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化学热点-微型化工流程_第1页
2025高考化学热点-微型化工流程_第2页
2025高考化学热点-微型化工流程_第3页
2025高考化学热点-微型化工流程_第4页
2025高考化学热点-微型化工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第一部分小题各个击破题型八

微型化工流程题型分析01题型专练02目录CONTENTS题型分析【题型分析】此题型以微型化工流程为知识的载体命题,高考出现频率较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还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等实验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例1

(2024·湖南卷)中和法生产Na2HPO4·1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H3PO4的电离常数:Ka1=6.9×10-3,Ka2=6.2×10-8,Ka3=4.8×10-13;②Na2HPO4·12H2O易风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和”工序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应先加入Na2CO3溶液B.“调pH”工序中X为NaOH或H3PO4C.“结晶”工序中溶液显酸性D.“干燥”工序需在低温下进行解析“焙烧”过程中,FeO被氧化,Fe元素化合价升高为+3价,则滤渣的主要成分不可能为Fe(OH)2,B错误。例3

(2023·河北卷)一种以锰尘(主要成分为Mn2O3,杂质为铝、镁、钙、铁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高纯MnCO3的清洁生产新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室温下相关物质的Ksp如下表。Al(OH)3Mg(OH)2Ca(OH)2Fe(OH)210-32.910-11.310-5.310-16.3Fe(OH)3Mn(OH)2MgF2CaF210-38.610-12.710-10.310-8.3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A、D正确;结合题表中数据可知,除杂①工序中调pH为5~6,此时会产生Al(OH)3和Fe(OH)3沉淀,B正确;由于Ksp(MgF2)<Ksp(CaF2),故Ca2+、Mg2+浓度接近时,先析出MgF2沉淀,C错误。化工流程选择题的结构流程图三部分原料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与提纯呈现模式箭头的意义图1: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投料),箭头出去的是生成物(产物、副产物)图2:箭头表示反应物分步加入和生成物出来图3:返回的箭头一般是“循环利用”的物质常见工艺流程基本模板1.侯氏制碱法2.氯碱工业3.海水提溴有关反应方程式:①Cl2+2Br-===2Cl-+Br2②Br2+SO2+2H2O===2HBr+H2SO44.海水制镁基本步骤及主要反应:(1)沉淀:Mg2++Ca(OH)2===Mg(OH)2↓+Ca2+。(2)酸化:Mg(OH)2+2HCl===MgCl2+2H2O。(3)浓缩:析出MgCl2·6H2O晶体。(4)脱水:在HCl气流中使MgCl2·6H2O脱水制得无水氯化镁。(5)电解: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得镁。2.(2024·吉林、黑龙江高考适应性测试)实验室合成高铁酸钾(K2FeO4)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Cl2B.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KClO3C.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6D.反应2为2Fe(NO3)3+10KOH+3KClO===2K2FeO4+3KCl+6KNO3+5H2O解析: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混有HCl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除去HCl气体,得到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Cl2,氯气和饱和KOH溶液在10~15℃条件下反应生成KClO,由于KClO的溶解度小于KOH,会析出KClO白色沉淀,将Fe(NO3)3和KOH加入饱和次氯酸钾中发生反应生成K2FeO4。解析:若滤液中含碳酸氢根离子,与盐酸反应也能产生气体,且气体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产生沉淀,C错误。解析:食盐水经过电解产生烧碱、氯气和氢气。氢气与一氧化碳化合产生甲醇,氯气与钛铁矿、焦炭反应产生氯化铁、一氧化碳和氯化钛,氯化钛与单质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产生钛单质。该流程中“电解”“氯化”“合成”和TiCl4转化为Ti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氯化”时发生的反应为7Cl2+2FeTiO3+6C===6CO+2TiCl4+2FeCl3,C元素和Fe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则焦炭和钛铁矿都是还原剂,B正确;“合成”反应为CO+2H2===CH3OH,CO中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故CO作氧化剂,氢气作还原剂,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错误;高温下Ar与Mg不反应,Mg与N2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反应条件“Mg,Ar”不可用“Mg,N2”代替,D错误。5.(2024·陕西省宝鸡市高三阶段性检测)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试剂X为强碱溶液,沉淀中含有Fe2O3B.CO2可以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代替C.反应Ⅱ结束后,过滤所得溶液Y为Na2CO3溶液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氧化铝矿石中加入过量的强碱溶液,将氧化铝转化为[Al(OH)4]-,过滤得到氧化铁沉淀和溶液;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将溶液中[Al(OH)4]-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金属铝。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当强酸溶液过量时,氢氧化铝会溶解导致产率降低,故B错误;由分析可知,反应Ⅱ结束后,过滤所得溶液Y为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金属铝的金属性强于金属铁,则用金属铁无法制得金属铝,故D错误。题型专练1.(2024·辽宁卷)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A.“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2O2,确保铜屑溶解完全B.“浸铜”反应:2Cu+4H++H2O2===2Cu2++H2↑+2H2OC.“脱氯”反应:Cu+Cu2++2Cl-===2CuCl↓D.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离子Zn2+Cu2+Cl-浓度(g·L-1)1450.031解析:铜屑中加入H2SO4和H2O2得到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再加入锌浸出液进行“脱氯”,“脱氯”步骤中仅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CuCl固体,可知“脱氯”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Cu+2Cl-===2CuCl↓,过滤得到脱氯液,脱氯液净化后电解,Zn2+可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Zn。