的能力和素质。5.你认为这句话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解析:这句话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我们应该追求全面发展,不应该只专注于某一方面的才能或技艺,而是要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四、现代文阅读理解1.“处世之道”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原则。解析:文中父亲的话指出,处世之道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和尊严。2.文中父亲的话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利益关系和现实压力。解析:父亲的话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益关系,以及人们在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心态和应对策略。3.你认为父亲的话对作者有何影响?解析:父亲的话可能会让作者意识到人生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从而对作者的人生产生一定的警示和启示。4.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