由分析得,“浸铜”时,铜屑不能溶解完全,Cu在“脱氯”步骤还需要充当还原剂,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B、D错误。解析:根据原理示意图并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等可知,A正确;反应Ⅱ的条件要兼顾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还要考虑生产成本等,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可提高反应Ⅱ的平衡转化率,Ⅱ中“常压”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400~500℃”是为了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将黄铁矿换成硫黄,则不再产生Fe3O4,即可以减少废渣产生,C正确;硫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为SO2、SO3,可以用碱液吸收,D正确。3.(2023·福建卷)从炼钢粉尘(主要含Fe3O4、Fe2O3和ZnO)中提取锌的流程如下:“盐浸”过程ZnO转化为[Zn(NH3)4]2+,并有少量Fe2+和Fe3+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浸”过程若浸液pH下降,需补充NH3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C.“沉锌”过程发生反应[Zn(NH3)4]2++4H2O+S2-===ZnS↓+4NH3·H2OD.应合理控制(NH4)2S用量,以便滤液循环使用4.(2022·河北高考)LiBr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合成LiBr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C.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Li2CO3+2HBr===CO2↑+2LiBr+H2OD.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解析:由流程可知,氢溴酸中含有少量的溴,加入硫化钡将溴还原生成溴化钡和硫,再加入硫酸除杂,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加入碳酸锂进行中和,得到的溴化锂溶液经浓缩等操作后得到产品溴化锂。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中含有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等物质,若直接返回还原工序,则产品中会有一定量的溴化钠,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A错误。5.(2022·湖南高考)铝电解厂烟气净化的一种简单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B.采用溶液喷淋法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C.合成槽中产物主要有Na3AlF6和CO2D.滤液可回收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解析:烟气(含HF)和过量的碳酸钠在吸收塔中发生反应Na2CO3+HF===NaF+NaHCO3,向合成槽中加入NaAlO2发生反应6NaF+NaAlO2+4NaHCO3===Na3AlF6↓+4Na2CO3+2H2O,过滤得到Na3AlF6和含有Na2CO3的滤液,故C错误。6.(2022·山东高考)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粉的工艺流程如下,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X主要成分是Fe(OH)3和S;金属M为ZnB.浸取时,增大O2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C.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D.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的生成Fe(OH)3Cu(OH)2Zn(OH)2开始沉淀pH1.94.26.2沉淀完全pH3.26.78.21.(2024·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可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提纯1­丁醇设计如图路线。已知:①1­丁醇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②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a为饱和NaHSO3溶液,试剂b为乙醚纯品B.操作Ⅰ和操作Ⅲ均为过滤C.无水MgSO4的作用是干燥除水D.蒸馏时冷却水应从球形冷凝管的上口进入解析:粗品中加入试剂a(饱和NaHSO3溶液),正丁醛发生已知信息②中的反应转化为沉淀,经操作Ⅰ(过滤)除去沉淀,滤液为1­丁醇和饱和NaHSO3的混合溶液,向其加入试剂b(乙醚),经操作Ⅱ(萃取、分液)得到含1­丁醇的有机相,然后加入无水MgSO4吸收残余水分后过滤(操作Ⅲ)除去固体干燥剂,最后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1­丁醇。由上述分析可得A、B、C正确;为使通过冷凝管的气体得到充分冷却,在进行蒸馏时,应使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且应使用直形冷凝管,D错误。2.(2024·济南市高三摸底考试)盐泥是氯碱工业的废渣,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含少量的FeO、Fe2O3、Al2O3及SiO2)。实验室中利用盐泥制备无水MgSO4的流程如下。已知:硫酸钙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渣Ⅰ”的主要成分为SiO2B.调pH≈5是为了促进Al3+、Fe3+、Fe2+水解C.步骤④分离“废渣Ⅱ”时需要趁热过滤D.步骤⑤需要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才能停止加热解析:盐泥中CaCO3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SiO2与硫酸不反应,则“废渣Ⅰ”的主要成分为CaSO4、SiO2,A错误;步骤②中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故步骤③调pH≈5是为了促进Al3+、Fe3+水解,转化为Al(OH)3、Fe(OH)3沉淀而除去,B错误;硫酸钙是微溶物,滤液Ⅰ中含有CaSO4,根据Ca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知,步骤④分离“废渣Ⅱ”时趁热过滤,可以除去CaSO4,提高产品纯度,C正确;步骤⑤的产物是结晶水合物,故不能加热至有晶体析出,应蒸发浓缩、降温结晶,D错误。3.(2024·南宁市高三摸底测试)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利用廉价的铁黄(FeOOH)等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水解反应B.制备Na2FeO4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根据流程可以判断相同温度下K2FeO4的溶解度小于Na2FeO4的溶解度D.若通过电解法以铁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铁棒应该作阳极解析:高铁酸钾(K2FeO4)中Fe为+6价,利用+6价铁的强氧化性,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在水处理过程中+6价铁转化为+3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价铁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净化水,因此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水解反应,A正确;由流程图可知制备Na2FeO4的反应为2FeOOH+3NaClO+4NaOH===2Na2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